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讹诈
蔷薇无暇2018-08-09 14:392,470

  李庶永远忘不掉自己的第一次踏进帝宫的那一天,是在冬季。那时,他感觉帝宫的冬天比帝宫外的冬天更加凄冷。

  当冷雨凝结为冻雪覆盖了帝宫的时候,那深宫大院里许多太阳永远照不着的地方的积雪,一直到春风吹过之后也难以化掉。

  即使是那些大屋顶上的积雪的融化也变得反复无常。太阳升得很高了,屋顶上的白雪白得耀眼,静悄悄地融化的雪水先是洇湿了屋檐的滴水,接着一滴一滴亮晶晶地掉下来。

  太阳落下去了,寒风吹起,正要掉下的水珠不动了,顺着滴水凝结起来。

  太阳一天又一天的升起,一天又一天的落下,水滴一天又一天的融化与凝结,一排排长长短短的冰柱,便悬挂在一座座宫殿的屋檐下。

  沉重的夜幕把雪压冰悬的帝宫沉入到黑暗里,大小殿堂的窗户亮出的橘红的光和一个个红彤彤的宫订,让一排排长长短短的冰柱黄中透红,晶莹闪烁。

  这时候,几乎谁也看不见的绝美与冰凉会像冬夜的寒气一样,穿过门窗,穿过锦缎帷帐与丝绸服饰,弥漫在宫殿的深处,渗入到肌肤的深处。

  那种寒冷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的。李庶就曾在那种寒冷中度过无数的夜晚与白天。当他从昏迷之中惊醒过来后,他再一次感觉到这种寒冷袭来。

  然而,那股熟悉的味道又迎面扑来。李庶知道自己被绑架了,而且还是被家族的人给绑架了。因为那种家族常用来给嫡子的衣袍熏香的香料,在四季楼只卖给李家,不卖第二家。

  尽管那种香料很淡很淡,鼻子不灵敏者根本嗅不出来。但李庶就闻了出来。这种香料没有别的作用,就是特别能驱赶蚊虫。每到夏天,嫡子从不被蚊虫叮咬,他们这些庶子就成了蚊虫的盘中餐。

  终于,眼罩摘了下来。待看清楚眼前的一切时,遇入李庶眼帘的便是他的那几位嫡兄。

  “几位阿兄,”李庶竭力地让自己镇定下来。“你们如此,所为何故啊?”

  “也没有什么,”李庶的大长阿兄依旧是那副高高在上的态度,似乎很轻描淡写地说。“就是手中不宽裕,想找几个钱花花!”

  “长阿兄,”李庶似乎明白了一些。不过,他还得装糊涂:“你没有钱花,找我有何用?你也知道,我帝姬府现在一两纹银也没有,完全是靠在钱铺里借贷过日子。”

  “你是没有银子,可你的小姨子有钱啊!”李庶的二阿兄接过了话头。“你以为她开的那些钱铺都是做的赔本买卖。现如今,各世家稍微有点存银的,都往她那儿放,指望着钱生钱。”

  “那钱铺的确是我小姨子开的。可是,镇国帝姬的厉害,”李庶觉得好笑。“你们也知道。上次,为了元礼帝姬,她可是把大长帝姬的别院炸得个空底空。京城,谁敢惹她?”

  “哼,那又如何?”李庶的二阿兄也毫不在意。“我可是没有宅院的。帝姬始终是帝姬,不是帝孙,她耐我何?”

  “写!”李庶的三阿兄拿 出了纸和笔,在强迫着。“叫你的那个帝姬拿出十万两银来赎你。”

  “十万两?”李庶显得有些不情愿。“三阿兄,我不值哪个价,五万两都凑合着。”

  “砰!”李庶的长阿兄立马一棍子打过来。“十万两,写!”

  “好,好好!”李庶在无奈之下写了那封求救信。

  “找到伯礼帝姬的驸马被扣的地方没有?”当那封信送出去不久,夏裹便叫来了承重理。

  “启禀主子,” 承重理有些得意地说。“我在送信的那人身上洒了一种迷香。而有种鸟儿对这种迷香最感兴趣。所以,我们凭借着那鸟儿找到了驸马爷。”

  “哦!”夏裹也感起了兴趣。

  承重理便靠近夏裹,把李庶被搏的那边情况说了一下。

  “哼!”听完后,夏裹悖然大怒。“我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么欺侮人的事情。”

  “吩咐下去,”夏裹便承重理道。“准备好家伙,我们要在这京城来场大的。”

  “是!”承重理连忙遵命下去从事了。

  那一年,夏贳被废,夏贺被太后立为新帝。当天,曾参与废帝的飞骑十几人聚会饮酒,其中一人酒后抱怨:“早知别无勋赏,不如仍奉礼王。”此人很快被告发。

  酒席还没散,皇宫里的羽林禁军就把他们团团围住并将其逮捕下狱。

  最终,抱怨的人被斩首,其余的则因“知反不告”被处绞刑。

  从此,告密之风逐渐兴起。飞骑告发案掀开了女帝酷吏政治的沉沉大幕。

  一日,女帝召来群臣,当面质问他们:“朕无负于天下,你们可都知道?!”

  “朕侍奉先帝二十多年,为天下忧虑至甚!公卿富贵,都是我给的;天下安乐,是我长期养育的。先帝撒手人寰时,把天下托付于我,我不爱惜己身而爱护百姓。现在反贼之首却都出于将相群臣,你们辜负我太深了!”

  责骂之后,她紧接着是威胁和警告:“卿辈有像裴炎一样的先帝遗老,甚至比他更倔强难对付的吗?有徐敬业一样的将门贵种,而比他更能纠合亡命之徒的吗?有握兵宿将且比程务挺还能攻占必胜的吗?”

  “这三人,是人中有名望的,不利于我,我就能杀了他们!你们有胜于此三人的,要反就反;不然,你们就必须革心事朕,不要让天下人耻笑!”

  群臣顿首,唯唯诺诺:“唯太后所使!”

  对于这一点,夏裹似乎并不反感,毕竟第一敢称女帝的人,不铁血一点没人卖账的。她应该知道:要想坐稳江山,仅仅是口头威胁和警告是无法保证大臣不再造反的。

  最保险的便是“以刑法理天下”,鼓励告密,委政御史,营造一种高压的政治环境和氛围。

  飞骑告发案发生后的第二年,女帝下制调整登闻制度:“朝堂所置登闻鼓及肺石,不须防守,其有槌鼓、立石者,令御史受状以闻。”

  所谓登闻鼓和肺石,是为臣民向朝廷进言和申诉冤情而设立,登闻鼓在西朝堂,肺石在东朝堂,所奏可以直达帝王的案头。

  女帝的这次调整,重在“不须防守”。没有人看管,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槌鼓立石。三月,她又采纳鱼保家的建议,创立匦检制度。

  铜匦内分四格,分别接受“告朕以养人及劝农之事”、“能正谏论时政之得失”、“欲自陈屈抑”、“能告朕以谋智”的投书。

  调整后的登闻制度和新创立的匦检制度,为告密之人打开了方便之门。

  不仅如此,女帝还对告密的人施以特殊的关照和恩赏。对告密者,当地官员不允许过问,必须为他们提供驿马、五品官级别的伙食和政府招待所。

  到了皇宫,无论何种身份皆能被女帝召见。女帝高兴了还能赏个官职,即使所言有假也不予治罪。

继续阅读:第260章 酷刑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帝姬不妖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