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火枪的研制完成,就应该进入到量产。但夏裹还是压了一下,她要等待与之配套的空包弹的出现。
空包弹是指只有弹壳、少量装药、以及底火的子弹,通常用于训练和演习。近距离有杀伤力。空包弹有两种,收口式空包弹(无弹头)和全形空包弹(有弹头)。
全形空包弹的弹头由聚苯乙烯材料制成,在火药燃气的作用下进行降解(不是燃烧或熔化),比起传统的收口式空包弹具有密封性能好、储存期长的优点,枪口安全距离为7米,也比收口式空包弹的安全距离近。
在军事演习中使用空包弹,演习双方一般不可能在几米内互相射击,所以也就不会伤人。
对于钻研子弹的那两个家伙,听到夏裹这么一说,立马就明白是什么东西,并很快就制造了出来。同时,他们俩竟然还找到了十分满意的妻子。
原来,夏裹曾经说过要他们设计出装子弹的匣子。当他们设计出来后,夏裹掂了掂,感觉有些重,示意他们能否用布料制作。
结果,这两个人一天到晚地就耗在织布坊里。终算把那能装子弹的布袋给研制出来了。同时,也收获了属于这个时空特有的爱情。
着实让初承睐惊了一把,在对夏裹说:“主子,你真是料事如神。靠这布匣子还真的给他们找到了老婆。”
“哼,哼哼!”这下,夏裹臭摆起来。“你也不看看本帝姬,是何等的神人。不料事如神,能做你的主子吗?”
“呵,呵呵!”初承睐抿嘴一笑。
鉴于前世对于枪支危害的了解,以及华夏对枪支的严格管控,夏裹在枪支还没有盛行时,就制定了严格的登记记录,以及枪支的管控制度。
一、除了枪支坊,任何人都不得仿制枪械。哪怕就算是女帝那边的人,也不允许。否则,杀无不赦。
二、枪支、实弹和空弹都是严格的登记记录。因为子弹还有维护和保养,所以到时都会有记录员到实地进行核对。只要发现一枚子弹没有记录,马上追查到底。
三、严禁持抢伤人,除非战时,任何人都不得持伤人。否则,以命抵命。除了军营和衙门,任何人和任何家族不得持有枪械。否则,诛家族,杀无赦。
……
尽管枪械条例制定得如此严格,依旧阻止不了枪支一出产,就被抢劫一空的火热局面。各地督抚派来的接货员,就坐等在漠山关的驿站里,只侍货出就走人。
女帝那边也听到了枪支的传闻。但是,她的手再也无法伸到漠北来,加上朝堂之上的文臣们最忌讳穷兵黩武的。所以,她只能按兵不动。
为了更能体会夏裹那种超越时空的三维一体战术,各地的督抚不断地将自己这边的校尉输送到武学堂进行培训。一些武将世家,则干脆把让自家的孩子直接报考武学堂。
如此种种,迫使武学堂不得不再一次地扩充了规模。可实在是没有扩充的地盘了。初老爷子这次又起了定海神针的妙用。他拍盘子,决定把武学堂搬迁到对面的草原上去。
见到武学堂搬迁到对面的草原上去了,原本就有搬迁意向的羊毛作坊,随即也搬迁了过去。一些善于经营的商家,根本不会错开发新市场的机会,也跟着迁移。
就这样,草原那边很快就要与漠山关密不可分了。于是,夏裹不得不派人在贡河对岸建起城墙,以保证战时不会拖漠山关的后腿。
常率例更是忙得要哭起来。这边的下水通道网还没有建设完成,他又接到了要到河对岸去筑不亚于漠山关这边规模的河堤,以及下水道管网。
草原上的鞑靼人,受够那场洪水的危害。所以,漠山关在草原兴建城池,他们也不抗争,反而让出自己的族地,另寻能够让他们放牧的草地。
这着实令夏裹感动不已。于是,她亲自来到草原,走进这些鞑靼人的族地,向他们传授:不能光想着吃草,还要想着种草。有了草儿,还怕羊儿不成群吗?
至于如何种草,她表示每个鞑靼人的族地里,总有一些老人知道种草。可请这些老人向他们传授种草的秘诀。
至于养的羊,不要想着羊毛能换钱。它的其他部位也能换钱。例如,夏裹带来了卤料,在教他们如何让牛羊肉更美妙,以便能向他人销售。至于羊骨和羊皮,它们的功用就更多了。
这下,那些鞑靼人都惊呆了。原来一只羊的作用这么多,可以说它的身上没有一处是没有用的。就是牛马也是如此。
这下,对于放牧,他们更是信心十足了。当然,种草也是非常需要的。没看到,大夏人自己吃的粮食就是种出来的。而且,种草比他们种粮食要容易多了。
有的部落还干脆放弃了游牧,心想我会种草,就能养更多的牲畜,还到处跑有何用。
就这样,夏裹从没有设想过的草原养殖业,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蓬勃发展起来了。这下,继初之是高兴得要跳起来。
要知道,鞑靼人不仅会养羊,还会养马。在四个轮子的机械车没有出现的年代,马车就是陆地上最快捷的运输工具。
从古至今,就有得骑兵者得天下的说法。为此,李耕牛他们设计了步兵隧发枪和骑兵燧发枪两种款式。与步兵隧发枪相比,骑兵燧发枪口径要小,枪长也要短一些,以便于骑马在奔驰时能使用。
为了对岸草原的更好管理,夏裹将边山关这边“幼有所依,幼有所靠”的福利模式推行了过去。只是这个时候,鞑靼人的文字还没有出现。所以,他们的孩子只能免费学习大夏文。
尽管这样,那些鞑靼部落还是非常感恩戴德。他们不仅没有把族地远迁,反而还负责起了漠山关外围的防御之责。
便装走在漠山关街道上的夏裹,看到如此密集的人流,也不由得吃惊不小。因为她每次的出行,尽管是不扰民,但官衙那边早已派人去清场了。所以,她从没有发现漠山关的人流会是如此密集。这也就难怪初继之他们要去河岸那边的草原上开发新的城区了。
“主子,主子!”初承睐似乎很喜欢这样的轻装简从。她在兴奋地跟夏裹说:“你知道,在漠山关什么店开得最多吗?”
“什么店?”夏裹也不多想,便反问道。
“客栈啊!”初承睐兴致勃勃地说着。“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自打开办文武学堂起,就有许多人来漠山关游玩。后来,又建了那么宏伟的河堤和下水道,来游玩的人更多了。”
“听他们说,如果那座桥建好了,来漠山关游玩的人还会增多。如今,开了那么多家的客栈,都是人满为患。还有些人已经到河对岸那边去开客栈了。”
“哦!”夏裹也疑惑不解:难道旅游业就是这么兴盛起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