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一时之间变的不安宁起来,谢季焘在后宫大发雷霆,可是没有人会承认是谁假冒杜容催之名,杜容催日日为此事操劳,那些嫔妃平时看起来都和自己还好,到底是谁在背后做这种事情?
这几日,谢季焘和杜容催都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担心她的身体,谢季焘每晚都去陪着她,让她好好休息,不必担心此事,自己会找出背后的那个人的。
杜容催知道他为自己好,可是出了这样的事情,谁会真的不去想呢?
谢季焘去上早朝回来,大臣们禀报百姓闹事的事情还没有得到解决,他动怒,训斥了大臣们,说要他们无用,这点事情都解决不了。
从早朝回来,见到坐在院子里的杜容催,满脸的愁容,手中拿着给肚子中未出世的孩子做的衣服,但是针线却没有在衣服上,眼睛一直目视前方,没有焦点,看上去状态很不好,谢季焘担心,不想再让她看到自己这幅模样而担心,装作开心的样子走过去,闭口不谈那件事。
杜容催见他来了,询问那件事怎么样了,谢季焘躲闪着不回答,但这样的反应让她更加让她知道情况更不好,可是他不告诉自己也没有办法。
她的状态很不好,谢季焘也心烦气躁,害怕自己会不耐烦让她乱想,坐了一会儿便匆忙离开了,他还要处理各种政事,那么多的奏章等着自己处理。
很快两个月便过去了,事情越闹越大,很多县乡因为对杜容催指使官员搜刮民财的事情不满,纷纷起义。原本井然有条的秩序乱作一团,整个商国都快瘫痪了,谢季焘头痛不已。
派下去的大臣们不管用,事态发展严重,百姓们人多力量大,仅凭着官府中的人来压制是根本不管用的,只好派兵镇压。
但是派兵镇压是谢季焘最不想做的事情,因为一旦派兵,百姓与士兵们之间必然会发生冲突,难免伤害到无辜的人,可是事已至此,派兵是唯一的办法。
谢季焘不知该如何处理,一直待在宫中,无法得知百姓们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自己一定要走到百姓中间,才能更好地了解,从而找到解决的办法。
可是皇上身边的公公并不同意皇上这样做。“皇上,您乃是尊贵之躯,怎么可以去那种地方,百姓们急了什么事情都可以做的出来,这要是伤害到您了怎么办呀?”
现在已经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了,自己身为大商的皇帝,不能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就是自己的责任,是自己不合格,一定要将此事尽快解决,不然对不起自己的身份,也对不起百姓们给朕的信任!
坚定的回绝了身边的公公。
“朕已经决定了,这次出宫,朕只带两个随从,剩下的都在宫中待命。”
一听此话更不了得,。“两个随从,皇上这要是遇到什么危险,两个人怎么够呢?不行,最少得十个。”
谢季焘不耐烦,冷眼看着他,不管他再说什么,换好衣服后,直接出了宫,而且还没有告诉给杜容催,不然她知道了一定会阻止自己。
骚乱还在继续,杜容催因为担心,来找谢季焘,想知道宫外的情况,可是公公却不让自己见,刚开始公公没有告诉给杜容催,可是看她执着的等着皇上,只好将皇上已经出宫的事情告诉了她,
杜容催听闻心急,他怎么可以冒这样的险呢?事情都是因自己而起,就算是去也应该是自己去,一气之下回到宫中要去找皇上。
如意劝说也不听,真是和谢季焘一个性子,一身素衣的走在出宫的路上,没想到却遇到了叶贵妃。
“这不是妹妹吗?穿着这一身丫鬟衣服是要去做什么呀?难不成是出去收拾自己的烂摊子吗?话说妹妹这件事做的确实是有些太过分了,怎么可以为了小皇子就向那些贫苦的百姓搜刮呢?以皇上对你的宠爱,还不是要什么有什么,真是太……”
杜容催看着叶贵妃看热闹的嘴脸,冷笑。
“姐姐,妹妹做没做过哪些事,皇上心中自然清楚,这件事到底是谁做的,皇上心中也无有定夺!”
高傲的从叶贵妃的身边走过,抬头看到了想见的人,高兴的快步走过去,抓着他的手,摸着他的脸颊,想要知道他受伤没有。
谢季焘开心的抱住她,将其拥入怀中,一旁的叶贵妃看到脸色铁青。
这次去民间,自己感受到了百姓们的无奈,也知道了那些搜刮的官员有多么的过分,自己要是百姓也会奋起反抗,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杜容催是一个女人,一个后宫的妃子做出这样的事情,只怕大臣们不会轻易放过她。
谢季焘让负责与百姓交涉的大臣进行和谈,看百姓们如何才肯罢休,但大臣们却坚持要见皇上,见此局势,谢季焘只好去见一见百姓们。
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外的百姓,百姓们看到皇上出面,开始躁动起来。
“我就是你们要见的皇帝,有什么要求你们尽管提出来,朕都会满足你们,只要你们放弃起义,回去过正常的日子,朕还会给每家应有的补偿,何乐而不为呀。”
百姓们纷纷议论,但是他们的回答并不是谢季焘想听到的,而是自己最害怕的。
“我们不要什么补偿,我们只要你交出杜容催,这个祸国殃民的女人,都是因为她我们才遭受了这些,只有将她交出来我们自会离开。”
谢季焘生气,交出杜容催是不可能的,她肚子中还有孩子,而且将她交给这些百姓,想必命会保不住的。
坚定的挥了一下衣袖。“不可以,朕是不可能将她交出来的!”
百姓们不解。“这样一个女人怎值得皇上如此倾心,杜容催身为前朝的皇后,怎么能以前朝皇上之子的名义来做无耻之事,这样恃宠而骄的女人不适合留在后宫中,皇上,只有交出她,才可以正朝纲啊!”
谢季焘听闻生气,只有自己知道杜容催是什么样的人,看到这么多人诋毁她,心中隐隐作痛。
“都别说了,朕是不会将她交出的。”
转身,冷漠的离开了城楼,心中怒火冲天,这些百姓真是太过分了,竟会提出如此无礼的要求。只好再想其他的办法了。
这些百姓们的声音就是大臣的心声,他们不了解杜容催的为人,只相信眼前看到的事情,理所应当的认为就是杜容催做了这些事。
第二日谢季焘一脸疲惫的上早朝,大臣们纷纷表示将杜容催交出去,让百姓处置,见无人向这杜容催说话,全都希望自己将杜容催交出去,大发雷霆,将书桌上的卷宗都摔在了地上。
“你们这些人只会让朕把人交出去,就不会想想别的办法吗,朕要你们有何用,这么长时间了事情还没有解决,真是无能!”
早朝就这样不欢而散,众位大臣们也都感到无奈,因为现在将其交出去才是最简单,最合适的解决办法,不费一兵一卒便可,可是皇上……
谢季焘被气的只想处理朝政,不想去想烦心事,可是从大臣们上报的奏章中,纷纷反映百姓们要求谢季焘将杜容催交出来,大臣们也表示,只有交出她,才以复国貌。
百姓们无知谢季焘可以理解,可是这大臣们怎么也如此糊涂,跟着一起添乱,保护杜容催是自己要用一辈子去完成的事情,怎么可以因为这点困难就放弃她呢,不可以不可以!
可是如今全天下的人都在反驳自己,又该如何处理,才可以服众,有的时候,谢季焘甚至希望自己可以不当这个皇帝,带着她远离这乱世纷争,也可以更好的保护她。
有心无力的感觉真的是太不好受了,看着眼前的奏折,谢季焘心力交瘁,有些想逃避,从房间里出来,天已经有些黑了,坐在凉亭里,看着夜色阑珊。
脑海里还是那件事,自己舍不得杜容催,也不会把她交出去,何况她还怀着孩子,自己该怎么办,该怎么办?
杜容催不知怎么听说了百姓和大臣们都希望谢季焘可以把自己交出去,就不会再暴乱了,可谢季焘拒绝了,听到这样的消息,心里感动又愤怒,感动的是他没有放弃自己,在众人皆反驳时依旧站在自己这边,愤怒的是那些人怎么可以如此愚蠢,就认定是自己害了他们,打底是谁在背后捣鬼?
杜容催做事比较冷静沉着,虽然心中生气,但是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眼前的困难,不然这样下去,自己也会连累到谢季焘的。
走到床边看着远处的宫殿,他对自己那么好,自己怎么可以让他处于这样两难的境地?知道他此时肯定也在想办法解决,自己能做的也就是努力的想办法,与他共度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