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凌峰和许灵却各怀心事,两人如今漂泊旅居,有家难回,有苦难诉,至于这赏月观灯,如何也提不起兴致。
夜色稍浓,鼓乐丝竹之声渐增,许灵更觉聒噪,想起爷爷和叔叔下落不知,爹娘远在万里,隔海不能相望,这举家团圆四个字当真不敢奢求,正自愁苦,忽听楼下店家那七八岁大的小娃哭嚷不绝,细听之下才知,是这娃娃央求要去集市中游赏,然而他爹娘一个饮马劈柴,一个刷碗洗被,全心照看生意,怎有闲暇陪他胡闹。
许灵听这小娃哭啼之声渐大,心下不忍,想起自己幼时只有小叔叔陪伴玩耍,独孤家家大业大,爹爹整日在外忙碌,母亲也多年是在造仙山中礼佛,勿说父母陪同游玩,便如这店家小童一般常伴父母左右的时光,也是难得。
她忍住悲伤,正要推门下楼,却听有人轻敲房门,又听雁凌峰说道:“灵儿,我进来了。”
许灵轻声答应,房门开启,雁凌峰徐步走入,见许灵面带忧色,道:“灵儿不必多虑,咱们兄妹如今天涯漂泊,可不能苦了自己,你听外面敲锣打鼓好不热闹,不如你我这就去赏灯?”
许灵心念一动,道:“好啊哥哥,可你听那小孩子哭得多伤心,不如领他一同去赏灯。”
雁凌峰笑道:“咱们初来乍到,和那店家萍水相遇,他怎会放心将孩子托付你我,若是言语不周,难免让人家心里生疑。”
许灵茅塞顿开,却执拗道:“我听这小孩子哭,便想起自己小时候,也不知爹娘这时会不会想我……”
雁凌峰闻听此话,心肠顿时软了下来,想到她如今远离父母,孤苦伶仃,自己再若不依着她,于心何忍,旋即笑道:“也好,那咱们先下楼问一问店家夫妇。”
许灵大喜过望,绕到雁凌峰身前,凫趋雀跃般下了楼梯,见那三十岁上下饱经风霜的店家大嫂一边忙着手中针线活,一边呵斥小儿子,道:“你这小冤家,去找你爹耍闹去,别来烦我!娘不洗衣做饭,你吃什么,穿什么!再哭再哭,打搅了客人,瞧你爹不打你!”
这妇人声色俱厉,却适得其反,那小孩子听了母亲训斥,反而哭嚷得更来劲,哭着哭着发觉母亲无动于衷,径自转身向着楼上客房嚎啕,显然这垂髫小娃在生意人家长大,小小年纪便懂得察言观色,有的放矢。
许灵正要过去劝慰,却听店门口武奎说道:“我说店家,这娃儿你也不用心管教,好好的团圆节,怎的哭成这样,真叫人烦!”说话间晃着肥嫩油滑的肚腩走到小娃身旁,仗着自己稍长两寸,扮个鬼脸呵斥道:“再哭我吃了你鼻子,信不信!”转眼看到许灵走来,陪笑道:“乖侄女儿,是不是被这小娃娃打扰了休息,我教训他!”
那店家妇人心中惊怕,连忙放下针线,道:“客爷客爷,您千万别气……”话未说完,掌柜的匆匆赶了进来,见武奎脸色难看,急忙说道:“客爷,小的家中贫贱,妻子不懂规矩,扰了您休息,我这就哄他们出去!”
他满脸堆笑,连连欠身赔礼,转过头时却满脸官司,冲妻儿说道:“家里的,不是叫你打他一顿么,你就是下不去手,快出去做活!小冤家,要是再敢哭,看我不打你!”说话间便要提起幼子。
许灵急忙走到近前,道:“大哥、大嫂,这孩子要去赏灯,你们就陪他去吧!”
掌柜的止住脚步,道:“店里原本有个长工,这两天回乡过节,只剩我们夫妇两个,今日收了几位客官钱财,怎能不好生照看,实在抽不开身啊;让他一个人去吧,还怕集市上杂七杂八,有抓小人的,这地方看似山清水秀,实则不太平得很。”
许灵嘟起嘴,依旧不肯打消念头,看了看簸箕里的针线衣物,又看了看门外的一堆柴火,灵机一动,道:“大哥,我看如此最好,你让嫂子把手中针线活交给我,再让我哥哥帮你劈柴,你们能有一人抽出身来,便陪他去集市中赏灯,如何?”
那妇人忙说道:“小妹子,一看你便是富贵人家的千金,这等粗活怎能做的来,不敢不敢!”
店家夫妇摇头摆手,极力婉言谢绝,可那娃子眼珠一转,便明白了事情原委,再听屋外鼓乐声愈来愈响,径自挣开父亲的手,俯下身将那针线簸箕捧起,步履蹒跚向许灵走来。
雁凌峰、许灵见这孩子天生机敏,红嘟嘟的小脸蛋上印着两道泪痕,眼睛虽不大,却透着一股聪慧,夹杂着一份可怜,既是喜欢,又觉疼惜。许灵连忙接过簸箕,摸了摸他的发帘,俯身问道:“小弟,告诉姐姐,你想不想去看花灯啊?”
这小娃和许灵咫尺相视,目光在她脸上逗留,不愿移走,仿佛打他记事时起,便没见过如此俊美的女子,等许灵问了第二遍,他才将吮了一圈的手指从嘴里拔出,喃声说道:“想,可是娘不带我去。”
许灵嫣然一笑,拍了拍他额头,伸手向武奎说道:“骆叔叔,你身上有钱吗?借我一点,我回去还你。”
武奎不明就里,却怎会吝啬,伸手从钱袋中取出一把散碎银两,紧走几步交到她手中,问道:“乖侄女儿,你要钱做什么?”
许灵接过银钱,走到那掌柜的面前,道:“大哥,这银子你先收下,你让大嫂把手中事情放一放,陪孩子去赏灯,好吗?”
雁凌峰一言不发,却将事情尽收眼底,暗自忖思:“灵儿不愧是独孤家传人,虽是个小女子,行事却颇有独孤前辈雷厉风行的架势,而且百折不挠,绝不言弃,我雁凌峰虽是男儿身,但优柔寡断,自愧弗如啊!”
掌柜的半推半就,正踌躇不决,忽听那妇人道:“快把钱还给妹子!你看这妹子心地多善,怎好拿她钱财,我这就领狗宝儿出去看灯,当家的,你好好照顾几位客人,我过会儿便回来。”
掌柜的听了内人之言,也觉得这银子不该收下,急忙双手奉还。许灵却如何也不肯接纳,一片盛情下,母子二人换了得体衣着,提携绕膝,寻着灯光鼓声,欢欢喜喜奔市集而去。
许灵心愿达成,欢喜之极,仿佛比那狗宝儿还要欢喜,却问那掌柜的,为何这孩子乳名中有个“狗”字,那掌柜的答说贫贱人家,生了娃娃当要娶个贫贱之名才好养活。
独孤家累世豪奢,生儿育女自然要金包玉裹,取名字也要福慧双修,字字珠玑,只盼着福孙荫子。许灵听了这妇人的说法,心中不解,只说爷爷为父叔和自己取名之时,从来都是挑拣好字好意,如“阳升”“阳平”中的“阳”字便是取自《诗经》之中,所谓“君子阳阳”,而这“阳阳”二字也并非照本宣科,又是取“山南为阳,水北为阳”的古语,喻意独孤家胸怀博大,旭日升平之间便可广交山南水北四海宾朋;至于“许灵”之“许”则是取于《诗经。小雅》中《伐木》一篇,所谓“伐木许许”,喻意也是广交朋友,而“灵”字则是取钟灵毓秀之意。
许灵将父叔和自己名字中的玄机说罢,拱手说道:“爷爷名沧,则是太爷爷所赐,《楚辞》中有一句民谣,‘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孔夫子更说过,清斯濯缨,浊兮濯足。爷爷说他名字为沧,便是要效仿屈子,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雁凌峰茅塞顿开,听到“孔夫子”三字,忽而想起自己名字的渊源,心中五味杂陈,道:“我这名字也是由孔夫子而来,圣人有一位弟子,姓卜名商,字为子夏,卜子夏曾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爹为我取名‘商’,取字为‘子夏’,正是想让我如古时先贤一般,做一个忠孝仁义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