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嘴,哪那么多话。”几人拉扯着已经来到了皇宫内,本来没进皇宫的时候她是怀着无限的憧憬和遐想的,可是真正的进了皇宫,她却什么赏景的心思也没有了。
此时的她慌张的哪有心情去看景,除了紧张和对未知的惶恐意外便什么想法都没有了。
所以,她仍然在不停的挣扎着:“你们放开我,放开我。”
闫伯文正带着侍卫们在府中巡视,听到这边嘈杂的声音,不由带着侍卫们前来看的究竟。
“大哥,求你放了我吧,我真的不是什么坏人,这样,你让我去见见闫伯文,只要见到他一切都真相大白了,我真的,真的不是什么刺客。”
“老大,好像是巡视的官兵发现了一个此刻,这会子正要带回去审问呢。”
“刺客?听着声音这被抓的还是个女的,这女的胆子还挺大的嘛,走去看看。”
闫伯文到这侍卫们向声音发出的地方走来,可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口中的刺客竟然是知夏。
他忍不住大声喊道:“知夏?”
本来还是抱着一丝怀疑的态度,也许这女的只是和知夏长得像,要不然知夏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来宫里?
可是当那女子转过头的刹那,他的心咯噔一下,像是快要蹦出来一样,他不可置信的看着面前的女子,诧异的问道:“真的是你知夏?你……你怎么在这里?”
“先别说这些了,快……快把我松开。”
知夏只觉得手被拧的生疼,可是不论她怎么挣扎都挣扎不开,反倒是被拧的更疼了。
闫伯文见状赶忙上前去推那官兵:“你们放开她。”
那官兵见是闫伯文也很无奈,只得听由他的把知夏放开。
“伯文,终于见到你了,太好了快……快跟我走吧。”
说着,知夏便拉着闫伯文的手向宫外走去,可是却被那官兵头头拦住了眼神凌厉的看着他们:“你不能走。”
“为什么?现在你们也看到了,我确实是认识他的,而且我也已经说了,我并不是什么刺客。”
那官兵听后一脸冷漠的看着她:“是不是刺客不是你说了算。”
“你们想干嘛?”
闫伯文见那些官兵要抓知夏赶忙挡在知夏面前,语气愤怒的喊道。那官兵领首的似乎并不忌惮。
仍然是咧嘴邪邪一笑,不屑的说道:“闫大人,不是你说认识她她就可以摆脱嫌疑。”
“我们刚刚明明看到她在宫外鬼鬼祟祟的,似乎是想要潜入进来,所以在她的嫌疑没有彻底脱离之前,我们有义务把她抓起来的。”
“嫌疑?她有什么嫌疑?你们要抓她,就先把我抓起来吧。”
“闫大人,你也是管理宫中安保的,我想这些最基本的恐怕你比我更清楚,所以还望闫大人不要为难我们,否则……”
“否则什么?”
“否则撕破脸皮了,恐怕谁都不好看。”
“哼~你这是在威胁我吗?”
“我想你误会了,我只是在提醒你。”
“你……”
闫伯文怒不可竭的看着面前的人,面前的人也不甘示弱的看着他,二人似乎是在对立一样。
知夏见状心里又急又害怕,宫里的情形她也不太清楚,可是为什么都是在宫中效力,他们俩方却像是仇人一样。
“怎么回事儿?不知道守着自己该守着的地方,你们两方怎么还要打起来了呢?”
这时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众人看了之后一副恭恭敬敬十分畏惧的样子都欠身低着头。
知夏不明白,面前的这太监,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威信,众人看了他都要畏惧三分。
不等她弄明白,只听那官兵说道:“李公公,我们在城外抓到了一个刺客。”
“什么?刺客?这还了得?快……快抓去审问一番呀。”
那官兵听后,面色仍然很平静,一副恭敬的样子说道:“微臣是想要拉她去审问,可是……可是却被闫伯文给拦住了。”
那太监听后眼神犀利的看着闫伯文,似是有一把坚韧的剑从他眼中透射出来,直至射到人的心脏,知夏虽然不明所以,但是心扑通一下跳了。
那太监厉声问道:“闫伯文,是这样么?”
“回李公公,站在我身旁的这位,并不是什么刺客,她是我嫂子的侄女,名叫知夏,她此番进宫是为了找我,因为但是进宫无路,这才无奈盘旋在宫门外。”
“所以,她并不是什么刺客,而是我的家人。”
“李公公,恕小的直言,闫伯文这么袒护这个女的,就怕这里面一定有什么隐情,先不说他们是不是一家人,就算不是我们也无从考证。”
“怕就怕万一二人勾结在一起,有什么谋划,只恐怕会放虎归山啊。”
李公公看了眼二人,面前的这个官兵说的不错,万一其中有什么阴谋,他轻信了闫伯文的放虎归山那这责任就没法承担了。
他眼睛里闪烁着凶狠的光芒道:“闫伯文,别怪哀家了,万一你们二人世疑惑的,合起伙来想要谋害皇上,那哀家放走你岂不是助纣为掠了。”
说着凌厉的看着周围的侍卫道:“把他们二人给我压起来和哀家一起面见圣上,是好是坏还是让皇上定夺吧。”
“放开我们,放开我们,李公公,我们是冤枉的,她真的不是什么刺客,李公公,你就放了我们吧。”
“放了你们?哼~究竟是不是还是等皇上说吧,我劝你们二人别挣扎了,白费力气!”
知夏这才知道,原来面前的这个人就是皇上身边的红人,李福,李公公,听说皇上对他十分的信任,所以一般有什么事儿他都会替皇上出出主意。
看来面前的这个人并不是十分好惹的,既然栽在了他的手上,那么她也只能认了。
闫伯文见她垂头丧气低着头,柔声在一旁安慰道:“放心吧,不会有事的,是对是错,皇上自然会定夺。”
知夏转过头向他点了点头,示意她没事儿,而此时知夏也才看清周围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