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赶汛期,过大江
生死付胡卢2018-07-29 02:163,516

  张氏摇摇头:“不是的。我只是觉得白白抛洒那么多粮食,好浪费。教你们这个方法的农师,总之,我认为这样做不好。”

  众强盗本要动手,刀都拿好了,却虚狠一场。“真有其他办法?那你说说吧。”

  “当然有了。这些松毛就可以保鲜,我们刚才收集了两篓,都给你们吧。我们再收集。”

  众强盗看了一眼背篓里的松毛,冷笑道:“真当我们是傻瓜啊,这些松毛你们是捡回去当柴烧的吧。急中生智,拿这个糊弄我们。以为我们是外行,就那么好骗么。”

  众强盗说着,又把刀拿出来,冷问道:“老实回答,倒底有没有办法。不要耍小聪明。”

  “这个就是办法,没有骗你们。如果你们不信。我可以演示给你们看。”张氏见强盗把刀拿出来,有些害怕。

  ”不要再拖延时间了。是不是在等救兵。“这些强盗不耐烦了,根本不给张氏任何机会。

  败子先生道:“这样吧。我替妹子担保。如果妹子骗你们,你们先把我的头砍了。“

  众强盗虽然杀人放火,但是对义字很看重,冷道:’敬你是条汉子。好,允许你做担保。如果她说的办法不管用,那我们就拿刀先砍掉你的脑袋。”

  “给我过来。”

  众强盗扯住败子先生,先将刀架在脖子上。

  张氏虽然胸有成竹,松毛保鲜法不会有错,但是看到强盗拿刀架在老板的脖子上,她还是有些紧张。感觉责任重大。万一呆会儿出什么差错,不能很好的证明松毛可以保鲜,那老板岂不是因为她的原因,而掉脑袋……

  杨氏深吸一口气,承任重大,不能马虎。

  张氏掀开一车木瓜,摸了摸木瓜的表面。

  木瓜的表面有湿气,这一点,凭长年务农的经验,以及读农书的眼界,农师的本能,张氏可以感觉到。

  “愣着干什么,快点证明。”

  张氏道:‘现在木瓜表面是湿的。“

  众强盗看了一眼,

  ”湿的?“

  冷冷一笑,这个小鬼骗我们呢。哪里湿了,瓜皮明明干得发亮,像打层蜡一样。

  看你还想怎么骗我。

  反正接下来张氏说什么,他们都不会信。

  张氏从背篓里拿出一团松毛,从车里拿一个木瓜演示给他们看。

  ”我用松毛包住他们,一百息之后,再拿掉松毛,你们可以摸摸,松毛明显会变湿,而木瓜的表面则会明显变干,摸起来很光滑,没有任何湿气,像打了一层蜡一样。

  众强盗又冷笑,木瓜表面本来就像打了一层蜡,现在你拿松毛蹭两下,说是你的功劳,才让木瓜像打蜡。有意思吗?这就像你拿一块明明是冰的东西,用手蹭两样,说是因为我用手蹭他,他才变成冰的,一样可笑。

  就算是变戏法,至少也得变得像真的一样吧?

  一百息过后,张氏拿开松毛,摸摸,干燥的松毛果然变湿了,再摸摸木瓜,表面很光滑,像打了蜡。刚才的木瓜摸起来就没有那么明感的蜡感。

  张氏想把松毛、木瓜拿给他们看,强盗早就忍不住了。

  “小鬼,你究竟还要演戏到什么时候!”

  “什么湿的变干,本来就是干的。”

  ”戏演的真是太假了!”

  “刚才说过了,敢骗我们,他做担保人,先砍他的脑袋。”

  “你们……你们要干什么……我没有骗你们。木瓜刚才是湿的,的确因为这些松毛,才会变干的。”

  张氏无论怎么解释,那些强盗根本不听,嚷嚷着要杀败子先生。

  “老板,现在可怎么办。他们不相信我。”

  张氏慌了。

  败子先生低声道:’妹子,我相信你。不过你犯了对牛弹琴的错误。他们又没有农师的本能,感觉没你灵敏,你刚才感觉到的一干一湿,在普通人的眼里,根本没区别。”

  张氏恍然,只要把干湿的区别做的明显一点,让普通人有所感知就可以了。

  那样他们就不会再认识自己在骗他们了。

  “你们等一下。请再让我证明一次。就算你们把我们全杀了,也解决不了你们的问题啊。”

  众强盗想了想,的确是这么回事。便道:’那好,再给你一次机会。”

  张氏这次拿一个木瓜,先在木瓜上面对着嘴哈气。

  木瓜表面哈出小水珠之后,张氏拿给众强盗看:‘现在你们可以看到,这个木瓜表面是湿的吧?“

  ”是啊,有水珠。“

  ”那现在我就用这团松毛包裹住他。等上一百息,我们再看结果。”

  张氏用干燥的松毛包住木瓜,一百息过后,将木瓜拿给强盗们看。

  强盗一看瞪眼,惊奇。

  “水珠……全没有了?”

  ”全被……松毛这种东西?吸收了?!“

  他们摸摸木瓜,表面果然干如涂蜡,摸摸松毛,果然变湿了,把刚才木瓜上面的水珠都吸走了。

  ”没想你还真有两下子。帮了我们大忙,我们绝不食言,放过你们了。”

  众强盗用松毛填充木瓜车,远远地走了。

  张氏长松一口气:“终于脱险了。刚才真的好危险。吓死人了。”

  张氏回去,把背篓里的松毛拿出来,把松毛仔细地塞到老人家的木瓜车里。

  “老人家,保鲜措施已经帮你做好了,现在你不用担心木瓜会烂的问题了。”

  “老人家,明天和我们一起走吧。”

  “小夫人,不是老汉不愿意,是没这福啊。刚才有咱们县来的一封信,是知县投寄来的。”

  岳飞走过来,拿出那封信,递给张氏:”是知县写给你的。知县听说了你的农师术沿路上的许多传奇。为了彰显我县的威名,知县让你逢县遇州,同僚们如有农业上的难题,请你去解决,希望你不要推辞。“

  ”这样啊。这么说我们沿途要耽搁好久。没法和老人家一块上路了。“张氏感觉有些头大。知县怎么会知道自己在这里的事情,沿路还要经过好多州县……这么说,被知州知县宴请的事情岂不是没完没了。走走停停,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啊。

  虽说路上说得不差,赶路都是坐在马车里,但是外面的窝再好,也不如在家的狗窝啊。

  张氏现在真的很想家,想自己在田城的小菜园,还有养的那些小母鸡啊,小母羊啊。

  当然最想的还有婶娘。

  败子先生把信拿过来一看,笑道:‘妹子,你愁什么。信上知县可说了,你帮他在其他同僚面前赚些面子,显显我县的威名,回去之后少不了你的好处。信上可是说得明明白白。“

  “有好有什么用呢。哪里得不到好处,非要在当官的这里。”

  张氏想了想,感觉和当官的打交道,还是一件挺让人别扭的事情。

  “之前在承局家里指点木瓜蕃殖法,就被一位老农官各种置疑,各种指点。帮老百姓可以,帮官,费力不讨好,他们不是有专门的农师令吗,找农官就好了。”

  “当然了,知县在信里的措辞还是比较委婉的,拿你当个大人物看。你要摆摆架子,不想干,知县也不会怪你。不过你总得意思意思,让知县面子上过得去。”

  张氏想了想:‘只能这样了。那我们在这里等几天,看看这里的官府有没有请我们帮忙的。”

  “老人家,你们身上没有路费了,之前不是借钱吗。我身上只有那么多银子。”

  张氏把之前和老板卖木瓜赚的三十两都拿出来给老人家了。

  老人家千恩万谢:’多谢小夫人。在这里要不是遇上小夫人,我们一车木瓜全烂了血本无归不说,恐怕还要沿街乞讨才能回去。”

  老人家和女婿拜辞了张氏,拉着木瓜车离去了。

  “请问,这里有个叫张稻花的小夫人吗?”几位官差走进朱贵大酒店,问询。

  张氏道:‘我就是。“

  官差客气地道:“我家知县大人叫我们来请小夫人。“

  ”请我做什么?“

  ”知县大人和杭州钱塘县你们的县大人是同僚好友,向我家大人引荐了你。小夫人沿路上的奇迹,我家大人也有所耳闻。最近大人为朝廷准备的木瓜,已经收获完毕,但是保鲜措施不到位,新传出的绿豆保鲜秘法,有种种缺点,而且保鲜成本太高……“

  张氏听了一半,便知道他们要说什么了:”好了,你们不要说了。我知道你们的问题。想要另一种保鲜法是吧。“

  ”小夫人说得没错。正是正是。“

  ”你们到山里收集一些干燥的松毛,把他们仔细塞到木瓜车里了,这样就可以保鲜了。”

  “这个方法听起来不错。可是知县大人叫我们请小夫人过去赴宴,盛情款待。”

  张氏婉拒了:“不必了,大人的心意我领了,大人公事繁忙,就不要上门打扰了。”

  张氏送走这些官差,感觉摆脱了一个大包袱,呼~按老板说的,知县让我沿路帮帮他的同僚,我只要能稍微意思一下就行了,现在意思完了,就不用再想这事了。

  今天收集松毛累了一天,张氏要休息一晚,明天再上路。

  次日早上,吃饭的时候,败子先生看着天外。

  “老板,你怎么了?那么严肃。”

  败子先生道:”大江的汛期快来了。到时候会有大暴雨,我们必须连夜赶路,汛期前渡过大江,不然就回不去了。“

  张氏等人匆匆上路,日夜奔驰,到达大江的时候,还未到汛期,上了往来客船,顺利渡过大江。

  赶在汛期前过了大江,两浙路在望,大家紧崩的心神,终于可以放松放松了。急忙找个客栈要好好整顿休息一番。

  “小夫人,请问,你是叫张稻花吗?”一位妇人突然问张氏。

  可是张氏不认识她。

  “你是……我们好像没见过面?”

继续阅读:第79章 看画册,寻芦苇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女奉常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