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问计荀濂
荀子幽2018-08-22 21:062,353

  是夜,朱垂文和熊心薛直二人来到了荀濂的潜溪山庄,来探望探望受到惊吓的荀夫子。

  荀濂披了件甚是朴素的棉袍,坐在主室看书,像是很早就在等待他三人的到来。

  “老师。”

  “先生。”

  三人进屋后,皆对荀濂拱手行礼。荀濂点了点头,招呼他们围桌而坐。

  “老师身体可还康健,今日恶战,学生生怕老师有失。”

  “人老了,胆子虽然小了不少,但是毕竟活了这么多年,该经历的风浪也都经历过,这点儿事算不得什么。”

  听着朱垂文关切的话语,荀濂捋了捋胡子,颇为自得地说着。

  说罢,他又看着熊心,严肃问道:

  “熙文,你可知道我在看什么书?”

  “学生不知。”

  熊心心说你在看什么书,我上哪知道去。果然这当老师的都一个样,既喜欢摆谱,有喜欢装神弄鬼。

  荀濂将书合上,放在了熊心的面前,熊心抬眼望去,只见一张略显破旧的封皮上,刚劲有力地写了一个礼字。

  “治国之法,安邦之道,你可知道是什么?”

  熊心看着荀濂那副认真的模样,自然是知道他这是以一个臣子在考验未来的君王。

  熊心正了正身形:

  “我少时就听说安民为治国之本,强军乃安邦之道。若是民不聊生,则秩序不存,法度不在。若军心不振,则无力以御强敌。到时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则国家危矣。”

  朱垂文在一旁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不得不说自己这位九师兄别看平时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但心里却有一番锦绣乾坤。

  荀濂也是点了点头,表情稍微缓和了一些:

  “善,但老夫认为却还有两点需要去做。”

  “还请先生教我。”

  “礼与法二者缺一不可。”

  朱垂文皱了皱眉头,他自幼便博览群书,心里清楚儒家经义的核心便是礼法二字。在天问学宫,礼与法的先后顺序一直都存在争议。

  大抵分作两派,即以维护大夏立国以来所建立的伦理纲常秩序来教化百姓的礼学派和以严法重刑来约束百姓的法学派。

  这两派间表面虽然十分和气,但暗地里却互相较劲。两派的势力也是时强时弱,这主要取决于天问学宫大祭酒之位是由那个学派的人担任。

  朱垂文倒是不知道荀濂属于那一派别,但他心里却十分清楚,无论是礼还是法,对于当前的楚国,都无法使其达到大治的目的。

  因为熊槐的骄奢淫逸,楚国国力虚耗过度,再加上长年向百姓征收巨额的赋税,现在的楚国可以说只剩下一具空壳。所以当前,与民休息恢复国力才是上上之策。

  “楚国势微,百姓负担过重,社会秩序,伦理纲常早已不存,民间盗匪生事者频频出现,武帝在位时所立法典更是早已被那些万恶之人视为无物。长此以往,何谈复兴?

  故老夫以为,为今之计应以安民,立法,尊礼三法并举,至于强军之法,这个自有你们和卓子期他们商议,老夫便不多插嘴了。”

  “老师。”

  朱垂文欲言又止,但荀濂又岂会不知道自己这位弟子再想些什么,他喃喃道:

  “治学者钻其学,研其术,动起身,传其言。这话是没错,但如果治学者连自己所研究的学问具体能用在何处都不研究通透的话,又如何能让他人信服呢?

  九旒,也别把天问学宫想的太坏了,我们可不是一群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不然他东齐又怎会如此兴盛?呵呵呵……”

  朱垂文连忙拱手:

  “是学生肤浅了。”

  熊心突然起身站立,朝着荀濂郑重拱手行礼:

  “先生,我熊心今日想正式拜入您门下,跟随您学习治国之道。”

  “既如此,你以后也变称呼我为老师吧。”

  “弟子,遵命。”

  荀濂看着熊心这副恭敬的模样,心里可别提有多高兴了。他们读书人的心愿可不就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位居高位,成就帝王之师方对得起寒窗苦读。

  熊心日后会成为大楚的皇帝,这事儿已经是板上钉钉了,今天,他正式拜入荀濂门下,那荀濂可就真是帝王师了,读书人如此,已经可以称得上不付此生了。

  “熙文,正好为师还有些事要和你商议。”

  “老师请讲。”

  刚收了弟子,荀濂立刻就摆出一副高人派头出来。熊心也不介意,仍是一副恭敬的模样。

  “不知道,你可曾听过熊通此人?”

  “熊通叔公乃是我熊氏一族最精通卜筮的人了,而且博览群书有经天纬地之才,只可惜性子刚烈,最后才,唉,老师,您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熊心一脸心痛的模样,眼神里满是对这个自己尚未谋面的叔公的崇敬。

  荀濂眼神哀伤:

  “是啊,他的才华高我数倍,却不得其主,倘若当日的帝王不是熊槐,也许结局就会是另一番模样。熙文,为师求你件事。”

  “老师言重了,只要是学生能办到之事,还请尽管吩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郢都城北是一座乱葬岗,里面堆满了很多“罪大恶极”之人的尸骨,巧的是,我那老友的尸身就在其中。但一直都没有墓碑,除了为师,更没有人前去祭拜。

  所以,熙文老夫希望你继承大统之日后,能尽快帮我这老友恢复名誉,也给他一块儿读书人的气节。”

  熊心看着荀濂那稍显浑浊的眼睛,心里也不由得动容了,他温和道:

  “叔公本就是我熊氏一族的栋梁,此事乃是弟子的分内之事,还请老师放心。只是老师,有一句话你却说错了。”

  “哦?”

  熊心扬起头,很是骄傲的笑着:

  “三十年,叔公的坟茔三十年没有墓碑,这边是读书人最高的气节。而始终独自去祭拜叔公的您,也是读书人最高的气节。”

  “独自吗?我可不是独自一人啊。”

  荀濂自嘲地笑着,朱垂文和熊心却有些似懂非懂。

  皇宫后院,一把年纪的陈宫正平日里最喜欢的事情,便是坐在院中看着天上那一动不动的月亮。

  今晚也是一样,虽然雪已经停了。天气却依旧很冷,夜里的寒风不停地刺痛着人的面颊。但老宫正还是婉谢了其他宫人的好意,坐在院里,自己温上一壶酒,和天上的明月对饮着。

  他举起酒盅,一饮而尽。但可能是喝的太急,随意被呛到了。

  他咳嗽了几声,笑道:

  “呵呵呵,老伙计,你想我了吧。”

继续阅读:第一百四十七章 离别与重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九州凤翔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