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日。浩瀚沙洋。
西风穿过装甲接缝,发出起床哨一般的尖锐啸声。那是从Gao-i-bo山脉吹来的西风,微含水汽,可能还漂浮着植物孢子的强劲西风,但它终究也会被沙漠所吞噬,融入到沉涩停滞的空气当中。
现在是本地时间下午。远征队已经在浩瀚沙洋当中,行进了超过8个小时。由11式既应机兵和山猫式八轮自动车组成的车队,并没有太过深入这片荒漠,人们现在所处的位置,距离融雪小溪岸边的营地仅有20千米左右,不过是中央区到富士见野的距离。然而,对于荣誉拉玛苏骑士真壁元一朗来说,他已经毋庸置疑地来到了一个异世界,一个不仅对他充满恶意,而且排斥一切外来者进入的凶险异世界。
热带雨林充斥着凶猛野兽与吸血虫豸,但那里有无边无际的苍翠植物、汹涌奔腾的密集河网,无论在哪里宿营,总能听到禽鸟或低或高的婉转鸣叫。在浩瀚沙洋,既看不见成排成从的高大树木,也寻不到清澈透明的潺潺流水,目力所及之处,除了被远征队抛诸脑后的山影之外,就只有一直延伸到地平线的滚滚黄沙。
天幕湛蓝发紫,却只能见到寥寥几朵白云。艳阳高悬头顶,毒辣的光线足够熔化黄金。尽管太阳已经移动到了西侧天幕,外面那些搭乘八轮越野车的远征队员,仍然需要戴上遮阳镜才能直视这颗圆球,否则就会被白热的光块填满视野,即便阖上双眼也无法迎来令人安心的黑暗。
热浪从地面升腾,既应机兵就像是被堵进烟囱的老鼠,每分每秒都在承受着双倍炙烤。/告诉我,雪风阁下,/真壁元一朗眨眨眼睛,略微活动了一下后背肌肉,那里早就僵硬的好像石块,随便一个动作就会带来针扎般的刺痛。/为什么,世界上会有这样的地方存在?/
从太阳升起到现在,他已经干掉了整整两升瓶装水。这还是在空调开放的情况下。传感器显示,主装甲的表面温度已经上升到了50摄氏度,附加钢板更是热的可以用来煎蛋;贴在强袭武侍身上的符文和条幅,几乎全被阳光晒得褪色发白,写在上面的古体楔形字符,只剩下一些影影绰绰的残存痕迹。
远征队出发之前,纳布特别尉为既应机兵做了许多针对性改进,肘、腰、膝、踝等处包上了整整三层防尘网。但无孔不入的砂砾,还是悄然渗入了各个关节,每当元一朗向前迈出一步,就会听到令人牙酸的恐怖摩擦声。精钢与仿生骨骼阻挡不了最终的损坏,电磁肌肉也会像气球被扎穿那样漏出循环液,如果既应机兵在没有维护的情况下一直行进,迟早会被自己的重量压垮,成为倒在沙丘上的又一具尸骸。
黑色的沙尘暴,几次冲刷就能把装甲从肌肉表面剥离。即便是经过陶瓷微粒加强的骨骼,也会在数个个本地月之后彻底湮灭。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这片宛如地狱的沙漠当中,居然栖息着大量的本地生物,真壁元一朗直到现在,仍旧很难接受这样一个现实。
元一朗不止一次地踩塌獴蜥洞穴,然后一面狼狈地调整机体平衡,一面忍受这些六腿小兽的尖声抗议;长尾蛖栖息在相对平静的沙丘背风处,一旦嗅到外来者的阿莫尼亚气息,立刻就会竖起蛰针成群结队地出动;谧蟹就像埋在沙土当中的一块石子,但要是有人粗心大意地想去捡拾,必定会被钳子夹得满手青紫……夜幕降临之后,沙漠生物的活动还会变得更加频繁,小型食肉兽与若沙龙之间的争斗,有好几次都引发了岗哨的注意力。
它们是浩瀚沙洋的原住民,历经千万年的繁衍之后,已经成了这片荒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相较之下,远征队成员就只是贸然闯入陌生环境的外来客人,地球人也好,持镰者也罢,靠祖先传下来的那副皮囊,在风暴与黄沙之间连一个小时都别想活满。
真壁元一朗早就深切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包括他自己在内,远征队成员的身上既没有重重叠叠的鳞片锁住水汽,也没有十公里之外就能察觉猎物的灵敏嗅觉。他们的指甲只够在沙地上抛出一个小坑,裸露在外的皮肤白天会被阳光烤得蜕皮,晚上又会被冷风吹的开裂,孱弱无力的肠胃最多也就能装下两天分量的食物,别说是以坚韧著称的沙龙了,就连沙漠掠食者们的公共猎物反刍兽,也能把来自两颗行星的直立智慧生物统统甩到臀腺后面。
为了在沙漠当中暂时生存,远征队不得不大量携带饮用水,同时采取各种措施避免晒伤、中暑。元一朗坐在强袭武侍的驾驶舱里,既能沾火控/姿控系统计算机的光吹上空调冷风,又不至于受到火焰一般猛烈的阳光直射,情况算得上非常好了,乘坐敞开式八轮车的其他队员,为了防止脱水不得不卸下头盔和防弹衣,用防晒斗篷把自己打扮的好像阿 喇 伯人一样;身体更家强壮的持镰者们,也把身上的铠甲卸了个干净,这种天气如果还穿着一身铁板,就算不被闷死,也会被烫得全身脱皮。
如果车队全速前进的话,强风一定会带走不少热量,暂时给他们一种凉爽的感觉。但松软的沙土很容易吸住轮胎,即便是山猫式这样的全地形自动车,在沙漠当中开起来也不是特别顺当,想要达到40公里以上时速的话,非要把油门加到最大不可。装载零件的卡车被留在了溪边营地,远征队携带的备用油料并没有多少,实在是不能如此奢侈地使用。11式后背上的临时载货架虽然塞的满满当当,可那里面五成容积是航空煤油的油桶,三成容积是装载饮用水的塑料箱,只有两成分配给了柴油油桶,留作最后的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