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名不虚传
乾为天2018-08-23 12:382,911

  龙剑臣雪白飘逸的一袭长衣转瞬间成了褴褛残衫,众人惊呼声起,顾长风兄弟几人更是忍不住要出手应援。

  龙掌门却摆手止住众人,道:“景臣出手必然大意在先,未必便会一败涂地。他多年未经历练,今日吃了亏也绝非坏事。”众人见他为人父者尚且如此心怀平淡,自然再无异议。

  龙剑臣一招落败,震惊不已,可震惊之余他毫无胆怯,反而勃然大怒,当即旋腰转胯,剑尖斜扫浑如满月,正是一招“牧野沉戈”,紧接着跟身上步,剑影嶙峋,光波峦聚,三丈之内狂沙怒卷,剑气与尘埃相接,响声猎猎有若击节,正是“子牙神剑”中“封神点将”“兴周八百”两个后招。

  青面客一招得手,正自得意忘形,料定这位龙三侠必然畏敌避战,伏首认输,怎料他疾兔反噬,顷刻间如断尾猛虎,凶猛反扑,长剑一扫飞砂转石,风扫云绝,迅如奔雷。

  青面客大惊失色,一连退出数步,趋避来势,心中再无小觑,等龙剑臣余威散尽,立时长身一抖,清啸而出,一束魅影有若惊鸿振翅,寻着龙剑臣强弩之末的空隙,剑锋递出,便已寸近咽喉。

  龙剑臣恍然明悟,但觉此人招数古怪之极,不可说前所未睹,也是平生罕见。他身为剑术大家,对多家剑法轻车熟路,如数家珍,中原大地上东南西北的百余家精到剑术他都有所涉猎,可纵然如此博学广记,见了这青面客的招数,也不禁哑然惊叹。想起雁凌峰说此人是南海九宫门徐尘老祖的弟子,诚然不假。

  他惊慌甫定,更起了好胜之心,眼见雾影寒星一挥而至,当即心如潦水,弓步立稳牢若磐石,左手念起玄宗剑诀,拇指与小指勾连相接,蓦然间长剑挥洒,用出“老庄剑道”中“一剑匡诸侯”的招数,大有下绝地纪、上决浮云之势。

  青面客随意一剑便有虎狼之威,力沉千钧,他多年不与中原人物交锋,却自恃勇武,胸有成竹,怎料龙剑臣虽是气宗弟子,陡然用出玄宗剑法,以逸待劳,以静制动,顷刻间竟能爆发出如此雄奇险峻的招式,犹如九国兵马叩关东来,一剑西出拒之函谷,着实大出意料之外。

  但他自视甚高,绝不退让,电光石火间,两柄精钢宝剑一击而散,金声震荡不息。

  龙剑臣立足不稳,只觉对方出剑力道之大平生罕见,好在他接招时自行分筋错骨,将余劲缓冲消解,虎口并未震裂,却也止不住连退三步;随即运气收腹,气聚膻中,心中暗诵“剑行如止水,剑静如山崩”的气宗剑诀,体内扬扬如沸的真气霎时间有若虚怀空谷,游走而出不见踪迹,可宝剑锋芒却如磁石一般,将青面客的长剑牢牢吸附其上,难移寸许。

  青面客恍然大惊,他一身艺业成就多年,却从未见过如此精巧招数,本打算两剑相击之后随手收招,怎料对手力道变化奇快,起初还是气沉如山,转瞬竟如鸿毛凫水,他纵有千钧神力,却毫无着力之处,剑入深渊,难以自拔,加之脚下无根,立足不稳,一连便被龙剑臣领出数步,长剑险些脱手!

  众人见状齐声喝彩,断然想不到龙剑臣兵行诡道,一招之下便可扭转战局,当真名不虚传。

  雁凌峰依旧立足未动,他离着战阵最近,见舅父第一招纵横捭阖,以暴制暴,便已猜到是抛砖引玉之计,第二招必定会使出看家绝学“止水剑法”,力求毕其功于一役。可舅父第一招力道沉猛已臻极致,想从至刚转生至柔,这等否极泰来、阴阳往复的道理虽说人所共知,可想到不等同于能做到!

  他随龙云燕学习止水剑法时日不长,当真从未斗胆想过如此转折之法,更别说有所尝试,却不知以舅父的功力能否做到。然而见龙剑臣一招“碧海汪洋”运使出来,竟将那青面客的剑锋领出三四步远,心中敬佩不已。

  万龙铖悉心观战,见了龙剑臣刚柔互转,接招发招有如行云流水,忍不住称赞道:“玄宗刚猛、气宗阴柔,逆行剑法本已罕见,转换却能如此挥洒自然,当真了不起!”

  可话音未落,却见那青面客剑走如飞,早已脱离桎梏,反手出招,剑影如蝗,风卷残云般直奔龙剑臣中路而去。

  龙剑臣明眸慧眼,早已看出此中虚实,长剑一扫,已从纷繁剑影中寻到真章,转瞬间便勾到了青面客的修长剑刃,这一招“长干去如水”依旧源自“止水剑法”,青面客避之不及,又被他拖出两三步远,方才运使真气,震开对手长剑。

  如此交锋往复,两柄剑一快一慢游龙惊凤,伴着两束白影盘桓绕转,动静相间,着实相得益彰,一时间难分高下。

  风平浪静之中,却见丘无量脸色陡变,他看着青面客的剑法,十招过后初见端倪,禁不住讶然叹道:“这是……这是‘山海十八卷’,先秦失传剑法!”

  龙掌门早有见地,深知青面客的剑招必然大有来头,应是上古先秦的路数,不过他不知为不知,说不出此中名堂,绝不敢妄下定论,此时听了丘无量的话,心头笃信无疑,道:“‘山海十八卷’!果然如此,道兄看一看,三十剑后高下如何?”

  丘无量摇了摇头,道:“难以预见,景臣功力不及此人,但若用止水剑法,只要稳扎稳打不露出破绽,这人纵使用的是先秦剑法,想必也难以寻到时机。”

  他说到此处又凝神去看战阵之中,只看了三招不禁皱眉说道:“本派剑堂中有几十幅残存壁画,皆是剑图,历久沧桑,其中只有十几张还看得清出剑手法,而竹刻残本上记载相应的武学心法,便是《山海十八卷》《淮南鸿烈剑》,奈何前人韦编三绝,还不知精心典藏,早已失散了九成,残章断句留得吉光片羽,可惜啊!”

  忽而话锋一转,道:“想不到还能在此地见到先秦剑士遗风,丘某认得其中几招,正是出自‘南山藏经剑’,招摇临海,玄龟判木,九尾神狐。不过这‘五藏山经’只属‘山海十八卷’的入门招法,真正玄妙者想必皆在内外‘四海经’与‘大荒剑经’中,那残图上的‘夸父追日’‘炼石补天’‘十日载金乌’‘后羿九射’,我参详多日,却终未能得其解,诶,倘若这人也会用,只怕景臣难以抵挡啊!”

  宋龟晴在石台上观战,脸上神色翻云覆雨,目光时而在演武场四周巡察,深知这海外邪徒既已现身,必然不会是孤军深入,想必这孤云庄周遭定然是满地荆棘,不过盛会已举,天下英雄皆在此处,那邪魔外道来便来了,又有何惧哉!最好今日能一战定输赢,也省得夙夜牵挂。

  他想到这里铁下心肠,听着正邪斗剑,铮鸣声铿锵作响,一时间豪情万丈,紧走两步来到台边,冲雁凌峰说道:“雁少侠,且来试剑!”

  雁凌峰恍然大悟,连忙答应一声,心中却始终放不下舅父的安危,看着这场惊心动魄的对决,却是迟迟不肯动步。这时又听龙掌门说道:“凌峰,听宋庄主的话,心无旁骛,只管试剑!”

  雁凌峰听外公开口,心中再无杂糅念头,他心中气血也被这股纵横激荡的剑气鼓噪起来,当即一咬牙关,三步并作两步,急匆匆便朝着石台走去。

  宋龟晴伸手一搭,将他拉上石台,继而携手揽腕,领着他朝石台正中的紫落石快步走去,一边嘱咐道:“雁少侠,你要沉心静气,紫竹剑虽号为神兵,却毕竟是经人手锻造,你尽力而为便是!宋某不多逗留,少侠请自便!”

  宋龟晴说话间便将露出石身的剑柄指给雁凌峰,他目光沉着如铁,显得信心满满,这一声嘱咐完毕,他便转身下台,向着万人大阵中快步走回。

  此时此刻,雁凌峰赤手空拳独立于紫落石前,但觉头顶上秋日暖阳烘烤之下,原本赤地焚身的天气豁然冷却下来,这块百年玄石竟散发出如潮水般的阴寒气息,方圆数丈内朔风冷瑟,如三九寒冬,隔绝于天地之间,只是几个数的功夫过去,身上这件秋衣便被寒风浸透,凉意刺骨,如卧坚冰雪原,令他禁不住浑身战栗。

继续阅读:第265章 何人拔剑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问剑天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