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内廷的一声“上朝”,所有在丹凤门前静立的官员,整整衣衫,有条不紊地按照品秩的高低进入龙尾道,踏入含元殿。
前世,崔旭杰也曾如此进入含元殿。前世,他进入这含元殿,感觉宽阔的宫殿令人感到“茫然”。而今生,他感觉到的是那独一无二的威严与高贵。
“今生,”他微微抬头注视了一眼,那大殿上方,带有帝王尊严的龙椅。“我一定坐在那儿,领略众人的叩拜,哪怕只有一次也是好的。”
很快,礼乐响起,女帝带着属于她的森严进入到含元殿,坐在高高在上的龙椅上。
由于品秩低微,排在最尾班的崔旭之,突然发现,这次的朝会有些特别,因为属于除了礼王和他的两个帝孙,拥有着这个帝国最高贵血统的所有成员都来到了这含元殿上。
包括那位据称久病在床的帝储——前任帝王夏贺。为了显示他久病未愈,女帝特地让人为他准备一把小一点的龙椅。他也不谦让,直接就坐在那龙椅上。
不曾想,女帝才跟大臣们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夏贺说话了。
“崔振理,听说你家有位儿郎举世无双,不知可否上殿来!”
此话一出,众臣的列班有了微微蠕动。崔振理则是脸色无惊地走出队列,微微躬身道:“谢殿下记挂,小孙今日凑巧值班。旭之,出来让太子殿下见见吧!”
“是!”崔旭之应了一声,便列出了臣班。
“不错,不错!”见到崔旭之不卑不亢,夏贺点点头。然后,他对旁边的女帝说:“帝阿娘,也只有这崔家儿郎,才能配得上我们的镇国帝姬啊?”
“谁说不是呢?”女帝微微一笑。“不过,我家裹儿年岁还是有些小,不知崔卿你家儿郎等不等得起哟?”
“谨遵圣命!”崔振理依旧没有任何神情的流露,应声答道。然后,回到队列之中。
崔旭之自然随后归入队中。
而站立在女帝身旁的那几位帝姬,则把嬉笑的眼神都投递给了夏裹。站在大长帝姬身后的夏裹,则落落大方地接受着这种带有恭喜和调笑的眼神。
很快,内廷侍者传声让那番邦女亲王上殿。
由于经历过了一次,所以黛丽丝是很轻松地走上殿来。
几番客套之后,话就要归入正题了。
“陛下,”黛丽丝也发现这次大殿之上添加了不少人。最瞩目的当然是那位也坐在黄色椅子上的帝太子。“你为我找的对手,请问是哪一位?”
“呵呵,”女帝微微一笑。“裹儿,出列吧!”
“是!”夏裹应了一声,便走出了队列。
这时,从没有见过夏裹铠甲装扮的大臣们,方才发觉原来帝国早已孕育出如黛丽丝这般兼备刚柔气质的帝姬了。
黛丽丝不由得来到夏裹跟前,对她来了一次好好的打量。然后,黛丽丝不由得脱口吐出法兰西语:“你好,我是法兰西帝国皇太女约瑟夫•尔瑟……黛丽丝殿下,请问阁下如何称呼?”
夏裹没有想到古老的法兰西语言也是如此优美而动听,便试着用这种语言跟黛丽比打招呼:“你好,黛丽丝,我是这个帝国的镇国帝姬,夏裹殿下!”
而就在她们互相介绍自己的当儿,在旁的大臣们都在惊诧得低语:“没有想到,镇国帝姬也知晓番邦语言。”
女帝则招来四夷馆的主薄,想让他听听这两位英姿飒爽的女儿郎聊些什么。那位主薄只得竖着耳朵聆听着,然后竭力地翻译给女帝听。
“我的比试有些特别,而且非常危险,”黛丽丝直入话题。“你能接受吗?”
“殿下只管道来,”夏裹一笑。“夏裹无不接招。”
“好!”黛丽丝随即跟夏裹拍掌盟誓。
“不过,”黛丽丝突然又蹙蹙眉。“我父王提出的要求是,你的出身必须跟我匹配。我是我父王和母后的长女,皇位第一继承人,你呢?”
“呵呵,”夏裹觉得有些好笑。不就是一个比试,还有这乱七八糟的条件?“我也是我阿父和阿娘的嫡长女。只是我们这个帝国讲究的是男性继位之法。所以,帝位与我无缘。”
“不过,我帝阿母给了我一块封地,比你的法兰西帝国要大得多。所以,我的地位与你差不了多少。”
“呵呵,”黛丽丝笑了。“那可不一定。我法兰西帝国的领土面积并不比你们帝国小。”
“不可能!”夏裹不由得脸色一变。随即,她想到了什么,便叫道:“来人,把万番国舆图拿过来一下。”
见到女帝点头,几个内侍便很快地拿出万番国舆图。
于是,两位拥有着女亲王地位的年少女子,便就在如此威严的大殿之上,在众目睽睽之下,就是法兰西帝国的疆域进行了讨论。
“噗嗤!”听着女帝旁边的主薄把那两位女孩儿争论的内容翻译出来,帝太子夏贺不由得笑出声来。
“帝阿娘,”他有意无意地瞟了夏坚和夏垡几眼。“我还真没有想到裹儿竟然还会博览众书,对番夷也有这般研究。唉,可惜是个女孩儿。如若不然,我倒是想把她过继到我的名下。”
“瞧瞧,几百年,才出得这么好一个儿孙,结果还是女孩儿,祖神琢磨起人来,从未手软过。”
女帝的眼睛闪了闪,便笑道:“贤儿,她如果是帝孙,你的帝阿兄会同意过继吗?毕竟她是嫡妻所生啊。”
“所以,我……”夏贤还准备往下说时,便见到夏裹神情很严谨地放下了与那位番邦女亲王的争论,朝他和女帝这儿走来。
“帝阿母,帝阿叔!”夏裹来到了他们二人跟前,神情中流露出沮丧。“我接爱了女亲王的挑战,散朝吧!”
见到意气风发的夏裹此时流露出的颓丧,夏坚和女帝不由地对视一眼,都知道夏裹有一件很不太好的消息要告诉他们。
“散朝!”女帝当即手一挥,带着帝太子和镇国帝姬离开朝堂。
众大臣见状,便先恭迎女帝的离去,然后有序地离开含远殿。
黛丽丝则微微一笑,拿起那幅万番国舆国,步履轻快地走出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