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庭霖挑眉,瞟了眼那张贺,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这道作文题的破题立意应该在“道其不行”,张贺主张朝中政策变革,孔子游历诸侯国,不论是诸侯国君向他提出政事,还是孔子向诸侯提出政事,总之都是在讨论政事变革,而所谓“道其不行”,就是因为之前的作法不合时宜,无法解决当下的问题,所以才会“道其不行”。
因此,破题立意,就在“变革”上。
而“道其不行”,语出孔子对于私有制的感叹,财产已经私有,还谈中庸,自然不行,但财产私有又非坏事,每个人的能力不同,做的事情多少不同,同样的事情做出来的效果不同,自然所得报酬不同,所以,造成贫富差距,都是极其正常的现象,而这变革,自然是说与时俱进,适应现有体制下的新政策。
如今,朝中局势动荡,内忧外患,边关又传来战事,朝中一些老臣想要图个安稳,不愿改变,而以张贺为首的一些官员,则想要打破旧制,建立新的通商制度,和官员任用制度,这些都遭到了以徐太尉和薛宰相为首的,旧制内阁大臣的一系列阻挠,而张贺等人的革新派则屡屡遭受打击,所以,这文章和观点,定是要结合当下,又不能评说时政,只能引用以往历史案例,来加以说明。
沈庭霖心中思索,不断想着这文章的行文,要知道,这考试作文,是不能有误的,必须一气呵成,有草纸可供考生做稿,但上交的卷纸则一定要工整干净,无涂抹,所以,这文章下笔,定是要仔细。
沈庭霖微闭双目,坐在位置上,心中打着腹稿,他这一举动却是引来在场考官的关注,那个之前组织考试进场和分发卷纸的考官见了,嘴角一扬,走到那副考官董岳身旁,然后伸出一根手指,指了指沈庭霖,董岳见了,也是一愣,与在场的那些见到考卷便亟不可待的做文章,或者先进行贴经、墨义作答的考生不同,这个沈庭霖却显得胸有成竹,一副悠然的模样。
那董岳轻笑道:“要么深藏不漏,要么糊涂蛋一个。”
“那董大人觉得,这人更像是哪一种?”
说话的,竟然是一直坐在考场当中的张贺。
董岳侧身,看了眼张贺,“待他下笔,我亲自去看看。”
这两人明显对沈庭霖的这一举动提起了兴趣,只等他下笔,好去看个究竟。
而这沈庭霖竟然双目一闭,好似睡着了一般,一个时辰未睁眼。
直到一个时辰后,有的考生已经文章写了一半,至少也起了头,而沈庭霖竟然动也未动一笔,直到一阵凉风袭来,才吹得他身上一抖,睁开了眼。
沈庭霖晃了晃头,深吸一口气,这才开始磨墨提笔,他将那根北州的狼毫笔沾足了墨水,然后又在磨盘旁挤了挤笔尖的积水,提笔在草纸上写了一两画,将墨水调试到最佳状态,这才提笔在他的卷纸上,开始作答。
“道其不行者,当思己,唯修身修己修五德,当可改其道,修己身,后改其行,家、国,亦然
…”
这破题开头写完,考场前的那两人便早已等不及,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却是有意无意的,绕着圈走向沈庭霖。
见张贺起身,在座的考生无不紧张起来,一双眼睛,都多多少少的瞟向了那张贺,张贺却是目不斜视,脚下踱着方步,沿着考场的四周开始,顺着案几的过道处,一趟一趟的走着,其实,也是顺路看看,这一屋子考生,都是如何破题的,但只可惜,这先作文者不多,大多是在贴经墨义,还有的甚至先做起专业题目来,洋洋洒洒写了大半篇,似有一种要夺个小状元的架势。
张贺走着,速度均匀,看似好像就是寻常的监考,唯独走到沈庭霖身后的时候,脚步放慢,身子却是停了下来,他一眼便看到了沈庭霖卷子上的“修己身,家、国亦然”的句子,心中却是惊喜,忍不住还是多看了几眼。
这一看,却是眼前一亮,张贺实没想到,这人竟然提到了“变革”来破题,而往下看去,却更是有些惊叹。
“变革之道,当以民为本,强国家,富人民,增民心,动民身…”
张贺深吸一口气,又看了看认真作答,全然不顾他人所在的沈庭霖,抬手捋了捋下颚的胡须,长出一口气,继续迈步,径直向着考场前的位置上走去,却也不再看向其他人的卷纸。
张贺回到位置上,心中已经有了些许想法,但思绪,却难平复,要知道,科举考试,那就是为朝廷选拔官员,为现在的派系挑选用人,张贺这次是主审,所以,压力还是很大。
虽然,本次科举,只有张贺一位主审官,但徐太尉和薛宰相却安排了多位副审官和校对,他的选择自然有力度,但也架不住其他官员共同联合,若是他看中的人,其他副审不赞同,这矛盾便会结下,却是个不好办的事。
张贺回到位置上,不禁闭上了双眼,心中有了些许不安,不过,毕竟这才是乡试第一场,后面还有多场考试,这最终结果,却也谁也不好说。
董岳看到张贺的这番神情,凑上前来,“张大人,是有何想法?”
张贺看了眼董岳,随即目光转向在坐考生,不再言语,这不说好,不说坏,其实,就是一种认可,说明张贺心中,已经认准了这个二百八十八号。
于是,董岳便也走出去,看似漫不经心的,瞟了几眼沈庭霖的卷纸,心中一阵唏嘘。
转眼便到了中午,那执行考官,高声道:“午时用膳,各位考生停笔。”
他这声音一出,众人纷纷放下手中的毛笔,偶尔有几个还未写完的,不想断了思路,却又多写了几笔,随即也马上停了下来。
沈庭霖则正好完成了两段,还有后面的两段,留作下午再继续作答。
众考生此刻也是有些饿了,再看执行考官,吩咐那三位小童,将饭菜纷纷端上来,每位考生两道菜,一荤一素,炒青菜和苏白肉,还有一份丸子汤,一碗米饭,一个小菜,考生们收好卷纸,接下饭菜,便都拿起筷子埋头吃了起来,吃饭时,不能交头接耳,人人都是闷头吃着自己的饭,谁也不作声。
要知道,时间只会越来越少,人人都是心中怀着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