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田野,蒲公英在吐淡白的绒绒,像个寂寞的小妇人百无聊赖,趴在午后的阳台上吹泡泡。
想起往事。那年春天,夏裹和崔旭之闲逛,在一处院落里,看见一地的黄花,在三月的阳光下明晃晃地盛开,春色奢华。崔旭之便故意询问她花名,她当时意没有想来。
经年之后,辞典的一角,迎面撞上“蒲公英”三字,几下端详,竟是诗句里的故人。于是,她与崔旭之相遇时,告诉说:某年某月某地,你问我的那野花儿是蒲公英!
崔旭之言辞吞吐。他大约是早记不起那年的满地黄花。
时间的长短,并不仅仅是以分秒和岁月的标尺来丈量的,历事多了,淡漠了,时间就远了。
有些事,隔了数年还仿佛昨日;而一朵黄花,再忆起,便已是隔了一场恋爱的时间。打住,不想。
看蒲公英,看那一团白头的花絮在风里,看蒲公英把果实当花朵开放到天涯海角,把身体里的香深深塞进泥土里。赶一场又一场的春色,即便是近于无名的卑微,也不肯缺席。
“参见帝姬!”就在这闲暇的当儿,常率例手捧着一叠画册来到了夏裹的跟前。
“常先生辛苦了!”夏裹接过那画册,一一翻来。那上面画着的是漠山关各处的排水下道图。她不得不庆幸,自己来到的这片时空远离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让城市规则的布局能跨越千年岁月。
“帝姬,”常率例还十分有耐心地讲解着。“我让这些下水道都能容纳一壮劳动力自由出入。这样,一旦堵塞,就能迅速疏通。”
“小了,”夏裹放下手中的画册,是很明确地告诉常率例。“我希望主下水道能容纳两三辆马车并行,支小水道能容纳一辆马车通行。不是人,是马车,而且还是两匹马并行的马车。”
“帝姬,”常率例是吃惊地微张着嘴。“这也太……太大了吧!”
“不小了,”夏裹站了起来,注视着那滚滚流淌着的贡河。“五百年前,这儿只是一堆沙丘。五百年,这儿成了一座城。如果不把下水道做大一些,我怕五百年后,这里是沙还沙了……”
常率例微微一思索,便明白夏裹的意思。不过,他还是有些犹豫:“帝姬,这可是要耗费不少的人力和财力。”
“常先生放心,”夏裹笑了。“这攸关百年的大计,我漠山关人心齐和,人力和物力足以支撑得下来。万一不够,我可以从自己的私库里支出。”
“是!”常率例不由得感慨万千。人人都说这位帝姬是个会弄钱的主。其实,他更想说这位帝姬也是个会用钱的人。瞧瞧那帝姬府,常率例觉得这是自己一生中看到的最简陋的帝姬府。
而漠山关,尽管历经劫难,它却仍然是繁华依旧,同时还有许多商家继续往它这儿涌入。任何曾经领略过京城繁华的人,看到它,感觉仿佛又回到了京城,而且比京城还要干净,还要整齐。
这样的下水工程一旦完成,不知又要为漠山关的繁华增添几分光彩。如果女帝能亲临这儿,她也一定会将这儿设为陪都。
“帝姬,”常率例似乎又有一些新的想法。“我想用你这儿的水泥,作为下水道的主要材料,并辅以钢筋……”
“很好,”夏裹随即就给予了肯定。“你尽管去做。缺少什么,可直接到帝姬府找我。我会竭力满足你的所有需要。”
“谢帝姬,谢帝姬!”这下,让常率例着实喜出望外。他感觉此下水道一旦完成,他很有可能因此而名留天下。
常率例很快离去,河堤上又留下了夏裹在独坐。
江堤上的苜蓿草,不知几时,都被砍了,高高地堆在马车上,运送到牛奶场去,一群乳牛正等着呢。
堤畔上,那些裸露的草根,于淡白的伤口处依然散发出一阵阵温湿而隐秘的体香,旧情未了的样子,在晚风里氤氲,缠绵秋草香,秋草香。
人到秋天,百草面前,不适宜看了,就嗅嗅,那香往事一般缭绕。
不过,常率例的预感还是真的很灵验。那些死皮赖脸的督抚们,终于到了离开漫山关的时候。他们目睹了漠山关全体军民抗击洪灾的情景,一时间感触颇深。
当官就得为民。而武将如何当官为民,一直是困惑在他们的心中疑团,难道只有报国杀敌吗?在漠山关的洪涝灾害中,夏裹率领军民的场景,让他们领悟到了一些。
临行前,听说这下水道是镇国帝姬亲自下令监造,其规模远远超过帝国境内的所有城池,包括京城。他们决定来此作为参观的最后一地。
然而,当他们莅临建筑如此宏伟的下水道时,所有的人都觉得自己亮瞎了眼。这哪里是一条下水道,分明就是一条能够通行的马车的车道好不好?
来到下水道的汇集处,历经无数生死考验的他们,终于忍不住发出了惊呼:这哪里是在做下水的通道,分明是在建一座地下城!
“怎么做得这么大哟?”一位督抚的嘴里不由得嘟囔着。
“这你就不明白了吧?”一位自以为聪明的督抚瞅了同伴一眼。“你也瞧到了火炮的威力。只有在这么厚的地下,人才能躲避那种火炮的侵犯啊。”
“到底还是被女帝册封的镇国帝姬,想的深远,考虑问题也是周到。你想想,不是战时时,这里可用做下水通道。一旦到了战时,这里又能成为避难的地方。”
“瞧瞧,不花一天的功夫,那漠山关的所有人就都能跑到这儿躲灾避难了。”
“听你这么说来,倒还真是那么一回事。”一帝的另一位督抚听到这话,不由得直点头。
很快,其他督抚也纷纷出声附合。
“所以啊,”那位自诩为聪明的督抚继续往下说。“我回去后,也要找人建造这么大的下水通道。以免将来战火烧到我那时,我还能有个地方来躲避一下。”
这下,其他的督抚都响应着直点头说是,他们回去后也要如此行事。
结果,没有过多久,夏裹发现整个漠北的水泥开始供不应销了。还有钢筋的生产,是扩大再扩大。连阿父所在的漠城,都来函需要大量的钢筋。令她觉得整个漠北都处在大建设当中。
浑然不觉,她已经在让漠北经历着人类建筑史上最大的变革。直至,她偶然发现有人在用钢筋水泥建造房屋,才知道自己又把这个时空的人类建筑史又往前推动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