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和林
诗人de心2018-08-09 16:053,177

  元顺帝集结的两万大军里面只有两千人是突骑,三千人是骑射,而轻骑兵的数量则达到了四千人之多。不过三个骑兵部队加起来也才九千人,剩余的部队里面最多的是步兵,数量达到八千之众,这里面不乏长枪兵、大刀兵、狼牙棒武士等等。

  蒙古军队里怎么会有步兵呢?很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来。在成吉思汗的年代,蒙古军队是清一色的骑兵,也正是这些骁勇的骑兵,给欧亚大陆带来印象深刻的恐怖。但是到了元帝国,特别是元朝的后期,蒙古军队的组成就改变了。一是离开了大漠的生活环境,很少才能组建到这么多优秀的骑兵了;二是元朝人被汉人同化,渐渐地也开始用步兵打仗;最后也就是最大的理由是步兵便宜,无论是充数还是当炮灰,要多少有多少。

  不过元顺帝集结的这些步兵主要还是用去抢劫的,顺便还能充当搬运工,他们的武装很少,但是手推车啊、铁锹啊却很多。众人拾柴火焰高嘛!抢劫的事业也是遵循这个规律的,从望风到销赃,要做到一条龙的服务。

  除了步兵和骑兵之外,元顺帝那两万大军里面还有许多特殊的兵种。一是火枪兵,还有火炮兵,这些都是火药部队。蒙古大军当年可以叱咤风云,很大程度也依赖这些火器兵种,另外蒙古人也是最早大规模使用火器的民族。众所周知,骑兵的攻城能力是很低下的,而蒙古骑兵的攻城能力几乎等于0,要是没有火炮,那么很多艰深的城池就能阻挡蒙古大军的推进。

  元帝国继承了蒙古帝国重视火器的传统,并且设立了相关的机构,虽然比不上后来明朝的神机营,但是比之欧洲、中东等国家还是很先进的。其实后来大不列颠的红衫军,奥斯曼帝国的耶尼切里,都是在蒙古火枪兵的影响下才发展起来的,蒙古人在传说火药上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除了火器兵种之外,还有巫师和巫医。元朝虽然崇拜喇嘛教,但并不是所有的蒙古人都崇拜喇嘛教的,事实上钦察汗国的可汗信仰伊斯兰教,而伊尔汗国的可汗却信仰基督教。四大汗国各自有自己的信仰,但是这并不代表蒙古人是一盘散沙。其实说蒙古人没有信仰那是错误的,在他们的古代神教中有一位神叫做“长生天”,是蒙古的至高神。

  蒙古军队中的巫师和巫医都是长生天的侍者,据说他们的法力也是来自长生天的。在军队开战之前,巫师可以为士兵提高士气和战斗力,而在战斗结束之后,巫医则可以医治士兵们的创伤。不过这些都只是传说,谁也没有真正看到蒙古巫师和巫医行使过法术。

  巫师和巫医似乎并不会攻击性的法术,所以他们没有被梦方的禁魔令排除。蒙古骑兵强大的背后其实有很多支持他们的动力,巫师和巫医就是其中之一。元顺帝拥有这样一只功能强大的军队,所以才敢完全地小视新罗兵马。

  请战的消息很快被传到了美室的军帐中,美貌的新罗女王看到战书之后,没有愤怒的表情,只是冷冷地说道:“敬酒不吃吃罚酒!”

  决战的地点定在和林,也就是北元的首都,这里是蒙古帝国的古都,全名叫哈拉和林,一直到忽必烈的时候和林才被放弃,迁都到大都,也就是燕京。在蒙古帝国全盛的年代,也就是成吉思汗和窝阔台的年代里,和林曾经是全世界最热闹的都城,全世界的商人、传教士、艺术家都汇聚在和林,那繁盛的场面就和开世博会一样。

  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情,蒙古帝国的雄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元顺帝之所以将战场选在和林是因为他不想浪费时间和空间去追赶新罗军,还不过叫他们自己过来送死。而对于新罗军来说,和林也是必经之地,因为封印北海龙王的贝加尔湖就在和林的北面,攻下和林等于是打开了通往贝加尔湖的大门。

  和林并不是一座防守坚固的城市,几年前它就被大明的军队攻克过,而元顺帝更是躲到了捕鱼儿海(蒙古人对贝加尔湖的称谓),那一战成就一个明军的将领,那就是蓝鱼。北元的朝廷一直对这一战耿耿于怀,特别是王保保,发誓一定要报仇,而今天新罗军则要成为王保保的出气筒。

  “报,新罗军总共有三万人,其中两万两千人是步兵,其余多是弓弩兵,并没有骑兵。”一个探子来报,北元军在战略上藐视新罗军,但是在战术上还是很重视的。其实搜索情报一直都是蒙古人的特长,他们会假扮成商人、马夫等各种职业混进敌人的部队之中,蒙古人是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的。

  “没有骑兵?好,真是太好了,没有骑兵还敢和我们大元朝叫板?”虽然已经是北元了,但是王保保还沉浸在大元朝的幻梦之中。当年会败给蓝鱼,那是因为大明有足够强大的骑兵,蓝鱼也是一个优秀的骑兵将领,但是蒙古骑兵还从来没有败给过步兵或者是弓兵的先例。

  “新罗弹丸小国,恐怕连马是什么都没见到过吧!”

  “是啊,这仗还有什么可打的啊,新罗人看到马大概就跑得没影了吧!”

  “对啊,就算不跑,咱们每人上去踩一脚,大概就踩死了,对他们射箭那是浪费。”

  士兵们听到新罗没骑兵的消息,都笑得人仰马翻,就连王保保也忍不住牵动了一下脸部的肌肉,不过他毕竟是主帅,立刻恢复严肃的表情,厉声道:“不要嗤笑,就算敌人很弱,我们也要严阵以待,要给他们看看我们蒙古军队有多可怕,挑战我们蒙古的代价有多高,这样以后就不会有类似的丑事发生了。”

  在过去,特别是铁木真的年代,蒙古人一直都是小孩子最好的止啼药。蒙古人的可怕,就在于他们会屠杀战败者,无论是老人小孩都杀,残酷的程度和几个世纪后的东瀛人很相似。不过在元朝建立之后,蒙古人一直以文明人自居,就很少干屠杀这样的事情了,就算是镇压红巾军的起义,也没出现过大规模的屠杀。

  但是今天,在哈拉和林,这座蒙古帝国的旧都,王保保决心要找回昔日铁木真的威严。在他的信念里,明朝也好、新罗也好,只是暂时的夺取了蒙古帝国的领土,总有一天还是要还回来的。北元大军将用新罗人的血,唤醒古老的杀戮记忆。

  北风呼啸,大漠中扬起一点尘埃,王保保知道是新罗人来了。两万对两万,似乎是一个很公平的决斗,但是蒙古骑兵多少以一敌十的能手,所以这场仗其实是很不公平的。情报里说得没错,新罗的确是没有骑兵,放眼望去也的确都是步兵和弓兵。

  不过就算是步兵和弓兵也是有高低优劣之分的。王保保征战多年,虽然没有跟随铁木真踏遍欧亚大陆,但是对各地的步兵和弓兵还是很了解的。步兵一般分成轻步兵和重步兵两种,轻步兵如果速度够快,配备专克马匹的长枪的话,对蒙古骑兵还是有很大威胁的。而重步兵则要看盔甲的防箭程度,特别是配盾的重步兵,要是铁弓一下射不穿的话,麻烦还是有点的。

  至于弓兵,一般分成长弓兵和短弓兵,对蒙古骑兵能造成重创的大概就是射程超远而且攻击力超高的长弓兵了,短弓基本上是无视的对象。另外蒙古攻打中原的时候,还遇到了很多的弩兵,他们的特点是连发速度快,甚至比蒙古突骑的马上连射还要快,不过因为没有射程上的优势,所以问题基本上也不大。

  王保保通过目视发现,新罗军的步兵大多都是轻步兵,但是没有配备长枪,而是手握短刀。至于新罗的弓兵大多都是短弓兵,很少看到长弓,没看到有弩弓。由此看来新罗人真的是不自量力。

  在广大的步兵、弓兵兵团后面,似乎有一些车辆在涌动,不过王保保根本就不去在意,他认为那些都是新罗军的辎重车,里面都是粮草、军械和被褥而已。要说新罗远道而来,长途跋涉之下,准备的物质肯定不少,他们的辎重一定也很值钱。

  “抢!”蒙古士兵们也看到了这一点,比起抢劫大明,这些新罗军似乎更加容易。

  “听说三韩生产人参啊,我家那口子快要生了,抢点人参回去好滋补啊!”

  “要滋补还是鹿茸啊,听说三韩的鹿茸也很多,就和我们草原上的草一样多。”

  “我只喜欢三韩的貂皮,听说用貂皮做出的衣服可暖和了,以后晚上值班再也不会挨冻了。”在众多蒙古士兵的眼里,那些新罗人似乎根本就不是来打仗的,而是经销土特产贸易的。

  战场上出现了奇怪的一幕,新罗大军全体向后,而那些所谓的“辎重车”却向前,意思好像是在说“请你来抢。”这个变化可把在场的两万蒙古兵蒙住了,难道说新罗人是知道自己打不过,所以主动献出辎重求和了?

继续阅读:第125章 酒(一)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骑兵天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