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桃良2018-08-10 09:312,529

  皇帝的命令悄无声息的进行,亥致关被断了补给,与突厥在漫长的拉锯战中,逐渐消耗兵力。北境一带城池的百姓,早就被远在国都的朝廷寒了心。在战火纷乱之时,皇帝弃他们于不顾,保护他们的人却是被骂作叛军的承林军和硕王。

  人心是杆秤,当然掂量得清楚谁是谁非。

  与此同时,大岳的朝堂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梁佑璋登基之后,公开站队硕王的臣子早就被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处了刑,剩下的或是如衡王一样表面上拥护梁佑璋实则是硕王的人,或是一直拥护梁佑璋的老臣。

  而那些老臣并不全是像任承忠这种昏昏之人,更有像元柏清这种胸怀抱负,真心希望大岳千古不朽的忠臣。

  而梁佑璋三番几次的任性之为,不听谏言,一意孤行,丝毫不顾为君之道,国体大计。这让某些大臣逐渐意识到大岳的危机,更对梁佑璋失望。

  过去他尚未太子之时,有硕王的牵制,做事必须谨慎有加。为了对抗硕王,臣子们的建议他都放在心上,认真斟酌。可如今他登上大宝,完全换了副模样,目中无人,从不听劝。

  以至于如今民愤滔天,百姓怨声载道,视朝廷官员为仇敌。

  当初拥护梁佑璋时的坚定决心,终于在良知面前动摇了,他们不再对硕王充满敌意,甚至觉得皇上需要硕王的牵制,大岳需要硕王。而被硕王安插在朝堂之上的一些臣子,也逐渐浮露出来。

  醉枫居的说书先生不知又从哪得到了小道消息,在茶馆中敲着醒木,说得慷慨激昂。

  “景城漠阳城两城暴乱,百姓群起而攻之,逼得驻军在漠阳城的周天佑周将军领军增援,这才令亥致关必输的战局得以扭转乾坤。不过此战,想胜却不大容易。”

  有人接话:“为何不容易?朝廷又派乌明,广元,安则三城共二十万援军前去支援,怎会不赢!”

  说书先生捋了捋灰白的胡子,摇头道:“若朝廷真想增派援军,又怎会让景城漠阳城的百姓暴乱,逼得周天佑出军?听闻北境一带运输补给的官道已经好些时日没有过人了,诸位难道不解其中意?”

  “难不成圣上竟切断了亥致关的补给,这是要逼死数万将士啊!”有人唏嘘感慨道。

  人群中不知有谁接了句:“他要逼死的岂是将士,分明是硕王!”

  那些不明朝事的看客们顿时恍然大悟,这硕王与当朝皇上本就是针锋相对的敌人,就连如今大岳的皇后都曾是硕王的王妃,可见两人的渊源。

  这些话,原本是百姓不能说的。可两城暴乱逼官出兵的事情在国都引起了轩然大波,皇帝有兵不发,视两城百姓性命为草芥,保不齐他日他也会弃国都百姓于不顾。

  百姓心底里对这位君主的不满之情渐渐摆到明面上,甚至有人拿他和硕王对比。又有人提起,当日硕王监理建造官船,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工部几年都难完成的工程。

  有人暗自在心头感慨硕王少了那一份气运,否则这天下交到他手中,说不定是另一番盛世,总归不会像如今这般乌烟瘴气,战火连绵。

  任素言身居深宫之中,却对宫外的这些事情了如指掌。如今民心所向,正是他归都的大好时机。

  然而梁佑璋对亥致关所抱的态度,却是她始料未及的疯狂。

  她相信硕王,却不能不担心他在亥致关的处境。

  终于在腊月到来的时候,北境的战报再一次传了回来,与它同时赶来地还有南境的军情。

  盛元二年,西蟠国得知安则城空虚,举兵造反,扬言要夺回城池,一直镇守在南境的骠骑将军柳南哲被召回国都,皇帝任命的新的骠骑将军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昏将。

  刚行到一半路的安则城的大军,不得不折返,转身去支援南境。

  而北境亥致关被破,突厥的铁骑终于踏入景城,仅剩的大岳军马不得不罔顾皇上的圣命,退居漠阳城。好在突厥举兵的二王子阿史那·铮算是个贤人,入城后严以律军,不仅不虏百姓,反而为被战火波及的百姓施粥救伤。

  一时间,景城百姓纷纷开城门迎接。在他们眼里,统治者是谁并不重要,只要能好好地活着,哪怕景城从此沦为突厥的领土,他们也并不在乎。

  在乎地,只有大岳的统治者而已。

  梁佑璋勃然大怒。

  “硕王竟然敢退兵!他竟然敢退兵!传朕手谕,硕王违抗圣命,意图不轨,谁若能取得他的项上人头,当即官升五阶!”

  任承忠和云砾噤若寒蝉的站在一侧,最终还是元柏清抬着浑浊的眸子看着他,沉沉地叹了一口气:“皇上,如今北有突厥,南有西蟠。安则城的大军已经折返,突厥来势汹汹,还在景城重金征了不少兵,乌明,广元二城大军就算抵达漠阳城,这场恶战也难分胜负。当日圣上切断补给,周将军那十万大军损失严重,南境又有西蟠作乱。如今大岳再难腾出兵力,恐怕已经难以阻挡突厥之势。”

  “你这是什么意思?朕难道还怕一个小小的突厥吗?”梁佑璋猩红着眼睛,恨声道。

  他不听谏言,一意孤行,不怕损失城池也要取硕王性命。可如今大军压境,景城失守,让大岳经历了百年来未曾有过的耻辱,然而硕王竟然还活着。这让他如何能咽下这口恶气。

  “硕王身受重伤,退居漠阳城时昏迷不醒,是大将军任承明擅作主张撤了军。”回报军情的人道。

  听到这句话,梁佑璋的眸中陡然闪烁出奇异的光彩,他问:“硕王身受重伤,他可是性命不保?”

  那人回道:“听闻硕王连中数箭,昏迷多日,至于性命保不保,小人不敢妄言。”

  他勾起唇角,微微扯动,露出一丝笑意,可这个笑容却因凶狠的目光而显得分外狰狞。

  那人的话,分明就是硕王活不成了。一种奇异的 从心头腾起,他恨硕王,并不是因为担心他会夺走他的天下,只是他嫉恨硕王的一切。

  凭什么他能拥有纯正的梁氏血脉,而他没有。凭什么他能得到父皇的青眼和夸赞,就算他私自和突厥交好,父皇也觉得他做的是对的。而他贵为太子却始终诚惶诚恐的担忧自己的东宫之位随时被废。

  而又凭什么和他青梅竹马的任素言,成为过他的王妃!

  硕王一日不除,他的心便如同搁在热炉子上烤炙着,折磨着。

  “皇上,既然打不过突厥,不如……不如求和吧。”任承忠拱起手,缓缓说道。

  “求和?”梁佑璋低声问道。

  元柏清和几位大臣缓缓别过头,沉沉地叹了一口气。像是不愿面对这个令人耻辱的办法,却也算默认了这个办法。不过两三场战事,竟把大岳打得元气大伤,竟要主动要去对一个曾经对大岳朝贡几十年的突厥求和。

  “求和,嫁一位公主过去,结秦晋之好,或许能为我们争取些 的时间,到时候,卷土重来也未可知啊。”任承忠淡淡说道。

  谁都没有看到站在角落里的衡王,脸上露出的阴霾和默默攥紧的拳头。

  如今宫中待嫁的公主,只剩下梁璨一人,若是和亲,这重任定然是落在了她的肩上。

  梁璨经历的事情,虽然宫中早就无人提起,可那件事在她心口上划的疤痕,是穷其一生都难以消弭的。若是此时让她嫁去突厥,比要了她的命还要残忍。

继续阅读:第二百二十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帝后策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