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皆佛
无畏、无悔是个人成功的最基本条件也是最关键的要素。要想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在自己的人生上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是如果能够时刻都运用好无畏和无悔的性情,你就能够拥有辉煌的人生。
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
少小离家,云山苍苍,心里难免有几分惶恐。
于是他在出发前特地拜访了本地最有名气的一位老和尚,请求指点。
老和尚正在河边临碑练字,用一根树枝在沙地上挥毫写意,见年轻人讨问前程,就随手写了两个字“无畏”。
老和尚并未抬头,只是对他说:“人生四字秘诀,老朽先给你一半,已够施主半生受用。”说完便又自信摹字。
年轻人便觉失落,不甚理解地离开了。
三十年后,这个年轻人已有了一些成就,当然也添了很多伤心事。
归程漫漫,近乡情怯,他又去拜访那位老和尚。
可是老和尚几年前已经过世,僧人取出一个信封交给他,说:“这是师父生前留给你的,说施主日后必然来取,请施主自行打开吧!”
年轻人一振,慎重地接过来拆开封套,只见里面赫然两个字“无悔”。
年轻人顿感万念攒心,涕泪交加,回想自己三十年所得所失,竟然在老和尚一念四字之间,不由得敬由心生,留意已决。
五年之后,同道僧人拿一帖佛寓告已经出家的年轻人,请接住持之事。
年轻人不解,僧人告日:自施主三十年前前来求解,老住持已算准施主今日。
十年后,这位年轻人终成一代宗师。
人生在世,应该把握生命的每一分、每一刻,勤奋不已,勇猛精进!不要过于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而重要视自身素养的修炼。
一天,佛陀问他的弟子:“弟子们!你们每天忙忙碌碌托钵乞食,究竟是为什么呢?”
弟子们恭声答道:“佛陀!我们是为了滋养身体,以便保养身体,求得生命的清净解脱啊!”
佛陀用清澈的目光环视弟子,沉静地问:“那么,你们说说肉体的生命究竟有多长?”
“佛陀!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是几十年。”一个弟子充满自信地回答。
佛陀摇了摇头:“你并不了解生命的真相。”
另一个弟子见状,肃穆地说:“人类的生命就像花草,春天萌芽发枝,灿烂似锦;冬天枯萎凋零,化为尘土。”
佛陀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嗯,你能体察到生命的短暂迅速,但对佛法的了解,仍限于表面。”
他又听到一个无限悲怆的声音说:“佛陀!我觉得生命就像浮游虫一样,早晨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过一昼夜!”
“喔!你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观察人微,对佛法已有了表面的认识,但还不够深刻。”
在佛陀的不断否定、启发下,弟子们的灵性被激发起来。又有一个弟子说:“佛陀!其实我们的生命和朝露没有什么两样,看起来很美丽,可阳光一照,一眨眼的功夫,它就干涸消逝了。”
佛陀含笑不语,弟子们更加热烈地讨论起生命的长度。这时,一个弟子站起身,说:
“佛陀!依弟子看,人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他此语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聚精会神地看着佛陀,期待他的开示。
佛陀赞许地说道:“说得好!人生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这样认识生命,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精髓。弟子们,你们不要懈怠放逸,以为生命很长,像露水有一瞬,像浮游有一昼夜,像花草有一季,像凡人有几十年。其实,生命只是一呼一吸!”
人们总是问佛陀:“佛死了到什么地方去呢?”
佛陀总是微笑着,保持沉默,什么话也不说。
但是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地被提出来,看来人们还是对这个问题比较关心的。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佛陀对他的弟子说:“拿一支小蜡烛来,我会让你们知道佛死了到什么地方去。”
弟子急忙拿来蜡烛,佛陀说:“把蜡烛点亮,然后拿过来靠近我,让我看看蜡烛的光。”
弟子把蜡烛拿到佛陀面前,用手遮掩着,担心风把蜡烛吹灭了。佛陀却训斥道:
“为什么要遮掩呢?该灭的自然会灭,遮掩是没有用的。就像死,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
于是他就吹灭了蜡烛,问:“有谁知道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它的火焰到什么地方去了?”
弟子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说不上来。
佛陀说:“佛死就如蜡烛熄灭,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佛死了就到什么地方去。和火焰熄灭是一样的道理,佛陀死了,他就消灭了。因为他是整体的一部分,他和整体共存亡。火焰是个性,个性存在于整体之中,火焰熄灭了,个性就消失了,但是整体依然存在。不要关心佛死后去哪里了,他去哪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成为佛。等到你们顿悟的时候,你们就不再会问这样的问题了。”
无处青山不道场,
何须策杖礼清凉?
云中纵有金毛现,
正眼观时非吉祥。
——唐·无名禅师
贪嗔勿取
人们常说无欲则刚,人一旦有了贪念,那么就会陷入可怕的境界。禅宗就像一面明镜,可以让每个人看清自己的内心,抛弃自我的陋念。寡欲知足,取得自己应得之份,才能平平安安地过幸福安宁的生活。
从前,有一位菩萨住在罗陀国。该国的商人每次出海采宝时,都把这位菩萨请到船上,希望借助他的力量,化险为夷,平安抵达目的地。后来,菩萨逐渐年老力衰,不愿陪他们出海。可禁不住商人苦苦恳求,他就同意了。
船只朝宝物的所在地前进,这时天空刮起北风,船只偏离了航向,一直向南方漂流。到了第七天,海水竟然变成金色,就像铺了一层黄金一样。
商人们问菩萨:“绿色的海怎么会变成金色呢?”
“我们进人了黄金之海,这里充满了不可胜数的黄金,彼此照耀闪烁,才会呈现出这种情形。我们偏离了航向,非常危险,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回到北方。”不料,船只顺风而行,继续漂向南方。几天后,海水又呈现出白色,好像冰雪世界。
菩萨又对商人说:“现在,我们到了珍珠之海。这里全是珍珠,由于珠色交相辉应,才呈现出这种光芒。但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远,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回到北方。”然而,船只还是顺风而去,继续漂向南方。
几天后,海水三度变化,呈现出青色,无异铺上了青琉璃。菩萨对商人们说:“现在我们来到青色的琉璃海。海里有无数的青色琉璃,由于琉璃颜色相映,才呈现出这种光彩。”
几天后,海水四度变化,又变成红色,好像血海一般。菩萨对商人们说:“现在,我们进人红色的琉璃海,海里充满无数的红色琉璃,由于琉璃颜色相映,才呈现这种光景。”
几天后,海水五度变化,好像流出一片墨汁,到处是漆黑的颜色。接着,远处传来巨大的爆炸声,声音凄厉,好像猛火点燃了干燥的竹林。而且,当船向南方漂流时,忽然有一根巨大的火柱,从海底掀腾而起,喷薄而出,直向天空。商人们第一次看到如此可怕的情形,他们突然意识到自己性命难保。
他们唉声叹气,不知所措,最后不得不向菩萨求援。这时,菩萨说道:
“连世间的大丈夫,都会贪生怕死。悲伤绝望只会令人失去理智,大家还是想方设法运用逃离苦海的方便吧。只要得到了这个方便,就能安全到达彼岸。大家不要沮丧,因为这个方便,我已经给你们了,请大家好好念佛吧。”
众人立刻焚香礼拜诸佛,祈求风平浪静。片刻之后,恶风终于停止,大家才脱离险难,到达藏宝之地,如愿以偿地得到许多金银财宝。
这时,菩萨向商人们说:“这些金银财宝,世间难逢。因为诸位前世有过布施,今世才能得到这样珍贵的财货。但是,你们前世广行布施的时候,有过吝啬之心,以致现在遇到恶风,身心备受惊慌苦恼。诸位对这批金银财宝,必须知足。如果贪婪无厌,必然会再次遇到灾难。在诸位寻找财宝的过程中,价值最高的莫过于生命,这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啊!”
有一位叫做金碧峰的祖师,已经修成正果,达到了无我无物的境界。有一天,皇帝知道他的神奇,便聘请他为国师,并特别赐给他一只足金铸成的、精美华贵的金钵。见到这个金钵,本已修得一颗无所执之心的金碧峰,也不禁起了凡夫之情,有时甚至是在禅定中也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只金钵。
当金碧峰禅师寿命将尽的时候,黑白无常二鬼要来捉拿他,但每次来捉拿他,金碧峰都沉浸在禅定之中,这时候,他的身心都是了无踪迹的,所以每次二鬼都是无功而返。后来,二鬼听说金碧峰贪恋金钵,经常在禅定时起心动念想到这只金钵。那时他动了这种念头,身形就会显现。于是,黑白二鬼来到金碧峰禅师的住处,等待时机要捉拿他归案。
这一天,金碧峰又进入禅定中,黑白二鬼仍然无处下手,只好等在一旁。禅定中的金碧峰突然又想起了那只金钵,身形一时显现,二鬼立刻上前捉拿,金碧峰一警觉便马上收了心,霎时间又无影无踪了。
有了这次差点丢掉性命的教训,金碧峰禅师就把皇帝所赐的金钵彻底毁掉了。从此,金碧峰禅师真正达到了无牵无挂的境界,黑白二鬼对他也无可奈何。
无欲则刚啊!我们的缺点是自己造成的,如果能够时时提醒自己,就能不断完善自己,也就不会给人留下任何借口。
诸苦所因,
贪欲为本。
若灭贪欲,
无所依止。
——法华经卷二·譬喻品
迷途与忘我
我们周围充满了机遇和诱惑,所以我们一定要用心把握正确的方向,不要被一些假象所迷惑,从而迷失自己的归途;忘我是一种精神境界,也是力量源泉,能使时光永恒、品行升华、事业成功!
在大雁山有一位佛光禅师,他在此修行禅定,研习禅道。佛光禅师很善于讲法,他经常把深奥的法理融入到生动的事例中,然后再用简单的诗偈表达出来。
有一次,一位信徒来向他讨教,说:“我曾听说:供养百千诸佛,不如供养一无心道人。不知百千诸佛有何过?无心道人又有何德?”
佛光禅师用诗偈作答:“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途。”
禅师又解释道:“只因多了一片白云,归巢的鸟雀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因为供养诸佛,心思全在佛上,反而迷失了自己;供养无心道人,却是以无心无念而超越一切。百千诸佛固然无错,可无心道人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 信士又问道:“既然寺院为清净之地,为何还要打鼓敲木鱼?”
佛光禅师仍用诗偈回答他:“直须打出青霄外,免见龙门点头人。”清净的寺院所以敲打木鱼、撞击皮鼓,另有其深义。鱼在水中从不闭眼,所以敲木鱼表示勤奋修炼,永不懈怠;打鼓,是为警示世人,消业增福。
信士又问:“在家既能学佛道,何必出家着僧装?”
佛光禅师还是用诗偈作答:“孔雀虽有七色身,不如鸿鹊能高飞。”在家修行固然很好,但不如出家更能专心致志;孔雀的颜色虽然好看,却比不上大雁能够高飞千里!
信士听后顿悟了其中的道理。
佛光禅师修行参禅专心致志,四方僧人禅客纷纷前来拜访请教。可是,每当弟子前来通报有人向禅师学道时,他总是反问:“谁是禅师?”
佛光禅师专注禅理,就连吃饭时,也在思考什么。弟子见他手拿碗筷不动,就提醒他:“师父,吃饱了吗?”
他竟然忘了自己是在吃饭,反问弟子:“说什么?谁在吃饭?”
由此可见他聚精会神的程度!
农禅是当时修炼的重要方法,佛光禅师身体力行,从不分心。
有一次,弟子担心他太累,提醒他:“师父,您真是太辛苦了!”
佛光禅师却反问道:“谁太辛苦了?”
一天,佛光禅师的弟子大智赴外地参学归来,向师父汇报了自己的见闻体会。接着问道:“师父,我在外二十年,您生活得怎样?”
佛光禅师轻松地答道:“好,好,天天诵经修道,说法著述,犹如在广阔的海洋里遨游,心旷神怡。”
两人谈到半夜,佛光禅师让大智休息,天亮后再谈。可是到了天亮,大智醒来,却听见师父的阵阵诵读声,看来师父又是通宵达旦。到了白天,佛光禅师更忙,没有一丝空闲。不是接待前来拜佛参禅的禅客,就是在禅房里执笔阅改弟子的习卷和撰述讲稿。
大智问道:“师父,二十年来都这么紧张地生活吗?怎么不见您衰老呢?” 佛光禅师笑了笑说:“大智,我可没有时间想到老啊!”
大智听了这句话,终于心有所悟:原来一个人只要具有忘我精神,就能让自己闪烁出永恒的光芒。
一个深切渴望能够早日得悟正道的和尚,发誓要到深山中苦修,希望借着山川的空灵之气,洗净自己的心境,让自己得以早登化境。
一天,和尚在山林中行走,边走边苦思一个经书上解不开的难题。突然他闻到了一股腥味,猛一抬头,前面的山路上,赫然有一只吊睛白额的猛虎,正要扑上前来。
和尚大吃一惊,连忙转身撒腿就跑。情急之下,似乎跑得特别得快。那只老虎在后面远远地追着,和尚愈跑愈快,眼看就可以脱出猛虎的威胁了。
和尚没有想到自己只顾拼命奔跑,丝毫没看清周围的环境。跑着跑着,他竟跑到了一处悬崖上。和尚仍不肯放弃最后一线希望,他快步冲向悬崖边,往下望去,心中想着,悬崖底下若是深涧,自己冒着危险纵身一跳,或许还可以侥幸逃离虎口。
悬崖底下果然是一道极深的山涧,只不过,水中隐隐约约还露出几段枯木似的东西,漂浮在山涧里。和尚仔细看了看,那些枯木竟然是一大群鳄鱼。
正当他思索着该如何处置眼前状况的同时,那只猛虎已经追到。它倏地往前一扑,和尚没有退路了,只能往山涧中一跳,手中却紧紧地抓着悬崖边垂下的一条树藤,就这样让自己凌空悬吊在崖边。
和尚希望凭着自己的臂力,或许还可以支持一会儿,等到老虎失去耐心离去,可能还有一线生机。
这时候,悬崖边不知从哪儿冒出一黑一白两只老鼠,竟不约而同地啃食起和尚手握的那道树藤,眼看两只老鼠再啃几下,树藤就要断了,和尚也将落人鳄鱼的口中。
和尚望着那两只老鼠,心中登时醒悟:这两只老鼠岂不象征白天与黑夜,不断地在啃食人们生命的剩余时光;而老虎、鳄鱼,则是自己一直不愿去坦然面对的恐惧。在生命即将结束的这一刻,和尚终于领悟到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让自己活在当下。
就在这一瞬间,老虎、鳄鱼、老鼠全都不见了,和尚好端端地站在山林之中,脸上露出宝光笑容。
诸欲求时苦,
得之多怖畏,
失时怀热恼,
一切无乐时。
——《大智度论卷十七》
敬钟如佛
凡是带有几分禅心就会有所悟有所得。修行在修心,心静自然凉。处理任何事情时,都要有虔诚斋戒、敬钟如佛的禅心,这样何事不成呢?
钟,是佛教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家,长夜已过,勿再放逸沉睡;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人应及早休息。所以,寺院一天的作息,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
有一天,奕尚禅师从禅定中起来时,刚好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特别专注地竖耳聆听,待钟声一停,他忍不住召唤侍者,问道:“早晨敲钟的人是谁?”
侍者回答道:“是一个新来的沙弥。”
于是奕尚禅师将沙弥叫来,问道:“今天早晨你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敲钟呢?”
沙弥不知禅师为什么问他,便答道:“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只为敲钟而敲钟。”
奕尚禅师问道:“不会吧?你在敲钟时,心里一定想着什么。因为我今天听到的钟声,是非常高贵响亮的声音,那是正心诚意的人才会敲出的声音。”
沙弥想了想说:“其实没有想别的,只是我尚未出家时,家师时常告诫我,敲钟的时候应该要想到钟即是佛,必须要虔诚斋戒,敬钟如佛。”
奕尚禅师听后非常满意,再三提醒道:“以后处理其他事务时,千万不要忘记保持今天敲钟的禅心。”
这位沙弥从童年起,就养成恭谨的习惯,不但敲钟,做任何事情,动任何念头,都一直记着师父和奕尚禅师的开示,保持敲钟的禅心。他就是后来的森田悟由禅师。
奕尚禅师不但识人,而且从钟声里就能听出一个人的品德,这也是由于他是有禅心的人。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有一个乞丐来找荣西禅师,哭诉道:“禅师,我的妻儿已多日粒米未进。我想尽我的一切努力给他们温饱,可是始终无法办到。连日来的霜雪使我旧病复发,我现在实在是精疲力竭了,如果再这样下去,妻儿都会饿死。禅师!请您帮帮我们吧!
荣西禅师听后颇为同情,但是身边既无钱财,又无食物,如何帮他呢?不得已只好拿出准备装饰佛像的金箔说道:“把这些金箔拿去换钱应急吧!”
听到荣西禅师的这个决定,弟子们都很惊讶,纷纷表示抗议:“老师!那些金箔是替佛像装金用的,您怎么熊轻易地送给别人?”
荣西禅师非常平和地对弟子说:“也许你们无法理解,可是我实在是为尊敬佛陀才这样做的。”弟一子们一时无法领会老师的深意,忿忿地说道,“老师!您说是为了尊敬佛陀才这么做的,那么我们将佛陀圣像变卖以后用来布施,这种不重信仰的行为也是尊敬佛陀吗?”
荣西禅师不再辩解,只是说:“我重视信仰,我尊敬佛陀,即使下地狱,我也要为佛陀这么做!”
弟子们仍然不服,还是嘀咕个没完。荣西禅师于是大声斥责道:“佛陀修道,割肉喂鹰、舍身饲虎在所不惜,佛陀是怎么对待众生的?你们真的了解佛陀吗?”
麝因香重身先死,
蚕因丝多命早亡。
世界从来多缺陷,
幻躯哪得免无常。
——明·憨山德清
沙弥开悟
执著地坚持自己的理想,无怨无悔地投身自己所喜爱的事业,但有时执著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目的,洒脱一些倒是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唐代仰山慧寂禅师,广州人,俗姓叶,九岁时,父母便送他到广州和安寺出家,到了十六岁时,父母又后悔不该送他出家,故又想尽方法,把他接回家来,令他还俗,准备完婚。慧寂知道后,大惊,着急地问道:“这是为什么呢?”
慧寂的父亲回答道:“从前我和你母亲之所以要送你到寺院里出家,是因为有一个算命先生说你命中犯凶煞,如果不投入僧门,求菩萨的庇护,便无法抚养长大。现在你已经度过了厄运,可以还俗,继承叶家香火,我与你母亲已为你安排好一门美满姻缘,你又何必执意回到寺里过清苦的生活呢?”
慧寂听后,不觉悲痛万分,一方面觉得父母用心良苦,恩情深重,一方面又觉得双亲在利用佛门,以保全儿子生命。如今厄运一过,就要立刻背弃佛门,这种伪善伪信、自私自利的行为,实在是罪过。
想来想去,慧寂决心不造孽缘,不能顺着父母心愿成婚,可是又知道语言上的争执是没有用的,于是就趁家人不注意时,将自己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一刀斩断,鲜血淋漓地盛在盘里,捧着去见双亲,长跪不起地请求道:“孩儿已身入佛门,为正信弟子,此生誓愿求取无上正等正觉,双亲大恩大德,孩儿当时时祈愿回向,却绝不再还俗成家。今断二指以示决心,请双亲成全我的愿心!” 做父母的看到慧寂盘里血渍斑斑的两截断指,知道其意志坚决再难更改,只好让慧寂返回佛门。
后来,慧寂十八岁时,到江西吉州,拜访耽源禅师,传授圆相九十六种;二十一岁,参访灵山禅师,侍从十五年;三十五岁后,领众出世,成为灵山座下的大弟子,创立中国禅宗里“伪仰宗”一派;七十三岁时圆寂,大家都尊称为“小释迦”。
有一位小沙弥,从小就立下了修行成佛的宏愿。可是,他总是想不通,自己投身佛门已三年,师父既不教诵经,又不让拜佛,总是叫自己上山砍柴。要是这样,自己要到何年何月才能悟道呢?
一天,小沙弥像往常一样上山砍柴,可他脑子里总想着怎样悟道。突然有一只罕见的动物来到了他的跟前,小沙弥好奇地问:“你是什么动物,叫什么名字,怎么长得这样奇怪?”
那只奇怪的动物回答:“我叫‘悟’。”
小沙弥一听,心中非常高兴,想道:好极了,它就是“悟”,我不正想要悟吗?我非把它抓住不可!
想到这里,只听那叫悟的动物敏感地说:“好啊!你一看到我,就想抓住我,我不会让你得逞的!”
小沙弥吓了一跳,心想:果然是悟,居然能知道我在想什么!
这时,悟得意地说:“怎么样,领教了我的厉害了吧?”
小沙弥暗想:好吧,就让你得意,我就骗骗你,装作什么都忘记的样子,然后趁你不防把你抓住!
不料,悟又开口说道:“你别想骗我了,以为我不知道吗?想装作什么都忘记的样子,然后趁我不备把我抓住。是不是?告诉你,那是行不通的!”
小沙弥听到自己的想法又一次被点破,很尴尬,但装着什么也不知道,故意不去搭理它。
悟得寸进尺,小沙弥心中想什么,它就马上全给他抖出来。
这样一来,小沙弥真的有点生气了。他想:这真是个可恶的家伙,居然连我想什么都知道,而且还要说出来,这让我多难堪。
这时,悟又说道:“你生气也没用。因为你心里想什么,我全都知道。”
看来,小沙弥的心思,确实都能被悟捕捉到。
这时,小沙弥开始重新思考:既然我心中想什么,悟全都知道,要抓住它根本不可能,我何必白费心思呢?与其这样,还不如老老实实砍柴吧!何况,我上山就是来砍柴的,抓不到悟也没有什么损失,也没有什么遗憾。
想到这里,他的心情平静下来,专心致志地挥起斧头砍柴。悟闲着无事,站在一旁看他砍柴。
小沙弥越砍越投入,手越来越用力,只听“咔嚓”一声,斧头柄给弄断了。正巧,那断斧头飞了出去,不偏不倚,正好砸在悟的头上,一下子把它打昏了。
小沙弥意外地捉住了悟,心中很高兴。而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自己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原来要想开悟,先要放弃开始的念头,而不能执著于开悟。
在山中的庙里,有一个小和尚被要求去买食用油。在离开前,庙里的厨师交给他一个大碗,并严厉地警告:“你一定要小心,你绝对不可以把油洒出来!” 小和尚答应后就下山到城里去厨师指定的店里买油。在上山回庙的路上,他想到厨师凶恶的表情及严厉的告诫,愈想愈觉得紧张。小和尚小心翼翼地端着装满油的大碗,一步一步地走在山路上,丝毫不敢左顾右盼。
很不幸的是,在他快到庙门口时,由于没有向前看路,结果踩到了一个坑。虽然没有摔跤,可是却洒掉三分之一的油。小和尚非常懊恼,而且紧张得手都开始发抖,无法把碗端稳。当他回到庙里时,碗中的油就只剩一点儿了。
厨师拿到装油的碗时,当然非常生气,他指着小和尚大骂:“你这个笨蛋,我不是说要小心吗?为什么还是浪费这么多油,真是气死我了。”
小和尚听了很难过,开始掉眼泪。另外一位老和尚听到后就跑来问是怎么回事。了解以后,他就去安抚厨师的情绪,并私下对小和尚说:“我再派你去买一次油。这次我要你在回来的途中,多观察你看到的人和事物,并且需要跟我做一个汇报。”
小和尚想要推卸这个任务,强调自己油都端不好,根本不可能既要端油,还要看风景、做汇报。
不过在老和尚的坚持下,他只有勉强上路了。在回来的途中,小和尚发现其实山路上的风景真是美。远方看得到雄伟的山峰,又有农夫在梯田上耕种。 走不久,又看到一群小孩子在路边的空地上玩得很开心,而且还有两位老先生在下棋。就在边走边看风景的情形下,不知不觉就回到庙里了。当小和尚把油交给厨师时,发现碗里的油装得满满的,一点都没有少。
木食草衣心似月,
一生无念复无涯。
时人若问居何处,
绿水青山是我家。
——唐·龙牙禅师
弥勒修佛
修佛就像做人和生活一样,对于任何的事情都要有专心致志的态度,耐心等待,最终能有所收获。只有这样你才能够获得人生的真谛。
很久以前,有一位已得大觉悟的佛,法名为“一切度王”,降到人世讲说法要。这时群众中有两位比丘,一位名叫“精进辨”,一位名叫“德乐止”,他们一起到一切度王的座前听闻法旨要义。精进辨就是后来的佛陀,德乐止则是弥勒菩萨。
那时,精进辨听闻佛法非常专心,一下子就听懂了,很快就得道,获得了六大神通;但是德乐止却在睡觉,根本不专心听法,所以没有得道。
精进辨对德乐止说:“勤奋修习才能获得道业进步,不可贪图睡眠。”
德乐止听了这句良善的谏言,马上振奋精神,但过不了多久又沉沉入睡。每次他都想:“不行!我一定要振作!”但总是忍不住又睡着。
这天,德乐止来到泉水旁边,在水边静坐,想要入禅定,没多久又昏昏欲睡。精进辨看到了,使用新得到的神通力,变成一只蜜蜂,飞扑到德乐止的眼皮上,做出要刺下去的样子。德乐止被吓醒,马上重新坐正,但没过多久又睡着了。蜜蜂看到德乐止又睡着了,便从他的袖口飞进去,从腋下钻到胸腹,小力刺了他一下。
“啊!好痛!”德乐止感觉到痛楚,一下子惊醒过来,精神陡然振作。
那只蜜蜂从袖口飞出,停在附近一朵鲜花上,德乐止端正挺直的坐着,一直盯着蜜蜂,怕它再飞来,于是提起精神,不再想睡了。
蜜蜂为了帮助德乐止快点悟道,想给他一点启示。它假装在花朵上睡着,睡得正熟时,脚跟站不稳,一阵风将花吹动,蜜蜂便掉入污泥中,然后蜜蜂急忙飞到水面,将身体洗干净再重新飞回来,安静地停止在花朵上,迎着清风唱出美妙的歌声:
“佛陀的道理就像甘醇的露水,一听闻就没有满足的时候。不应松懈怠惰,昏沉的失去体会妙义的感觉,譬如掉落到污泥中,被爱恨和欲望所捆绑。应当精勤修业,不要自恃佛陀常常会在。”
德乐止听到了,心中智慧大放光明,才知道蜜蜂是菩萨的化身,马上证得无生无灭的菩萨境界。
有一次,佛陀和他的侍者走在路上。中午的时候,佛陀饥渴难耐,便对侍者说:“刚才我们不是经过一条小河吗?你去弄些水喝。”
侍者于是拿着容器去盛水。路不远,他一会儿就找到了。可他刚到那里,就有一对商人骑着马从那条小溪经过,溪水被他们弄得浑浊不堪,根本不能喝!
于是侍者转身回去,告诉佛陀:“溪水被那些商人弄脏了,不能喝,还是重新找条小溪吧!我知道前面就有一条小溪,而且溪水非常清澈,离这里也不远,两个时辰就能到。”
佛陀说:“我们离这条小溪近,而且我现在口渴难耐,为什么还要再走两个时辰的路,去找前面的那个小溪呢?你还是到刚才的那个小溪吧。”
侍者满脸不悦地拿着容器又去了,他心想:“刚才不是看了嘛!水那么脏,怎么能喝呢?现在又让我去,这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吗?”
他决定不去了,转身对佛陀说:“我都告诉你了,溪水已经弄脏了,你为什么还要我白跑一趟呢?”
佛陀什么也没有向他解释,说道:“等一会儿你就知道了。你现在要做的只是顺从,你肯定不会白跑的!”
侍者只好又去了,可当他再次来到小溪边的时候,却看到溪水是那么的清澈、纯净,泥沙早已经不见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永恒的,只要耐心等待,总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山水君居好,
城隍我今沦。
静闻钟鼓响,
闲对白云村。
——唐·法眼文益
放下屠刀
每个人都有向善的可能,千万不要自暴自弃。与人为善,也就是与己为善。感化别人,首先要让它从罪恶感中解脱出来,这也是一种无上的美德。
禅海从前是一位武士的儿子,一次到江户游玩,做了一位高官的随从。
后来,他与大官的太太两相情悦,十分亲密。纸里包不住火,他俩的私情终于被发现了。在自卫中他杀了那位大官,带着他的太太逃往别处。
他们没有生活来源,却习惯了奢华的生活,后来两人堕落成贼,而女人的贪得无厌使禅海深恶痛绝,他终于离开了她。
禅海到很远的一个寺庙出了家,做了一名游方僧人。为了补偿他的罪过,他下定决心要在有生之年完成一件善举。
他知道某处悬岩上面有条道路非常危险,已断送了不少人的性命。因此,他决心在它下面挖一条隧道,取而代之。
他白天乞食,夜晚挖掘隧道,日日不辍。三十年过去了,一条长达两千多米的隧道,终于挖通了。
在禅海完成这条隧道的前两年,那位大官的儿子已经成为一名剑道高手。他四处寻觅禅海,终于发现了禅海,要置他于死地。
禅海平静地对他说:“我心甘情愿地把我的生命给你。但是,请让我挖成这条隧道,等到这件工作完成的那天,你就可以杀了我。”
于是,这位大官的儿子就耐下性子等待那一天。时间一天天过去,禅海仍在不断地挖着。一晃又是几个月,大官的儿子闲等着感到十分无聊,便开始帮禅海挖掘。等他帮了一年后,对禅海的坚强意志十分钦佩。
隧道终于挖成了,人们可以从它里面安全通过。
禅海放下手中的工具,欣慰地长吁一口气说:“隧道完成了,我心愿已了,现在请你砍去我的头吧。”
那位年轻的复仇者满眼含泪,动情地说道:“你是我的老师呀!我怎能下手砍自己老师的头呢?”
再看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住在大山里的禅师,他们讨论关于美德的问题。这时候,一个强盗也找到了禅师,他跪在禅师面前说:“禅师,我的罪过太大了,很多年来我一直寝食难安,难以摆脱心魔的困扰,所以我才来找你,请你为我澄清心灵。”
禅师对他说:“你找我可能找错人了,我的罪孽可能比你的更深重。”
强盗说:“我做过很多坏事。”
禅师说:“我曾经做的坏事肯定比你还要多。”
强盗又说:“我杀过很多人,闭上眼睛我就能看见他们的鲜血。”
禅师回答说:“我也杀过很多人,我不用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他们的鲜血。” 强盗说:“我做的一些事简直没有人性。”
禅师回答:“我都不敢想那些以前我做的没有人性的事。”
强盗听禅师这么说,就用一种鄙夷的眼睛看了看禅师,说:“既然你是这么一个人,为什么还在这里自称为禅师,还在这里骗人呢!”于是他起身轻松地下山去了。
年轻人在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等到那个强盗离去以后,他满脸疑惑地向禅师问道:“你为什么要这样说?我很了解你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生中从未杀生。你为什么要把自己说成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呢?难道你没有从那个强盗的眼中看到他已经对你失去信任了吗?”
禅师说道:“他的确已经不信任我了,但是你难道没有从他的眼睛中看到他如释重负的感觉吗?还有什么比这样更能让他弃恶从善呢?”
年轻人激动地说:“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美德!”
远处传来那个强盗欢乐的叫喊声:“我以后再也不做坏人了!”这个声音响彻了山谷。
滔滔不持戒,
兀兀不坐禅。
酽茶三两碗,
意在镢头边。
——唐·仰山慧寂
僧抱秀女
有些事放不下是因为心中有太多的杂念。放下再放下,这就是排除烦恼、排除忧愁、立身处世的最有效办法。世事变幻,祸福无常。当你遇到一些意外的突发事件时,能否处变不惊,从容应付呢?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平凡的人们很少能做到。只有超脱生死的境界才会做到处事不惊。
坦山和尚天赋聪明而且勤奋好学,他虽然年纪轻轻,但悟道颇深,常常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来,事后却又能让他人深受启发。
一天,坦山和尚准备拜访一位他仰慕已久的高僧,高僧是几百里外一座寺庙的住持。早上,天空阴沉沉的,远处还不时传来阵阵雷声。跟随坦山一同出门的小和尚犹豫了,轻声说:
“快下大雨了,还是等雨停后再走吧。”坦山连头都不抬,拿着伞就跨出了门,边走边说:“出家人怕什么风雨。”
小和尚没有办法,只好紧随其后。两人才走了半里山路,瓢泼大雨便倾盆而下。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坦山和小和尚合撑着伞,顶风冒雨,相互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行进着,半天也没遇上一个人。
前面的道路越走越泥泞,几次小和尚都差点滑倒,幸亏坦山及时拉住他。走着走着,小和尚突然站住了,两眼愣愣地看着前方,好像被人施了定身法似的。坦山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不远处的路边站着一位年轻的姑娘。在这样大雨滂沱的荒郊野外出现一位妙龄秀女,难怪小和尚吃惊发呆!
这真是位难得一见的美女,圆圆的瓜子脸上两道弯弯的黛眉,长着一对晶莹闪亮的大眼睛,挺直的鼻梁下是一张鲜红欲滴的樱桃小口,一头秀发好似瀑布披在腰间。然而她此刻秀眉微蹙,面有难色。原来她穿着一身崭新绸的布衣裙,脚下却是一片泥潭,她生怕跨过去弄脏了衣服,正在那里犯愁呢。
坦山大步走上前去:“姑娘,我来帮你。”说完,他伸出双臂,将姑娘抱过了那片泥潭。
以后一路行来,小和尚一直闷闷不乐地跟在坦山身后走着,一句话也不说,也不要他搀扶了。
傍晚时分,雨终于停了,天边露出了一抹淡淡的晚霞,坦山和小和尚找到一个小客栈投宿。直到吃完饭,坦山洗脚准备上床休息时,小和尚终于忍不住开口说话了:“我们出家人应当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尤其是不能接近年轻貌美的女子,您怎么可以抱着她呢?”
“谁?哪个女子?”坦山愣了愣,然后微笑了,“噢,原来你是说我们路上遇到的女子。我可是早就把她放下了,难道你还一直抱着她吗?”
雪峰、岩头、沁山三位禅师都是德高望重的得道高僧。他们是同道好友,经常结伴云游,四处讲经说法。
这天他们来到了湖北地面,时值夏天,天气有些闷热,于是三人来到了一条河边沐浴乘凉。三人刚洗浴完毕,坐在岸边正谈论中午去哪里化缘。这时从河里漂来一片绿油油的菜叶,颜色很是新鲜,这引起了三人的兴趣。
岩头首先开口了:“你们看,这河中有新鲜菜叶漂流,上游一定有人家居住,我们沿着河流再向上走,一定能化到斋饭。”
沁山接着说:“这么新鲜完好的一片菜叶,怎么舍得让它白白流走,真是太可惜了!”
雪峰说:“如此不知惜福之人,不值得我们去教化,咱们还是到别处去化斋吧!”
他们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正在为此争论不休。这时一个人急急忙忙从河上游跑了过来,见到他们三人正坐在岸边谈话,于是高声问道:“师父!你们有没有看到水中有一片菜叶漂过?我刚才在河里洗菜,一不小心掉下了一片菜叶被河水冲走了。我现在正急着追寻那片流失的菜叶,如果追不到它,那就实在太可惜了。”说完又急急忙忙追了下去。
三位禅师听后,禁不住哈哈大笑,不约而同地说:“我们今天就到他家弘法化缘吧!”
一座泥像倚立在路边,看着过往的人群十分地羡慕,觉得做一个活生生的人真好,他就向佛陀呼救:“佛陀,请让我变成人吧!”
“你要想变成人可以,但是你必须先跟我试走一下人生之路。假如你承受不了人生的痛苦,我马上就把你还原。”佛陀说完,手臂一挥,泥像真的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青年。
于是,青年跟随佛陀来到悬崖边。只见两座悬崖遥遥相对,此崖为“生”,彼崖为“死”,中间由一条长长的铁索桥连接着。这座铁索桥又由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铁环串联而成。
“现在,请你从此岸走向彼岸吧!”
青年战战兢兢地踩着一个个大小不同链环的边缘前行。然而,一不小心,便跌进了一个铁环之中,两腿顿时失去了支撑,胸口被链环卡得紧紧地几乎透不过气来。青年大声呼救:“好痛苦呀!快救命呀!”
“请君自救吧。在这条路上,能够救你的,只有你自己。”佛陀在前方微笑着说。
青年扭动身躯,拼死挣扎,好不容易才从痛苦之环中解脱出来。“你是个什么链环,为何卡得我如此痛苦?”青年愤然道。
“我是名利之环。”脚下的链环答道。
青年继续朝前走。忽然,隐约间,一个绝色美女朝青年嫣然一笑,青年飘然走神,脚下一滑,又跌入一个环中,被链环死死卡住。青年惊恐地再次呼救:“救……救命啊!”
这时佛陀再次在前方出现,他微笑着缓缓说道:“在这条路上,没有人可以救你,只有你自己自救。”
青年拼尽全力,总算从这个环中挣扎了出来,然而他已累得精疲力竭,便坐在两个链环间边休息边想:“刚才这是个什么痛苦之环呢?”
“我是美色链环。”脚下的链环答道。
青年继续向前赶路。他接着又掉进了贪欲的链环、妒忌的链环、仇恨的链环……等他从这些个痛苦之环中挣扎出来,已经没有勇气再走下去了。
于是,佛陀就对他说:“人生虽然有许多的痛苦,但也有战胜痛苦之后的轻松和欢乐,你难道真愿放弃人生吗?”佛陀问道。
“人生之路痛苦太多,欢乐和愉快太短暂太少了,我决定放弃人生,还是去做我的泥像吧!”青年毫不犹豫。
佛陀长袖一挥,青年又还原为一尊泥像。然而不久,泥像便被一场大雨冲成了一堆烂泥。
每天晚上,云居禅师都要去荒岛上的洞穴里坐禅。
有几个爱捣乱的年轻人想捉弄一下他,便藏在他必经的路上,等到他过来的时候,一个人从树上把手垂下来,扣在禅师的头上。
年轻人原以为云居禅师必定会吓得魂飞魄散,哪知云居禅师任年轻人扣住自己的头,静静地站立不动。年轻人反而吓了一跳,急忙将手缩回,此时,云居禅师又若无其事地离去了。
第二天,他们几个一起到云居禅师那儿去,他们向云居禅师问道:“大师,听说附近经常闹鬼,有这回事吗?
云居禅师说:“没有的事!”
“是吗?我们听说有人在晚上走路的时候被魔鬼按住了头。”
“那不是什么魔鬼,而是村里的年轻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
云居禅师答道:“因为魔鬼没有那么宽厚暖和的手呀!
他紧接着说:“临阵不惧生死,是将军之勇;进山不惧虎狼,是猎人之勇;入水不惧蛟龙,是渔人之勇;和尚的勇是什么?就是一个字‘悟’。连生死都已经超脱,怎么还会有恐惧感呢?”
云岩禅师正在编织草鞋的时候,洞山禅师从他身边经过,一见面就说道:
“老师!我可以跟您要一样东西吗?”
云岩禅师回答道:“你说说看!”
洞山不客气的说道:“我想要你的眼珠。”
云岩禅师很平静的道:“要眼珠?那你自己的眼珠呢?”
洞山道:“我没有眼珠!”
云岩禅师淡淡一笑,说:“要是你有眼珠,如何安置?”
洞山无言以对。
云岩禅师此时才非常严肃的说道:“我想你要的眼珠,应该不是我的眼珠,而是你自己的眼珠吧?”
洞山禅师又改变口气道:“事实上我要的不是眼珠。”
云岩禅师终于忍不住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便对洞山禅师大喝一声道:“你给我出去!”
洞山禅师并不讶异,仍非常诚恳的说道:“出去可以,只是我没有眼珠,看不清前途的道路。”
云岩禅师用手摸一摸自己的心,说道:“这不早就给你了吗?还说什么看不到!”
洞山禅师终于言下省悟。
洞山禅师向别人要眼珠,这是很怪异的事,就算高明如云岩禅师,起初也只能告诉他眼睛长在自己额头上,为什么向别人要呢?最后知道洞山要的不是‘肉眼’,云岩禅师提示出‘心眼’的妙道,洞山才有所契悟。
肉眼,是观看世间万象长短方圆青红赤白的,这种观看只是表面的、生灭的、现象的,而心眼才能观察宇宙万有的本体,这种观察是普遍的,里外如一的,难怪洞山虽有肉眼,仍看不清前途的道路,此道路即自己的本来面目,即成佛作祖的目标,当云岩告诉他心眼的妙用,洞山就有省悟了。
雪峰禅师和岩头禅师同行至湖南鳌山时,遇雪不能前进。岩头整天不是闲散,便是睡觉。雪峰总是坐禅,他责备岩头不该只管睡觉。岩头责备他不该每天只管坐禅。雪峰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我这里还不够稳定,怎敢自欺欺人呢?”
岩头很是惊奇,两眼一直注视着雪峰。
雪峰道:“实在说,参禅以来,我一直心有未安啊!”
岩头禅师觉得机缘成熟,就慈悲的指导道:
“果真如此,你把所见的一一告诉我。对的我为你印证;不对的我替你破除!”
雪峰就把自己修行的经过说了一遍。岩头听了雪峰的话后,便喝道:
“你没有听说过吗?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雪峰便说:“我以后该怎么办呢?”
岩头禅师又再放低声音道:“假如你宣扬大教的话,一切言行,必须都要从自己胸中流出,要能顶天立地而行。”
雪峰闻言,当即彻悟。
世间的知识,甚至科学,都是从外界现象上去了解的,而佛法,则是从内心本体上去证悟的。雪峰久久不悟,是因外境的森罗万象,在心中还有所执取,无法止息妄念,“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要能“从心流出,才是本性。”这就是不要在枝末上钻研,要从大体上立根!
一住寒山万事休,
更无杂念挂心头。
闲书石壁题诗句,
任运还同不系舟。
——唐·寒山
拨火悟道
大智慧往往隐藏于普通的生活中,要用心观察,用心体会。只有自己去努力追寻,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和领悟。
在禅宗中,沩仰宗是开宗最早的一派,它的开山祖是沩山灵佑禅师。
起初,沩山灵佑为寻求开悟,来到百丈禅师门下习禅。
冬夜,山风凛冽,百丈禅师一觉醒来,冻得浑身哆嗦。他伸手探探床前的火盆,尚有一丝温热,于是吩咐侍立一旁的灵佑说:
“你拨一拨炉中,看看有火没有?”
灵佑拿起火棍草草拨了两下。说:“师父,炉中没火了。”
百丈禅师站起身来,拿过火棍深深一拨,拨出一点火星给灵佑看,并说道:“你说没有火,这是什么?”
灵佑顿觉醍醐灌顶,得以开悟,忙叩首谢师。
百丈又说:“灵佑,你先前未悟只是暂时的。经书上曾说,要想认识佛性的义理,应当观察时节的条件和关系。时节既然到了,如迷忽悟,如忘忽忆,才能了悟本体。心性不是从身外去寻找的,如今你已经有所认识,自己应好好地爱护。”
第二天,灵佑随百丈禅师上山劳动。百丈问道:“灵佑,带火了吗?”
灵佑随即拾起一根柴吹了两下,递给师父。百丈禅师赞叹地说:
“如虫御木,偶尔成文。”
沩山于炉中拨火未见火,百丈深拨其底见火星,无火亦有火;伪山拾起柴吹两吹,柴头无火又有火。“火”喻本体心性,原本自身已具备,迷时不见悟时逢,伪山由此发悟。百丈说对于本体心性的了悟,就好比小虫蚀木一样,虽则偶然,但点滴积累,总会了悟的。
唐代的智闲和尚曾拜灵佑禅师为师。有一次灵佑问智闲:“你还在娘胎里的时候,在做什么事呢?”
“还在娘胎里的时候,能做什么事呢?”他冥思苦想无言以对。于是说:“弟子愚钝,请师父赐教!”
灵佑笑着说:“我不能说我想听的是你的见解。”
智闲只好回去,翻箱倒柜查阅经典,但没有一本书是有用的。他这才感悟道:“本以为饱读诗书就可以体味佛法,参透人生的哲理,不想都是一场空啊!”
灰心之余,智闲一把火将佛籍经典全部烧掉了,并发誓说:“从今以后再也不学佛法了,省得浪费力气!”
于是他前去辞别灵佑禅师,准备下山。禅师没有任何安慰他的话,也没有挽留他,任他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智闲来到一个破损的寺庙里,还过着和原来一样的生活,但是心里还总是放不下禅师问他的话。
有一天他随便把一片碎瓦块抛了出去。瓦块打到一棵竹子上,竹子发出了清脆的声音。智闲脑中突然一片空明,内心澎湃。他感到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颤抖和喜悦,他体验到了禅悟的境界。
他终于醒悟了:“只有在生活实践中自悟自证,才能获得禅旨的真谛。”于是立即赶到灵佑禅师身边说:“禅师如果当时为我说破了题意,我今天怎么会体会到顿悟的感觉呢?”
原来,悟的魅力就在于长久地追寻和执著地思索之后,突然感受到了宇宙和生命的那种永恒和谐的意义。并且觉悟到这其实是一种固有的东西的时候就会从内心的纠缠中解脱。你会突然间发现,一切都为之改变了。
若欲求除灭,
无量诸过恶。
应当一切时,
勇猛大精进。
——《六十华严经卷五》
香严击竹
画饼不能充饥,悟道全靠自己。在觉悟的过程中,常常是偶然间顿悟。外在的修炼不能使人超脱,真正的感悟来自心灵的体验。
香严智闲禅师是百丈禅师的弟子,学通三藏,知识广博。百丈禅师圆寂时指示他到师兄沩山灵佑那里去继续参禅学道,香严依言前往。
有一天,灵佑禅师对香严说:“我听说你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这是你聪明伶俐的地方。我现在想问你几件事,你试着说一句,让我预测一下你的未来。”
香严想了好半天,才说出几句,但都被灵佑否定了。
香严说:“还是请师兄为我说说吧。”
灵佑斩钉截铁地说:“我不能告诉你。因为我告诉你答案的话,那仍然是我的东西,和你不相干。我告诉了你,你将来会后悔,甚至会埋怨我的。”
香严只得退回僧室。他把自己收集的各地禅师的语句都翻了一遍,竟然没有一句现成的话可以来应对,不由地感叹画饼不能充饥,于是把这些笔记都烧掉了。
香严哭着告别灵佑师兄,说:“今生不再学佛法,就做个长期行脚的吃饭僧算了,免得劳心役神。”
香严来到南阳,看到慧忠国师的遗迹,便住在这里。有一天,他正在割除草木,随手扔出一块碎石。那石头恰巧打在竹竿上,发出清脆的声音。香严愣了一下,突然省悟了。他立刻回到房中沐浴焚香,向着灵佑禅师的方向遥遥叩拜,由衷地说道:“师兄实在慈悲,当时如果对我说了,哪有今天的开悟!”
禅师启发弟子,是逼他自省自悟。香严受逼,明白了依靠书本,依靠他人是无用的。他绝望之下,一把火烧了笔记,决心不再学佛法。但也正是在这种绝境中,抛石击竹的偶然一声,撞开了他大彻大悟的智慧之门。
某一天,六祖慧能来到南海法性寺,正好遇到印宗法师讲《涅盘经》。那时,风吹刹幡,有二位僧人辩论风和幡,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两人争执不已。六祖却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动。”印宗问六祖:“五祖有何传授?”六祖答道:“只讲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印宗问:“为何不论禅定、解脱?”六祖答:“那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印宗又问:“什么是不二之法?”六祖答:“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这就是不二。” 慧能禅师见弟子整日打坐,便问:“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我参禅啊!”
“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
“可是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静地观察一切,终日坐禅吗?”
禅师说:“终日打坐,这不是禅,而是在折磨自己的身体。”
弟子们都感到迷茫。
慧能禅师接着说:“禅定,不是整个人像木头、石头一样地死坐着,而是一种身心极度宁静、清明的状态。离开外界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宁不散乱,是定。如果执著人间的物相,内心即散乱;如果离开一切物相的诱惑及困扰,心灵就不会散乱了。我们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定,只因为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就活得愚昧迷失了。”
弟子躬身问:“那么,怎样才能去除妄念、不被世间迷惑呢?”
慧能说道:“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就化为地狱。心生毒害,人就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处处就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生愚痴,处处都是苦海。”
“在普通人看来,清明和痴迷是完全对立的,但真正的人却知道它们都是人的意识,没有太大的差别。人世间万物皆是虚幻,生命的本源也就是生命的终点。财富、成就、名位和功勋对于生命来说只不过是灰尘与飞烟,而心乱就是因为身在尘世,心静则是因为身在禅中,没有中断就没有连续,没有来也就没有去。”
禅师的话唤醒了弟子们,他们终于醒悟。
宋朝的雪窦禅师在淮水旁遇到了学士曾会先生。曾会问道:“禅师,您要到哪里去?”
雪窦很有礼貌地回答道:“不一定,也许往钱塘,也许往天台方面去看看。”
曾会就建议道:“灵隐寺的住持珊禅师跟我很好,我写封介绍信给您带去,他定会好好地待您。”
可是雪窦禅师到了灵隐寺时,并没有把介绍信拿出来求见住持,一直隐藏在大众中过了三年。曾会于三年后奉令出使浙江时,便到灵隐寺去找雪窦禅师,但寺僧却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曾会不信,便自己去雪窦所住的僧房内,在一千多位僧众中找来找去,才找到雪窦,便问道:“为什么您不去见住持而隐藏在这里?是不是我为你写的介绍信丢了?”
雪窦:“不敢,不敢,因我是一个雪水僧,一无所求,所以不做你的邮差呀!”
说完,从袖里拿出原封不动的介绍信交还给曾会,双方哈哈大笑。
曾会即将雪窦引见与住持珊禅师,珊禅师甚惜其才,嗣后苏州翠峰寺欠住持时,就推荐雪窦任其住持。
一个人应该依靠自己的实力和个人的奋斗在社会上立足,而不应该依赖别人的提携或“裙带”关系,这样既显示了你的骨气,又能显示你的才气。
有一个佛教的信徒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就喊道:“禅师!佛法不是讲求普度众生吗,度我一程如何?”
禅师道:“我走在雨里,你躲在屋檐下,这里有雨,而檐下无雨,何必需要我度你呢?”
信徒听禅师这样说,立刻走出屋檐,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应该可以度我了吧?”禅师说道:“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没有淋因为我带伞了。而你淋雨是因为没有带伞。准确地说,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如果要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吧!”
那信徒站在雨中被淋得浑身湿透,他说:“不愿意度我就早说,何必绕这么大的圈子,我看佛法讲求的不是‘普度众生’而是‘专度自己’!
禅师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说:“想要不淋雨,就要自己找伞。真正悟道的人是不会被外物干扰的。雨天不带伞,一心只想着别人肯定会带伞,肯定会有人帮助自己的,这种想法最是害人。总想着依赖别人,自己不肯努力,到头来必定是什么也不能得到。本性是人生来就有的,只不过有的人还没有找到,平时不去寻找,只想依靠别人,不肯利用自己潜在的资源,只把眼光放在别人身上,这样怎么能够取得成功呢?”
求人不如求己,大师的修道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以前,有位叫明慧的和尚一心向道。为了能够早日达成正果,便住在深山中的一座寺庙中潜心修行。
但是,明慧和尚每次打坐入定时,眼前都会出现一只大蜘蛛。那只蜘蛛张牙舞爪,不住地跟他捣乱;他并不害怕,但是却无法静下心来修行。
为此,明慧和尚十分苦恼,于是向祖师求教:“师父,每次我一入定,就会出现一只大蜘蛛,无论我怎么赶它也不走,请祖师为弟子指点迷津。”
祖师听了非常惊异,说道:“居然有这种事情?这样吧,下次你入定时,拿一支笔,等蜘蛛出现时在它肚子上画个圈,看看它是何方怪物,我也好为你斩除。”
明慧和尚在下次入定的时候,果然拿了一支笔,等蜘蛛一出现,他飞快地在它肚子上画了一个大红圈。蜘蛛一点防备也没有,仓皇地逃走了,明慧和尚很快安然入定。待他出定一看,赫然发现自己肚子上有一个大红圈!
明慧和尚恍然大悟:原来阻挠自己修行的就是自己呀!
三十年来海上游,
水清鱼现不吞钩。
钓竿砍尽重栽竹,
不计功程得便休。
——唐·船子德诚
即心是佛
万事贵在一心,持之以恒;朝三暮四,心猿意马,什么事都做不好。坚持到底,你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即心是佛”是马祖学禅的心得。马祖俗姓马,四川人,法号道一,“马祖”是中唐后弟子们出于对道一法师的敬重而称呼他的。他曾在福州弘禅宗,普渡众生。
各地出家人都很仰慕马祖。有一次,一位名叫法常的和尚从大梅山来见他。
马祖问道:“你来这里有什么事?”
法常答道:“我来求佛法。”
马祖又问:“求什么法?”
法常恭敬地说:“向你请教!”
马祖合掌,接着又合眼,嘴里吐出四个字:“即心是佛。”
法常听了,顿时开悟,谢过马祖,回到自己平时参禅的地方。
过了一段时间,马祖想起了法常,就派一位弟子前去探望,看看他对“即心是佛”四字是否真正悟通。
弟子找到法常,一进门就看见法常在专心参禅,于是开口便问:“禅师,你从前在马祖那里曾经得到什么见识?”
法常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合掌合眼,一心参禅。
弟子见法常聚精会神,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就大声喊:“马祖过去跟您说过什么?”
法常答话了:“即心是佛。”
弟子叫了一声,接着又说:“马祖现在说‘非心非佛’,不再说‘即心是佛了’!”
法常听罢,长叹一声:“这个老汉捉弄人,让他‘非心非佛’吧,我还是‘即心是佛’。”
弟子回见马祖,把法常的情况细述一遍。马祖感到法常悟得透彻,脚踏实地,心不受扰,不禁合掌欢喜,对众弟子说:“梅子熟了!”
此话一语双关,表面上是说法常所住的大梅山上的梅子已成熟,暗中却指法常的功夫已经到家了。
拨草占风辨正邪,
先须拈去眼中沙。
举头若味天皇饼,
虚心难吃赵州茶。
——宋·黄龙慧南
顺其自然
禅的世界是要我们超出是非、善恶、有无、好坏、枯荣等等相对的世界,禅的世界是要我们在生死之外,找寻另一个立身立命的所在。佛道哲理生死荣枯,本是自然。各有各的道理,我们不必执著其中,争断长短是非。凡事顺其自然,不必刻意强求,只要付出了就一定能够得到回报!
禅院的草地上一片枯黄,小和尚看在眼里,对师父说:“师父,快撒点草籽吧!这草地太难看了。”
师父说:“不着急,什么时候有空了,我去买一些草籽。什么时候都能撒,急什么呢?随时!”
中秋的时候,师父把草籽买回来,交给小和尚,对他说:“去吧,把草籽撒在地上。”
小和尚高兴地说:“草籽撒上了,地上就能长出绿油油的青草!”
起风了,小和尚一边撒,草籽一边飘。
“不好,许多草籽都被吹走了!”小和尚喊道。
师父说:“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担心什么呢?随性!”
草籽撒上了,许多麻雀飞来,在地上专挑饱满的草籽吃。小和尚看见了,惊慌地说:
“不好,草籽都被小鸟吃了!这下完了,明年这片地就没有小草了!”
师父说:“没关系!草籽多,小鸟是吃不完的!你就放心吧!明年这里一定会有小草的。随意!”
夜里下了大雨,小和尚一直不能入睡,他心里暗暗担心草籽被冲走。第二天早上,他早早跑出了禅房,果然地上的草籽都不见了。于是他马上跑进师父的禅房说:“师父,昨夜一场大雨把地上的草籽都冲走了,怎么办呀?”
师父不慌不忙地说:“不用着急,草籽被冲到哪里,它就在哪里发芽!随缘!”
不久,许多青翠的草苗果然破土而出,原来没有撒到的一些角落里居然也长出了许多青翠的小苗。
小和尚高兴地对师父说:“师父,太好了,我种的草长出来了!”
师父点点头说:“随喜!”
药山禅师有两个弟子,一个叫云严,一个叫道吾。
有一天,师徒几个到山上参禅,药山看到山上有一棵树长得很茂盛,旁边的一棵树却枯死了,于是药山禅师问道:“荣的好,还是枯的好?”
道吾说:“荣的好!”云严却回答说:“枯的好!”
正在这个时候,来了一个小和尚,药山就问他:“你说是荣的好,还是枯的好?”
小和尚说:“荣的任它荣,枯的任它枯。”
禅师说:“荣自有荣的道理,枯也有枯的理由。我们平常所指的人间是非、善恶、长短,可以说都是从常识上去认识的,都不过停留在分别的界限而已,小和尚却能从无分别的事物上去体会道的无差别性,所以说‘荣的任它荣,枯的任它枯’。”
生活就是一边享受美好,一边为美好擦泪的过程。世间总是有很多恼人的事情,想要自己不被这些事情所困扰,就要豁达地面对人生,洒脱自在地为人,才是为人处世的真谛。
一天,天台山国清寺的丰干禅师在松林漫步时捡到一个小孩,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大家都叫那孩子“拾得”。
就这样,拾得在国清寺安住下来。长大以后,上座就让拾得担任添饭的行堂工作。时间一久,拾得也交了不少道友,尤其与其中一个名叫寒山的相交最为莫逆,因为寒山贫困,拾得就将斋堂里吃剩的饭渣用一个竹筒装起来给寒山背回去用。
有一天寒山问拾得:“如果世间有人无端的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恶厌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道:“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
寒山再问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处事秘诀,可以躲避别人恶意的纠缠呢?”
拾得回答道:“弥勒菩萨偈语说: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如果能够体会偈中的精神,那就是无上的处事秘诀。”
无分别而证知的世界,才是实相的世界。而我们所认识的千差万别的外相,都是虚假不实,幻化不真的,甚至我们所妄执的善恶也不是绝对的。好比我们用的拳头无缘无故地打人一拳,这个拳头就是恶的;如果我们好心帮人捶背,这个拳头又变成善的。恶的拳头可以变成善的,可见善恶本身没有自性,事实上拳头本身无所谓善恶,这一切只不过是我们对万法的一种差别与执著。
有一座寺院,很小,只有一个看门的小沙弥。但香火很旺,来求愿的人很多。小沙弥看着住持每天应接不暇,就自告奋勇对住持说:“你休息一会吧,我来代替你做。”
住持想了想,同意了。不过他提了一个条件:“当你站在这里时,不管看到什么或听到什么,都不能说话。”
这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非常简单,小沙弥欣然答应。
每天来求愿的人的确很多,而且提出的要求五花八门,小沙弥惊奇万分,但都忍着不说。
直到有一天,先是来了个富翁,求富贵的,走时将一袋钱币遗失在寺院里。接着进来的是一个穷人,他的一家四口处于饥饿之中,来求住持救助。当他站起身时,意外地发现了这袋钱,大喜而泣。当他拎起钱袋跑了后,又进来一个年轻人,年轻人要出海远航,特来祈求平安。正祈祷着,那个丢了钱的富翁匆匆跑回来了,一口咬定是他捡了钱,抓住年轻人死不肯放……在两人闹得不可开交之际,小沙弥憋不住开口了……
不消说,富翁立即跑出去找那个穷人,而年轻人匆匆起身去赶那班船。当他们都走后,住持气愤地站起来:“谁让你说话的?你给我出去。”
小沙弥也很气愤:“难道我说的不是真相吗?”
住持说:“那个富人银子本来就应丢失;那个穷人一家都快饿死了,那袋钱本可救这一家子;而最可怜的是那位年轻人,本来,再纠缠一会,他就晚点了,现在,他乘坐的那只船正在沉没……”
话不说不明,但是世间的很多事情都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有的即使用语言加以描述,也很难做到完全的表述清楚,很多时候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就可以实现人与人的沟通,这就是所谓的心有灵犀。
曾经有一个青年,在未出家前,常常遭到别人的辱骂,反骂回去时,换来的却是更大的羞辱,最后因为耐不住自尊连番受挫,一时心灰意冷,才忿而出家。
教他佛学的师父洞悉了他心中的障碍,忽然一改和善的态度,动辄吼骂,视之为无物。
“怎么?骂你,你不高兴是吧!不服气,你也可以反骂回来呀!为什么不敢?因为我是你师父?因为怕骂了我,我会赶你出去,天下之大就没有你可以容身之所?还是你怕会骂输我,担心自尊受到更大的侮辱,惟恐又刺伤了从前的痛处?”
青年气得额头青筋浮凸,简直就像是密封在罐子里的炸药。
“像你现在的心境,如何习法学道?我这里有两条路给你选,一条是去后山禁闭室修行两年,一条是立刻滚出山门。”师父不留情面地说。
青年气虽气,但一想到:这已是人生最后的退路,离开这儿,岂不又要回到原来的世界?一个人寂寞独处,总好过骂不赢人,一再地被羞辱好。他决定修行两年。
两年期间,师父不定时的会来到后山,在禁闭室外,故意骂他不长进,是庸夫一个。而他总是紧闭门窗,独自在里头气得跺脚,以忍功回应。无奈,越忍耐就越气,修行还怎么修得下去?
一天,师父又来到禁闭室外,大骂他不是个东西,没想到他却出声回应了:“谢谢师父的赞美,弟子还真不是个东西呢!”
师父察知他有所转变,但不晓得到达何种程度,继续骂:“哎呀!你这个烂东西,竟然敢顶撞师父!”
青年再回应:“啊!师父,您说对了!弟子全身上下就没一处是好东西,若非这个虚假不实的烂身体,弟子早云游四海去了!”
“哼!你这废物,将来出门可别说是我的徒弟!”
青年在屋里大声笑答:“不敢,不敢!我会说自己是师父的一堆屎,将来有机会埋在土里,滋养大地,使万物受育。幸哉!幸哉!”
师父终于再也骂不下去,高兴地说:“你现在的心胸,想必是万里无云的晴空了。既然阴霾已去,还赖在笼子里干什么?出来吧!”
许多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们要静静地用心体会这种玄妙的禅理。
无德禅师行脚来到佛光禅师处,佛光禅师对他说道:“你是有名的禅者,为什么不找个地方隐居呢?”
无德禅师无奈地答道:“我不知道,究竟哪里是我的隐居之处呢?”
佛光禅师叹了口气,说道:“虽然你是很好的长老禅师,却连隐居之处都不知道。”
无德禅师说道:“我骑了三十年马,不料今天竟被驴子摔了下来。”
这样,无德禅师就在佛光禅师处住下来。
一学僧问无德禅师道:“要离开佛教义学,请禅师帮我抉择一下。”
无德禅师告诉他道:“如果是那样的人就可以。”
学僧刚要礼拜,无德禅师说:“你问得很好,你问得很好!”
学僧莫名其妙,说道:“我本想请教禅师,可是你却只说问得好。”
无德禅师答道:“我今天不回答。”
学僧问道:“干净得一尘不染时,又是怎么样呢?”
无德禅师答道:“那种客人我这里不留。”
学僧问道:“禅师的家风是什么?”
无德禅师说道:“我不告诉你。”
学僧非常不满,责问道:“您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无德禅师也就不客气,说道:“这就是我的家风。”
学僧更是认真地责问道:“您的家风就是没有一句话吗?”
无德禅师说道:“打坐!”
学僧顶撞道:“街上的乞丐不都在坐着吗?”
无德禅师拿出一个铜钱给学僧。
学僧终于省悟。
无德禅师再见佛光禅师,报告说道:“当行脚的时候行脚,当隐居的时候隐居,我现在已找到隐居的地方!”
并不需要过多的说教,这种无言教育结果可以更加有效。说话的力量有时比不上不说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学习人生的哲理。
有一次,临济禅师行脚来到翠峰山,便顺道去参访翠峰禅师。翠峰禅师一见临济禅师,就问道:“您从何处来?”
临济答道:“从黄檗禅师那里来。”
翠峰禅师听到黄檗禅师的名字,非常高兴,问道:“平常黄檗禅师怎样教导学生呢?”
临济答道:“能用言语表达的东西都不是真理,黄檗禅师是从来不用言语教导学生的。”
翠峰奇怪地问道:“什么都不言说,什么都不教导,那学生怎么参学呢?”
临济答道:“教导是有的,只是不同于一般言说,有时扬眉瞬目,有时棒喝打骂,若论教授,一个字也没有。”
翠峰说道:“能否举个例子?”
临济答道:“我是举不出例子的,因为那是足迹所不能到达的境地,如一箭射过西天。”
翠峰问道:“足迹不能到达,心念总可到达。”
临济说道:“如果一定要心念到达,那难免有所偏差。”
翠峰又问道:“如果完全封闭语言意念,我们怎么见道呢?”
临济答道:“当下见道!”
世间变化无常,只有适应这种变化,才能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不要去探究一些毫无意义的事物,而是踏踏实实地看清当务之急。
洞山禅师问龙山禅师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座山有没有路,我怎么进来的,咱们暂且不谈。”洞山禅师答道,“我问老师,您究竟是从哪里进入这座山的呢?”
龙山禅师答道:“反正我不是从天上云和地下水来的。”
洞山禅师问道:“请问老师!你住进这座山有多少年了?”
龙山禅师答道:“山中无甲子,人间岁月推移都与我无关。”
洞山禅师问道:“你先住在这里呢?还是这座山先住在这里呢?”
龙山禅师答道:“不知道!”
洞山禅师不解地追问道:“为什么不知道?”
龙山禅师答道:“我既不是凡尘的人,也不是天上的仙,怎么会知道呢?”
洞山禅师反问道:“您既不是人也不是仙,难道您已经成佛了?”
龙山禅师说道:“不是佛!”
洞山禅师问道:“那是什么?”
龙山禅师答道:“说是一物即不中!”
洞山禅师提出了最关切的问题:“你是什么缘故才住进这座深山的呢?”
龙山禅师答道:“因为我以前曾看见有两头泥牛在打斗,一边斗一边竟坠入大海中,一直到今天也没看见牛的踪影。”
洞山禅师一听,不由地肃然起敬,立刻恭敬地对龙山禅师膜拜。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唐·布袋和尚
诗偈论道
物我是一体的,外相的山河大地就是内在的山河大地,大千世界就是心内的世界,物与我之间已没有分别,而将它完全调合起来,好比一棵树上,虽然接受同样的空气、阳光、水份,但树叶却有不同的生机,而能彼此无碍的共存于同一株树上。
苏东坡住在卢山东林寺,做了一首七言绝句,诗云: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这首诗的前面两句,气势博大,确是惊人。
一天,证悟禅师前往谒见庵元禅师。他俩夜里闲谈,证悟就举出东坡的东林诗偈,并赞叹地说:
“这也是不易到达的境地哦!”
庵元不以为然,批评说:“这种说法还没有看到路径,怎么能说到了目的地呢?”
证悟:“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若不是已到了那种境界,如何有这个消息?”
庵元:“是门外汉而已。”
证悟:“和尚慈悲,可为指破?”
庵元:“且从这里用心参破,即可以知道本命元辰落在何处?”
证悟听了茫然一片。整夜深思,无法入睡。不知不觉中,天已亮了,忽闻钟声,恍然一悟,去其疑云,说道:
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
溪若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
拿此偈语奔告庵元禅师,庵元说:“向你说是门外汉嘛!”
禅,不是用语言能说的,也不是用文字能写的,更不是用心思能想的;禅,完全是透过悟才能体认的。证悟禅师的一夜深思,那钟声终于敲开了心扉,他和东坡的境界就不同了。
有一次,苏东坡要来见佛印禅师,并且事先写信给禅师,叫禅师不必像赵州禅师迎接赵王一样出来迎接。
苏东坡自以为了解禅的妙趣,佛印禅师应该以最上乘的礼来接他──不接而接。可是却看到佛印禅师跑出寺门迎接,终于抓住取笑禅师的机会,说道:“你的道行没有赵州禅师洒脱,我叫你不要来接我,你却不免俗套跑了大老远的路来迎接我。”
苏东坡以为禅师这回必居下风无疑,而禅师却回答一首偈子说:
赵州当日少谦光,不出山门迎赵王;
怎似金山无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
赵州不起床接见赵王,那是因为赵州不谦虚,而不是境界高,而我佛印出门来迎接你,你以为我真的起床了吗?大千世界都是我的禅床,虽然你看到我起床出来迎接你,事实上,我仍然躺在大千禅床上睡觉呢?你苏东坡所知道的只是肉眼所见的有形的床,而我佛印的床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大广床啊!
有一天苏东坡和秦少游在一起吃饭,两个人因为才华都很高,往往为了谈学论道,互不相让。这天吃饭的时候,刚好看到一个人走过,由于许多天没有洗澡,身上爬满了虱子。苏东坡就说:“那个人真脏,身上的污垢都生出虱子来了!”秦少游坚持异议说:“才不是呢?虱子是从棉絮中长出来的!”两人各持己见,争执不下,便决定去请佛印禅师做个公道,评论虱子是怎么生成的,并且互相争议输的人要请一桌酒席。
苏东坡求胜心切,私下便跑到佛印禅师那里,请他务必要帮自己的忙,过后,秦少游也去请禅师帮忙,佛印禅师都答应了他们。两人都以为稳操胜算,放心的等待评判的结果,禅师评断说:“虱子的头部是从污垢中生出来的,而虱子的脚部却是从棉絮中长出来的。”
禅师做了一次美妙的和事老,有诗云: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在没弄清事情真相前不要妄下定论,为人处世要保持谦逊的作风,三思而后行,考虑成熟后再开展自己的计划。这样将能减少很多无谓的付出和不必要的烦恼。
大学士苏东坡和禅师佛印是一对好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参禅论道,谈论佛法。
这天,佛印禅师照例登堂讲法。他已事先通知了苏东坡,可苏东坡路上碰到了妹夫秦少游,耽搁了一些时辰,等到他赶到法堂时已经没有座位了。他只好东张西望寻找坐处,不知不觉就找到了佛印禅师的法坛下面。佛印看他东张西望的样子,就知道他在寻找座位。于是对他说:“老弟,你来晚了,人都坐满了,这里没有你的位置了。”言外之意是说他贻误时机,不配参禅听法。
苏东坡听后机锋相对:“这里没有座位,那我就以禅师四大五蕴的身体为座吧!”
佛印说:“如果你能回答出我的一个问题,我就把身体给你当座位。如果回答不出,你就得把腰间的玉带留给本座。”
苏东坡想都不想就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只听佛印说道:“我的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请问学士你要坐在哪里?”
苏东坡听后,支支吾吾半天也没有回答上来,只得解下腰间玉带给了佛印禅师。
因为我们的色身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没有一样实在,不能安坐于此,苏东坡的玉带因此输给佛印禅师,至今仍留存于金山寺。
还有一次,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打坐参禅,苏东坡觉得身心通畅,于是问禅师道:“禅师!你看我坐的样子怎么样?”
“好庄严,像一尊佛!”
苏东坡听了非常高兴。佛印禅师接着问苏东坡道:“学士!你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样?”
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马上回答说:“像一堆牛粪!”
佛印禅师听了也很高兴!禅师被自己喻为牛粪,竟无以为答,苏东坡心中以为赢了佛印禅师,于是逢人便说:“我今天赢了!”
消息传到他妹妹苏小妹的耳中,妹妹问道:“哥哥!你究竟是怎么赢了禅师的?”苏东坡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地如实叙述了一遍。苏小妹天资超人,才华出众。她听了苏东坡得意的叙述之后,正色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中如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
苏东坡哑然,方知自己禅功不及佛印禅师。
苏东坡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时,一日,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注:八风是指吾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之情绪,故形容为风。)
禅师从书僮手中接看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之批示,一看,只见上面写著“放屁”两个字,不禁无名火起,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的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的说:“骂你什么呀?”
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呵呵大笑说:“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
苏东坡惭愧不已。
修行,不是口上说的,行到才是功夫。
一年春尽一年春,
野草山花几度新;
天晓不因钟鼓动,
月明非为夜行人。
——宋云盖智本
沉默大师
没有真才实学,弄虚作假,只能给别人留下笑柄。欺世盗名者虽能蒙骗一时,却终究不能参成正果。在这浮生之中,我们需要的是一双慧眼,来甄别善恶、美丑。
有个和尚自称“沉默大师”,其实,他对禅道根本没有任何真实的领悟,只是欺世盗名而已。
为了让人信服,他专门找了两名能说会道的侍僧。别人前来参问,都由两位侍僧替他回答,而他自己则摆出一副莫测高深的模样,一言不发,以表示他的“默照禅”不可以言说。
一天,正当他的两名侍僧因事外出之际,来了一位游方僧人。游方僧恭问:“如何是佛?”
“沉默大师”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只得东张西望。或许他在找那两位不可能在的侍僧吧!
游方僧点点头,又问:“如何是法?”
对于这个问题,“沉默大师”仍然无法回答,他装模作样看看屋顶,继而又看看地下。
多么神奇的“默照禅”啊!游方僧心中叹道,接着再问:“如何是僧?”
至此,这位“沉默大师”只好闭上眼睛,再也没有别的花招可耍了。
最后,那位游方僧问道:“如何是福?”
呜呼!“沉默大师”在无可奈何之下,不得已举起双手,向对方投降,你饶了我吧!
那位游方僧对这次参访非常满意,他辞别“沉默大师”,又上旅途。
在路上,游方僧遇见了“沉默大师”的两位侍僧。谈起“沉默大师”,游方僧崇敬有加,赞不绝口:“我问他如何是佛,他立即向东看看,又朝西望望,表示众生总是到处求佛,不知佛既不在东方,也不在西方。接着我问他如何是法,他以俯仰作答,表示佛法平等,无有高下。他在答复如何是僧这个问题时,只是闭起眼睛,一言不发,这暗合了这样的名句:闭目云山深处卧,始知其人是高僧。最后,我问他如何是福,他的答复是:伸开助人的双手,以他的法施救度众生。他真是一位大悟的禅师!他的禅道实在太高深了!”
两位侍僧互相看了一眼感到啼笑皆非,无言以对。
很久以前,有一座深山。山上古木参天,奇花遍地,人迹罕至。只有潺潺的溪水和偶尔的鸟鸣,才会打破这份宁静。
在这座深山里,住着一老一小两位和尚。老和尚是位得道者,面容清瘦,精神矍砾,雪白的须眉下,双目炯炯有神。小和尚虽然也希望能修得正果,却不愿像老和尚那样整天修炼,因此,没有多大的本事。
老和尚经过多年的苦心修炼,有了五种神奇的神通力。老和尚到处寻访仙人,虚心求教,而其他仙人也常常赠给他各种仙果佳酿。老和尚从阎浮罗提来一大篮山上从没见过的瓜果,从北方的邯郸国,他带回了又香又软的大米。老和尚每次带回美味佳肴时,总要唤来小和尚:“年轻人,若是心术不正,总有一日你会丧失神通力的。”
可是小和尚对老和尚的苦口良言充耳不闻,反而以为老和尚让他在众人面前出了丑,便到处诽谤老和尚,说是老和尚嫉妒他的本事,见不得年轻人比自己强。
流言传到老和尚那里,他只是淡淡一笑,也不做任何辩解,因为他知道他的预言终有一天会变成现实。
果然,没过多久,小和尚在一次表演中,竟然失足跌下来,众人哄堂大笑。他试图再次拔地而起,却怎么也升不上天空了。
小和尚不甘心在众人面前丢人现眼,他一遍遍地施展各种神通,结果都失败了,他所得到的却是众人嘲讽的笑声,原来他的神通力已全部失去了。
一传十,十传百,小和尚失去神通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城。这时,全城百姓都赞扬老和尚品德高尚,本领非凡。同时,纷纷谴责小和尚心胸狭隘,品行低下,最后一致决定把小和尚驱逐出城。
沮丧的小和尚这才懊悔自己不该把老和尚的忠告当成耳旁风,可是一切都已晚了,他只能在众人的斥责声中灰溜溜地离去。
有心禅师穗高望重,博学多闻,担任寂相寺住持,来此向他问道的人非常多。禅师有一位师弟名叫有得,根机迟钝,一目失明,平常都帮师兄做一些幕后工作,从未对客说法。
一天,有一禅僧来寺参访,希望能当面请求开示。有心禅师刚好出门,有得师弟只好硬着头皮以“无言对答”的方法来接见这位禅僧。
两人对面而坐,都不发一言只是用手指比划,不久之后禅僧非常欣喜地向有得礼拜告辞。禅僧路上遇到有心禅师,连夸有得实在是个了不起的禅师,并滔滔地述说着他向有得请益的经过:“首先,我竖一指表示大觉世尊,人天无二:他就竖起两指,表示佛、法二者一体两面,是二而一。之后,我竖三指,表示佛、法、僧三宝和合而缺一不可:他就在我面前握起拳头,表示三者皆由一悟而得。至此,我已技穷只得向他礼拜而出。”
有心禅师一回来,有得就非常气愤地向他报告道:“刚才有一个禅僧非常无礼,他一进门向我瞧了一眼,接着就竖起一指讽刺我只有一只眼睛!我因他是来参访的禅僧对他客气所以我就竖起两指表示他有两只眼睛,非常幸运。谁知道这个人非常无礼竟然举起三只指头,暗示他和我两个人只有三只眼睛,你说气不气人。因此我举起拳头正要好好揍他一顿,他却急忙磕个头跑掉了。”
有心禅师听后说道:“一切皆法,一切皆禅!有得你会吗?”
有得茫然无对。
我路碧空外,
白云无处闲。
世有无根树,
黄叶风送还。
——唐·疏山匡仁
快乐之道
置之死地而后生,逆境往往更能锻炼人。我们要学会给自己施加一些适当的压力,从而使自己在压力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有一天,释迦牟尼传教时正走在一座风景秀丽的山上,迎面走来一群青年男女。
“尊者,您是否看见一个年轻的女子从您来的路上走过?”
释迦牟尼无言地摇摇头。
他们不清楚释迦牟尼摇头的意思,是表示没有看见呢?还是表示不清楚那女子的模样呢?于是大家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描述她脸蛋长得如何如何漂亮,有的描述她衣服穿得如何如何鲜艳。
从他们的话中,释迦牟尼得知,原来这群结伴出来玩耍的年轻人,都是一对对夫妻。只有一个小伙子还没有结婚,就带了一个女子一起出游。
谁知这个女子非常贪心,趁大家玩得正在兴头上,就偷了那小伙子的钱和几件心爱的东西,悄悄地溜走了。小伙子发现后,气得嘴唇发紫。大家都很同情他,于是帮他一起四处寻找,发誓一定要抓到那个女贼。
释迦牟尼耐心地听完了他们的叙述,目光炯炯地注视着这群年轻人,语重心长地说道:
“年轻人啊!你们找那个女子,花了这么大力气,可以说是十分认真了。然而你们可知道,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东西,更需要赶快找到不可!年轻人,你们想想看,是去找那个女子重要,还是寻找自己重要呢?”
年轻人张口结舌,陷入了沉思。
释迦牟尼的弟子中有一名修行者对朋友常感到不耐烦,喜欢一个人独处。释迦牟尼看出此人外表看来很顽强,其实内心很脆弱,就想试试他的勇气。
有一次,释迦牟尼吩咐他:“到后面那座有鬼神的山谷中去冥想。”
此人答应后很高兴地走进山去。当他到了目的地,便坐到树下要开始冥想。这时突然觉得一阵恐怖和寂寞袭来,两个时辰之后,实在忍不住了,他后悔自己答应在此冥想。“为什么要选择修行的路?我本生在富裕的家庭,衣食无忧又可随心所欲,每天过得不是很自在快乐吗?家中老少都在等着我,干脆不要修行回去吧。”
当他正打算放弃,收拾回家时,释迦牟尼过来问道:
“平日看来你勇气十足,来到这个山谷,想必没什么好怕的吧?”
此人老实答:“不,事实上我觉得这儿可怕极了。”
谈话间,一只野象走了过来,并躲在树下开始呼呼大睡。
释迦牟尼见了就问:“你知道这只放心睡大觉的象,心中想些什么吗?”
此人答:“不知道。”
释迦牟尼说:“这只象是许多只象中的一只。现在它离开群象而能够在此放心大睡,一定是厌烦象群的喧嚣嘈杂。换句话说,连畜生都有离群求清静的欲求。现在你是因为厌烦人群的喧嚣而出家的,怎么会害怕孤独呢?如果要我们在众人之中和不讲道理的人交往,岂不是反而有碍修行吗?正因如此,修行根本不需要同伴。”
此人听了释迦牟尼的话,才明白其所以叫自己来这幽僻山谷冥想的道理。
一天,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三位信徒,向他施礼,说道:“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佛多年,却并不觉得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呢?”
无德禅师放下锄头,安详地看着他们说:“想快乐并不难,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活着。”
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料到无德禅师会向他们提出问题。
过了片刻,甲说:“我现在拼命地劳动,就是为了老了之后能够享受到粮食满仓、子孙满堂的生活。”
乙说:“我可没你那么高的奢望。我必须活着,否则一家老小靠谁养活呢?”
丙说:“人总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着。”
无德禅师笑着说:“怪不得你们得不到快乐,你们想到的只是被迫劳动、年老和死亡,不是理想、信念和责任。没有理想、信念和责任的生活当然是很疲劳、很累的了。”
信徒们不以为然地说:“理想、信念和责任,说说倒是很容易,但总不能当饭吃吧!”
无德禅师说:“那你们说有了什么才能快乐呢?”
甲说:“有了爱情,才有快乐。”
乙说:“有了金钱,就能快乐。”
丙说:“有了名誉,就有了一切,就能快乐。”
无德禅师说“那我提个问题为什么有人有了爱情却很痛苦,有了金钱却很忧虑,有了名誉却很烦恼呢?”信徒们无言以对。
无德禅师说:“理想、信念和责任并不是空洞的,而是体现在人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中。必须改变生活的观念、态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变化。爱情要奉献于他人,才有意义;金钱要布施于穷人,才有价值。名誉要服务于大众,才有快乐。”
弟子们经常向法演禅师询问参禅的技巧。这天禅师给弟子们讲了一个故事,他希望弟子们能从中悟出参禅的道理。
他说:从前有一个盗贼,他干了一辈子偷盗的行当,眼看自己要老了,不能再做下去了,他便想把偷盗的技艺传给儿子。这偷盗的技巧,说到底就是一个逃生的技巧,于是父亲决定先把逃生的绝招传给儿子。
这天晚上,父亲领着儿子穿堂入室,来到了一个富户人家。父亲十分顺利地打开柜子,叫儿子进去拿些钱物。儿子刚钻进柜内,父亲便把柜门锁上了。儿子在柜内扑腾翻打想要钻出柜子,不料父亲却悄悄溜走了。可他这一翻打却吵醒了这家主人,主人心想可能是盗贼光顾,赶忙让仆人举灯搜查。盗贼的儿子心急如焚,眼看就要搜到柜子边了,他急中生智,学起了耗子啃木头的声音。仆人听到后,拍打了几下柜子便回去睡觉了。盗贼的儿子听到没有了动静,便一脚踹开柜子门,逃了出去。
这样一来,又惊醒了主仆二人,他们发现家中真的被盗,于是追出了门去。盗贼的儿子被追到了后花园,眼看无路可逃了,他忽然看到旁边有口水井,又急中生智,抱起一块石头扔到了井里。追赶的人听到“扑通”一声,以为是盗贼慌不择路掉到了井里。于是他们便在井中搜寻盗贼。盗贼的儿子趁机逃脱回家。
见到父亲,他满脸怨言。可父亲却对他说:“儿子,不要埋怨,告诉我你是怎么逃出来的。”儿子认真叙述了事情的经过,父亲听后非常满意,不禁赞叹道:“儿子,你已经出师了!”
众僧听完故事,不禁长叹一声,他们均有所领悟。
有一天,石头禅师有事出远门,晚上投宿在荒山下的一家旅店。
一觉醒来好像听到房内有什么声音,石头禅师以为是旅店主人起来了,就问:“是不是天快亮了?”
黑暗中一个声音回答:“没有,现在刚半夜。”
禅师心想:此人半夜能在一片漆黑中摸来摸去,一定是得道高僧,至少也得是个罗汉吧?
于是他又问:“你到底是谁呀?”
“是小偷!”没想到对方的回答如此干脆。
石头禅师又说:“噢!原来你是小偷。你先后偷过几次啊?”
小偷回答:“那可数不清。”
石头禅师接着又问:“每偷一次,你能快乐多久?”
小偷说:“那要看偷的东西是否值钱!”
“最快乐时能维持多久?”石头禅师打破砂锅问到底。
小偷深叹一口气说:“几天而已,过后仍不快乐。”
石头禅师嘲笑道:“原来是个鼠贼而己,你为什么不大做一次呢?这样你不就终生快乐了吗?”
小偷一听顿时来了兴趣,反问禅师道:“你也做这个?偷过几次?”
石头禅师回答他说:“只有一次。”
小偷很好奇,走近禅师问:“只有一次,够吗?”
石头禅师一脸自豪地说:“虽然只有一次,但毕生受用不尽。”
小偷情不自禁,靠近禅师轻声问道:“这东西是在哪里偷的?你能教教我吗?”说完就想拜师。
这时禅师突然抓住小偷胸部,大声说道:“这个你懂吗?这里才有无穷无尽的宝藏,如果你将一生都奉献给它,你才会受用不尽。懂吗?”
小偷一脸愕然,似有所悟地说:“懂……懂……又好像不太懂,不过我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真是舒服。”
一个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和尚,人们都称他为智和尚。少年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
智和尚笑着对他说:“孩子,你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有很多比你年长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给他们怎样解释,都不可能使他们真正明白重要的道理,就只好随他们去了。”
少年满怀虔诚地听着,脸上没有丝毫得意之色。
智和尚接着说:“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少年回答说:您是不是说,在我感到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淡一些?”
智和尚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
少年沉思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而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
智和尚两眼发光,继续说道:“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
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智和尚哈哈大笑:“阿弥陀佛,孺子可教也。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留着你以后慢慢品味吧。”
少年说:“这句话的含义,我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四句话之间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用什么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
智和尚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阅历。”
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别。
后来少年变成了壮年,又变成了老人。再后来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以后,人人都还时时提起他。人们都说他是一位智者,因为他是一个愉快的人,而且也给每一个见到过他的人带来了快乐。
一个年轻人,基于“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郁郁心态,终日深觉自己过得十分不快乐,周围的友人看到他的这种情形,都十分热心地提供许多快乐秘方,或是推荐知名的心理医生,希望能改善年轻人的心情,但均未能奏效。
经过好长时间的折腾,年轻人认为自己的忧郁症状已然绝望,索性放弃寻访名医,找了一处山,打算将自己放逐于山野之间,就此终老一生。一日,正当这个年轻人皱着眉头沿着一道山涧踱步,双眼的余光蓦然发现有位中年和尚坐在溪水中的一块石头上。
“在这人迹罕至的深山里,怎么还会有其他人呢?”一年轻人诧异地打量着那个中年和尚,这一看之下,使得年轻人更是惊奇不已。他发现坐在溪中石头上的和尚,眉宇之间充满慈爱安详的神色,眼光极其柔和地望着潺潺的溪水,周身上下,散发着一种令人感觉十分愉悦的非凡特质。
年轻人仔细地想了想,认为一直困惑自己的问题,或许可以从此人的身上获得答案,当下便冲口而出:“嘿!你为什么看起来是那么的喜悦?”
中年和尚丝毫没有遭到惊吓的反应,转头看了看年轻人,眼光中充满智慧地答道:“想要让自己心灵平静、获得无限快乐,先要懂得‘以水为师’……”
年轻人不懂为什么平淡无奇的水,可以发挥如此神奇的效能?接着又开口提出心中的疑问。
和尚开始告诉年轻人其中的奥秘哲思:“水,是万物的根源,充满无限生命的可能。水,不具固定形态,随方就圆,可依任何容器改变它的外形,深谙圆融之道。水,利于万物而不居功,为善而不欲人知。水,能洁净万物,却不与之同流合污;借由三态变化,永远保持纯真本性而不变。水,看似柔弱无比,但却是大自然中最强大的力量。水,服从自然法则,哪里卑下,就往哪里去,拥有谦冲美德。”
为什么世人常常干些损人不利己的事,却不愿干那些利己利人的事呢?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才应该是人生的真谛。
有一个农夫,礼请无相禅师到家里来为他的亡妻诵经超度,佛事完毕以后,农夫问道:“禅师!你认为我的太太能从这次佛事中得到多少利益呢?”
无相禅师照实说道:“当然!佛法如慈航普度,如日光遍照,不止是你的太太可以得到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无不得益。”
农夫不满意道:“可是我的太太是非常娇弱的,其他众生也许会占她便宜,把她的功德夺去。能否请您只单单为她诵经超度就好,不要回向给其他的众生。”
无相禅师慨叹农夫的自私,但仍慈悲的开导道:“回转自己的功德以趣向他人,使每一众生均沾法益,是个很讨巧的修持法门,‘回向’有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小向大的内容,就如一光不是照耀一人,一光可以照耀大众,就如天上太阳一个,万物皆蒙照耀,一粒种子可以生长万千果实,你应该用你发心点燃的这一根蜡烛,去引燃千千万万支蜡烛,不仅光亮增加百千万倍,本身的这支蜡烛,并不因而减少亮光。如果人人都能抱有如此观念,则我们微小的自身,常会因千千万万人的回向,而蒙受很多的功德,何乐而不为呢?故我们佛教徒应该平等看待一切众生!”
农夫仍是顽固地说道:“这个教义很好,但还是要请法师破个例,我有一位邻居老胡,他对我可说是欺我、害我,能把他除去在一切有情众生之外就好了。”
无相禅师以严厉的口吻说道:“既曰一切,何有除外?”
农夫茫然,若有所失。
万事无如退步休,
本来无证亦无修;
明窗高挂菩提月,
净莲深栽浊世中。
——宋·慈受怀深
执象而求
速度是时间与空间的转换,真正的禅师可以不昧时空。他给弟子们留下的是其参禅悟道的精神,而不是其行为,精神是模仿不到的。这些也正是禅的精髓所在。
承德寺的僧众非常敬仰善昭禅师,三番几次要善昭禅师去那里当住持。禅师厌烦俗务不愿去,不得已之下对众弟子说:“我怎么能够丢下你们去做住持呢?如果带你们去,你们又都赶不上我。”
有一个弟子便向前说:“师父,我能跟您去!我一天可以走上80里。”
禅师摇摇头,叹了口气说:“你走得太慢了,赶不上我。”
另一个弟子高兴地喊道:“我去!我一天能走120里路!”
禅师还是摇摇头说:“太慢了!太慢了!”
徒弟们面面相觑,纷纷猜测师父的脚程到底快到什么程度。这时有位弟子慢慢地走出来向善昭禅师叩首道:“师父,我跟您去。”
禅师问:“你一天走多快?”
那弟子说:“师父走多快我就走多快。”
善昭禅师一听,微微点头道:“很好!那我们现在就走吧!”
说完,善昭禅师就坐在法座上微笑着圆寂了。那个弟子也恭恭敬敬地站在法座旁立化了。
临济禅师禅功高深,已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对弟子们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这一天临济禅师意识到自己即将圆寂,于是他召集众弟子说:“我西去后,你们不可让正法也随着灭却!”
大弟子惠然立即表明态度说:“身为您的弟子,我们决不会将师傅的正法灭却,我们会谨记在心。”众弟子听后也一致表态。
临济禅师看到这些点了点头,然后问:“那么,假如日后有人问起我的禅法是什么,你们如何作答?”惠然马上学着临济禅师教导他们的方法,高声大喝!临济禅师脸色一沉,非常不以为然。
他叹了一口气说道:“真没想到,我的正法却会在你们这些大喝一声的人那里灭却,你们真让我失望!”说完,临济禅师端坐在法座上悄然圆寂。
看到临济禅师已经离去,惠然伤心不已。他对大师的言行感到非常不解,于是对大家说:“师傅平时教导我们时都大喝一声,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学着他也大喝一声呢?”
众弟子正在犯疑,这时临济禅师突然开口搭话了,他说:“我吃饭你们能当饱吗?我死你们能代替吗?”弟子们听后急忙跪拜在地。
大弟子惠然请求说:“师傅!弟子不明白您的教诲,请不要着急离开,再多给我们一些开示吧!”
临济禅师却突然大喝一声道:“我才不给你们留下模仿的机会!”说完,临济禅师真的圆寂了。弟子们呆在那里,禅师的话久久在耳边回荡。
未曾生我谁是我?
生我之时我是谁?
来时欢喜去时悲,
合眼朦胧又是谁?
——清·顺治
种因得果
现实生活中天堂和地狱并不存在,我们没有理由去相信。但是天堂般的生活我们曾憧憬过;地狱般的感受我们曾经历过。但为什么没有用心去体会它们的存在呢?这一切是可以改变的!
有个小和尚总埋怨生活太辛苦,每天烧水、做饭、打禅,琐碎的事太多。有一次,他向禅师诉苦,禅师就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有个人死后,去了阎罗殿。他到了那里,看到那里生活非常安逸。这个人想:我活着的时候生活太辛苦了,现在我死了,终于可以享受了。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没有别的事情,也不用每天辛苦地工作了,这样的生活实在是太好了!这简直就是天堂!
然后,他向负责人问道:“这里是地狱吗?我实在难以想像地狱居然是这样好!”一负责人说:“没错,这里就是地狱!在这里你什么都不用做,好好享受吧!过一段时间你就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地狱。”
这个人心想:怎么会呢!这里天天山珍海味,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还有舒适的床铺,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从来没有人管。早知道这样,我早就不活了,活着还不如死掉呢!
于是他就整天吃了睡,睡了吃,快乐得像个神仙。可是时间长了,他就觉得十分寂寞和空虚,于是他去找负责的人,说道:“我每天除了吃饭就是睡觉,和猪有什么区别?我不想过这样的生活了,你还是给我找一份工作吧!辛苦点我也愿意。”
负责人答道:“这里从来就没有工作,想要什么只要一想,马上就能得到,只有工作不能得到!”那个人没有办法只好回去了,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实在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又去找那个负责人,说道:“我不想在这里住了,这种生活实在是难以忍受,你还不如让我下地狱!”
负责的人说:“已经告诉过你了,这里本来就是地狱,你还以为这里是天堂呢?实在是太笨了!这才是真正的地狱。”
故事讲完了,禅师问小和尚:“现在你还觉得生活太辛苦吗?”
小和尚答道:“弟子明白了。”
还有一个关于怀德大师的故事。怀德大师带着小和尚云游四方。这一天两个人沿着一个山间小路往前走,感觉又困又累。突然发现前面一个老人背着一个看起来非常沉重的包袱往前走。怀德大师忙拉着徒弟赶过去说:“老人家,我们帮你拿一会儿东西吧!”
怀德大师和徒弟帮老人拿了一段距离的包袱,恰巧老人的儿子赶车来迎接自己的父亲,就让他们师徒搭上了顺路车。
小和尚的脸这才由阴转晴。
怀德大师开导他说:“有因才有果。帮助别人就是强大自己,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比如你帮助别人提了东西,你能耗费了自己的体力,耽误自己的时间;但是,你现在就不用自己赶路了。”
看着徒弟似懂非懂的样子,怀德大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被带去观赏天堂和地狱,以便比较之后能聪明地选择他的归宿。他先去看了魔鬼掌管的地狱。第一眼看去令人十分吃惊,因为所有的人都坐在酒桌旁,桌上摆满了各种佳肴,包括肉、水果、蔬菜。
然而,当他仔细看那些人时,他发现没有一张笑脸,也没有伴随盛宴的音乐狂欢的迹象。坐在桌子旁边的人看起来沉闷,无精打采,而且皮包骨。这个人发现每人的左臂都捆着一把叉,右臂捆着一把刀,刀和叉都有四尺长的把手,使它不能用来吃。所以即使每一样食品都在他们手边,结果还是吃不到,一直在挨饿。
然后他又去天堂,景象完全一样:同样食物、刀、叉与那些四尺长的把手,然而,天堂里的居民却都在唱歌、欢笑。这位参观者困惑了一下子。他怀疑为什么情况相同,结果却如此不同。在地狱的人都挨饿而且可怜,可是在天堂的人吃得很好而且很快乐。最后,他终于看到了答案:地狱里每一个人都试图喂自己,可是一刀一叉以及四尺长的把手根本不可能吃到东西;天堂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喂对面的人,而且也被对方的人所喂,因为互相帮助,结果帮助了自己。
最后,怀德大师说:“这个启示很明白。如果你帮助其他人获得他们需要的东西,你也因此而得到想要的东西,而且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
生活中的得与失就像山谷中的回声,你付出什么,你就能够得到什么。所以善待自己的情感你也就能够得到真情的回报。
禅为金刚铁,
能遮烦恼箭。
虽未得无余,
涅槃分已得。
——《大智度论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