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国宝推开大门,习惯性问好:“托克爷爷、同先生,下午好!”
顿时,屋里三双眼睛转向大门。
“哈哈,报到结束了?”托克笑得很假……
大窗户下,弓瑾和罗玉颖的表情极其严肃。
常国宝的脑袋“嗡”的一声,呵呵,总感觉有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发生了……
“吃过饭了没?”弓瑾率先发问,好似昨天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常国宝心里却别扭至极,说难过一个晚上,就真的只难过一个晚上?
女人绝情,这话还真是一点不假。
但是你不难过了,挡不住我难过,常国宝越想越气,顿时没了好声气儿:“饱了!”
常国宝心想,按套路接下来没话找话的时候就该问吃的什么了,只要你发问,我就说是气饱的。
结果弓瑾点点头,直接扭回去不说话了。
……
能按套路走吗?常国宝心里哀嚎,一点机会都不给啊!
“你的宿舍在几号楼?”罗玉颖打破了尴尬。
“三号,你呢?”
“我的在四号楼‘之朴’。”罗玉颖答过又问:“你准备住宿舍吗?”
“准备住。”常国宝点着头,也走到小圆桌旁,坐到最后一把空着的藤椅上:“我的几个舍友看起来人挺不错,正好尝试一下集体生活。”
“哦,那你挺幸运的,我那个宿舍的几个人不太好相处,我准备还住家里。”罗玉颖有点遗憾,看起来也想尝试一下的。
“住家里好,安全。”弓瑾突然插话:“我也不住宿舍。”
这似乎不是什么好消息!常国宝突然意识到,如果弓瑾不住校,那她每天上过了课,不就直接回家了?
就算俩人学校门对门,也不好去找她了呀!
唉……难道真的就这么结束了吗?
这么想着,常国宝的眼神儿立刻哀怨起来。
弓瑾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不大自然地调整坐姿。
罗玉颖左边瞟一下、右边瞟一下,嘴角勾得很无力:“那今天的事情也问过了,咱们先走吧?”
弓瑾点点头:“好。”
这俩人是怎么处得这么好的!难道不该是情敌关系吗?
常国宝觉得自己完全理解不了女人的思路,老妈偶尔看一下的什么“宫斗剧”,好像不是这么演的吧!
“托克爷爷,那我们先回去了,等到军训结束,再来看你。”罗玉颖站起来,同柜台上的屏幕摆手告别。
“你们不担心你们的部落吗?”常国宝赶快追问,这一杆子支到军训之后,心可真大,要知道虚拟世界的时间是与他们这些人的时间相关联的。
“已经挂了,等军训完再重来吧。”罗玉颖也很无奈。
常国宝顿时大惊,反正弓瑾如此绝情:“托克爷爷,快让我去看看我的!”
他这一次的部落,坐落在河边,背后还有一座具备相当海拔的山系余脉,同时离海也不远,除去受到大海洋流影响以及高山阻隔,部落不远处形成了一小片沙漠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缺点。
之前和罗玉颖仔细讨教过如何引导原始人开展农耕,这一次,常国宝就很顺利地完成了这一步奏。
同时,他还在附近发现了铜矿、玉石、石灰石矿,这些东西虽然暂时不大派得上用场,但接下来,部落要发展典章制度,从氏族聚集渐渐过度到家族聚集的社会关系,这些足以作为礼器的稀有物品,还是很重要的。
同时,这个地方的动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鹿、牛、马等等大中型食草动物都有,而且常国宝这次农耕成功的几种作物中,应当就有一种是原始野小麦。
这是常国宝在一个月里疯狂学习农业著作的成果,他从遍地杂草中一眼发现了结出瘦小麦穗的可爱植物!
原始的小麦没有经过人工培育,抽穗之前看起来与野草区别不大,特别是有些结草籽的品种,两者非常容易混淆。
要知道,现代小麦是经过了人类数以千年计算的人工驯化的。
穗壮粒饱,淀粉含量极高,非常适合人类口感,同时产量也相对较高,是人们从数十种主粮作物中精心挑选出来的。
然而这并不是它们的本来面目!
人们食用的面粉,磨自麦粒,而这些麦粒,便是小麦的种子。
若做类比,小麦的麦粒,就相当于人的受精卵。
它们本是用来传宗接代的!
人们在数千年的驯化、培育中,不断选择那些生育质量最高的个体,于是不断放大它们的生育优势,最终才获得了极高的每亩单产量。
但这并非没有代价。
试想如果一个人的一生仅仅为了生育而活着,为了生的更多、更好而努力,那么可想而知,他在其它方面可以取得什么成就。
特别是当他不需要对自己生育的结果负责任的时候。
或许人不能不负责任,但小麦可以。
所以被驯化成熟的小麦会出现风刮易倒、水淹易腐、病虫害极多的现象,因为它们把营养都供给了种子。
但是,没有遭受人工驯化的小麦会为了取得更多阳光而努力长得更高,会为了取得更多水分而把根扎得更深,会为了阻止食草动物啃食自己而长出锋锐的麦芒……
这些东西,都会分走原本用于生育的营养,于是原始的野小麦,种子不多、口感不好,保护种子的麦壳还很厚。
对于原始人类而言,这些小麦并不比其它什么植物更加有价值。
他们还需要不断选种、育种,这一过程或许要有一两千年,他们才有资格为了上面那些问题而烦恼。
当然,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随着科学进步,人类培育出了更加多样化同时也更好的小麦品种,比如抗倒伏的、防特定虫害的、能够适应高盐碱土壤环境的等等。
无论如何,常国宝这一轮的虚拟世界,开局优势很大!
若是在这一夜又半天的时间里发生什么意外,那就太可惜了,这很可能就是他的第二个特异功能呀!
一进入,常国宝松口气,看起来一切都好,并没有发生什么令人郁闷的事情。
相比起他离开的时候,部落人口更多了,建立的聚居点也多了两倍,铜矿似乎已经被开采利用了起来,在那里有一个具备了低矮城墙的据点,这令常国宝非常兴奋。
现在,除去他最初给部落指定的定居点拥有了城墙,采矿、冶炼的定居点也有了城墙!
这说明近些年间,部落的粮食必定是比较富裕的,否则绝无可能完成这种大工程。
另外则是部落很可能已经开始使用金属工具了。
任何矿藏都不是单一元素的,常国宝近些天不仅学习了农学知识,矿业书籍也读了不少!
原本还以为说是什么矿就产什么东西,结果读了书才知道,大错特错!
任何矿藏,都是复合型的。
说是铜矿,其实是以铜为主,其中往往还伴生着其它矿物,比如铁、金、银、铅、锌等等。
而且矿石本身也分很多种,有的是被氧化的、有的是被硫化的,要从这些矿石中将金属成分分门别类提炼出来,本身就是一门极复杂的学问。
现代化工与冶炼结合,利用各种氧化、还原反应,追求的是提炼效率提高、废物产生率降低,更要环保、减少污染。
但原始的冶炼技术就不用想这些了,没有数百上千年的经验积累,人类冶炼矿石也就是把原石中的金属元素尽量集中,把那些不需要的杂质尽量剔除。
还想什么脱硫、脱氧?
还想什么纯铜、纯铁、纯金、纯银?
那就算了吧,除非常国宝自己把这门技术学精通了。
古人的传说中总有一些神兵利器,要讲究材料,要讲产地在哪里,甚至烧火用的木材、淬火用的水、油,都是大有讲究的。
这并不是迷信,仅仅是人们的认识不到位,但也已经从直观而粗糙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了一些东西,不同的矿藏中,各种元素的含量不同,使用原始冶炼手段,那些元素无法被剔除,也就形成了一种自然与人工合作的产物,所以成品的品质如何,就与原材料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了。
常国宝不断降落高度,他找到了那块自己最初命人开辟的农田,此时正有二十多个人,手扶金属犁,吆喝着牛马翻地。
犁还是常国宝按照书上背下来的样子,直接印到一个他看着顺眼的家伙的脑袋里的。
要是没有常国宝的直接传授,说不定这些家伙现在还处于刀耕火种的阶段,什么翻耕、套种,都是没影儿的事!
彻底放下了心的常国宝决定视察一下自己的领民们,他准备看看现如今的生产能力到底如何,有没有组织常备军的条件。
其实不远处就有两个规模不算太小的部落存在,常国宝一直在打他们的主意。
但这也是常国宝一直紧张的原因,虽说三个部落之间还没有发现彼此,但也说不好什么时候就遇到了!
特别是他自己的部落,如今粮食生产大幅度进步,已经有了充分的条件去开拓世界、发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