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怂好不客气地从她碗里夹走了一块糖醋排骨:“早知道就这芝麻大点的事,我就不该忍痛割爱把糖醋排骨让给你。”
小怂吃完一块,接着眼睛咕噜噜地盘算着要夹走哪一块,黄菁菁用手挡掉她蠢蠢欲动的筷子,赶紧把自己的饭护在怀里:“哎哎哎,够了啊,再动绝交。”
宁静笑嘻嘻道:“这就对了嘛,除非他亲口承认他不喜欢你,让你哪凉快哪待着去,你现在自己一个人在那瞎猜个什么劲儿,有意思吗?”
黄菁菁被宁静这么一说人也立刻清醒理智了不少,或许自己真的是太患得患失过于太敏感了。对于自己情绪的反常,她想了很久,大约只能用马哲里的一条原理——量变引起质变来解释了。
她对施涵的喜欢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从在游戏里的崇拜和敬仰到接触后的喜欢,这些都是一点一点慢慢堆积起来的,量变持续增加直到发生质变。在质变之前她的感情都是淡淡的,隐匿于琐碎的念头和小小心思之间,不细思便不自知。直到质变之后,她的感情便越发明显起来,贯穿她的喜怒哀乐,浓厚到她藏都藏不住。
黄菁菁有些踌躇地问宁静:“你真认为他喜欢我吗?”
宁静被她这么一问,心里有些虚,但为了不动摇军心还是肯定的点点头:“你可以放心的相信我的直觉。”
小怂含着一口饭口齿不清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是矜持的等施涵来表白还是主动出击拿下他?”
黄菁菁忽而羞涩地低下头:“我都主动追到C大来了,本来是打算确认他喜欢我之后,让他亲口对我说的,但现在……我也不知道了……”
杜敏冷不丁插了一句话进来了:“不管是他表白还是你出击,总得等男主角回来再说吧!”
时间的车轮平稳地转动着,由施涵代了那几节苏教授的课也期末考试了,他到最后还是没有回去上课。施涵不在的日子里,黄菁菁的课题依然在继续,只是进展缓慢,她心不在焉的再次拿起了那瓶Acetone,只是这一次没有施涵着急上火的帮着她冲水洗手了。
十二月,A市下了第一场初雪,刚开始是很细碎的雪花,还没落到地上就融化了,后来慢慢变大,能清除地看到每一朵雪花的形状,每一朵都独一无二,就像那么安静但又如此耀眼的施涵,不知道他所在的国度有没有这样漫天飞舞的雪花和漆黑如墨的夜色,会不会也抽空想一想她。
新学期第一次晚点名,一个多月没见,同学之间的问候第一句都变成了“你好像圆了点”,“是吗?你看起来也圆了哎”,这种相互比胖的模式让虽然分隔了一段时日的同学情谊依旧保持亲切,没有任何距离。
黄菁菁数了数,从进学校那一刻到现在一天之内已经有五个人和她说过这句话了,虽然她过年时候是稍微多吃了一点,但夜不至于有这么明显吧。黄菁菁满脸不悦地把这事告诉了坐在他身边的小怂。
小怂满不在乎地“切”了一声:“五个算什么?刚才我去食堂打饭,连食堂阿姨见到我都乐呵呵地说我长胖了!真是的,她什么眼神啊?你说会不会是我这个发型显得比较胖?”
小怂放假期间作死的剪了个齐耳的短发,她的脸本身就比较大,原本有长发遮着还没那么明显,如今连黄菁菁都不忍心再多说什么吐槽的话,生怕她一激动再动刀那她罪过就大了。
黄菁菁含蓄地点头:“是有点……”
宁静听到了她俩的对话凑过来问了一句:“小怂你受什么刺激了要剪这个发型?”
小怂气鼓鼓道:“你永远都无法猜测到发型师的世界里短一点是什么样的概念,我明明给他比划到下巴的位置,结果那大哥一咔嚓我就悲剧了。他为了表示歉意,说我这头免费了。”
宁静强忍着笑:“那多好啊,你赚到了,没事也就难看这么几个月而已。”
小怂抽抽答答地把头埋进黄菁菁的怀里,另一只手对着宁静指控道:“她,她说我丑,我不活了!”
黄菁菁伸手帮她顺了顺毛:“没事,做人嘛就应该勇于尝试,你这个……也算是别有一番风味……”
宁静笑到垂桌子:“哈哈哈哈,确实挺有风味的,菁菁啊还是你委婉。”
小怂:“……”
晚点名之后汤女王说是有重要的事情把黄菁菁留了下来,她原以为又是学校要举办什么文艺活动,到最后才发现是要办一场讲座。
根据汤女王讲,下周五国内外材料工程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要聚集在C大召开学术研讨会,趁这个机会,学校邀请了著名的赫里教授为材料学院的广大学子进行一场专业性的讲座。
“这是讲座的策划书,你看一下。”
汤女王把策划书递给她,黄菁菁一边看着一边听她说:“讲座一共分为三部分,首先是赫里教授的演讲,然后是一些事先准备好的学术性较强的问题现场答疑,最后是观众的问答环节。因为是学术性比较强的演讲,担心太枯燥无聊,勾不起听众的兴趣,所以你得在这一块想想办法。”
黄菁菁听完这么复杂的流程都想一头碰死在这策划书上了,她为难道:“老师,虽然不是很想承认,但我的专业知识真的还比较差,不要说想什么办法引起听众兴趣了,我怕我连教授说什么我听都不懂。”
汤女王摆摆手:“这你就不用担心了,专业方面我们会有人专门负责,你主要就负责推进活动流程和控场就行了。”
黄菁菁嘟哝地“哦”了一声,汤女王看她一脸不情不愿,于是笑道:“你知道这次院里找了谁和你一起主持吗?”
黄菁菁一愣,摇头。
汤女王也没有特意逗她:“是施涵,你的导师啊,哈哈哈哈。”
黄菁菁惊讶道:“施教授回来了吗?”怎么她一点都没有收到消息。
“嗯。”汤女王点点头,然后想了想说道:“回来有一周了,据说现在是在做调整休息,所以还没有回到学校里来。对了,既然他是你的导师,具体的流程你们私下联系商定就行,完了之后记得给我汇报。”
黄菁菁笑意深深:“知道了。”
离开了教室的黄菁菁拿出手机想发消息给施涵,她点开聊天界面,最近一次他们的对话是在大年三十时黄菁菁给他发的一条新年祝福,洋洋洒洒地写了一串,而他的回复却很简单,只有四个字“新年快乐”。语气平淡,字间生疏,甚至给人一种不管是别人发什么内容,只粘贴复制这几个字就能表达一切的感觉。
她有些犹豫,不知道会不会打扰到他,不知道会不会惹他反感。脑海里仿佛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施教授很忙的,你不要总是打扰他”,另一个说“你的导师回国了,践行宴没去,但回来了出于礼貌是该发个消息问一下的。”
是的,除了那条拜年祝福,她已经忍了快半年的时间没有去找他了,现在听说到他回国的消息,她实在无法按捺住自己想和他说话的心情。
感性的小人战胜了理性的小人,黄菁菁手指在屏幕上点来点去,打好了又删,删了又打回去,思来想去纠结了半天,最后只打了一句“施教授,听说你回国了”,黄菁菁自己默念了几遍,很好,中规中矩的,没有太刻意也没有很迫切,确认无误后才发了出去。
一分钟,两分钟,半个小时过去了,她还是没有等到施涵的消息。尽管她有想过施涵可能不会很迅速地回复,但还是忍不住失落。
而此时身在屏幕另一端的施涵则看着黄菁菁发过来的信息有些出神,他以为在他离开的这几个月足够他已经好自己的心态,但当他看到黄菁菁发来的这条信息时,他还是下意识地想要逃避,尽管他很清楚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施涵的消息是在第二天上午下完课的时候才发过来的,一如过年时他回复的祝福信息简单利落,饶是神经大条的黄菁菁也敏锐地察觉得到他语气中的疏离与冷淡。
自尊心叫她适可而止,可是感情如果真的可以受理智所支配,她也许早在哪个地方逍遥快活了,何必这里苦哈哈的等待着一个不知道会不会给予她痴心与眷念的回应。
黄菁菁动了动手指又发过去一条:“汤老师说让我们一起主持下周五的学术讲座,您什么时候方便,我们研究一下先把具体流程定下来。”
这次回复来得很快:“这件事我还没有收到确切通知,而且时间上也需要协调,等具体通知下来再做决定。”
施涵的回答很官方,就像他之前回复给催促进度的项目方说辞一样,相对于项目方的客套,对她既不冷淡可也不见得有多热络,堪堪好把两人的关系停在一个适当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