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念放下,顿悟成佛
释然2018-09-05 09:4120,903

  停下欲望的脚步

  欲望并不能带来快乐,不论是追求之时、得到之时或失去之时,都是苦恼。虽然如此,大多数人却无法觉悟,总是在贪欲之中转个不停。

  禅宗二祖慧可为了表示自己求佛的诚心,挥刀断臂,拜达摩为师。

  有一次,他对达摩祖师说道:“请老师为我安心。”

  达摩当即说:“把心拿来。”

  慧可不得不说:“弟子无法找到。”

  达摩开导他说:“如能找到了,那就不是你的心了!我已经帮你安好心啦,你看到了吗?”慧可恍然大悟。

  几十年以后,僧璨前去拜谒二祖慧可,他对二祖说:“请求师父为弟子忏悔罪过。”

  二祖慧可想起了当初达摩启发自己的情景,微笑着对僧璨说:“把罪过拿来!”

  僧璨说道:“我找不到罪过。”

  慧可便点化他说:“现在我已经为你忏悔了!你看到了吗?”

  僧璨恍然大悟。

  又过了许多年,一个小和尚向三祖僧璨求教:“如何才能解除束缚?”

  僧璨当即反问:“谁在束缚你呢?”

  小和尚脱口而出:“没有谁来束缚我呀!”

  僧璨微微一笑,说道:“那你何必再求解脱呢?”

  小和尚豁然领悟。他就是后来中国禅宗第四祖——道信。

  醉心于功利,便被“名缰利锁”缚住;斤斤计较于褒贬毁誉,必会患得患失。野心勃勃、贪欲无厌、争权夺利、钩心斗角,哪一个不是伴随着烦恼焦虑、忧愁惊恐、嫉妒猜疑?重要的是自我解脱,而不是求人解脱。

  南阳慧忠禅师被唐肃宗封为“国师”。有一天,肃宗问他:“朕如何可以得到佛法?”慧忠答道:“佛在自己心中,他人无法给予!陛下看见殿外空中的一片云了吗?能否让侍卫把它摘下来放在大殿里?”

  “当然不能!”

  慧忠又说:“世人痴心向佛,有的人为了让佛祖保佑,取得功名;有的人为了求财富、求福寿;有的人是为了摆脱心灵的责问,真正为了佛而求佛的人能有几个?”

  “怎样才能有佛的化身?”

  “欲望让陛下有这样的想法!不要把生命浪费在这种无意义的事情上,几十年的醉生梦死,到头来不过是腐尸与白骨而已,何苦呢?”

  “哦!如何能不烦恼不忧愁?”

  慧忠答:“您踩着佛的头顶走过去吧!”

  “这是什么意思?”

  “不烦恼的人,看自己很清楚,即使修成了佛身,也绝对不会自认是清净佛身。只有烦恼的人才整日想摆脱烦恼。修行的过程是心地清明的过程,无法让别人替代。放弃自身的欲望,放弃一切想得到的东西,其实你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

  “可是得到整个世界又能怎么样?依然不能成佛!

  慧忠问:“你为什么要成佛呢?”

  “因为我想像佛那样拥有至高无上的力量。”

  “现在你贵为皇帝,难道还不够吗?人的欲望总是难以得到满足,怎么能成佛呢?”

  是啊,欲望永远没有止境!即使是皇帝也有种种欲望,世人求佛究竟是为了什么?当然是欲望在作祟,欲望的增长常常会使人处于危险的处境而自己却毫无觉察。

  道林禅师喜欢一个人住在树上,与鸟巢为邻。

  有一次,白居易去拜访道林禅师,只见道林禅师在鹊巢边坐禅,他于是站在树下仰着头对道林禅师说:“你这样住在树上实在是太危险了,赶快下来吧!”

  禅师说:“我的处境一点都不危险,只要我小心,就一定不会掉下去的;相反,你的处境才是最危险的!即使你尽量避免,有的时候你却是避不过的,真正要小心的人不是我,而是你自己。”

  白居易说:“我是当朝重要的官员,我的生活十分太平,没什么危险。”

  道林禅师说:“薪火相交,难道还不够危险吗?官场如战场,众人从无一心,你来我往,危险就在眼前!”

  白居易听了禅师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又问道:“佛法是如何解释的呢?”

  禅师回答道:“不要做一件坏事,不要不做一件好事!”

  白居易听了感到很失望,他说:“我以为是什么高深的理论呢,这样的道理连3岁小孩子也知道,何必说出来呢?这不是侮辱我吗?”

  禅师说:“3岁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80岁老翁却不明白。世人皆为功名利禄,即使身处险境也执迷不悟。就连3岁小孩也明白的道理,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地做到呢?如果每个人都只做好事而不做坏事,那么邪恶将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人间一定是快乐祥和的,难道还会像现在这样处处是险境吗?”

  是啊,道理很简单,关键是做起来难。人心的欲望有时候连自己都控制不了。下面这个故事中的买地的农民就是很好的说明。

  有个人问禅师:“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

  禅师说:“欲望!”

  那个人满脸疑惑。

  禅师说:“听我讲一个故事吧!”

  有一个农民想要买一块地,他听说有个地方的人想卖地,便决定到那里打探一下。到了那个地方,他向人询问:“这里的地怎么卖呢?”

  当地人说:“只要交1000块钱,然后就给你一天时间,从太阳升起的时间算起,直到太阳落下地平线,你能用步子量出多大的地,那些地就是你的了,但是如果不能回到起点,你将不能得到一寸土地。”

  这个人心想:“那我这一天辛苦一下,多走一些路,岂不是可以得很大一块地,这样的生意实在是太划算了!”于是他就和当地的人签订了和约。

  太阳刚一露出地平线他就迈着大步向前疾走,到了中午的时候,他回头已经看不见出发的地方了才拐弯。他的步子一分钟也没有停下,一直向前走着,心里想:“忍受这一天,以后就可以享受这一天的辛苦带来的欢悦了。”

  他又向前走了很远的路,眼看着太阳快要下山了,他心里非常着急,因为如果他赶不回去的话就一寸地也不能得到了,于是他走斜路向起点赶去。可是太阳也马上就要落到地平线下面了。于是他加紧了脚步,只差两步就要到达起点了,但是他的力气已经耗尽,倒在了那里,倒下的时候两只手刚好触到了起点的那条线。那片地归他了,可是又有什么用呢?他的生命已经失去了,还有什么意义呢?

  禅师讲完,闭目不语,问的人却从这个故事中知道了答案。

  人的欲望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永远无法逾越,因为人的贪欲永无止境,永远无法满足,这正是人性最大的缺憾。

  一个人去沙漠中寻找宝藏,可是宝藏没找到,所带的食物和水都已经没有了。没有食物,也没有水,身上更没有一丝力气,他只能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死亡的降临。

  在死的前一刻,他向神做了最后的祈祷:“神啊,请帮助我这个可怜的人吧!”

  神真的出现了,问道:“你想要什么呢?”

  他急忙回答说:“我想要食物和水,哪怕是很少的一份也行。”

  神于是满足了他的要求。他吃饱喝足以后,又继续向沙漠深处走去,很幸运,他找到了宝藏,那些宝藏在那里散发着夺目的光彩。他贪婪地将宝藏装满了身上所有的口袋。

  但是他已经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水来支持他走完剩下的路。他带着宝藏往回走,由于体力不断下降,他不得不扔掉一些宝藏,他一边走一边扔,到最后把身上所有的东西都扔掉了。最后,他躺在地上,临死之前,神又出现了,问道:“现在你要什么?”

  他回答道:“食物和水,更多的食物和水!”

  人到死也离不开欲望。命运总是在满足一个人的欲望的同时,塞给他一个更难填满的新的欲望。因此,人应该在欲望面前及时醒悟。

  一天,释尊禅师在寂静的森林中坐禅。太阳斑驳的光线洒在地上,即使闭着眼睛也能感觉到它的晃动。微风轻轻地拂过树梢,发出悦耳的声音。

  突然,远方传来隐约的嘈杂声,声音越来越近,在寂静的树林中听得十分清楚,原来是一对男女在林中争吵。

  过了一会儿,一名女子慌忙地从树林中跑了过来,她跑得太专注了,从释尊禅师面前过去,居然一点也没有发现禅师。之后又出来一名男子,他走到释尊禅师面前,非常生气地问道:“你有没有看见一个女子经过这里?”

  禅师问道:“有什么事吗?为什么你这么生气呢?”

  阳光透过树叶,在男子脸上形成明暗不定的阴影。他凶狠地说:“这个女人偷了我的钱,我是不会放过她的!”

  释尊禅师问道:“找逃走的女人与找自己,哪一个更重要?”

  青年男子没有想到禅师会这样问,站在那里,愣住了。

  “找逃走的女人与找自己,哪一个更重要?”释尊禅师再问。

  青年男子眼睛里流露出惊喜的神色,他在一瞬间感悟了!青年低下头来,脸上的怒气早已消失了,重新洋溢着平静的神色。

  一旦在“追逐物欲”中迷失了自己,想要抽身出来就不容易了,趁自己还没有深陷入物欲的泥潭,浪子回头,转身是岸。

  诸欲求时苦,

  得之多怖畏,

  失时怀热恼,

  一切无乐时。

  ——《大智度论卷十七》

  你从哪里来

  人事烦杂,常常让人痛苦不堪,而禅者的高人之处就在于他们主张超越一切,只有学会超越,才能将其置之度外,不为外界凡尘之事所烦扰。

  神会禅师前去拜见六祖慧能大师,慧能大师问他:“你从哪里来?”

  神会答道:“没从哪里来。”

  慧能大师问:“为什么不回去?”

  神会答:“没有来,谈什么回去?”

  “你把生命带来了吗?”

  神会答:“带来了。”

  “既有生命,应该知道自己生命中的真相了吧?”

  神会答:“只有肉身来来去去,没有灵魂往往返返!”

  慧能大师拾起禅杖,打了他一下。

  神会毫不躲避,只是高声问:“和尚坐禅时,是见还是不见?”

  慧能大师又杖打了他三下,才说:“我打你,是痛还是不痛?”

  神会答:“感觉痛,又不痛。”

  “痛或不痛,有什么意义?”

  神会答:“只有俗人才会因为痛而有怨恨之心,木头和石头是不会感觉到痛的。”

  “这就是了!生命是要超越一切世俗观念,舍弃一切尘想与贪欲的。见与不见,又有什么关系?痛与不痛,又能怎样?无法摆脱躯壳的束缚,还谈什么生命的本源?”

  慧能大师又说:“问路的人是因为不知道去路,如果知道,还用问吗?你生命的本源只有自己能够看到,因为你迷失了,所以你才来问我有没有看见你的生命。生命需要自己把握,何必问我见或不见?”

  神会默默地礼拜合十。

  原来,生命就是要超越一切世俗观念,舍弃一切尘想与贪欲,因为,对于人来说,身外的一切都是多余的。

  洞山禅师感觉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了。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连朝廷也派人急忙赶来。

  洞山禅师走了出来,脸上洋溢着净莲般的微笑。他看着满院的僧众,大声说:“我在世间沾了一点闲名,如今躯壳即将散坏,闲名也该去除。你们之中有谁能够替我除去闲名?”

  殿前一片寂静,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院子里只有沉静。

  忽然,一个前几日才上山的小和尚走到禅师面前,恭敬地顶礼之后,高声说道:“请问和尚法号是什么?”

  话刚一出口,所有的人都投来埋怨的目光。有的人低声斥责小沙弥目无尊长,对禅师不敬,有的人埋怨小沙弥无知,院子里闹哄哄的。

  洞山禅师听了小和尚的问话,大声笑着说:“好啊!现在我没有闲名了,还是小和尚聪明呀!”于是坐下来闭目合十,就此离去。

  小和尚眼中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他看着师父的身体,庆幸在师父圆寂之前,自己还能替师父除去闲名。

  过了一会儿,小和尚立刻就被周围的人围了起来,他们责问道:“真是岂有此理!连洞山禅师的法号都不知道,你到这里来干什么?”

  小和尚看着周围的人,无可奈何地说:“他是我的师父,他的法号我岂能不知?”

  “那你为什么要那样问呢?”

  小和尚答道:“我那样做就是为了除去师父的闲名!”

  有多少人为了名利终其一生,世上能做到舍弃名利的人又有几个呢!在你面对各种诱惑之时,又如何能够超越?

  三十年来海上游,

  水清鱼现不吞钩。

  钓竿砍尽重栽竹,

  不计功程得便休。

  ——船子德诚

  放下心灵的烦恼

  万事皆空,唯有理长在。我们不管自己过去的苦痛,忘却今日的烦恼,便赢得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

  坦山和尚天赋聪明而且勤奋好学,他虽然年纪轻轻,但悟道颇深,常常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来,事后却又能让他人深受启发。

  一天,坦山和尚准备拜访一位他仰慕已久的高僧,高僧是几百里外一座寺庙的住持。早上,天空阴沉沉的,远处还不时传来阵阵雷声。跟随坦山一同出门的小和尚犹豫了,轻声说:“快下大雨了,还是等雨停后再走吧。”坦山连头都不抬,拿着伞就跨出了门,边走边说:“出家人怕什么风雨。”

  小和尚没有办法,只好紧随其后。两人才走了半里山路,瓢泼大雨便倾盆而下。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坦山和小和尚合撑着伞,顶风冒雨,相互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行进着,半天也没遇上一个人。

  前面的道路越走越泥泞,几次小和尚都差点滑倒,幸亏坦山及时拉住他。走着走着,小和尚突然站住了,两眼愣愣地看着前方,好像被人施了定身法似的。坦山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不远处的路边站着一位年轻的姑娘。在这样大雨滂沱的荒郊野外出现一位妙龄少女,难怪小和尚会吃惊发呆!

  这真是位难得一见的美女,圆圆的瓜子脸上两道弯弯的黛眉,长着一对晶莹闪亮的大眼睛,挺直的鼻梁下是一张鲜红欲滴的樱桃小口,一头秀发好似瀑布披在腰间。然而她此刻秀眉微蹙,面有难色。原来她穿着一身崭新的、绸的布衣裙,脚下却是一片泥潭,她生怕跨过去弄脏了衣服,正在那里犯愁呢。

  坦山大步走上前去:“姑娘,我来帮你。”说完,他伸出双臂,将姑娘抱过了那片泥潭。

  以后一路行来,小和尚一直闷闷不乐地跟在坦山身后走着,一句话也不说,也不要他搀扶了。

  傍晚时分,雨终于停了,天边露出了一抹淡淡的晚霞,坦山和小和尚找到一个小客栈投宿。直到吃完饭,坦山洗脚准备上床休息时,小和尚终于忍不住开口说话了:“我们出家人应当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尤其是不能接近年轻貌美的女子,您怎么可以抱着她呢?”

  “谁?哪个女子?”坦山愣了愣,然后微笑了,“噢,原来你是说我们路上遇到的女子。我可是早就把她放下了,难道你还一直抱着她吗?”

  只有真正放下一切杂念的人,才能不被世俗所左右,真正主宰自己的人生。我们不应让愚昧蒙蔽我们的双眼,丢掉世俗的愚昧,才能真正看清人生。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住在大山里的禅师,他们讨论关于美德的问题。这时候,一个强盗也找到了禅师,他跪在禅师面前说:“禅师,我的罪过太大了,很多年来我一直寝食难安,难以摆脱心魔的困扰,所以我才来找你,请你为我澄清心灵。”

  禅师对他说:“你找我可能找错人了,我的罪孽可能比你的更深重。”

  强盗说:“我做过很多坏事。”

  禅师说:“我曾经做的坏事肯定比你还要多。”

  强盗又说:“我杀过很多人,闭上眼睛我就能看见他们的鲜血。”

  禅师回答说:“我也杀过很多人,我不用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他们的鲜血。”

  强盗说:“我做的一些事简直没有人性。”

  禅师回答:“我都不敢想那些以前我做的没有人性的事。”

  强盗听禅师这么说,就用一种鄙夷的眼睛看了看禅师,说:“既然你是这么一个人,为什么还在这里自称为禅师,还在这里骗人呢?”于是他起身轻松地下山去了。

  年轻人在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等到那个强盗离去以后,他满脸疑惑地向禅师问道:“你为什么要这样说?我很了解你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生中从未杀生。你为什么要把自己说成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呢?难道你没有从那个强盗的眼中看到他已经对你失去信任了吗?”

  禅师说道:“他的确已经不信任我了,但是你难道没有从他的眼睛中看到他如释重负的感觉吗?还有什么比这样更能让他弃恶从善呢?”

  年轻人激动地说:“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美德!”

  远处传来那个强盗欢乐的叫喊声:“我以后再也不做坏人了!”这个声音响彻了山谷。

  人身难得今已得,

  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向何生度此身?

  ——《净宗要义》

  金钱里的乾坤

  对待钱的态度可以看出我们内心真实的世界,钱只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如果过分看重钱,就会失去自我,成为钱的奴隶。

  一个穷汉每天都在地里劳作。有一天,他突然想:“与其每天辛苦工作,不如向神灵祈祷,请他赐给我财富,供我今生享受。”

  他深为自己的想法得意,于是把弟弟喊来,把家业委托给他,又吩咐他到田里耕作谋生,别让家人饿肚子。一一交代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后顾之忧了,就独自来到天神庙,为天神摆设大斋,供养香花,不分昼夜地膜拜,毕恭毕敬地祈祷:

  “神呵!请您赐给我现世的安稳和利益啊,让我财源滚滚吧!”

  天神听见这个穷汉的愿望,内心暗自思忖:

  “这个懒惰的家伙,自己不工作,却想谋求巨大财富。倘若他在前世曾做布施,累积功德,那么,方便给他些利益也未尝不可。可是,查看他的前世行为,根本没有布施的功德,也没有半点因缘,现在却拼命向我求利。不管他怎样苦苦要求,也是没有用的。但是,若不给他些利益,他一定会怨恨我。不妨用些方便,让他死了这条心吧。”

  于是,天神就化作他的弟弟,也来到天神庙,跟他一样祈祷求福。

  哥哥看见了,不禁问他:“你来这儿做什么?我吩咐你去播种,你播下了吗?”

  弟弟说:“我也跟你一样,来向天神求财求宝,天神一定会让我衣食无忧的。纵使我不努力播种,我想天神也会让麦子在田里自然生长,满足我的愿望。”

  哥哥一听弟弟的祈愿,立即骂道:“你这个混账东西,不在田里播种,想等着收获,实在是异想天开。”

  弟弟听见哥哥骂他,却故意问:“你说什么?再说一遍听听。”

  “我就再说给你听:不播种,哪能得到果实呢!你不妨仔细想想看,你太傻了!”

  这时天神才现出原形,对哥哥说:“诚如你自己所说,不播种就没有果实。过去不播善因的种子,今天哪会有什么善果?你现在辛辛苦苦,断食来供养我,这样是自寻苦恼,只会麻烦我。若想得到财宝、妻子和眷属,身心方面当求清净,更要努力行布施。若不行善而想得福,那是根本办不到的。这是你必须明白的!”

  贪欲会使我们仅仅为了钱活着。更多时候,我们可以轻易看到他人的贪婪,却不容易发现自己的无知。当然没有钱,我们是无法生存的。如果为了伟大的目的来求取金钱,只要合乎情理,也未尝不可。

  月船禅师是一位绘画高手,但他有一点与其他画家有所不同,那就是每次作画前,购买者必须先交钱,否则决不动笔。

  有一天,一位女子请月船禅师作一幅画,月船禅师问:“你能付多少酬劳?”

  “你要多少就付多少!”那女子回答道:“但我要你到我家去当众挥毫。”

  月船禅师便答应跟随前往,原来那女子家中正在宴客。月船禅师按照这个女子的要求画成之后,拿了酬劳正想离开,那女子却对客人说道:“这位画家只知道要钱,他的画儿虽然画得很好,但因心地贪婪污秽,所以画的善美也被破坏了。出于这种污秽心灵的作品是不宜挂在客厅里的,它只能装饰我的一条裙子。”

  说着便将自己穿的一条裙子脱下,要月船禅师在它上面作画。月船禅师不动声色地问道:“你出多少钱?”

  女子答道:“随便你要多少。”

  月船要了一个特别高的价,然后依照那位女子的要求画了一幅画,画完后便若无其事地回去了。

  很多人纳闷,月船禅师衣食无忧,为什么这么看重钱呢?只要给钱,他好像受到任何侮辱都无所谓,钱真得比什么都重要吗?

  原来,月船禅师居住的地方常发生灾荒,而富人不肯出钱救助穷人,因此他建了一座仓库,贮存稻谷以供赈灾之需。同时,月船禅师的师父生前发愿建一座寺院,但不幸其志未成而身亡,月船禅师也需要金钱完成老师的遗愿。

  当月船禅师完成老师的愿望后,立即抛弃画笔,退隐山林,从此不复再画。

  有禅心的人,能做到不计人间毁誉,可是又有多少人能懂得这种禅心呢?

  我们都知道,由于宇宙有着无边无际的寥廓空间,所以它能包容太阳和星辰,包容一切存在,并肯定一切价值。

  一个人如果能拥有如宇宙般寥廓的开阔胸襟,他就不会被种种爱憎、成见、色相、毁誉、怨恨所拘泥,从而拥有一种宁静而优游的自在和快乐。

  三间茅屋从来住,

  一道神光万境闲。

  莫作是非来辨我,

  浮世穿凿不相关。

  ——龙山禅师

  金钵里的生死欲望

  无欲则刚,人一有贪念,便会陷入可怕的境界。禅宗就如一面明镜,可以让每个人看清自己的内心,抛弃自我的陋念。

  有一位叫做金碧峰的祖师,已经修成正果,达到无我无物的境界。有一天,皇帝知道他的神奇,便聘请他为国师,并特别赐给他一只足金铸成的、精美华贵的金钵。见到这个金钵,本已修得的一颗无所执之心的金碧峰,也不禁起了凡夫之情,有时甚至在禅定中也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只金钵。

  当金碧峰禅师寿命将尽的时候,黑白无常二鬼要来捉拿他,但每次来捉拿他,金碧峰都沉浸在禅定之中,这时候,他的身心都是了无踪迹的,所以每次二鬼都是无功而返。后来,二鬼听说金碧峰贪恋金钵,经常在禅定时起心动念想到这只金钵。那时他动了这种念头,身形就会显现。于是,黑白二鬼来到金碧峰禅师的住处,等待时机要捉拿他归案。

  这一天,金碧峰又进入禅定中,黑白二鬼仍然是无处下手,只好等在一旁。禅定中的金碧峰突然又想起了那只金钵,身形一时显现,二鬼立刻上前捉拿,金碧峰一警觉便马上收了心,霎时又无影无踪了。

  有了这次差点丢掉性命的教训,金碧峰禅师就把皇帝所赐的金钵彻底毁掉了。从此,金碧峰禅师真正达到了无牵无挂的境界,黑白二鬼对他无可奈何。

  无欲则刚啊!我们留给他人的缺点是自己造成的,如果能够时时提醒自己,就能不断完善自己,也就不会给人留有任何借口。

  有位信徒向默仙禅师说道:“我的妻子贪婪吝啬,你能否向我太太开示,让她行些善事?”

  默仙非常慈悲地应允。

  当默仙到达信徒家时,信徒的妻子出来迎接。但一杯茶水也舍不得端出来供养。于是,禅师握着一个拳头说道:“夫人,你看我的手,天天都是这样,你觉得怎么样?”

  “如果手天天这个样子,这是有毛病,畸形呀!”夫人答道。

  “这样子是畸形!”默仙禅师把手伸张成一个手掌,问道,“假如天天这样子呢?”

  “这样子也是畸形呀!”夫人答道。

  “夫人!不错,这都是畸形!”默仙禅师立刻答道,“钱只知道贪取,不知道布施,是畸形。只知道花钱,不知道储蓄,也是畸形。钱要流通,要能进能出,要量入为出。”

  终于,这个太太明白了为人处世之道和用财之道!

  钱是身外物,我们又何必如此看重钱财呢?我们短短的一生往往就浪费在这些并没有多大作用的钱财上。

  一个卖豆腐的人,每天都送豆腐到寺院,成了寺院的熟客。一天,他像平常那样送来了豆腐,看到寺院的师父们都在神情专注地打坐。卖豆腐的人心想:“我整天都在忙着卖豆腐,真是羡慕他们有时间可以坐下来打坐。今天天色还早,我也学学他们,在这儿坐一会儿。”

  当他提出打坐的要求时,如净禅师欣然同意:“好啊,你来和我们一起打坐吧!”

  卖豆腐的满心欢喜地进入禅堂,他心无杂念,一心一意地打坐。过了一段时间,他如获至宝地欢呼道:“真想不到,打坐还有这样神奇的功效!”

  禅师问道:“你想到了什么,居然这么高兴!”

  卖豆腐的说道:“我终于想起来了,五年前邻居张三欠我的半斤豆腐钱没还呢!”

  “现在你知道坐禅的功效了吧?不用烧香、礼拜、念佛、修忏、看经,只管打坐。”如净禅师说道,“坐禅不是沉思冥想,更不是呆默无为,安然稳坐于自己的法性之座上面,你就能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了。”

  如净禅师继续说道:“只要我们肯下工夫,等到心湖平静,自然能够涌现出朗朗的明月,纷乱的念头平息了,清明的灵性自然显现出来。禅坐的最终目的,是求得身心脱落,把我们虚妄的分别心脱落尽净。坐禅的人,将他们的生命投注于禅坐之中,目的就是希望把动荡的身心、虚妄的世界坐断消灭,在永恒无限的静坐中,将清静的本心,流入无限的时空,从而达到不迷不悟、完全解脱的境界。”

  岩上桃华开,

  花从何处来?

  灵云婵一见,

  回首舞三台。

  ——觉海法因

  只偷一次的财富

  诸法空寂是禅的一种境界,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才能超脱于世间。佛之为佛,就在于佛的灵悟和不为外物所动;菩萨之所以为菩萨,就在于菩萨的不动念。只有这样,才能登涅槃的彼岸。

  有一次,净空禅师在香港讲经。

  期间,遇到一位金银财宝很多的居士。有一天居士拉着禅师前往银行去见识见识那些珠宝,因为他的珠宝放在银行保险柜里了。

  到了银行,居士和禅师经过层层鉴别再由守卫护送到保险库,进入保险库打开保险箱,看到了满箱的金银珠宝。这时禅师对居士说:“这是你的?你就只有这么一点点吗?”

  听了这话之后,居士心里很不痛快。他有那么多的财产,禅师竟然说这不是自己的?他不敢拿这些珠宝回家,怕小偷觊觎;也不敢戴在手上,怕被人抢劫。他只好放在银行保险柜里,一个星期去打开看一下。

  这时,禅师说:“如果这样算是你自己的,那香港所有银楼都是我的。为什么?我到那里,叫人拿出来给我看看、摸摸,好!收起来,给我保管好。这有什么两样?你的这些东西既不敢戴,也不敢放在家里,怎么能算是你自己的财宝?”

  珠宝、车子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人们总因为贪念使然,去聚宝敛财,但也因为害怕失去,而用层层保护来守住它们。殊不知守成不易,一个人拥有的越多,可能失去的当然也就更多。我们不应该成为财富的奴隶。

  石屋禅师外出,碰到一位陌生人,畅谈之下,不觉天色已晚,两人因此投宿旅店。

  半夜,石屋禅师听到房内有声音就问:“天亮了吗?”对方回答:“没有,现在仍是深夜。”

  石屋禅师心想,这个人能在漆黑的深夜中起床摸索,一定是道行很高的人,或许还是个罗汉呢!于是又问:“你到底是谁?”可是,那个人却回答:“我是个小偷!”

  石屋禅师说:“喔!原来是个小偷,你前后偷过几次?”

  小偷回答:“数不清了。”

  石屋禅师问:“每偷一次,能快乐多久呢?”

  小偷回答:“那要看偷得东西,价值怎样啊!”

  石屋禅师追问:“最快乐时能维持多久?”

  小偷回答:“几天而已,过后仍旧不快乐的。”

  石屋禅师说:“原来是个鼠贼,为什么不大干一场呢?”

  小偷问:“你有经验吗?你总共偷过几次啊?”

  石屋禅师回答:“只有一次。”

  小偷疑惑地说:“只有一次?这样能够吗?”

  石屋禅师回答:“虽然只有一次,但毕生受用不尽啊。”

  小偷急问:“这东西是在哪里偷的?能教我吗?”石屋禅师指着自己的脑袋问小偷:“这是无穷无尽的宝藏,如果你能够获得智慧和真理,毕生受用不尽,你懂吗?”

  鼠贼深深后悔自己偷窃的行为,随后皈依石屋禅师,做了一个禅者。

  人总是贪念一些身外之物,但这些身外之物能给我们的快乐都是不长久的。智慧和真理才是无穷无尽的宝藏,才能让自己毕生受用不尽。

  达摩祖师本名叫菩提多罗,南印度人,出身婆罗门贵族,是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后来遇到般若多罗,为祖师所器重而度化出家,改名菩提达摩。

  达摩未出家以前,就具有超人的才智、脱俗的善根。有一次,般若多罗指着一堆珠宝对达摩三兄弟问道:“世上还有比这些珠宝更好的东西吗?”

  大哥月净多罗回答道:“没有!这些珠宝乃我们王者之家最为珍贵的,世上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超过这些宝物了。”

  二哥功德多罗也回答道:“我没有见过世上还有比这些宝物更珍贵的东西。”

  唯有老三菩提多罗却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说:“我不认为两位哥哥的话说得对,这些珠宝其实没有什么价值!”

  两位兄长齐声责问道:“为什么这些珠宝没有价值,有价值的宝物是什么?”

  菩提多罗说道:“因为这些珠宝自身不能认知自己的价值,必须加以人们的智能去分辨,否则只不过是一些没有知觉的东西而已。而佛陀说的佛法真理才是法宝,法宝是由人们的般若所发挥出来的智能,不仅能自照,而且还能区别这种形形色色的珠宝,更能分辨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善恶诸法。所以在各种宝物中,最尊贵的应该是无上真理的法宝。”

  什么才是真正的宝物?是佛、法、僧三宝。佛、法、僧又称自性三宝,此即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真心本性。金银珠宝有毁坏的时候,真心本性没有毁坏的时候。菩提达摩终能继承祖位,而且东来传授佛法,一花五叶,分灯无尽,便是真理法宝胜于金银财宝的生动注解。

  这个故事说明,人们追逐外在的财物,却很少有人去发掘自身的宝藏。

  佛法本无门,

  法界化微尘。

  若真修行人,

  舍我任其谁。

  ——佚名禅师

  扔掉手中的救命稻草

  执著是苦,执著就是不悟。人生,心事根本;凡事,依人不依法。人们只有放下一切执著,一切人生的成规,才能凡事不为外物所局限,达到心灵的自由,人生的飞翔。

  一位信徒在登山时,不小心掉下了悬崖,危急之中,挂在了一根树枝上。他悬挂在空中大声呼救。但是此时天色已晚,山林之中甚少行人,因此许久无人答应。

  于是他大声地说:“佛祖啊,佛祖!我是你虔诚的信徒,请你救救我吧!”

  山谷之中尽是他的回音,却没有人回答他。

  他喊了一遍又一遍,终于,一个声音回答了他:“跳下去。”

  信徒一愣,心想:“是不是我听错了呀?”于是他又大声喊道:“佛祖啊,佛祖!是您的指示吗?”

  那个声音再次回答他:“跳下去。”

  信徒挂在树枝上,无法低头仔细看自己究竟离地面有多高,因此始终不敢跳下去。

  第二天,一个采草药的小伙子发现了他,信徒已经冻死了。在他的脚下,不足十米之处就是地面。

  人生之中,我们往往因为手中一根所谓的救命稻草而丧失了获得成功的机会。很多时候在正确的风险收益衡量之下,抛开手中的救命稻草,勇敢地承担风险,才能走向胜利的彼岸。

  以前禅师们在说法的时候,常常会拿着一柄拂尘或棍子,棒喝随手,妙用无穷。雪峰义存禅师就是一位爱拿着拂尘和棍子说法的禅师。有一天,一个徒弟对雪峰禅师说:“师父,您讲法时总爱拿着拂尘、棍子,这样有点儿不像禅宗的心法。如果没有拂尘、棍子,您会怎么说法?”

  雪峰禅师听到后,心中不禁生气:修行的时候,你都在注意些什么?执著于这些外在的细枝末节干什么?禅师没有说话,只是照例缓缓竖起手中的拂尘。

  徒弟一看,师父这是在无声地责备自己呢,于是不敢吱声,赶紧低着头走出去了。

  雪峰见徒弟似有所悟,没再说什么,只微微点了点头。

  拘泥于细枝末节的人,往往与成功擦肩而过。

  有一个僧人问云居山昭化禅师:“在道路上行走,突然碰到一只非常凶猛的老虎,那该怎么办呢?”

  昭化禅师喝问僧人:“那么多人从来就没有碰到所谓的猛虎,偏偏就你能碰到!可见是你的心不清静!”

  如果一个人整天担心这担心那,是不可能成事的。

  空手持来放下难,

  三贤十圣聚头看。

  此般供养能歆享,

  木马泥牛亦喜欢。

  ——佛印了元

  佛说吉祥草

  人生的生、老、病、死都是有一定规律的,能够看到这一点的人实在不多,因为他们总是沉迷于性情之中而不能自拔。所以就总是觉得活得累和苦,如果能放开这一切,那么结果就会是另一番情形了。

  有一位孤寡的母亲,膝下只有一子。这位母亲对于独子疼爱有加,生怕一个闪失,失去了唯一的希望。

  有一年,村落流行一场瘟疫,寡母钟爱的儿子不幸也在这场瘟疫中死去了。伤心欲绝的母亲不能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每天搂抱着气绝已久的孩子,号啕大哭。

  从此妇人就像疯子一般,碰到人就哀哀祈求:“我的孩子死了,天哪!谁能救救我的孩子?”

  可怜的妇人活在丧子的悲痛中,哭断了柔肠,街坊邻居都爱莫能助,不知如何来帮助她。

  直到有一天,佛陀到此地宣教说法。许多村人不忍妇人沉沦在痛苦的深渊,把妇人引到佛陀的座前,希望佛陀给她一些启示。佛陀慈悲地看着妇人说:“妇人家,你只要找到一样东西,我就有办法救治你的孩子。”

  绝望中的母亲,听到之后怀着无限期盼的眼神对佛陀说:“佛陀,只要能救我的孩子,任何东西我都愿意去找。”

  “你如果能找到吉祥草,把它覆盖在你孩子的身上,便能起死回生。”

  “什么叫吉祥草?要到哪里才采得到呢?”

  “吉祥草生长在从来没有死过亲人的人家之中,你赶快去寻找吧!”

  怀着一线希望的母亲,锲而不舍,挨家挨户地寻找,每到一户人家,便恭敬地双手合十问道:“请问你家曾经死过人吗?你家里有吉祥草吗?”

  “我家没有种植什么吉祥草。数月前我家老人才刚刚过世。”

  问了很多人家,就是没有一户不曾死过亲人的。妇人失望极了,世间之大,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救她的孩子。于是佛陀开导她说:“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遵循着生灭、无常的道理在运行。春天,百花盛开,树木抽芽,到了秋天,树叶飘落,乃至草木枯萎,这就是无常现象。人也是一样的,有生必有死,谁也不能避免生、老、病、死,并不是只有你心爱的儿子才经历这变化无常的过程啊!”

  再看一则故事。古时候,有一位大和尚,他刻苦修行佛法,终于证得阿罗汉果,但他仍旧留在深山中,不断追求至高无上的大道理。

  这天,有一位七岁的神童向他请求,希望能做他的弟子。大和尚知道这位神童不是一般的小孩,非常聪明又有悟性,便答应了。

  小神童很努力修行,八岁时就得到神通力,眼睛能透视到一切地方,耳朵能听到每一个角落的声音,还能在空中自由飞行走动,也能随着自己的心意变化形体,更能了解过去的事情,观照前几世的一切因缘。

  有一天神童在禅坐,观照到自己前几世的事情,不禁微微笑着,老和尚看见了,就问他:

  “你在笑什么呢?”

  神童回答:“笑我的前世今生啊!我一共做了五位寡母的儿子,每一位都悲伤愁苦,早晚为我哭泣。我想到她们的痴心,所以忍不住笑了。

  “我在人世共投生了五个家庭。第一个母亲生我的时候,邻居家在同一天也生了一个儿子,我生下没几天就因为世间因缘尽了,死了。我的母亲每次见到邻家的儿子学说话、学笑、学走路的模样,就忍不住暗自掉泪。邻家母亲欢喜高兴的时候,也就是我母亲悲痛的时候。

  “我在第二个母亲家做儿子的时候,也早早就死了,所以我的母亲看见别人家的幼儿在喝奶时,便触动她悲伤的思绪,哀痛得不能自已。

  “我在第三个母亲那里当儿子时,因为因缘有限制,到了十岁,离别的时候一到,很快就死了。母亲每逢吃饭的时候,都哽咽地说:‘我的儿子如果还在,现在应该和我一起吃饭。’说着说着便流下泪来。

  “我当第四个母亲的儿子时,也因为缘分尽了的缘故,还没到十五岁就死了。邻居的同伴长大成人,还娶了媳妇。我母亲看见了,悲伤地说:‘我的儿子如果还在,这时候也应该娶了媳妇。可是我不知道做了什么,得罪了苍天,杀死我一手养大的儿子。’说话的时候悲伤中带着恨意,怨恨着老天爷。

  “我当第五个母亲的儿子时,才七岁,就因为喜爱佛道而辞别孤独的母亲,来亲近大师您。我的母亲在家中天天哭泣着说:

  ‘我的儿子随大师修习佛道,不知道现在在哪里?他是饿了、饱了?还是太冷或太热?是生还是死?往后的日子还很长,只是我们再也没机会相见了。’

  “我一共当了五位母亲的儿子,先后都因为生离死别,带给五位母亲无限的痛苦。人世间的感情苦恼着人也绑缚着人,悲欢离合的因缘迷惑着也牵累着所有的人,我已经摆脱这些情欲束缚,母亲应该为我高兴,但是她们仍然想念、痴恋着,这就是我今天笑的缘故。”

  老和尚笑着说:“人生下来就会有死亡,生离死别是转眼间就会来到的事情。我怜悯五位母亲看不透这一点,不能解脱,反而感叹自己命苦。我更怜悯世上的人,追逐着名利、情欲,让自己受苦却不知道觉醒开悟。不离开情欲的障闭,要怎么解脱生死呢?众生的因缘都已经根深蒂固,劝化他们也无法使他们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因缘种子,只有靠他们自己体会觉悟了。”

  老师说完,便起身离去了。

  许多人正是由于没有悟出因缘,才会被眼前的一些事情迷惑、困扰。就像下面这个故事所讲到的:

  一日,一游方和尚来到普陀山,他听说大名鼎鼎的曹山本寂禅师在此参禅打坐,便登门拜访。

  见到曹山禅师时,他正坐在蒲团上品茶。看到有游僧前来,曹山禅师便拿出寺中最好的茶礼敬宾客。这茶用泉水一冲,真是荷香扑鼻,几杯下肚,整个人分外神清气爽。二人也不言语,只管一心品茶。

  想到这茶如此沁人心脾,一定是茶中之极品,和尚不禁开口了:“大师,您认为这世间什么东西最贵重?”

  茶香袅袅,曹山禅师的眼光越过窗子,看见远处丛林里悬挂在枝头的一只死猫,他眉头一皱说:“死猫最贵!”

  游僧感到莫名其妙,瞪大了眼睛:“为什么死猫最贵呢?‘死猫挂树头’,是用来比喻东西一文不值,怎么成了世间最贵重的东西了呢?”

  曹山禅师轻轻抿了一口茶,意味深长地感叹道:“世人钩心斗角,争名逐利;为争皇位,同室操戈,手足相残。争来斗去,是非成败转头成空。世间无价值的东西才是生命中的至宝,它不会使人在争斗中发狂,不会使人在欲望中痴迷,它可以使人穿透生死的变幻,超越世俗的折磨,从而找到人生的极乐。你说死猫与财色、名利,到底哪个更珍贵呢?”

  游僧听后,沉思良久,好像从中找到了恰当的答案。

  归宿还应辨伪真,

  灯前捉影枉劳神,

  法门唯一原无二,

  莫再临歧误此身。

  ——《净土诗偈》

  瓦瓮中的珍珠

  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国家的发展,总会有得有失。失去的已然失去,不必苦恼;得到了也不必狂喜,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过去有位长者,十分富有,家里各种宝贝应有尽有,唯独缺少真正的赤珠。于是,他就请人到海中给他采集赤珠。

  采珠人驾着船,顶风破浪,经历了重重艰难险阻,终于来到了海中采珠的地方。他刺伤自己的身体,流出鲜血,用不透水的油布袋装着,沉到海底。蛤蚌闻到血的香气,就游到油布袋边,于是采珠人就诱捕到了珠蚌,再把蚌壳剖开,得到一粒珍珠。采珠人就这样艰苦地采了三年,才把这些珍珠串联成一条项链。

  采珠人从海上归来,向同伴们展示了自己的项链。同伴们看到他采到了一串赤珠项链,就都想谋为己有。一天,他们一同去井边打水,大家就把采珠人推入井中,又在井口盖上大石头,接着大摇大摆地离开了。

  采珠人在井底待了很久,但一直没有办法攀缘而上。突然有一只狮子从井边的一个洞中钻了出来,低头饮水,采珠人十分害怕,大气都不敢出。狮子喝足了水,伸伸腰,摆摆头就离开了。采珠人如梦初醒,就顺着狮子来饮水的洞出去,回到了家乡。

  采珠人来到同伴的家中,对同伴怒喝道:“你拿了我一串赤珠项链,你拿了肯定对你有害。趁现在还没有人知道,你可以秘密地还给我,我一定不向别人讲这件事。”

  同伴看到他安然无恙地回来,以为有神灵相助,十分惊恐,就把赤珠全部归还给了采珠人。采珠人于是拿着自己辛勤采集的赤珠项链,回到了家里。

  采珠人有两个儿子,拿着赤珠项链玩耍。

  一个儿子问:“这些珍珠是从哪里来的?”

  另一个就说:“是从我口袋里来的。”

  这一个就不服气,说道:“是从我的瓦瓮中来的。”

  采珠人听见他们的对话,就意味深长地笑了。他的妻子很奇怪,问:“你笑什么?”

  采珠人回答道:“我采集这些珍珠,历经了千辛万苦。小儿依靠我的福缘,得到了这些珍珠,却不知道它们的原委,说是从瓦瓮中出来的。可笑啊可笑!”人生何尝总能找到出处?不过总在为无根之果而强辩,自以为是罢了。

  南台静坐一炉香,

  终日凝然万虑亡。

  不是息心除妄想,

  只缘无事可思量。

  ——苍雪大师

  真正的无价之宝

  寡欲知足,取得自己应得之份,才能平平安安地过幸福安宁的生活。

  从前,有一位菩萨住在罗陀国。该国的商人每次出海采宝时,都把这位菩萨请到船上,希望借助他的力量,化险为夷,平安抵达目的地。后来,菩萨逐渐年老力衰,不愿陪他们出海。可禁不住商人苦苦恳求,他就同意了。

  船只朝宝物的所在地前进,这时天空刮起北风,船只偏离了航向,一直向南方漂流。到了第七天,海水竟然变成金色,就像铺了一层黄金一样。

  商人们问菩萨:“绿色的海怎么会变成金色呢?”

  “我们进入了黄金之海,这里充满了不可胜数的黄金,彼此照耀闪烁,才会呈现出这种情形。我们偏离了航向,非常危险,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回到北方。”不料,船只顺风而行,继续漂向南方。几天后,海水又呈现出白色,好像冰雪世界。

  菩萨又对商人说:“现在,我们到了珍珠之海。这里全是珍珠,由于珠色交相辉映,才呈现出这种光芒。但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远,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回到北方。”然而,船只还是顺风而去,继续漂向南方。

  几天后,海水三度变化,呈现出青色,无异铺上了青琉璃。菩萨对商人们说:“现在我们来到青色的琉璃海。海里有无数的青色琉璃,由于琉璃颜色相映,才呈现出这种光彩。”

  几天后,海水四度变化,又变成红色,好像血海一般。菩萨对商人们说:“现在,我们进入红色的琉璃海,海里充满无数的红色琉璃,由于琉璃颜色相映,才呈现这种光景。”

  几天后,海水五度变化,好像流出一片墨汁,到处是漆黑的颜色。接着,远处传来巨大的爆炸声,声音凄厉,好像猛火点燃了干燥的竹林。而且,当船向南方漂流时,忽然有一根巨大的火柱,从海底掀腾而起,喷薄而出,直向天空。商人们第一次看到如此可怕的情形,他们突然意识到自己性命难保。

  他们唉声叹气,不知所措,最后不得不向菩萨求援。这时,菩萨说道:

  “连世间的大丈夫,都会贪生怕死。悲伤绝望只会令人失去理智,大家还是想方设法运用逃离苦海的方便吧。只要得到了这个方便,就能安全到达彼岸。大家不要沮丧,因为这个方便,我已经给你们了,请大家好好念佛吧。”

  众人立刻焚香礼拜诸佛,祈求风平浪静。片刻之后,恶风终于停止,大家才脱离险难,到达藏宝之地,如愿以偿地得到许多金银财宝。

  这时,菩萨向商人们说:“这些金银财宝,世间难逢。因为诸位前世有过布施,今世才能得到这样珍贵的财物。但是,你们前世广行布施的时候,有过吝啬之心,以致现在遇到恶风,身心备受惊慌苦恼。诸位对这批金银财宝,必须知足。如果贪婪无厌,必然会再次遇到灾难。在诸位寻找财宝的过程中,价值最高的莫过于生命,这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啊!”

  诸苦所因,

  贪欲为本。

  若灭贪欲,

  无所依止。

  ——《法华经卷二?譬喻品》

  放下手中瓶

  心灵快乐自主在禅学中被看作是生活的磐石,它是思考醒悟的结果,它源于这样一条准则,那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禅宗思想上的最高境界源自《金刚经》,后来被六祖慧能活用于他所宣扬的禅法中,它可以被称作禅宗的心要。

  六祖在还没有出家之前,是一个一字不识的卖柴村夫。有一天他在卖柴市镇上听到有人在念《金刚经》,当听到经文中的那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忽然大悟。

  随后他决定去参访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他在弘忍的门下不到一年,便得以继承他的衣钵。所以禅宗在六祖慧能之后,便开始以《金刚经》印心,而这个“无住”的自由心法,成为中国禅学活泼开展的最重要原因。

  “无所住”就是空,是要空掉一切不合理的成见、情绪和对善恶、爱憎的执著。“无所住而生其心”,可被解释为清心,因为清心的人总是那样单纯,那样宽容,那样诚心,那样恬淡从容。

  佛陀在世时,有位黑指婆罗门来到佛前,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陀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

  黑指婆罗门于是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但是,佛陀又说:“放下!”

  黑指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啊?”

  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就会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黑指婆罗门这才理解了佛陀“放下”的道理。

  “放下”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世间的人一旦有了功名,就会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会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会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会对事业放不下。世人身体上的重担,心灵上的压力,何止手上的两个“花瓶”呢?但是这些重担与压力,会使人活得十分艰苦。因而,在缤纷的社会里,学会“放下”可以使心灵获得解脱,让自己活得洒脱。

  有个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

  来到禅院后,后生与老禅者一边品茶,一边闲谈,冷不防他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回答。

  后生听到老禅者这样回答,顿时目瞪口呆。老禅者见状,问:“什么使你这样惊讶啊?”

  “不,老师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知道的呢?”

  后生说:“今天我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老禅者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为了钱,我们东西南北团团转;为了权,我们上下左右团团转;为了欲,我们上上下下奔窜;为了名,我们日日夜夜窜奔。名是绳,利是绳,欲是绳,尘世的诱惑与牵挂都是绳。人生三千烦恼丝,斩断才能自在啊。

  明云禅师曾在终南山中修行达三十年之久,他平静淡泊,兴趣高雅,不但喜欢参禅悟道,而且也喜爱花草树木,尤其喜爱兰花。寺中前庭后院栽满了各种各样的兰花,这些兰花来自四面八方,全是老禅师年复一年地积聚所得。他茶余饭后、讲经说法之余,都忘不了去看一看他那心爱的兰花。大家都说,兰花就是明云禅师的命根子。

  这天明云禅师有事要下山去,临行前当然忘不了嘱托弟子照看他的兰花。弟子也都乐得照办,上午他一盆一盆地认认真真浇水,等最后轮到那盆兰花中的珍品——君子兰了,弟子更加小心翼翼了,这可是师父的最爱啊!他也许浇了一上午有些累了,越是小心翼翼,手就越不听使唤,水壶滑下来砸在了花盆上,连花盆架也给碰倒了,整盆兰花都摔在了地上。这回可把徒弟给吓坏了,愣在那里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心想:师父回来看到这番景象,肯定会大发雷霆!他越想越害怕。

  下午明云禅师回来了,他知道了这件事非但一点不生气,反而平心静气地安慰弟子道:“我之所以栽种兰花,为的是修身养性,并且也为了美化寺院环境,并不是为了生气才种的啊!世间之事一切都是无常的,不要执著于心爱的事物而难以割舍,那不是修禅者的秉性!”

  弟子听了师父的一番话,这才放下心来,他对师父的言行敬佩不已,从此更加认真修行禅定。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最难做到的无疑就是放下,自己喜爱的固然放不下,自己不喜爱的也放不下。因此,爱憎之念常常霸占住我们的心房,哪里能快乐自主?

  上述公案中的明云禅师正是这样一位清心的人,而他所说的那句“不为生气才种花”,听起来平平淡淡,却又是多么伟大的启示啊!

  智尚禅师说:“一个人要拿得起,放得下。而在付诸行动时,拿得起容易,放得下却很难。”下面我们从一些富有禅味的言语中体会如何“放得下”。

  情能否放得下?人世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个情字。凡是陷入感情纠葛的人,往往会理智失控,剪不断,理还乱。若能在情方面放得下,可称是理智的“放”。

  财能否放得下?李白在《将进酒》诗中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能在这方面放得下,那可称是非常潇洒的“放”。

  名能否放得下?高智商、思维型的人,患心理障碍的概率相对较高。原因在于他们一般都喜欢争强好胜,对名看得较重,有的甚至爱“名”如命,累得死去活来。倘然能对“名”放得下,就称得上是超脱的“放”。

  忧愁能否放得下?现实生活中令人忧愁的事实在太多了,就像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所说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如果能对忧愁放得下,那就可称是幸福的“放”,因为没有忧愁确是一种幸福。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让我们一起来学会“放得下”,以此来增强我们的心理禅性,享受“放得下”的养生愉悦。

  禅心一任蛾眉妒,

  佛说原来怨是亲。

  雨笠烟衰归去也,

  与人无爱亦无策。

  ——苏曼殊

  解开人生的链环

  有些事放不下是因为心中有太多的杂念。放下再放下,这就是排除烦恼、排除忧愁、立身处世的最有效办法。世事变幻,祸福无常。当你遇到一些意外的突发事件时,能否处变不惊,从容应付呢?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平凡的人们很少能做到。只有超脱生死的境界才会做到处事不惊。

  一尊泥像倚立在路边,看着过往的人群十分地羡慕,觉得做一个活生生的人真好,它就向佛陀呼救:“佛陀,请让我变成人吧!”

  “你要想变成人可以,但是你必须先跟我试走一下人生之路。假如你承受不了人生的痛苦,我马上就把你还原。”佛陀说完,手臂一挥,泥像真的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青年。

  于是,青年跟随佛陀来到悬崖边。只见两座悬崖遥遥相对,此崖为“生”,彼崖为“死”,中间由一条长长的铁索桥连接着。这座铁索桥又由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铁环串联而成。

  “现在,请你从此岸走向彼岸吧!”

  青年战战兢兢地踩着一个个大小不同的链环的边缘前行。然而,一不小心,便跌进了一个铁环之中,两腿顿时失去了支撑,胸口被链环卡得紧紧的,几乎透不过气来。青年大声呼救:“好痛苦呀!快救命呀!”

  “请君自救吧。在这条路上,能够救你的,只有你自己。”佛陀在前方微笑着说。

  青年扭动身躯,拼死挣扎,好不容易才从痛苦之环中解脱出来。“你是个什么链环,为何卡得我如此痛苦?”青年愤然道。

  “我是名利之环。”脚下的链环答道。

  青年继续朝前走。忽然,隐约间,一个绝色美女朝青年嫣然一笑,青年飘然走神,脚下一滑,又跌入一个环中,被链环死死卡住。青年惊恐地再次呼救:“救……救命啊!”

  这时佛陀再次在前方出现,他微笑着缓缓说道:“在这条路上,没有人可以救你,只有你自己自救。”

  青年拼尽全力,总算从这个环中挣扎了出来,然而他已累得筋疲力尽,便坐在两个链环间边休息边想:“刚才这是个什么痛苦之环呢?”

  “我是美色链环。”脚下的链环答道。

  青年继续向前赶路。他接着又掉进了贪欲的链环、妒忌的链环、仇恨的链环……等他从这些痛苦之环中挣扎出来,已经没有勇气再走下去了。

  于是,佛陀就对他说:“人生虽然有许多的痛苦,但也有战胜痛苦之后的轻松和欢乐,你难道真愿放弃人生吗?”佛陀问道。

  “人生之路痛苦太多,欢乐和愉快太短暂,太少了,我决定放弃人生,还是去做我的泥像吧!”青年毫不犹豫地说。

  佛陀长袖一挥,青年又还原为一尊泥像。然而不久,泥像便被一场大雨冲成了一堆烂泥。

  雪峰禅师和岩头禅师同行至湖南鳌山时,遇雪不能前进。岩头整天不是闲散,便是睡觉。雪峰总是坐禅,他责备岩头不该只管睡觉。岩头责备他不该每天只管坐禅。雪峰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我这里还不够稳定,怎敢自欺欺人呢?”

  岩头很是惊奇,两眼一直注视着雪峰。

  雪峰道:“实在说,参禅以来,我一直心有未安啊!”

  岩头禅师觉得机缘成熟,就慈悲地指导道:

  “果真如此,你把所见的一一告诉我。对的我为你印证;不对的我替你破除!”

  雪峰就把自己修行的经过说了一遍。

  岩头听了雪峰的话后,便喝道:“你没有听说过吗?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雪峰便说:“我以后该怎么办呢?”

  岩头禅师又再放低声音道:“假如你宣扬大教的话,一切言行,必须都要从自己胸中流出,要能顶天立地而行。”

  雪峰闻言,当即彻悟。

  世间的知识,甚至科学,都是从外界现象上去了解的,而佛法,则是从内心本体上去证悟的。雪峰久久不悟,是因外境的森罗万象,在心中还有所执取,无法止息妄念,“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要能“从心流出,才是本性。”这就是不要在枝末上钻研,要从大体上立根!

  一住寒山万事休,

  更无杂念挂心头。

  闲书石壁题诗句,

  任运还同不系舟。

  ——寒山

继续阅读:第五章 莲座上的忘忧岛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放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