“半岛!”罗玉颖转了一圈,回到聚落这里来,远远地就喊了起来,反正声音大小也都只有常国宝和弓瑾能够听到。
或者说,他们三个在目前的状态下,交流时发出的都未必是“声音”!
他们之所以依旧默认自己在说话,完全是习惯所至,对于自己在虚拟世界中的形态,从来没有真正深究过。
或许这是因为虚拟世界体现出来的水平,实在高不可攀,常国宝他们根本提不起“比较”一下的兴趣,无论虚拟世界属于“科学技术”还是“神仙法术”,反正都不是区区几个“凡人”能够肖想的。
“半岛?你是说咱们这里是半岛!”弓瑾大为惊讶,她的思维同样敏锐,如果是半岛的话,那就只有西面才会联通大陆,那里的山脉意味着什么,她一样很清楚。
可惜这会儿常国宝还没回来。
罗玉颖来到近前:“对,是半岛!西面山脉过去是高原,和整片大陆联系在一起,山脉南面不远就是海岸线,我绕了一整圈,这片半岛的最南部,我估计即便没有处于南半球,也处于赤道带了。”
之前弓瑾向南没有探到海岸线去,她当时是要找个合适的居住地,目的不同。
“有可能,我之前已经看到了大片的丛林、热带雨林。我早该想到的,热带地区如果深处内陆,海洋季风难以覆盖的地方,形成沙漠可比形成雨林容易多了!”弓瑾从植被分布和气候特征上找到了旁证。
“对!南边的大雨已经小了很多,我估计这轮降雨差不多就要结束了。”罗玉颖稍稍一转口风,弓瑾就明白了她想问什么。
“我之前没有在经过的地区发现明显的人类活动迹象。”弓瑾直接回答。
在确认了此处是一块半岛之后,罗玉颖就真的有些舍不得了,天然的避风港,与外界沟通不便,一来不易遭受外敌进攻,二来没有奴隶来源,文明进程不易走入她们三个不愿见到的轨道。
当然了,缺点肯定也有,比如难以与其它文明交流,那么单凭自己发展,肯定会有所缺陷,同时缺乏战争的锤炼,一旦进入航海大发现的时代,与敌人交手必定要吃亏。
不过这些缺点,有着她们三个“神明”的存在,也不是不能克服,再者说,那一道分割南北的峡湾,并不是什么完全不可逾越的天堑,而且山脉阻隔军事行动,但小队准备充分的穿越还是可以实现的。
只要能与外界交流,地形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不出意外的话,明天早上再来,他们应该没问题。”罗玉颖瞄向下面,随着雨势减小,很久没有捕猎的聚落成员们有些按捺不住了,几个小队“全副武装”,穿行在林地之间,寻找那些躲藏起来的动物。
人类从远古时期,就展现出了食物链顶层存在的威慑力。
或许个体的体能不如狮虎熊罴之类的大体型动物,但群体出动、武器精良的人类,绝对是所有动物避之不及的存在。
现如今有些人崇拜狼,讲“狼性”,只能说他们不配做人,狼那种初级的群体捕猎生物,是被人类几次捕杀到近乎灭绝的动物。
祖先们都不屑于当做自己对手的东西,却被后人拿来顶礼膜拜,除了自甘堕落,大约没有别的评价好讲了。
聚落成员大举出动,罗玉颖在天上看得一清二楚,整个山林都燥动起来,敏锐的动物迅速逃离,剩下一些憨头憨脑的,最终成为人们的口中餐。
只要不是落单了,有组织有纪律的人类就是当之无愧的食物链之王。
“围猎,围猎……”罗玉颖若有所思,忽然问弓瑾:“瑾瑾,你看原始围猎的人类,这个战术像不像书上讲的散兵突击战术?”
弓瑾顿时懵了,她对军事真的是一窍不通,最关键是不感兴趣,几次虚拟世界遇到武装冲突,她都是全力保障后勤,至于怎么打,那就完全放手了。
“伞兵突击?”弓瑾完全理解错误,虽然发音一样……
“对呀,你看按照军事史上的记载,先是从这种围猎发展到军阵,军阵一开始是单一兵种聚集的,比如车阵、戈阵等等,后来是多兵种复合军阵,《孙子兵法》中就讲‘兵不杂则不利’,意思就是兵器搭配必须合理、全面,这个复合军阵的优点是列阵之后,近乎立于不败之地,于是后人的军阵越组越大,两宋时期的汉军军阵是这种战术的巅峰,但可惜的是这种庞大军阵的机动能力太差,而且封建王朝的训练水平低,军阵威力遇到不与之正面对抗的敌人,就发挥不出来。”
罗玉颖侃侃而谈,弓瑾觉得脑子里全是浆糊,那些东西分开听都明白,合在一起就好忧伤啊……
“明时戚继光运用的鸳鸯阵,是冷兵器复合军阵的真正巅峰,小阵十一人,兵器长短结合、刀盾齐备,必要时还可以加入弓弩火器,远近结合。小阵还能组成大阵,无论是机动力还是杀伤力,都很可观,唯一的要求还是训练。”
“在这之后,火器和冷兵器的结合,同样是复合军阵的一种,著名的有瑞典的古斯塔夫方阵、西班牙的大方阵以及莫里斯改进方阵等等,这些战术都曾拥有耀眼光芒。”
“再之后冷兵器进一步离开战场,以约翰帝国为代表的线列火枪兵战术,这个时候就是大名鼎鼎的‘排队枪毙’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壕沟、交叉火力点、火炮成为战争重心,步兵成了一定意义上的血肉城墙,不再像以往一样成为决定战争走向的第一主力。”
“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火力点布置到登峰造极,使得冲突各方不约而同放弃密集阵型冲锋战术,因为这个时候只要防守方的武器弹药不出现问题,阵型越密集,死伤越惨重。各国军队非常默契地实践散兵阵线战术,以降低损失。”
罗玉颖说到这儿,终于想起弓瑾半天没出声儿了:“瑾瑾?”
“啊?啊!”弓瑾还迷糊着呢,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名词“突突突”地冒出来……
“呃……好吧……”罗玉颖有点反应过来了,感情自己白话了半天,人家一点没明白。
“那个,颖颖,你说的这些有点太专业了,我没接触过。”弓瑾莫名奇妙有点心虚,虽然女孩子对军事不感兴趣没什么过错,但是罗玉颖也是女孩子啊……
“是我不好啦,我还以为你也找了这些东西了解过呢。”
图书馆里什么没有?真正专业的军事书籍不会出现,但类似这种古代战争史的科普性书籍,简直不要太多。
其实就连罗玉颖最后提到的“散兵阵线”战术都已经过时好多年了,目前最流行的是信息渗透战术,不过具体内容,图书馆里就找不到了,那些东西属于各国的机密性教材。
“不过,你之前经历了那么多次虚拟世界,都没遇到过打仗吗?”罗玉颖相当奇怪,按理说军事冲突在素材演化的过程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即便没有外敌,内部也会爆发。
弓瑾有些羞愧,她怎么可能没遇到过!但是自从第一次夜袭,结果自己的人为了一顿肉反水之后,她就再也不乐意亲自指挥战斗了。
“那个,我都是让他们自己打。”弓瑾小声解释。
罗玉颖:“那打输了怎么办?”
弓瑾:“那能怎么办,反正我人多,输了再打呗。”
罗玉颖无语,人多被人少的灭国也不少见啊:“人多?”
“对啊,反正我啥都有,他们前线打输了就再去一批人一批粮一批武器,打着打着我就赢了。”弓瑾很无辜,这过程重复了好几次,让她感觉这就是正常的。
人家不是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吗?
所以她也不去找那些战败将军的麻烦,打输了就再来一次呗,打得多总是会赢的。
罗玉颖是真的目瞪口呆。
别人打仗都是恨不得把粮食武器装备和人员都派上去,谁会想着一次一次去,那不成了臭名昭著的添油战术了?
正在这时,常国宝的声音响起:“这是纯粹靠国力消耗吧?”
俩人一起转向,虽然没身体,但是意识中依旧有前后左右的概念。
“你那边怎么样?”
“你看完了?”
两个人不约而同发问。
常国宝很有些惆怅:“一场大雨,他们休战了,损失都很大,可能接下来几十年都不会有大战了。”
这怕是因为没看着“精彩”片段,所以才遗憾。
说到这儿,常国宝又问弓瑾:“你那种打法,打完了国内的生产恢复快吗?”
他们三个都还没把素材演化到封建社会过,战争规模其实都不大,后勤的主要压力还是来自于粮食、服装、运输、石器、骨器和少量金属器这些方面。
但是这些都属于重劳力,女性受先天体力因素影响,劳动效率不如男性。
一旦男性被抽调参与战争,这些领域的生产活动必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