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宫中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因为皇帝苏云和拓跋宫羽之间的事情,现在很多妃子也咬牙切齿,但是又对拓跋宫羽没有什么办法,只敢在背后嘀嘀咕咕,女人的强大就只是在于谣言的传播,男人的强大就在于看不清楚谁对你才是真的好。
宫里的事情太多了,一般人是不明白的,在这朝代,最好的就是当一个普通人,结婚生子最重要,千万不要进宫,有些人挤破了脑袋想要进宫,要么就是被阉掉的命,要么就是服侍别人的命,就算你考中了举人,那又怎么样呢。
就算你当了大官,那又怎么样,无非就是乐一段日子,掌握一点小权利小权势罢了,想要明正清悬,就要被高官打压,陷害,自己落不到一个好处,想要做一个贪官,拍马屁的主,就要被百姓所唾弃,最后罢官,落得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愿意做官的人还是那么多,愿意为皇上效劳的人还是那么多,爱国的人皇帝看不见,不爱国的人,皇上很赏识,分不清事情黑白,分不清青红皂白的人,皇上却重用,有才之人,中不了举,无才之人,却靠着后边有靠山,做上了大官。
这样的朝代,皇帝还在美色之间流连啊,何苦啊,何苦啊,这不,想为国家奉献一点力量的人正在苦读书,读死书,爱读书,日日夜夜都读书,读书读到死,读书读到老,都没中个举人呐,上天都要感动了,皇帝却看不见。
很多人才淹没在民世间啊,可惜哉,可惜哉,这个爱读书的人叫做黄天照,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此人不凡,日后一定能给皇帝献大计的人,此人三岁识字,五岁识书,诗词完全不在话下,六岁古诗倒背如流。
十岁没有他没有看过的书了,邻居都说此人不中举天理难容啊,邻村的都听闻了黄天照的事情,路遥亲自过来拜见黄天照,有一些迷信的大人,叫自己的孩儿摸摸黄天照的手,说这是好运啊,以后只求自己的儿子也能像黄天照这么聪明就好了,祈祷自己的孩儿能学得黄天照四分之一的聪慧,自家都能烧高香了。
看到自己的孩儿这样,黄天照的父母当然也是开心,黄天照的父母不识几个大字,未曾想到生出来的孩子竟然此等聪慧,黄天照的父母简直日日拜阿咪佛陀,开心的不得了,已经决定自己的孩儿到了年纪就去考考举人,这等聪慧,黄天照的父母对黄天照非常有信心。
而黄天照对自己也非常有信心,黄天照觉得自己过目不忘的本事,应该没有人能与之相比,至少邻家的孩子一个都没有自己聪明的,黄天照这时候趾高气扬起来,这也不能怪黄天照,谁叫自己是神童呢,神童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当上的呢。
黄天照的父母因为自己的孩儿是神童,还特意摆了几桌酒,请了各地的邻居还有亲朋好友来喝酒,亲朋好友都到家里来了,神童哪能不表演一段自己的才华出来?黄天照站在四张桌子的中间,看着亲朋好友们,心里面一点也不紧张。
黄天照拿出自己神童的样子来,对着大人们开始吟诗,小脑袋瓜子鼓溜溜的转动起来,一点也不怕生,一句诗都没有背错,等到黄天照背完,所有人全都鼓起了掌,其中有一个还有一些文化的,给小黄天照出了个难题,对对子。
结果小黄天照不假思索的就对了出来,这不对还好,一对这个人的脸面也不保了,但是还好,好在黄天照是神童,大家也都心知肚明,这个大人比不过神童的,这个大人坐会自己的位置,心里也希望小黄天照能中个举人什么的,毕竟这亲戚里面还没一个中举人的呢。
这要是中了举人,那可就光荣了,这全村都要敲锣打鼓来祝贺黄天照一家子了,亲朋好友们也要来贺喜了,小神童黄天照就像是一块宝一样,这要是真中了举人,那可是全村人的骄傲啊,以后说出去也光彩些,虽说不是自己家儿子。
但是好歹别人村没有这个神童吧,邻里之间的心思,其实黄天照父母都心知肚明,黄天照父母也希望自己家儿子能够考中举人,这样的话,自己脸上也都有光了,要是儿子不仅中了举人,还当上了大官那自己这一生就是吃香的喝辣的了,还用的着愁吗?
那以后回村来,脸上也有光,也神气啊,就这样决定了以后让自家儿子去考举人,之后黄天照父母就给黄天照又买了好多书,督促他读书,但是黄天照压根就不用父母这等督促,毕竟神童就是神童,自己也喜欢读书。
看一遍,就已经过目不忘了,父母看到自家孩儿这样,心里也很高兴,跟邻里邻外的也可以吹牛了,生了一个这么牛逼的孩儿,这哪能不去吹牛呢。再过一年,黄天照就可以去考科举考试了,父母对黄天照寄予了很高的希望。
黄天照的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儿一定能够考中的,毕竟自己的孩儿可是神童呢,这天底下有几个神童呢,而黄天照自己也是这么想的,觉得自己一定可以中举的,考试前一天,黄天照的父母给黄天照准备了很多的补品,让黄天照吃下去。
黄天照也很给父母面子,全都喝下去,吃下去了,为了明天的考试全力以赴,前一天晚上,大多数要去考科举考试的学子都在用功看书,只有黄天照早早的就睡了,因为黄天照觉得自己已经很有把握了。
到了第二天,黄天照去科举考试了,黄天照是第一个交卷的,黄天照信心满满的出来了,对自己的娘亲爹爹说自己一定可以稳过的,因为题目自己全都会做,黄天照的父母听到黄天照这样说之后,心里别说有多高兴了。
全家人就等着自己孩儿中了举人的消息了,揭榜那天,全家人早早的等在门口了,三个人都喜气洋洋的,早些日子,黄天照父母已经将自己孩儿要中举人的事情告诉了亲朋好友还有邻居们,这消息一散播,亲朋好友都来祝贺了一遍,邻居们也来道喜。
这下好了,要是没有中举人的话,这打的可就是黄天照父母的脸了,揭榜那天,黄天照跟自己的父母挤在最前面,想看看榜上有没有自己的名字,但是找了一圈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黄天照不相信,又重新看了一圈榜,结果还是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
黄天照的父母不相信,跑去问了考官,结果人考官说榜上有名字的就是中了,没有名字的就是没有中,没有中的等到明年再来吧,这一说法,让黄天照父母感觉晴空霹雳,黄天照父母说道自己的儿子考试的试题全部都答出来了,怎么可能还有没有中之理。
考官又说这是千里挑一,你以为那么好中举人。黄天照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儿苦苦的守在榜前,还在找寻自己的名字,黄天照的父母感到心里很痛,自己的孩儿可是神童,怎么会是这样的结果,而且自己孩儿能中科举的事情,黄天照父母都已经散播出去了,现在自己孩儿没有中,那岂不是拿起自己的脸打自己吗?
黄天照的父母都不好意思回家去了,黄天照也十分沮丧,一直低着头,回到家中,亲朋好友都来贺喜,以为黄天照中了,这下子黄天照的父母都很尴尬,说自己的孩儿没有中,这下子轮到亲朋好友尴尬了,亲朋好友鼓励着黄天照和安慰着黄天照的父母。
明年还是可以考的,今年不行那就明年,是金子早晚会发光的,黄天照的父母点了点头,就这样黄天照第二年又去科举考试了,结果还是没有中,再一年,黄天照又去考试了,还是没有中。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黄天照再接再厉,但是科举考试好像就与自己无缘一般,总是没有中,黄天照问老太爷到底是什么原因,自己试题全都答对了,为什么还是中不了,黄天照很伤心,这一年黄天照已经三十岁了,父母已经不建在了,皇室也换了一代。
黄天照听说现在的皇帝只留连于女色,连自己后宫的事情都处理不好,这科举只是一个形式了,然后随便再挑些人,根本不是按部就班来选人的,所以这就是黄天照永远当不成举人的原因,因为这都是要靠运气的,神童就算是再厉害,再熟读经书,也没有那些走后门的厉害,花了钱买回来的官位,这是黄天照都不知道的事情。
黄天照一听这话,突然之间发疯了,一代神童,竟然是这种地步,让人惋惜。而现在皇室的帝王就是苏云,苏云确实现在解决不好后宫的事情,苏云被阿娇再一次针锋相对,苏云的脸色下沉,强忍着怒火不跟阿娇发泄,只冷哼一声径直甩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