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礼王府里最大的稀奇是什么?小宗姬学做针线活儿了,把秦公公急得团团转。
“小宗姬,”秦书册在苦口婆心。“这活儿不是你做的。要不,王府里的绣娘还有何用?乖,去学学别的哈!”
“我不!”夏裹眉头一蹙,显然手又被针戳了一下。“大阿姐就会做这活儿。她是宗姬,我也是宗姬,凭什么她会,我就不会!”
“可你是嫡,”秦书册无可奈何了。“她是庶啊!”
夏裹浑然不受影响,手里拿着针和线。突然,她想起了什么,在对秦书册说:“公公,你不是一直没有称手的兵器吗?不如,你试试把针当成神器,手指一掸,直入眉稍,杀人无形,防不胜防啊!”
“是吗?”就这样,秦书册反而被夏裹给鼓动了。
结果,礼王府里的第二大稀奇是,秦公公也开始做起了针线活儿。
开了悟的秦书册,很快就大功造成。他连忙去跟夏裹展示。一手的神针绝活,弄得夏裹瞠目结舌:敢情姐还是“癸花宝典”的引路人!
“小宗姬,要不要学?”秦书册此刻是心情舒展。多年来被师父指责用双手当杀人利器,不爱惜皮肉的垢病,今朝终于得以解决。而且,呵呵,这手神针功法可能还是他首创哟!“这个适合女孩儿练,我可以亲自教你!”
夏裹立马把头摇得跟拔郎鼓似的:“我拿针只绣花,不杀人!”
一旁的礼王妃看着,笑个不停。她把女儿拉到身边。才多大功夫,女儿又长高了,再也抱不动了。礼王妃有些落寞,伸手拍拍女儿的手背:“你看你,为了绣一个荷包,把手都快要扎成马蜂锅了。你存心让阿父阿娘心疼吗?”
瞧着阿娘那欲哭无泪的眼神,夏裹连忙把手放到背后:“阿娘,阿娘,我发誓:今生只绣这一个荷包!”
“嗯!”显然,礼王妃很满意只有自己才能制服夏裹的这种功效。
小夏裹则是郁闷不已:敢情每次使用这招“双眼含泪”,都能对阿父攻无不克,阿娘你就使用到女儿身上了。难道你不怕女儿将来成为了“蕾丝”,给你娶个儿媳妇回来吗?
礼王妃肯定不会知道夏裹这道内心的独白。否则,她一定会拍手叫好:那就太好了,我就能把你当男孩儿看了,没有后顾之忧。到时,夏裹只会更气倒!
“小宗姬,小宗姬,帝太后来圣旨了!”也就在这时,正殿的侍者气喘吁吁地跑来。
这下,在场所有的人又开始进入高度戒备状态之中。
这是夏裹自出生以来,接到的一道最为祥和的圣旨。帝太后恢复了大宗姬原先的帝姬封号——元礼帝姬,并让她回帝宫教养,以待出嫁。
当传旨侍者向礼王再三保证,帝太后绝不会让元礼帝姬成为和亲帝姬后,正殿之上才呈现一派喜庆之气。
历经生死的磨难,又一同经历了从高处跌落到尘埃的起伏,礼王府里的宗姬和帝子之间早已产生了深厚的兄弟姐妹的骨肉之情。所以,人人都在为大阿姐准备着礼物。小夏裹更是拿着账本,把算盘拨得叭啦哗啦直响。
京城离这儿过于遥远。曾经饱受马车颠簸之苦的礼王,开始担心长女的身体承受不住这种长途的流离颠沛,便决心给女儿制造一辆舒适的马车,以备上路之用。
不曾想,一连试坐了好几辆的马车,他倒把自个儿给颠了个头晕脑胀,起不了床,下不了地。吓得小夏裹丢掉算盘和账本,直奔阿父床前。
“阿父,阿父,”听到阿父卧床不起的缘由,小夏裹拍拍胸脯说。“孩儿有办法,这就去解决。”
就这样,夏裹丢掉了练字,丢掉了学画,丢掉了习武,更是丢掉了算盘和账册,一门心思地呆在了马车上。
小宗姬的两位专属侍者吴一和陈二,就负责起夏裹离开王府的安全。
而吴一最为担心的一幕最终还是出现了。小宗姬果真地进入了铁匠铺,在一群黑色汉子中间,指挥着铸造一件奇怪的东西。尤其是瞧着小宗姬那副猴急的神态,吴一相信如果小宗姬能够拿得动那铁锤的话,那道她轮起铁锤打铁的场景也会出现的。因此,吴一一时间处于了崩溃的边缘。
夏裹才懒得顾忌这些,她一定要制造出这个时空里第一辆减震的马车,不能再让阿父颠病了。
对于女儿的孝心,礼王是从来不辜负的。所以,一听说女儿造好了最舒适的马车,他就命人把自己抬到马车,丝毫不顾虑自己的身体是否还能承受又一次的颠簸。
结果,马车行驶了好长的一段路,没有丝毫的不舒适。夏裹命令车夫加快赶车的速度。马车上的人都感觉到车速在加快,却再也没有感受到那种颠簸之感。
这下,马车上所有的人都欢呼了起来。从此,无论帝太后再把他们一家子贬往何处,他们都再也不害怕没日没夜地坐在马车上的那种痛苦了。
初继绪更是叫停了马车,来到车下,仔细地察看了一番。然后,他倾身叩拜到夏裹的跟前,在说:“小宗姬,你是祖神派来赐福大夏的。”
吓得小夏裹连忙往阿父身上拱。
礼王拍拍女儿的后背,在说:“继绪,我的裹儿还小,承受不起你的大礼。”
“不小了,王爷,兹圣帝六岁就登基了,比小宗姬还小一岁。”初继绪也没有起身,在含笑地回答着。
“阿父,阿父,”拱在礼王怀里的小夏裹立马来上眼药。“初大人在诅咒我。兹圣帝只活了十岁,他诅咒我也只能活十岁。”
顿时,整个马车上的人都哄然大笑起来。
知道女儿在强词夺理的礼王,只得先叫人扶起初继绪,再说:“继绪,裹儿还小,无论如何也要等她长大成人啊!”
“唉,”初继绪长叹一声。“贳郎,时间不等人啊!”
听出了这对基友话里藏机锋,夏裹不由地眨巴眼睛。
傍晚,夏裹来到了礼王的卧房。
“阿父,阿父,”夏裹拿着算盘和账本放到了礼王案几上。
“来,来!”因为关于马车的郁闷已经解决,礼王的心情也舒畅了许多,身体也就恢复了一些,便坐在书桌前看书。见到小女儿来了,便唤她到跟前。比了比她的身高,作父亲的不得不慨叹道:“长大了,阿父再也不能让你骑牛牛了啰!”
“阿父——”阿父的这种亲昵,倒是让夏裹有些不好意思了。不过,她很快书归正传。“阿父,我听说帝阿母比我还要小气。那么,大阿姐这次去京城,我们得为她准备一些银两。免得到时候,大阿姐出嫁了,嫁妆少了受人欺侮。”
这话顿时让礼王感慨万千。他清清发酸的鼻子,在问:“那你打算给你大阿姐准备多少银两。”
“我查了《帝典》,上面说帝姬出降,银两不得少于两万两。这些年来,大阿姐吃了不少的苦,也受了不少的惊吓。我算了算,府里可以拿出四万两白银给大阿姐。”
“砰!”礼王有些坐不住了。他伸出手碰碰小夏裹的脸,喃喃着:“如果你是个男孩儿,阿父可以无愧于祖神了。这样的胸襟,这样的聪慧,怎么就是个小宗姬呢?这一定是祖神埋怨你阿父软弱无能,所以才把你罚做了女孩儿。”
“阿父!”礼王这种疯癫状,小夏裹见识过几次。时间长了,就把它当成抑郁症的表现形式。此刻,她就很郁闷:这段日子以来,阿父的所有表现都在显示他走出了抑郁症的阴影。怎么这种疯癫状还存在呢?她转而想到了阿父喜欢败家的特性,只得说:“你是不是嫌银两少了?那最多,也只能再拿出两万两了。否则,整个王府都要喝西北风了。阿父,一共六万两,够大阿姐花个十年了。十年后,我长大了,就能赚更多的钱。到时候,再给大阿姐送个几十万年,她这一辈子就够了。”
礼王听到这话,顿时抱着夏裹嚎啕大哭:他的小宗姬还打算养她的大阿姐一辈子啊。试问不是心胸开阔者,怎么会如此为至亲骨肉着想?他和老四就从没有如此为大长帝姬谋划过。
这下,小夏裹又急得毛心火辣:怎么了?不会是抑郁症又复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