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射手和步弓手的区别在于什么,那就是移动速度。骑射手绝对不是那种在原地射箭的兵种,要是原地的话,那就和步弓兵没两样了。我们要做的是,每次射击之后,都换一个位置,让敌人不知道箭是从哪里来的,也就让他们没有机会堤防。
“因为有速度,所以射程什么的,根本就不重要,而力量就比射程要紧得多。我们流镝马的新年是,每一发箭矢,都要重伤,最好是消灭一个敌人。我们手中的大和弓,也是在近距离里面,威力最大的弓箭。”
以上是东瀛流镝马将领源义经训练新兵的话语,虽然这些话里面具有很大的偏颇性,也非常袒护流镝马的专用武器——大和弓,但是也被广大的骑射手将领流传。就算是在梦方兵种传奇这样的后世经典著作当中,也引用了源义经的这段话。
换句话说,骑射手射程短,几乎成了金科玉律,就好像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将十四行诗规定为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CDC,但是莎士比亚却将之打破,发展出了ABAB,CDCD,EFEF,GG的“伊丽莎白体”。而谁是骑射手中间的威廉莎士比亚呢,答案无疑就是眼前使用长弓的印第安人骑兵。
媚兰妮并不知道,她所遭遇到的不是苏族人,而是阿帕奇人,当然他也不会了解阿帕奇长弓骑兵的特点。事实上,阿帕奇的骑兵使用的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弓,而是角弓,这是一种介于长弓和短弓之间的弓箭类武器。
弓的种类分作5种;平底弓、角弓、长弓、短弓和反曲弓,又分传统弓和现代弓。著名的大不列颠长弓自然是属于长弓一类,而大和弓则是属于反曲弓。而角弓又叫混材弓,常常被等同于是长弓,容易和长弓混淆。
角弓的射程比短弓要长,但是比长弓要短,但是比长弓好的优点是弓身不是那么大,可以在坐骑上展开。但是角弓的缺点也很多,因为弓身小,想要达到接近于长弓的射程,就需要把弓拉得很开,这样射击速度就慢了。但是也因为拉弓程度的原因,角弓的攻击力比长弓要高,甚至接近于大和弓。
综合起来就是,角弓是一种具有接近长弓的射程,接近大和弓的攻击力,但是射击速度比较慢的弓。但是一个训练有素的阿帕奇人,可以很好地克服射击速度慢的弱点,就好像东瀛人克服了大和弓射程近的缺点一样。
媚兰妮对于阿帕奇人的武器完全不了解,所以很快就吃了大亏。在一个本来不可能射箭的距离,在一个本来不可能产生伤亡的时刻,佛朗机的龙骑兵却受到了不小的损失。第一波箭雨从天而降,立刻就有十多个龙骑兵的名字从名册上消失掉,而更多的人则是受了伤,不少还是重伤。
不像长弓所发射出的箭矢,角弓所射出的箭飞行速度很快,有点类似于短弓,所以即使是很遥远的距离,也可以很快地达到。在肉眼不能分辨的时间里面,媚兰妮甚至有一种错觉,对方箭矢的速度似乎已经和火枪子弹差不多了。
因为角弓的发射速度慢,所以第二波的箭雨没有很快抵达,这就给龙骑兵一个很好的喘息的机会。只要再前进十多米,这些土著人就进入了佛朗机火枪的射击范围里面,接下来的事情,就不用多解释了。双方都在有效的射程的话,比的就是远程攻击的攻击速度、攻击力和精准度了,而这些方面,阿帕奇人似乎是占不到便宜的。
但是总是会有“但是”,媚兰妮的如意算盘又一次泡汤了。骑射手和步弓兵最大的区别在于移动速度,骑射手不需要站在原地射击,而可以选择边打边跑。在第一波箭矢过后,聪明的阿帕奇人就没有想要继续发第二波,而是选择了后撤,和佛朗机人拉开距离。
眼看就要进入有效的射程了,但是差距又被拉开,这个感觉就好像是到口的肥羊丢失掉一般难受。不过这个还不是最难受的,因为很快,媚兰妮的龙骑兵又要经历新的鲜血的洗礼。这场新的洗礼对媚兰妮来说,简直就是梦魇,后来很长的时间里面,媚兰妮回想起来都觉得后怕。
第二波箭雨是在跑动中射出的,这在骑射手来说,也不是很难做到的事情,但是关键则是,阿帕奇人没有调转马头,背转过来的只是骑手本身。一边是马匹在高速地向前冲刺,一边则是回头射击,这种高难度的动作,就和一手画圆一手画方块差不多。
其实媚兰妮不知道,这种战术,在骑射手,尤其是东方的骑射手里面是很常见的。最早发明这种战术的人是安息人,是和大汉帝国、罗马帝国同在一个时代,统治波斯等中东地区的一个大帝国。安息人也叫帕提亚人,所以这种边打边退的骑射手战术,也被叫做是帕提亚战术。
帕提亚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帕提亚军队为纯骑兵,且以轻骑兵为主。轻骑兵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其次是一柄长刀。他们只著轻便的革胄,以保证高度的机动性。轻骑兵通常采用游击战术,一般不会与敌人短兵相接,而是保持一定距离,以密集的箭雨削弱敌人的战斗力。帕提亚军队的兵种和战术都建立在弓马娴熟的基础之上。
媚兰妮本来以为印第安人会停下脚步,调转马头再射箭的,这样就有机会赶超上去,于是就不顾一切地猛追。但是谁知道阿帕奇人却是用这种方式?因为佛朗机龙骑兵也在高速地追赶,所以这第二波箭矢几乎是贴面而来,两个物体相向的加速度,让箭矢的穿透威力更加强了。
很多的佛朗机人,是整个人从马上被射飞,留下的尸体和战马距离了几十米远。要不是尸体上留下了箭矢,很多人会以为他们是被杭州开70码的改装三菱撞飞的。
当被撞飞的尸体还没有全部落到地面,马上第三波箭雨也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印第安人的弓箭可以连发了吗,而且连发速度不比佛朗机的火枪慢?媚兰妮心中一愣,不过很快就明白过来。
根本就不是连发,而是另外一批印第安弯弓射箭。这种射击的方式,类似织田信长著名的三段击打法,用此起彼伏的射击达到接近连发的效果,也正是这种方式,可以克服射击速度慢的弱点。不过阿帕奇人的三段击又有所不同,因为他们是马上三段击,而且还是马上回头一箭三段击。
连续的弓箭打击,很快又放倒了一批人马。就这样,在完全没有接触到对手之前,媚兰妮至少已经减少了七十名忠心的部下,而这七十多人的牺牲,没有换来任何一个对手的死亡,代价是70:0?
而更大的梦魇则是,媚兰妮本身也中箭了,在左臂上,虽然不是致命的,但是最坏的情况是左臂将会被截肢。对于一个女神枪手来说,失去左臂,就和失去生命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或者媚兰妮宁可当场被射死,这样就不用忍耐左臂上传来的痛楚。
“保护队长!”所有的追击都停止下来,队长的安危比任何的胜利都要重要,要是队长挂了,那么胜利也就变成了失败。。
“不要管我,你们继续追,要是现在就停止下来,就前功尽弃了。先前那么多人的牺牲,也就失去意义了。”媚兰妮果然是女中豪杰,咬咬牙,将伤痛硬撑过去。
“不用再追了,你还要无视军令到什么时候去?”耳朵边忽然响起了墨菲斯托威严的话语。
“什么,我无视命令了吗?”媚兰妮如梦初醒。
“我不是告诉过你吗,追杀敌人只是幌子,我们有正经的事情要做。现在元首需要的东西没有找到,反而因为追杀敌人而损失掉这么多的兵力,值得吗?”墨菲斯托严厉地责备道。
“还有你擅自脱离主力部队,这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我有说过,让你们龙骑兵率先追赶去吗?要说速度的话,自由联邦的坦克绝对要比马儿跑得快,有必要让你们上去冒险吗?”墨菲斯托教训人似乎上瘾了,“还有你仔细看一看,那些人是苏族人吗,你的哥哥欧内斯特在里面吗?”
“是啊,他们是不是苏族人呢?”哥哥欧内斯特不在,这一点媚兰妮是早就知道的,至于是不是苏族人,早先时候还真的没有注意。本来,媚兰妮觉得只要是在北美西部出现的印第安骑兵,都是苏族人,但是现在看来,这一点未必是正确的。
和苏族也是交手过的,媚兰妮虽然不能说出所有的苏族骑兵的名称,但是也知道一二。这种使用长弓的骑兵,还真的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不过媚兰妮毕竟曾经是净土联盟的公民,脑海中立刻就浮现出一段文字来:
“传说,在遥远的大西洋的对岸,住着一群印第安人,他们擅长在马上使用长弓。这个印第安部落的首领叫做阿帕奇,所以这些族人也被叫做是长弓阿帕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