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林文生趁着夜色沉重,偷偷溜到了杨大叔的麦田去。
今晚的月色很好,明亮的月亮高高的挂在了天上,照得地下一片的银白。就着月色,林文生细细的观看了杨大叔的麦田的地势。
杨大叔的麦田,一片的平整,一马平川的地势,显得开豁,两边靠着两座大山,像是守护一样的守在了麦田的旁边。前面几百米远的地方是一条小河,淙淙的流水流淌了不知多少个年头,看透了多少个历史。
这是个好地方,好地穴。
一看到周边的范围,林文生心里已经暗叹了一声,这个地方,好风水。绝对是一个埋葬的好地方,一想到可能深藏在地下的墓穴,就让林文生热血沸腾了起来。
林文生在一边放下身上的背包,在背包里面掏出了一把铁铲。
铁铲是现代的“洛阳铲”。
一般的洛阳铲已经被淘汰,林文生用的铲子是在洛阳铲的基础上改造的,分重铲和提铲(也叫泥铲)。旧式的洛阳铲,由于洛阳铲铲头后部接的木杆太长,目标太大,所以弃置不用,现在改用螺纹钢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平时看地形的时候,就拆开背在双肩挎包里。这样既可以缩小占用的空间,更重要的是没有那么容易引起其他人的注意,达到了“神不知,鬼不觉”的效果。
林文生在夜探之前也稍微做了一下调查,发现虽然这里是属于南方,可是由于地处比较偏僻再加上四面环山的缘故,所以雨水量不多,地块比较干渴,当地的人要是打水井的话也要打到很深的地方去,由此可见,这里的地块是属于干渴形,土层较厚,所以,要探测地势,洛阳铲是最好的工具。
林文生提着洛阳铲在身周的土地上打着洞凿土取样,一铲下去把里面的土都套了出来,在取样看是怎样的土质,古墓在建筑过程中必然会在土层中留下痕迹,填埋的土层与原来的会有比较明显的区别。根据取出的土层中找到的陶片、木片,铜、金等金属碎片,不仅可以判断墓葬的确切位置,还可以知道墓葬的规模,棺室的位置。
林文生把套出来的土进行了区别,看着套出来的五花土,林文生的心再一次的跳了起来。土壤中混合着一些陶片,还有一些细碎的金属细片,这确确实实的证明了,这一片荒芜干渴的土地中真的存在了一个墓穴。
而这个墓穴,就是藏在这片土地一下十来米的地方。
既然已经确定了墓穴的存在,再来的工序,就是确定这个墓穴的规模大小,以及他的墓口所在。
确定规模的方式跟取样确定墓穴的方式是一样的,就是通过洛阳铲在土地上套土取样,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土样的探取。
林文生提着洛阳铲在杨大叔的土地上套着土,一边把套出来的土进行样板的分析,一边继续在身周的范围内进行取样,大概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天也已经快亮起来了,林文生终于确定了这个墓穴的整个范围。
不能说很大,但是却足足有好几十平方米。
再加上,套出来的土样中,混合着的是很多的瓷片,林文生看着,微微的笑了。这是个收获,绝对的收获。
对于面前的这个墓,林文生有信心可以找出他的墓口所在,可是,这需要的便是时间。而自己现在最缺少的,就是时间。
报社的工作不能放弃,但这个墓,自己也不想放弃;两难的问题,让林文生犹豫了。而在林文生犹豫的时候,不远处的村子里面就传来了阵阵的鸡鸣。
天,亮了。
避免被村民发现,林文生就趁着村民还没有完全起床,连忙跑回了自己的屋子里面。虽然心情很不平静,可毕竟辛苦劳累了一个晚上,林文生还是在盖上被子的刹那就睡着了,一直睡到了外面剧烈的响动声音时才迷迷糊糊的醒了过来。
村里是有着祭祀的习惯的,但是不是族里人不能参加。
林文生偷偷跟着村里一个小伙子的脚步,悄悄的来到了祭祀的场所。这是个离昨天的墓地不远的地方。
刚到的时候,林文生就看到一大帮身穿奇怪衣服的精壮小伙站在一起围成了一个圈,他们的脸上都涂着鲜艳的油彩,弄得一个个凶神恶煞的模样,非常吓人。但是林文生心里却没有害怕,见怪不怪了嘛!
他们的中间围着的是几个兽形的石像,石像不大,大概就是50公分的高度,样子都是一副凶恶的模样,作为参加祭祀的人,脸上的油彩都是根据这些兽形的模样画上去的。
林文生对这些兽形的石像很有兴趣,就跟身旁的小伙子打听了起来。
昨天的探测,墓穴的边缘就是在这里为止,而祭祀用的石像偏偏也是在这里发现出来的,难道,这个……
林文生走到了石像的旁边,蹲下身体把石像细细的看。
石像雕塑得很凶狠,就好像警告别人不要靠近的样子,而往往这些石像的作用就是一种警示,是警告别人不要靠近这座“墓穴”的警示。
也就是墓穴的守护者。
真的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看着面前的石像,林文生暗想,墓穴的入口,就是这里。
所谓祭祀的神兽,看上去,像是一只大猫的样子。
炯炯有神的眼光直视着前方,咧开的大嘴里面有着尖利和凶狠的牙齿,仿佛就在警告着世人不要靠近自己,还有自己守护的墓穴。
入夜,林文生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背包,把相应的工具,比如说洛阳铲,手电筒,麻绳,蜡烛还有一些必备都药品,因为墓里面都危险是防不胜防都,而守墓都机关普遍的是利器和毒气,要是运气不好遇上了流沙的陷阱,什么工具和药品都是没有用的,所以一些简单都解毒和治疗伤口都药品是必备的,要不,可能还没有进入墓室就已经因为中毒和失血过去而死在墓口了,林文生一一都把这些东西放好在背包里面,因为这次来得比较急,准备也不是很充分,也只能准备一些比较简单的东西放进去。
这些东西,本来林文生是根本不知道到。他不知道没关系,鬼道医术里有……
把背包收拾好了,林文生就赶到了祭祀的地方去。
祭祀的地方与杨大叔的麦田相连,林文生越过杨大叔的麦田走到祭祀的地方去。因为那是天赐予大家神兽的地方,所以村民都给他标注了明显都标记。
林文生找到了标记,就先在附近套着土,打着洞。
根据前一天洞测探,墓穴大概在地下十来米洞地方,林文生用家传的打洞方法向下打着洞。林文生的家族是盗墓的世家,打墓洞打手法也是非常的巧妙,一个墓洞十来米打下来,周围的人还是看不到一点点的堆土还可以一边打着洞一边把洞口封起来,以免被人发现。
可是,在墓洞打到离地面七八米到地方,林文生却停了下来。因为他触到了一块硬板。
准确来说,是一块硬石板。
石板只有一米左右宽,表面没有什么花纹,明显等可以看出,这一定不是属于地下等那个墓穴等陪葬品。
可是,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林文生疑惑着,手也没有停下来,顺着石板等轮廓方向想要把石板先掏出来。一来,石板的存在阻碍了林文生打洞,再来,对于突如其来的石板,林文生还是有兴趣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是后来的人不知道这里有墓穴而随便埋下的?还是有心为之?
顺着石板,林文生一点一点的把埋着石板的土弄开,石板也渐渐的露出了形态。石板下面连接着的是一个石箱,石板就像一个盖子一样的盖在石箱的上面。
石箱一共一米左右宽,两米左右的长度。石板与石箱之间没有一点的隙缝,是严实的盖着的。
林文生看着石箱,沉默了这里。
要是没有估计错误的话,一推开这块石板,就可以看到一副棺木在里面,因为,这是一个棺椁。
古人墓葬,穷苦人家通常只有一口棺木,有的甚至连棺木也买不起。而有钱人家不单有棺木,更喜欢在棺木外面套一层棺椁,棺椁多以木制,更雕刻华美多花纹在外以显示身份。而后,为了保护墓穴不被人发掘,保护墓主人的棺木,棺椁变从木制演变成为石刻。
《史记张释之传》记载,汉文帝一次巡视灞陵,高兴地环顾群臣感叹道:“你们看,如果把整座北山都开凿成一个大石椁,哪里还能够有人撼动它呢!”可见他主张依山为陵的目的,还是为了防止日后被盗掘。
由此可见,面前的这口便是用以保护棺木的棺椁。
这时,外面的月光已经升到半空中,夜,也越见到深了……
林文生看着时间过去,低头取舍了一下,就决定不再理会身旁到这副棺椁,而是继续从另一个方向把墓洞打到地下的墓穴里面去。
月亮的光,照进了洞里面,铺满了在身边的棺椁上。映着月光,棺椁上隐约的映出了一些花纹还有一些莫名的图案。
不过,这一切,都没有引起林文生都注意,林文生现在正一心一意都打着他都墓洞,转眼间,墓洞又多打了差不多一米的深度。
突地,在墓洞中,传来了“怦……怦……怦……”的声音。
什么?!
地洞间的幽静,与突兀的声音成了一个对比,让声音更加的明显了起来。
林文生环绕身边看了一下,身周都是黑乎乎的一片土层,什么都没有,而声音却不断的从身周传来,越见恐怖,蔓延的恐怖感,突然围绕在了身边,让林文生毛骨悚然。
声音是从什么地方传来的?
左边?右边?下面?还是……上面?
上面?
心,登的跳了起来。
上面是自己一直打下来打墓洞,除了土层,什么都没有,就连小动物也没有遇见一只,除了,除了一个突兀出来的……棺椁。
难道,声音就是从那里传出来的?
想着,林文生就连忙转过头去看向刚才的那个棺椁,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怎样的,林文生总觉得棺椁里面的东西,正林文生着,努力的想要出来。
诈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