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皇帝是天上的龙,下凡到人间,所以正常人要是遇见了龙,都会被那环绕四周的龙的气息所折服。这样说的话,那么悲鸣大师的惊叹似乎也情有可原了。但是悲鸣大师的前身是达摩,还有谁能让达摩惊叹的吗?
铁木真,没有错,就是一代天骄,只有他的转世,才能让无数的宗教领袖五体投地。有人说铁木真是恶魔,屠杀了大半个世界。有人则说铁木真是神明,因为他的骑兵统一了几乎整个世界,荡平天下。
帖木儿是铁木真的转世,他的志向也是荡平天下,恢复往昔的蒙古大帝国,但是历史的舞台改变了,他也从主角变成了配角。他的心里很明白,这次向明朝求援,就是真的俯首称臣了,以后就算是复国,就算是重新拥有十五大帝国的席位,地位也是和明朝不一样了。不过大丈夫能屈能伸,没有什么大不了。
“真神阿拉在上,罪人帖木儿给各位谢罪了。”帖木儿突然双膝下跪,将悲鸣大师,还有许多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赵白龙本来还想调侃性质地问一句:“你就是那个想攻打大明的人?”但是话到嘴边,硬是生生地哽住了。
“大汗快快请起,大汗有何罪之有?”悲鸣大师自忖刚才的话语里面并没有责备的意思,他是真的简单地问候对方,绝对不是兴师问罪。
“大师不要羞杀帖木儿了,我根本就不是什么大汗,我也许连蒙古人都不是,怎么能做蒙古的大汗呢?”原来中亚一带突厥人众多,察合台汗国之中也是以突厥人人为主,倒是真正血统纯正的蒙古人,少之又少。
按照蒙古人的传统,只有黄金家族,也就是北元的家族,才有资格称全蒙古的大汗的,其他如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和钦察汗国,最多只是附属国。帖木儿其实是突厥人和蒙古人的混血,所以从资格上来讲,连附属国的汗也继承不了。
帖木儿的汗位不是继承的,而是从西察合台大汗的手上抢来的。他本来只是西察合台汗国的一名军人,早年打仗的时候还断了一条腿,所以被人称为“跛子帖木儿”。不过慢慢的,他开始掌握朝廷中的权利,变得和曹操一般,挟天子以令诸侯,先是当上驸马爷,最后干脆取而代之。
为了表示他王位的合法性,帖木儿自称是蒙古人,是成吉思汗的直接后裔。在他的统治之下,当然没有人敢表示反对。但是他的敌人,都恶毒地诅咒他是突厥跛子。而现在帖木儿亲自表示自己没有资格继任蒙古人的可汗,这是需要何等的勇气?他又是用何等的诚意在悔过?
“帖木儿犯下的大罪,罄竹难书,我严重地违反了净土联盟的宪章。我的残暴,比铁木真还要令人发指。我杀害了西察合台的大汗,向兄弟国家伊尔汗国和钦察汗国开刀。小亚细亚的土耳其人因为害怕我,逃难到了海对面的希腊。古老金字塔的国度,也被我用大火洗礼。印度河被鲜血染红。我的双手当中,都是无数人的冤魂啊!”这时候的帖木儿,已经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了,但是依然坚持长跪在茫茫的黄沙当中。他的声音在颤抖,是因为激动,还是因为悔恨?
“真神阿拉啊,谢谢你没有抛弃我帖木儿这个罪人。我本来应该是被打进地狱的最深处,而金属风暴就是我的地狱。但是你的宽容,让我的敌人都原谅了我,让我的老命苟延残喘,让我的国度存留复国的希望。感谢你,真是太感谢你了,你不愧是至高无上的真神啊!”帖木儿和铁木真最大的不同,铁木真是信仰蒙古人最原始的古代神长生天,而帖木儿则是一个狂热的穆斯林。
元朝入主中原,因为本身没有强大的信仰,所以最后还是没有改变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但是帖木儿的伊斯兰教,可是号称三大宗教之一,他如果成功入主中原的话,起码一半的汉族人要口称“阿拉真神”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属风暴的出现,帮了明朝一个大忙,也让净土联盟免于从内部分崩离析。
帖木儿在敦煌城外的沙漠下跪认罪,立刻成为了街头巷尾的美谈,有人说他是作秀,有人说他是逼不得已,似乎很少有人相信他是真心的悔过。但是帖木儿的忏悔,还是得到了巨大的效果,这一行为,单独成为一个历史名词被书写在史书之上。
“帖木儿老兄,请快起来。”永乐大帝本来是准备在敦煌城中接见帖木儿的,毕竟作为帖木儿帝国的宗主国,作为现任的大明帝国皇帝,不可以降低身份到成为迎接。但是下跪认罪的举动,却深深地感动了永乐大帝,让他再也不想摆什么皇帝的臭架子,以前还是燕王的时候,他是不会顾及这些繁琐的礼节的。
“两位大帝亲切握手,净土联盟最强两大帝国的结盟。”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都刊登着类似的标题。大明和帖木儿帝国的联手,比什么靖难之乱,室町幕府统一南北朝,李成桂统一三韩要重要多了。
成吉思汗的年代,具有成吉思汗一般征伐天下素质的人有三个,除了铁木真本人之外,另外两个就是英国的狮心王理查,还有埃及阿尤布王朝的苏丹萨拉丁。那个时代,被称为是三足鼎立。
忽必烈的年代,被称为是一超多强,没有人能和元帝国抗衡,但是雄霸一方的强者也是多如牛毛。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一世,马木鲁克王朝苏丹贝巴思,南宋文天祥,安南陈兴道,还有在印度自称为亚历山大大帝再世的赫茹及。
而当代,则是被后世的历史学家称为双雄的时代,大明帝国和帖木儿帝国,两者要么是合作,给净土联盟从新带来和平,要么是相互碰撞,激荡出更多的鲜血和死亡。除了个别的好战分子,大多数人还是不愿意看到第二种情况的,所以两位大帝的亲切握手,才被那么多人看好。
后世牛书梦方皇冠传说,曾经单独开辟一篇叫做帖木儿本纪的文章,其中有如此的描述:“所谓‘大帝’,是对历史上一些政绩斐然的伟大君主的赞美称号。这些人可能是出身于帝国的皇帝,比如说洪武大帝、永乐大帝,也有可能只是一个小国的国王,比如说不列颠的阿尔弗雷德大帝。但是这些人,都有显著的功勋,对后世存在重大的影响。
“但是并非所有武功很大、开拓及统治版图很大、权威影响很大的君主,都能被称为大帝。因为要成为大帝,还需要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那就是为人品性良好,维护公平和正义。单纯的迷恋武力,穷兵黩武,荼毒生灵,只能算是暴君。
“帖木儿本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但是他在敦煌城外当中认错的事情,以及他后来的一系列功绩,让他的名号后面冠上了‘大帝’两个字。这一点和西汉帝国的刘彻很相似,如果没有晚年的罪己诏,也就不会有汉武大帝的威名。事实上帖木儿从来没有自称可汗,他只是称自己为元朝的驸马,或者是‘艾米儿’,更加不会称自己是皇帝。帖木儿大帝只是表达后人对他的无限敬仰。
“作为帖木儿的前世,铁木真只有成吉思汗这么一个称号,从来也没有被称为大帝。因为他是暴君,因为他没有认错,因为他迷信武力,所以他最后还是失败的。帖木儿其实要比他的前世强多了,首先他鼎盛时期的总兵力要比成吉思汗多出三到四倍,其次他对火器的运用比成吉思汗要广泛,第三他有明确的信仰,是狂热的穆斯林。后来在反抗金属风暴的斗争中,帖木儿大帝更是荣登为穆斯林联盟的盟主。
“同样是大帝的朱永乐,和帖木儿拥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两人本身的武力都很高,经常动不动都御驾亲征。朱永乐还年轻,但是帖木儿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依然戎马倥偬。两人对经济建设,特别是商业上面的建设都很关心。传说北京城和撒马尔罕(帖木儿帝国首都,花剌子模旧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云集了各地的商贾,每天的交易量,甚至超过某些小国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还有就是帖木儿大帝和永乐大帝都专注于对本国军队的改造。华夏本来是一个以步兵为主,步弓手为关键的国家,但是永乐大帝的骑兵,却踏破贺兰山缺,无敌于天下。蒙古人本来只擅长骑兵,特别是轻装骑射手游击作战,但是帖木儿帝国中却可以看到为数众多的重装突击骑兵,比重骑兵更加恐怖的象兵,在沙漠中行走如飞的骆驼兵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两位大帝对火器都情有独钟,以至于建成了大明的神机营,还有土库曼部落的红帽军。
“帖木儿大帝,他真正的事业,是从敦煌城外沙漠中的一跪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