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一天天的过去。
知州的案桌上堆积不少从各地知县递交上来的加急公文。
本来知州还疑惑呢,为什么最近的文书多了这么多,并且都是加急的。
直到他打开了几封公文,才犹如被雷劈中一样,竟然闹起了蝗灾了!
当他不停地打开所有的公文,把案桌上所有的文书都翻遍了后,才发现,最底下的一封公文是来自于程远县的。
但是这封文书并没有如前面那十几封文书一样,前面的皆是在找他要银钱,要粮,要人力,要办法……
可是来自于程远县的文书却是早早的就跟他报告了,蝗灾即将来临!
这这这……
蝗灾竟然能提前知晓?
该知州在心乱如麻的同时,又有些忐忑不安地往上报告去。
这一报告,可真是炸了锅了,一片歌舞升平的朝廷才知道,竟然闹起了蝗灾!
这可怎么办?
蝗灾意味着民众流离失所,意味着难民暴动!意味着,明年一年都要勒紧裤腰带了……
高高坐在皇位上的皇上,独孤傲一张脸黑如锅底,他如鹰的眼冷冷地看着大殿上,他那两排,腰身都躬着,不敢抬起头的众位爱卿们。
“说说吧,为什么!为什么人家程远县早早的把灾情都报上来了,但是你们的动作竟然这么慢,到现在才反应过来?朕是让你们来做什么的?
你们看看,看看,现在的灾情!”
独孤傲气得一阵哆嗦,他的头蓦然一阵刺疼,只能扶着头颓然坐在龙椅上,拧着眉,深深的呼吸着。
正站在下方的太子孤独浩北面上露出关切之色:“父皇?”
紧接着三皇子,六皇子,七皇子都纷纷跪地,大声地请求道:“父皇,还请您保重身体!”
孤独傲无力地昂着头,依靠着龙椅,声音已经没有之前那么洪亮了:“你们都想想办法吧,还有这次那个程远县的县令也算立了功了,也算是个人才,给他点赏赐。”他说到这里,声音又顿了顿,然后又说道。
“好像老五正在程远县吧?”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三皇子便对孤独傲拱手报备道:“父皇,蝗灾之事,这两天儿臣知道后,特地去了解了一番。”
三皇子的话顿时让孤独傲坐直了身子:“你说说。”
“是这样的,父皇。”身着精制绣缠枝藤纹带白色衣袍,气质文质彬彬的三皇子独孤沐初有着一双睿智的眸子,他的声音温润,整个人的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的亲和。
只听他缓缓说道:“据儿臣所查,这个发现蝗灾的人,却是另有其人的,那人是一个经营牙馆的人,叫做夏秋,程远县的人都管他叫做夏先生。
子期先前去程远县调查黄大人命案的时候,就已经见识过夏秋的多智近妖,此时蝗灾他早早的就有了布置,现在整个受灾面里,就只有程远县做得最好。
儿臣知道他们在夏秋的带领下,齐心协力,根本没有惧怕蝗灾一说,一走进程远县,到处都是人们脸上喜悦的笑颜,孩子嬉闹的笑声,据说蝗灾还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
孤独沐初的话刚说到这里,很多官员都面面相觑起来。
就连高坐在皇位上的孤独傲都面露惊讶之色:“竟然还有这种人才?”
孤独沐初再次说道,他说话的同时,脸上不由得也显出一抹欣赏之意。
“父皇,这个夏秋在十日前,已经通过五弟的身份,在京中购买了大量的陈粮,其中估计在场的各位大人家中的去年陈粮都被购买走了。
夏秋用的是陈粮的价,比一般市价要低了一多半的价格,并且已经是全部兜底购买,又把所有的零头都抹了去,这个价格……”
这次,听到的人都惊了!
什么?
竟然还有这种事?
本来各家觉得即使闹了蝗灾也不害怕,即使今年的粮食没有下来,但是他们每家都有农庄,庄子里每年产出的粮食都吃不完的,甚至可能还可以利用这次的蝗灾卖上一次高价,这也还能赚一笔。
可是谁知道,现在已经全都无粮了!这个夏秋的动作竟然那么快?一时间,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一抹苦笑。
这陈粮都被买走了,新粮还没下来,府内那么多口人,难道要花大银钱去买?他们都了解管理府内庶务的夫人,因为每年差不过这时候有人联系陈粮的话,只要价格差不多就卖完了。
可是今年是有蝗灾的啊,他们已经预想到,过段时间,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看到所有的大臣都愁眉苦脸的模样,高坐皇座上的皇上顿时心中舒坦了点:哼,让你们不上心!这回自己吃苦头了吧?真是活该!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皇上比较关心,他干咳一声,问道:“可统计出来这个夏秋一共收购走多少石粮食了吗?”
这个消息三皇子还没有回答,便有大臣出列了。
因为前几天大量的粮食出城之事确实是太轰动了。
一车又一车绵延着出了城,据说从京城出去,车队绵延着,一望都没能望到头,据有人坐在城门口统计,这一批粮出去,起码有十万石左右。
十万石啊!这简直是把京城富户所有的陈粮都掏空的节奏啊。
顿时有人嘲笑这个大批买粮的人:真是傻货!买那么多陈粮,一时间卖不出去,新粮马上要下来了,这些陈粮回去不得长虫啊!
可是今天,他们才知道,这人可是个人精呢!
“十万石。皇上,那人收走了十万石。”那个大臣大声地回道。
所有人听到这个数字都倒抽了一口气,暗叹:这么大的手笔!
不过皇上只是怔了怔,很快,他便心情愉悦起来,竟然把所有的陈粮都收集在了一起,那么他只要找一个靠谱的人去程远县跟这个夏秋交涉,只要不要太高的价格,全部买回来就好了,起码比粮食都散在个人手里,然后哄抬粮价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