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一起去吃过几次饭,刘美美那不经意间透露出来的信息,让江心彤感觉她的家境应该也是相当不错的。
她对钱财没什么概念,而且对于吃饭的地方和饭菜蛮挑剔的。虽然她拎的包并不是什么国际大品牌,但是仔细还是能发现端倪,应该是私人定制的款式,那精致的做工和材质明显就不是低档货。
不过江心彤也并非那种贪龙附凤、拼命巴结的人,该怎么和刘美美相处还怎么和她相处,和以前没有什么两样。
这样的相处模式反而让刘美美很是舒服,两个人的关系也变得更加亲密起来。
江心彤有些好奇地将心中的疑问问了出来,“你既然来外企,怎么英语水平不是特别好啊!”
这点是江欣桐比较疑惑的地方,因为外企一般来说招人的时候首先就会考虑到外语水平。
刘美美的英语水平看美剧不带字幕都很吃力,别说正常的交流了。
刘美美满不在乎的吐槽着,“还不是我哥,非要让我来w公司,说他能照顾我,也能看着我。我要是去其他单位肯定也干不几天。”
而后她抬头看着江心彤,颇为认真的口气说着:“你说我的性格去别的单位,真的干不了?”
这话还真不好回答,刘美美按说工作能力不错,但是没有心眼话又多,确实在职场上很容易就成为替罪羊或者是标靶之类的。
以她的性格和家世,要是受了委屈,那还不立马拍拍屁股走人,所以说她哥还挺有先见之明的。
江欣桐便开口道,“你工作能力蛮不错的。”其他的就没有再多说什么,因为实在是无法违心的说她能够在其他单位做很久。
看到江欣桐一脸纠结的模样,刘美美一副了解的神情,“你也不用说了,我知道我藏不住话在职场上很容易被别人攻击。但是大家在一起上班什么都不说,多无聊,就像个木头似的。”
这刘美美的比喻很是生动,一瞬间就让江欣桐想到大家都默不作声在那里工作的样子,还真像一个个木头在座位上。
下午还有一个外商过来谈判,大家都在忙着准备资料,江心彤和刘美美也就随口聊了几句,又开始忙乎起来。
会议是下午3点开始,两点钟的时候,江心彤不放心的又将需要用到的各种资料作了整理,而后给参会的相关人员发送了一个消息,再次作为提醒。
然后两个人又将市场部的会议室打扫一番,忙完这些的时候一看时间已经是2:40了,也就是说还有二十分钟左右会议就要开始了。
这个时候江欣桐和刘美美开始讲把参会人员的姓名贴在相应的位置,资料也放在了桌子上。
陆陆续续已经开始有参会人员往会议室走了过来,江心彤和刘美美布置好了就往屋外走去。
听说这次会议很受公司重视,执行总裁都会来参加。
不过会议记录还是由江心彤来负责的,因此将准备工作做完以后,拿起自己的物品,江心彤抬脚也走向了会议室。
刚走到会议室门口,江心彤就听到里面声音乱糟糟的,还有同事不断的走进走出的。
踏进会议室,她就看到薛岩正在打电话,一脸的焦急,“什么,张猛出了车祸,在哪里?严重不严重。”
而后,薛岩又开口道,“什么,人受伤了,已经送到医院急诊了。人没事就好,要在医院吊水是吧?”
薛岩的脸色明显有了一定的缓解,但还皱着眉头,“吊水最快也要5点结束…那行,你就在那里陪着张猛,有什么情况我们再联系。这边的事情你们也不要管了,先这样,我找找替代的人。”
听到张猛的名字,江心彤一愣,他不是今天的会议翻译吗?虽然是一家外企公司,大家的英语水平都还不错,但是一般正式的场合还是会有专业的翻译在场,这样对于更加专业的用语以及一些俚语的翻译会更加的精准。
张猛出车祸,5点才能吊完水,那今天的会议翻译怎么办?江心彤的脑子飞快的运转着,身为市场部的助理,她对于这个项目也有全程的跟踪。
薛岩的提醒更是让她关注到每个步骤、每个发展,因为需要做会议记录的关系,一些专业的用语她也有了解和熟悉。
公司的翻译人员并不是很多,大多在各个部门任职。薛岩把情况反应给了人事部,人事部和几个部门都进行了联系,这些部门能够做翻译工作的人不是有事出去了,就是去外地出差了,竟然没有一个在公司。
这也难怪,这个项目的翻译很早就确定了张猛来做,他是公司的老员工,翻译水平也很高超,而且口语非常的地道。这个项目从确定下来何时开会开始,就已经把相关的资料发给了张猛,让他做一些会议的准备,熟悉项目中用到的专业英语部分。
项目既然已经确定了翻译人员,其他人员本身就有自己的工作更不可能在公司待命。而张猛发生这样的事情,也不能让他现在赶到公司。
还有十多分钟,参会的外商就会到达会议室,那么现在这个翻译究竟怎么办,谁来顶替?
薛岩的眉头也是皱的紧紧的,他自然是没有问题,可是他是市场部的主管,而且是参会的重要人员,根本不可能做翻译的。
没有办法,开会前薛岩把参会人员集中到了一起,将张猛的情况和大家说了一下。而后他看了大家一眼,“现在张猛出了这样的情况,不能来到会议现场。而现在,会议等下就要开始,必须要有一个新的翻译。”
大家没有开口,都看着薛岩。
顿了顿,薛岩又说道,“能够做翻译的其他部门的同事恰好也不在公司,而且他们对于现在这个项目也不够了解。即使有合适的翻译人员,但是没有时间熟悉项目,也很难做好本次翻译。”
说到这里薛岩的视线扫过了参会的职员,目光中带着期待、审视和观察,“希望大家可以毛遂自荐来做这个翻译工作,让我们的会议能够很好的进行。大家对于项目很了解,英语水平大家都很不错的,应该都能够胜任的。”
市场部的同事都没有说话,他们都是工作了一年到几年的老职员,自然知道能够在危难时挺身而出当然能够让领导印象深刻,可是硬着头皮接下来没有办好的话,那绝对是一大败笔,影响到自己以后的晋升和发展。
而且每个人负责的部分是不同的,大家都是对自己的部分比较熟悉,别人的部分只是了解一点,根本不可能在翻译的时候做到完全的精准。
大家是一片的沉默,没有一个人走到前面自报奋勇。
这种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薛岩的眼中闪现的却是失望。一个公司在面对问题时,大家想到的都是明哲保身,这样的员工能够带给公司什么呢?
江心彤自然也是明白若是翻译不力必然对于自己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但是富贵险中求,自己对于项目整体都有了解,而且对于项目涉及的英语词汇也做了提前的了解。
看来这个机会就是为了自己准备的,不再犹豫,江心彤坚定的说了出来,“薛经理,翻译的工作我来试下吧。”
薛岩有些意外的看着江心彤,他是蛮欣赏她的,认真用心还非常的踏实。每次会议记录,每项工作都完成的很好,当你指出她的问题,她会很快的改正并且比你想象中做的更好。
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在大BOSS面前去夸奖她,她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职员。
但是现场翻译,不是简单的会议记录,也并非是整理归纳,它对于翻译人员的词汇能力、反应能力都有着超高的要求。
可是江心彤在自己的印象中一直是稳重的,既然她敢站出来,就说明她对于翻译这个工作是有着一定的把握的。
权衡以后薛岩同意了江心彤作为翻译的要求,临时从其他部门调了一名助理来做会议记录。
会议前江心彤粗略的翻看了项目组提供给翻译的资料,而后参加了会议。
幸好她一直都有坚持做兼职翻译,并且提前看了项目相关的英语词汇,这次会议有惊无险的圆满结束。
这次会议主要就是谈判,争论非常厉害,而江心彤专业地道的口语,精准的翻译,都让外商和同事刮目相看。
英语水平这种东西在外企中大家都是不差的,象刘美美这种打酱油的还是不多见的,但是口语地道、专业,反应又快的这种就不是很多了。
毕竟大家的母语是中文,日常对话也都是中文的,没有英语环境作为必要的背景,想要有专业的口语和快速的反应是非常难的。
薛岩想起了看到的江心彤的简历,她并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那她的流利英语是怎么练成的呢?
有些好奇的问了江心彤,她看着薛岩语气平淡的说,“电影看得多了,自然就学到了。”
这种话说着轻巧,从电影中学习专业的口语,要比在国外的语言熏陶难得太多了。
这件事情发生后不久,江心彤就得到了人事部下发的转正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