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南京!南京!(中)
诗人de心2018-08-09 16:063,121

  八百对燕王军的五万精兵,就算是上了血煞,也是万万不能的,最后的结局是不言而喻的,方正学光荣战死。但是有可能他们本来就是死的,当初胡之庸没有让他们快速地死,而是用血煞这宗恶毒的方法慢慢地折磨,到现在变成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血煞到最后,只有爆体而亡一个命运。

  “这是阴谋,燕王我们中计了。”金路力语出惊人,“胡之庸已经无法抵抗他的失败,但是他可以让他的失败变得更加悲壮,更加的令人同情。燕王你想,胡之庸为什么要花下大力气给一群文弱书生上血煞,就是为了让燕王您背上屠杀书生的罪名啊!”

  不出金路力的所料,后世的历史学家几乎都是写燕王屠杀了方正学十族,更有甚者还编纂出了以下精彩的对话:

  明成祖也颇为感动,走下殿来跟他说:“先生不要这样,其实我只是效法周公辅弼成王来了。”方反问:“成王安在?”明成祖答:“已自焚。”方问:“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道:“国赖长君。”方说:“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道:“此朕家事!”并让人把笔给方正学,说:“此事非先生不可!”孝孺执笔,疾书“燕贼篡位”数字,掷笔与地,且哭且骂:“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只有极少数隐秘的野史当中记载了胡之庸残害忠良,然后将方正学等八百人做成血煞,施加精神控制的事情。不过被误解的历史还不是一点点,因为马上胡之庸还要制造另一起历史上的大冤案。

  知道自身中计之后的燕王,就好像是一只泄气的皮球。他可以面对方正学的百般辱骂而岿然不动,却很难面对眼前的失败。

  “将他们都厚葬了吧!”唯一的补偿就是这个了,难道中了血煞都是爆体而亡的,要找到比较完整的尸体,还是很不容易的。

  埋葬方正学等八百书生的尸体花掉燕王军很多的时间,将攻打南京城的时间耽误了。单纯从军事上来说,这时候建文朝廷多一分时间,就多出一分得到援军的可能。在整个大明国内,毕竟还是朝廷军的数量多,燕王军要是和各地前来勤王的部队遭遇,就算他有枪骑兵,有神兽,也是于事无补的。

  但是奇怪的却是,非但没有援军,反而还出现了火上浇油的人,那就是戚红光。镇海关总兵戚红光,掌管着大明王朝的东南沿海,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调动浙江、江苏、福建等多个省区的军力。可以说有戚红光在,南京的东南面才真正安全,无论敌人是来自陆上还是海上。

  但是这里面却忽略了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戚红光的部队不是大明的正规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他的私人武装。从军费开支到兵丁的薪水,几乎都是戚红光一个人在掏腰包,戚家军若不是戚红光的个人财产,那“戚”字就要倒着写了。

  明朝许多地方将领都可以私自募兵,包括后来俞大猷的俞家军、关外李成梁的辽东铁骑。正规点的说,他们都是军阀。军阀不帮朝廷也就罢了,现在居然还反叛了。戚红光带领他引以为豪的戚家长刀兵浩浩荡荡地包围了南京的南门。

  不过戚红光会反叛,其实也没有太多令人惊奇的地方。镇海一战对抗金属风暴,血拼哥斯拉级战略舰,戚红光与燕王建立起来宝贵的友谊,是别人无法替代的,真正是疾风知劲草,患难见真情。

  建文朝廷也曾经有人提出过戚红光有可能反叛,要求先下手为强,率先剪除这个近在咫尺的敌人。但是考虑到戚红光对海防的深刻作用,提议被无条件的驳回了。而且靖难之乱胶着的时候,戚红光也没有出现投敌的趋势,就更加稳固了某些人“戚红光不会反”的信念。

  其实戚红光不是不会反,而是要在适当的时间来反。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人的军事政变都失败了呢?就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不适当的时间,怀孕生小孩还要预产期呢!谋反也是需要预先准备的。

  戚家军是私军,但是人数毕竟不多,能完全听命于戚红光,大概也就是五千人。京城是空虚,但是还没空虚到五千人就能拿下来。那么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五千人的作用,可以通过训练,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

  戚红光的准备,就是一个阵型,这是他常年和倭寇的斗争中领悟出来的。倭寇的活动范围多在浙闽沿海一带,惯用重箭、长枪和倭刀作战。浙闽沿海多山陵沼泽,道路崎呕,大部队兵力不易展开,而倭寇又善于设伏,好短兵相接。

  戚红光针对这一特点,创造了一种新的战斗队形——“鸳鸯阵”。鸳鸯阵阵形以12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次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重箭、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再二人为狼筅手执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桠杈,每支狼筅长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兵的进击。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兵,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进的是使用短刀的短兵手,如长枪兵未刺中敌人,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最后一名为负责伙食的火兵。

  “鸳鸯阵”不但使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而且阵形变化灵活。可以根据情况和作战需要变纵队为横队,变一阵为左右两小阵或左中右三小阵。当变成两小阵时称、“两才阵”,左右盾牌手分别随左右狼筅手、长枪兵和短兵手,护卫其进攻;当变成三小阵时称“三才阵”,此时,狼筅手、长枪兵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两侧护卫。这种变化了的阵法又称“变鸳鸯阵”。此阵运用灵活机动,正好抑制住了倭寇优势的发挥。戚红光率领“戚家军”,经过“鸳鸯阵”法的演练后,在与倭寇的作战中,每战皆捷。

  但是现在这个阵型被戚红光用来对付自己人了,许多京师中的官兵,都是认识戚红光的,平日里也称兄道弟,但是现下,只能到阴间里再去叫兄弟了。除了鸳鸯阵之外,当然还有戚家军引以为荣的火器部队,轻型迫击炮的怒吼,虽然不能轰倒南京的城墙,起码也让城门抖三抖。

  南门开炮的同时,其他三门也果断响起了炮声,燕王军仰仗五万大军在人数上的优势,对南京进行三面包围。神火飞鸦,佛朗机炮,在相互比赛着火力,看谁是火炮中的明星。

  眼看南京城是要完了,攻克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但是这时候,却出现了令人乍舌的一幕。建文帝,还有重要的皇亲国戚,赫然出现在城头上,他们用血肉,组成了一面新的长城。对于他们来说,死亡好像根本就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停火,快点停火,不能让我侄子受到伤害。”燕王起兵的目的是清君侧,但是并不是弑君,虽然说建文帝是被假诏扶持上去的,毕竟也是骨肉至亲。不过建文帝和那些皇子皇孙的表情都很奇怪,因为什么表情都没有,就好像死人一般,完全僵硬掉了。

  “这些人一定被胡之庸用上精神控制了。”现在差不多可以肯定,胡之庸是会精神控制的,这对于徐天德等久经沙场的老将来说也许意义不大,但是对于建文帝这样的皇子皇孙,基本上是不会遇到反抗力的。

  “燕王,这个胡之庸正是无赖到了极点,他不但想让您背上诛杀八百书生的罪名,还要让你亲手杀死自己的侄子。”城头上又产生出新的变化,充分证实了金路力的判断。

  原来燕王军的远程炮火停止,就连戚家军的虎蹲炮也哑火了,因为戚红光收到了燕王的传信。虽然说已经伤到了几位皇子皇孙,但是造成的影响还不足够让燕王变成屠戮宗亲的罪魁祸首。

  于是新一轮的无耻又开始了,包括建文帝在内的众多皇亲国戚,全体跳下城楼。不过他们跳楼不是寻死,因为自杀是不能算到燕王的账上去的。他们都是很稳健地立定在地面上,就好像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一般。

  “血煞!”又见血煞,也只有血煞激发了建文帝等人潜藏的力量,才能让他们的身手变得异常敏捷。

  “胡之庸,你这个丧心病狂的东西,你是要我们朱家皇族断子绝孙吗?”燕王早已经是出离地愤怒了,但是他一直都隐忍,没有将内心的激动发泄出来。现在他是再也忍耐不住了,就好像一只受伤的猛虎。

继续阅读:第199章 南京!南京!(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骑兵天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