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科举考试(2)
君子木秀2018-07-13 08:462,260

  “开卷!”

  那唱卷的考官高声道。

  他声音落处,所有的考生都纷纷翻开卷纸,将缝卷的线装拆开,取出卷纸,这考卷第一张是考生信息,当然,考生只能填写自己的号码,翻开卷纸,第一页,便是作文题,也就是科举考试的大题,俗称八股文,这文章内容是从四书五经中提取句子,然后考生再通过这句子进行分析,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一篇符合当下时政的文章出来。

  而第二页便是贴经,语句皆出自四书五经,共三页,然后是墨义,即解释句子含义,也都出自四书五经,最后是词赋,即根据主题,做诗文。

  当然,还有一道专业题,根据个人报考的科目不同,考试的内容也不同,治学篇、治国论、经商策、经农学,这四大科目的题目都会写在考卷上,但你只要选择自己的报考的科目来作答就好,可千万不要答错了题目,即便是看了某一科目的题目后,自己很有灵感和见解,也不可以作答,当然, 卷纸上你可以去写,但考官判收卷纸的时候,会根据个人报考科目的不同进行分装卷纸。

  比如你报考治学,那么你的卷纸只会被送到审核治学篇的审核考官手中,审核考官审卷纸,只管看你的答案,若你对经商的题目进行了作答,他自然不会管你文章思想的好坏,只会认为你驴唇不对马嘴的作答,最后你的卷纸只会画上一个叉。

  沈庭霖拆开卷纸,屏息凝神,专注的看着卷纸上的题目,深吸一口气,一一看着这些题目,由于这半年来的背记,沈庭霖也却是背了许多书,这贴经、墨义问题都不大,至于诗词,他也能作上一二,对他来说,当然,也是对所有人来说,最难的一题,莫过于作文,这作八股文也是有些套路可寻。

  开头第一联要破题,第二联要承题,第三联要起股,第四、五联要作中股,第六、七联要作后股,尾联要束股。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破题”,一定要把题目用到的关键词全写上,这样才好让审卷的考官第一时间知道,你的切入点,也好对你的文章内容做一个判断。

  沈庭霖看着卷纸上的作文题,这题目是这样的。

  “夫子温良恭俭让,道其不行。”

  这题目乍看之下,却是让人不解,温、良、恭、俭、让,乃是夫子的五大美德,但却又说“道其不行”,可是说这五大美德不行?

  但其实,这就是科举作文的特点,也是迷惑考生之处。

  沈庭霖虽然是第一次下场,但是,他上一世可是做过阅卷的考官,而且,下场之前,他看的可不只是那死刻板的书本,他将往年的科举作文榜首卷纸都找了出来,进行研读和学习。

  所以,类似这样的作文题目,是迷惑不了沈庭霖的。

  这题目看似不合理,实则是两处文章的合并,这题目只选用了两处问题,没有选用三处,可见出题者还是比较宽松的了,而这两处文章分别出自《论语》和《礼记·中庸》。

  原句应该是,《论语》: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检、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按照论语的原话解释,便是说:子禽问子贡,“孔子到了这些诸侯国,一定会听到国君们来问政事,是孔子向他们提出了请求呢?还是他们向孔子提出了请求呢?”

  子贡回答道:“孔子具有温、良、恭、俭、让五种美德,所以迎得国君们的敬重,向他问政,孔子的请求,是不是与别人的请求不一样呢?”

  这里提到孔子的五种美德,而“道其不行”,却是出自《中庸》,原句是:孔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意思是说“这个道路大概不行了”。

  语出《中庸》,孔子说的是中庸之道行不通,为什么会行不通了呢?这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就当是的时政来看,便是私有制的产生,促使人民的需求和需要都太过度,所以,孔子才说中庸之道行不通。

  而这两句放到一起,自然不能是说温良恭检让行不通,当然,你也可以如此作答,但你的文章做出来肯定是得不到高分的,因为你的破题就出了问题。

  这就是考功夫的时候,就也是八股作文的破题功夫,科举能不能得高分,入阅卷官的法眼,全靠着作文,而作文都全在破题,这题目破的好,观点立得稳,辩诉说的准,自然就得高分,也就是能不能中举,就看着文章题目破的好不好。

  因为你破题的观点,就是你思考问题的切入点,也就是你的观念展示点,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考官看的就是你是不是他们的人,当然,这也要分是哪个考官,有主导作用的,自然是科举主考官,主审卷官,主审的意见非常主要,若是你破题的切入点不和主审的意思,那十有八九,你就只能落弟,若是和了主审的意见,那就是成功了一大半。

  而这道题目,究竟要论述的点在哪,沈庭霖闭目思索,仔细回想着这一年的科举考试,这题目就经是出自哪位主考之手,你这作答,就要懂得应和主考和主审的意思,否则,都是枉然。

  对,就是张贺,沈庭霖猛的抬起头,看着考场前,坐在当中的张贺,那张贺微闭双目,满脸得意,看着在场考生们看到题目时,一个个唏嘘挠头,抓耳挠腮,又有些不解的神情,这张贺很是得意,文人考文人,就是如此,张贺见他的题目难倒了这么多学子,自然心中得意,这样一来,已经少了一大批的应试者。

  沈庭霖看着那坐上的张贺,心中却是有了主意,这张贺确实有些墨水,不过,他为人太过耿直,翰林院内的大学士,那可是这些科举书目都要倒背如流的,可就因如此,他才会出这“道其不行”的题目,他说的,自然不是夫子五德不行,相反,他想说的,恰恰是这五德可行,而且要大大宣扬,而这不行的,是当今的一些政策。

  所以,张贺才一直坚持变法,虽然屡屡受挫,但他还是没有放弃,而他这次出这一题目,恐怕就是要看看,当今举子之中,有多少人是有着热血的变革精神的,也就是日后,能够被他所用的人。

继续阅读:081、科举考试(3)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佞臣归来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