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动员
蔷薇无暇2018-08-09 14:392,360

  雨给了世间灵气,也给了人细腻的情感。

  撑一把伞走在雨中,任大大小小的雨滴落在伞面上,也任自己的思绪随雨飘零。

  小孩子喜欢在雨中嬉戏,喜欢在坑坑洼洼处制造水花,却免不了因此挨打。可等到了又一个雨天, 快乐早已抚平了掌心的痛。

  但是,随着挨打的岁月渐渐淡人回忆, 下雨的日子里,也不再有这样的嬉戏,不再有这种快乐。

  后来读书了,知道人离别的时候,天往往会下雨,无论是牛郎织女的眼泪,还是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雨总能最细腻地传达出别离的情感。

  待再有了一些人生经历后,漫步雨中,玩味着前人的诗句,自然而然地进人到另外一个世界杨柳,羌笛,十里长亭……还有淡淡的忧伤,隐隐的心痛。

  这雨究竟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 留下了多少说不尽的故事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很多事情发生了变化,杨柳不再,羌笛不再,长亭难觅,但唯有此情不变,而且历久弥新。

  正所谓景变了,情不去。这种酸甜苦辣确实需要慢慢体会。

  当文学堂的那些大儒们在感叹这雨时,夏裹却已将莫山关的所有校尉一级的将领,以及各地的里长、干事都召到一起开会。

  她在摊开的漠山关的舆图跟前,很明确地告诉来参加会议的上百多号人:根据可靠的报道,今夜将有超大型暴雨,由于地下排水措施还不够完善,所以在低洼处会形成水渍。

  因此,凡是辖区在低洼处的官吏,会议结束后即刻通知居民当夜转移,到高处躲避风雨。这次由从军营里抽出几批人马来,凡是不愿意转移者,由兵卒强迫其行之。

  另外,贡河两岸的河堤有些年岁,而这次贡河却将遭遇百年难遇的大涝。所以,漠山关所有兵马全部原地待命,分河段镇守河堤,保护漠山关,保护百姓的生命财产。

  夏裹凭借着对军队的掌控,所以针对这种非战时的全线出兵,初继之等人都没有什么异议。而张至曾却是一脸骇然。因为,自大夏建国以来,还没有哪位将领敢如此调遣军队。

  “帝姬,”他好心地提醒着。“现在非战时,如此调派军营是否欠妥当?我看,不如组织一些劳力去护堤便可。”

  “不行啊,先生!”夏裹摇了摇头。她来到舆图前,指着贡河,在对张至曾道:“你看,如此长的河段,只要哪一处出现险情,整个瀑山关的就完了。”

  “而我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召集到如此多的劳力来维护这么长的河段。随着雨量的增加,再加上前面的冰川大量融化的积雪带来的洪峰,漠山关已经进入危急时刻,与战时无异!”

  “再说了,老百姓是军队的衣食父母。此时此刻,也是到了他们报答父母养育之情的时候了。这一场没有销烟的战争,无论如何也要给我拿下来。”

  “帝姬圣明!”张至曾无话可说了。他陪着夏裹从漠城到裹城,又从裹城到漠山关,所经过的每一处,都被她发展成为富裕之地。

  一道道超前人所思的措施,一项项从古至今未寻的利民举措,张至曾觉得自己似乎触摸到了王朝盛世的之景。所以,无论前景是多么的晦暗不明,他都要坚决拥挤镇国帝姬。

  而这个时候的夏裹,则在对初断之等将领下达死命:“每一个河段就是一座城池,谁没有守好这河段,让百姓遭殃,我就拿他的人头来祭天!”

  “是,是是!”初继之等人连忙遵命从事。

  “田将军,”夏裹来到田秆定跟前。“你的水军里应该不缺乏对水文了解颇深之人。把他们找出来,分发到各个河段,指挥抗洪救灾。”

  “是!”田秆定回答得响亮。他出身贫民之家,对于老百姓的疾苦了解比谁都多。然而,莫说达官贵人,就是普通官吏,他也从没有见过比自己的主子,更勤政爱民的人了。

  这样爱民爱军,同时又有无限魄力的主子,值得他今生今世至死追随。

  “散会!”

  待所有的安排已经到位,夏裹也不想废话,摆摆手示意会议结束。

  “是!”

  所有的人都收起纸和笔,全部离开会议的地方,奔向各自的岗位。

  狂风暴雨在下着,低洼处的人们开始被里长和干事招呼着,扶老携幼,离开家门,向高处搭建的临时帐篷躲避风雨。

  幸亏漠山关以盛产毡毯而闻名,所以用来搭建帐篷的涂上了厚厚防水面料的毡布,能起到抵抗暴风雨的能力,让帐篷里的人们有着在家中的安稳。

  那些里长和干事,家里也进水了。但是在这紧急的时刻,他们想到的是帝国的财产,百姓的安危。他们没有后退,更没有回家,都战斗在第一线。

  有些人存有侥幸的心理,不愿离家。这些里长和干事,就挨个的动员。实在不行,就请兵卒帮忙,强制性把他们离开家门,到高处帐篷里。

  有的人长期卧床,家里又无壮劳动力。这个时候,老百姓第一次体会到军队的风范。几个兵卒找来木板,把他放在木板上,就这样将他抬出家门,送到安全的地点。

  深夜,水更大了,浪更急,还有些来不及撤退的人,被迫爬上了屋顶。这个时候,军营的人就划着木排,将他们从屋顶那儿救起,送到高处。

  望着被水淹的家园,所有在高处的老百姓,都向护卫着他们的兵卒,下跪叩谢了。祖祖辈辈,他们只知道当兵的是浴血沙场,保家卫国,却从没有想到他们还能救民于水火之中。

  “快起来,快起来!”

  兵卒们也吃惊不小。对于这次的救穷,他们也是吃惊不小。因为这是从来所没有过的。原先,这儿大涝来临时,长官只叫他们护好自己的营区就行了,不管其他。

  现在,自己的营区不管了,直接来帮助老百姓逃灾避难。他们也是非常心甘情愿。因为这些人群当中说不定就有他们的亲人朋友。

  尤其是看到这些人跪在自己的跟前,感谢救命之恩时,他们也第一次体会到军来自于民,要爱之民的军民鱼水情。

  “要谢就谢镇国帝姬吧!”突然,有一个机灵的尉官想到一个人,便如此说。“如果没有她的强制命令,我们是不可能来到这里帮助你们的。”

  “镇国帝姬,镇国帝姬,好人啊!好人啊!她心里有我们老百姓啊!”

  一些人嘴里喃喃,并面向苍天,顶礼膜拜着。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一个好的统治者是上天对他们的恩赐。

继续阅读:第235章 老母鸡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帝姬不妖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