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怀仁和师公都不知道,也都不相信。他们知道自己不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便是最错的事。
怀仁知道这七大关卡自己非常不可怀仁知道自己没有去逃避的理由!如果说一切都是怀仁的错,那么最终所有的一切他都能够去弥补。只不过他也不知道什么是他的错,什么是他的,对吧?
师公知道自己不能够劝怀仁,因为劝也劝不到。他知道自己即便是劝,也不能够让怀仁改变主意。因为怀仁根本就不是那种能够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就改变自己心意的人。
师公早就知道了,如果想让怀仁改变主意,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他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怀仁,师公希望你能够做你自己,哪怕是为了别人付出,也应该为自己着想!或许你最后发现自己一无所有,但你至少还有师公在。”
其实怀仁早就知道了,师公说的是对的,哪怕自己一无所有,至少还有师公在。师公虽然不能够帮助自己承担什么,但是师公可以为了自己去承担那份苦痛。因为那份苦痛是师公给自己的,所以他能够很好的领会。
生与死不是有既定界限的!或许自己从来都没有想要做对过,或许自己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自己没有想要为了自己付出,自己没有想过要为自己着想,这便是自己能做的最对的事情吧!或许有一天自己会发现自己做错了,但那又能怎样呢?自己现在做对了便是最好的,结局。
“师公我早就知道了,我们既然能够说到这里做到这里,便是因为我们有着相同的理想。师公从头到尾都没有嫌弃过怀仁,难道不是吗?”
师公的话,怀仁早就知道了,他也知道师公说的是对的,他也知道师公是为了他好,但是他做不到像事故那样去想。是跟我所想所做,其实都是能够有一定的理由,但是自己却不能为了那个理由去付出自己的一切。
付出与回报从来都不是能够有既定理由的,如果可以自己也希望所有的一切都是能够有一定的理由的,但是师公从来都没有给过自己理由。
自己从来都不是多么善良的一个人,自己从来都不是能够弥补一切的人,只不过这一切都不随自己的心而已。
自己如果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自己如果可以去做自己能够做的事,自己也愿意为了自己而付出吧!
“怀仁,你和师公不论是能力和潜力其实都很相似,我又有什么理由去嫌弃你呢?难道说这世界上有什么事情是一个人必须做的吗?”
师公!知道怀仁,知道自己的能力,可是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应该为了怀仁着想,而不是自己。怀仁的心比自己大,怀仁的能力比自己像怀仁的潜力比自己高。如果怀仁能够想要为少林寺付出,那便是最好的。
其实师公从头到尾还是为了少林寺着想的,哪怕有邪恶的念头,也是因为少林寺而起,而不是为了其他什么事情!
少林寺的一切都在师公的掌握之中,他知道自己能够做到最好,便是自己最想要做的事情。至于其他的什么人什么事,其实不论是公还是怀仁都不在意的,因为他们知道少林寺好,他们便好。
所有的一切都按照他的轨迹在进行师公,和怀仁都知道七大关卡其实并不是能够很好闯过的,但是既然有人愿意付出,师公也没有什么好强求的。
“或许没有吧,可是那又能怎么样师公你知道吗?不论是不是必须做的,我都想要去做。我从来都没有为自己想过,不论是以前还是曾经,现在我想为自己拼搏一回。”
所有的付出都有他既定的道理,所有的理由都有他们去创造的可能。如果三大关卡是他们心中最不愿意闯的存在,那么他们也有闯过去的信心。
怀仁不相信自己会点儿那么背,他不相信自己不能够,稳住自己的心。心这个东西其实是很正常,很能够让自己去把握的。如果自己不能够做到让别人相信自己,那么他就要做到最好。
他不能够让别人去想自己不好的一面,他真能够让别人觉得自己从头到尾都是最好的。不论他的心,还是他的能力,抑或是他的权力,都是别人所不能达到的。
“你可以去拼搏,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一切,你甚至可以为了你想做的事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可是为了别人值得吗?”
生与死其实并没有区别,所有的拼搏,所有想做的一切都是怀仁,心甘情愿与别人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没有所谓的值不值得,只有想不想一说。他并不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不值得的。生与死,不过一念之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抉择,不认识师公和怀仁都一样!
师公和怀仁想的,师公和怀仁做的,师公和怀仁能够付出的其实都是一样的。其实有什么事情是他们不能做的呢?其实并没有。
“你不觉得你为了别人去做这些事情都是可笑的吗?因为这些事情根本就不应该让你来付出。少林寺还有师公,少林寺还有那么多得道高僧,你究竟是来这里做什么呢?”
什么是可笑的呢?怀仁并不觉得自己为少林寺付出的这一切是可笑的。他觉得自己的付出自己的回报都是值得的,他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能够拥有的。
如果怀仁最终发现自己一无所有,他也不能够去改变现在的这件事,因为他不能够回头了。其实所有的人都在去告诉他,他要怎么做,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够按照他想要的那样去做。
“或许吧,少林寺有少林寺的规矩,少林寺有少林寺的得道高僧。可是我就是想要为了少林寺而付出,就是想为了我的梦想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