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关山飞渡
乾为天2018-08-22 12:082,764

  欧阳修、范仲淹的大名雁凌峰早有耳闻,只可惜这二人也终究是文臣,他实在想不通,宋廷至此边关存亡之际,难道依旧不肯派精通兵事的武将来镇守边防?空让万千士卒在文臣愚见下赴汤蹈火,为了赵姓一家之天下而深山埋忠骨,天地何存公正?

  心念及此,不禁又想起刘文炳二人,他本不愿追溯这段伤心疾首的往事,却知老军与刘潇虽不追问,只是不想让自己太过伤怀,绝非不想知道刘、吴二人殉难的究竟,也好留下最后一份念想。想到这里,他忍痛吃了一碗米粥,攒足气力和二人平铺直叙,说了三川口一战的经过。

  话到中途,猛然想起吴海最后的嘱托,忙让刘潇去军帐东北角一看,果真隐约见到新土痕迹,向下一挖,不盈一尺便挖出了一只牛皮酒囊,正是吴海深藏地下的葡萄酒,只可惜人世两隔,吴海有心藏酒,却无缘畅饮了。

  三人围炉聚首,取了五只碗放在炉边,各自斟满囊中酒水,将另两只碗依次排列。老瓷旧碗中的鲜红酒水映在火光中,仿佛翡翠盛起匈奴血,让人见了,无不想起前人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美酒如琼浆仙露,寒风却卷起雪剑霜刀,前人诗句虽极尽精绝华美,但三人却无半点诗情画意。雁凌峰讲起吴海、刘文炳阵亡经过,肝肠寸断,老军与刘潇始知吴海竟是怕拖累雁凌峰,才自刎殉难,心中五味杂陈,更觉凄楚悲壮。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三个人聚饮达旦,见另两只酒碗无人执饮,悲伤无以复加。五个人原本萍水相逢,时光不足两月,但操戈相识,大小十余战同生共死,这份披肝沥胆的袍泽之情早已真挚无暇,此时将两碗余酒还酹天地,既是为吴海与刘文炳送行,也为祭念三川口一战中阵亡的万千将士。

  雁凌峰大病初愈不胜悲伤,是谓久卧伤气,他卧床多日后苏醒,经此悲恸后难免精力不支,就此又休息一阵,清醒时天色已临近傍晚。他这才想起打探自己是被谁搭救,从刘潇口中得知,原来万龙铖寨中豪杰在三川口一役后,次日便犯险深入战场,一者是为打探敌情,二者是为搜寻幸存将士,不料战况惨烈,众人搜寻了数日,也只救出十余名伤者,其余阵亡将士的尸首皆已被焚烧,化为灰烬。

  雁凌峰就此问起万龙铖的消息,才知钢刀寨也于此役中告破,万龙铖等党项兵一退,便率众进驻延州城内。他连日里已来此探望多次,今日午时正巧也来过,只是见雁凌峰昏睡未醒,便未搅扰,却留下嘱托,叫雁凌峰伤愈后速去延州城相见,城中正有一份入蜀驿递文书的公干,大抵是向西川四路传递军情急报。

  此去成都府毕竟有数千里之遥,跋山涉水,路途坎坷,雁凌峰一来一往虽已走过,毕竟有人相伴指引,若是独行恐怕难得顺利,更恐荒废时日,三月初三还不能到达青城山。万龙铖就此为他找了这份驿递军情的公差,随轻车熟路的铺兵同行,既不会迷失路途,早晚还可宿住官家驿站,钱粮补给、更换脚程皆可自如,途中也免去了不少繁杂琐事;正所谓独行由自我,官差急如火,想必不出半月的功夫,足以赶到蜀中。

  雁凌峰闻听此话,猛然想起一事,但见身上衣服已然换洗,直以为念雪的木雕早已不见了,却想此物承载太多伤感之事,索性丢了也罢。

  老军一眼看穿他的心事,从床铺下取出木雕,叮嘱道:“生死间都放不下的事,看来你是真放不下这姑娘。万大侠都告诉我了,你去见他,正好咱们仨去三川口,看一看老二和文炳。万大侠为你找了这份马递的公差,领了符文,一路上都住驿馆,有个识路的铺兵带着你,省得你东奔西走,猴年马月还进不了剑门。人无再少年啊,有些事随心去做,搏一搏,就不会后悔。”

  是去是留,雁凌峰心中原本摇摆不定,可听了老军语重心长,猛然想起刘文炳临终嘱托,尤是“顺则和,逆则分”一句,声声在耳,字字痛彻心扉,便不假思索,当即答应下来,明日便去延州城领这份差事。

  七日连雪过后,道路阻塞难行,原本宽阔的官道,经过战火洗礼,更是寻不见踪迹,好在战后各地修善调度,来往延州内外的军车马匹不在少数,硬是在雪原上趟出了一条道路。

  三人向狄青借了三匹马,狄青爽然答应,正好差使他们去延州呈递保安军战后情况。三川口一战过后,保安军营内战马十存一二,这三匹马皆是老马,虽说老马识途,脚程却着实慢了些,无论如何,一日内也赶不到延州。雁凌峰念及老军体弱,加之他自己伤情未愈,同样不敢夜行雪路,终究在万安寨落了脚,直等翌日天明,这才匆匆上路。

  三人加快脚程,正午未至便已快到了三川口,延州城隔河在望。脚下的关中大地上积雪如棉,覆压旷野,仿佛给数日前的那场杀戮蒙上了一层遮羞布,但谁会不知,这白茫茫一片洁净下,掩埋了多少英烈,纵然尸骨可化成灰烬,但忠魂长眠于此,必当永垂不朽。

  雁凌峰牵马步行,寻找那片村落,原野上已有稀稀落落的行人从延州城内出入,可兵戎过后家园隳灭殆尽,腊尽冬未尽,春归暖未归,不知这些流民要去何处落脚。

  生死契阔,故地重游,雁凌峰站在三川口上,触景生情,眺望雪原上孤零零饱经战火洗礼的延州城,心中不胜悲凉,耳畔隐约回荡起那首《关西得胜歌》,歌声破阵,威慑敌胆,直冲霄汉,仿佛亘古便留存在这片西北大地上,演绎着一幕幕豪迈苍凉。只可惜物是人非,他再也无缘与这些关西男儿并肩作战,意念及此,禁不住纵声长叹,泪水夺眶而出,划过于思青须,如步荆棘。

  几经辗转,半个时辰过后,雁凌峰终于寻到那间村落,只不过断壁残垣尤比当初更为破败,极目所见景致如一,委实找不到当日事发之地,顾及时日局促,便选了一处空旷地方驻足。

  刘潇从褡裢内取出酒水,天寒地冻更兼路途颠簸,三人不便携带香火,扫清脚下积雪后,只取出几只冻馒头与半斤熟牛肉放在五步外,各自解开酒囊,还酹于地;雁凌峰与刘潇又各取火折,将那两本兵书点燃,焚稿告慰刘文炳在天之灵。悲戚之情至此已达极盛,纵然老军久经沧桑历练,此刻也禁不住老泪纵横,更不必说两个后辈了。

  雁凌峰夙夜难眠,一心要来祭扫,想起刘文炳因己而死,吴海则为己而死,负罪之心便与日俱增,这时竟长跪不起,任凭二人如何劝慰,也足足跪了半个时辰,直到日光微昃,想起行程急迫,这才依依上马,匆匆向延州城赶去。

  进了延州城后,向城门卒稍作打探,得知了万龙铖落脚所在,兄弟二人终得重聚。离别虽短,却胜似久别重逢,二人心中悲喜交杂,唏嘘感慨不已。万龙铖不敢耽搁功夫,匆忙领他去城中驿馆,馆内官丞早知他的来意,忙让驿卒取来行头,叫雁凌峰更换了穿戴。

  此去京兆、成都二府投递战后军情文书,正需一位身手矫健的敢勇随行保护,只是驿丞见雁凌峰面色憔悴,唯恐不能胜任,却碍于万龙铖举荐,又怎好婉拒。

  万龙铖几日前便将哈日巴拉寄养在驿馆马厩内,这时将辔头交给雁凌峰,雁凌峰接过缰绳,便想起询问腾格尔与阿日兰斯的消息,得知阿日善部族昨日已迁至延州城东南,腾格尔二人也安然无恙。雁凌峰就此再无牵挂,转而问那铺兵此去成都途径剑阁时离剑神关有多远。

继续阅读:第338章 再入蜀中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问剑天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