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立国之初,在唐长安和汉长安的边上,重新建造了一座巨大雄武的城池作为帝国的首都。开国太祖他老人家向往汉唐的风采,仍旧将帝都命名为长安城。
通往长安城有两条路,一条是由大周朝廷修建的宽广驰道,另一条则是存在已久的小路。驰道就不去说它了,日常里行商匆匆,车水马龙,一副繁荣的惊喜。
而那条小路则从太华山脚下穿过,一路上有不少大唐遗留下来的古迹。平时除了那些偷运私货的商人会走这条路,可能就只有那些寻访前人风采的文人墨客才会到此一游了。
今天这条小路又迎来了久违的过客,一老一少一书童,三人结伴而行,不紧不慢的走在太华山脚下。老的那位头发已经染上了丝丝霜白,眼角的皱纹十分明显,但是身上的官威却很足,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这位老者也确实不是普通的文人,他就是前任淮南道寿州通判陆庭芝,从五品官身。少的那位则是他的儿子,白鹿洞书院弟子陆君实。
别小看陆庭芝这么一个从五品的通判,这个职位一般都是由皇帝御笔钦点的。能到地方去当通判,说明你已经进入了皇帝的用人名单了。
大周朝的通判一般都负责掌管一州的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同时还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尤其又赶上了玄宗魏建安这么一位英明的皇帝,不是他信任的人,那是绝对不可能放到通判这个位置上的。
陆庭芝何德何能,得以进入玄宗魏建安的视线呢?
陆庭芝出身庐山白鹿洞书院,乃是副山长陆放翁的远房侄儿。因为他求学刻苦天资聪颖,被山长欧阳文忠收入门下。恰好当时魏建安隐瞒了身份拜入陆放翁门下,也在白鹿洞书院学习。
怎么说陆放翁也是自己的长辈,陆庭芝空闲之余经常前去拜见。于是,这么一来二去,陆庭芝和魏建安就相识了。大周民间有一句话:人生有三铁,一起打过架,一起读过书,一起喝过酒。这三件事,他们两人都一起干过。
六王之乱后,魏建安成功上位,登基为大周玄宗。陆庭芝一直都是他的铁杆支持者,替他跑前跑后立下汗马功劳。魏建安自然也不会亏待陆庭芝,陆庭芝从此踏入了官场,直接就连跨几级,成为了从五品的寿州通判。
玄宗魏建安之所以会把陆庭芝放在寿州,也是有原因的。
寿州本来淮南王魏燃冉的封地,六王之乱时寿州兵曾一度剑指长安。魏建安平息了动乱后,寿州的形势还是不稳定,时常有一些魏燃冉的旧部四处作乱。而寿州官场上下,不知道有多少官员曾经是淮南王的门客,关系复杂盘根错节,很难梳理的清。只有派出陆庭芝,魏建安才能放心。
有些人天生就比普通人强。陆庭芝一到任,先是专心整治农桑之事,稳定了下层百姓的民心,同时让那些大小官员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紧接着,陆庭芝用玄宗魏建安给他的密旨,调来了扬州的三千府兵,开始大力围剿那些落草为寇的淮南王旧部。三个月的时间,他先后清剿了一百多个山寨,将寿州整个治安秩序彻底稳定下来。
砍断了那些官员手上的刀,陆庭芝这时候转身开始收拾起他们来。他先是派出自己的儿子陆君实暗中收集寿州官员贪腐的证据,紧接着他利用寿州刺史李明辉包养外室的事情,上书弹劾他无德无良。
大周可不是前朝大唐,大周朝野上下官员几乎全部出自儒家弟子。对于讲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来说,私德有亏基本就意味着仕途完蛋了。这下玄宗魏建安有理由整治李明辉了,圣旨一下,暗中包庇寿州官员的李明辉,就这么灰溜溜的从官场上滚蛋了。
李明辉一倒,整个寿州官场无异于地震了一般。陆庭芝这个时候抛出陆君实收集的贪腐证据,拉一批抓一批杀一批,很轻松的就将寿州的局势彻底的稳定了下来。等新任刺史到任时,接手的是一个完全服从朝廷管理的寿州。
寿州一事让朝廷大小官员重新认识了陆庭芝,也让玄宗魏建安坚定了重用他的决心。正好刑部侍郎罗天佑告老还乡,魏建安圣旨一出,将陆庭芝连升数级,直接提拔到正四品的刑部侍郎位置上。
陆庭芝来寿州的时候是一人一马,走的时候是两人一书童。他身边只多了自己的儿子陆君实以及陆君实从老家带来的书童,除此以外再无一物。这正是来的潇洒,走的轻松,尽显名臣的风范。
圣旨上的上任时间还有富余,陆庭芝带着陆君实一路寻访名山古迹,不紧不慢的往长安城走去。今天正好来到了太华山附近,这里遗留这一片前朝大唐的碑林。对于酷爱书法的陆庭芝来说,没有什么比膜拜先人的笔迹更重要的了。
在碑林待了大半天,要不是陆君实多次催促,估计他甚至就打算直接在碑林中露宿了。三人沿着太华山脚下的小路往西走去,走了才不到半个时辰,天色就渐渐暗了下来。这夜里冬寒极重,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有人赶夜路的。
“爹,我看今天找家客栈投宿是没戏了。”陆君实抬头看了看天色说道,“搞不好咱们就要露宿野外了。”
“你小子也太娇贵了吧?”陆庭芝没好气地说,“我辈读书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陆君实一看自己的老爹陆庭芝又要开始啰嗦,连忙说道:“是,是,您老人家说的对。咱们今天就来这么一回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书童陆三是陆家的家生子,从小就着这陆君实,就跟自己家人没有什么区别。所以陆三也时常会插进这两父子的对话。这不,这小书童就开口说道:
“少爷,你就少说两句吧。还有老爷,这天寒地冻的。我跟少爷还能熬一熬,您老人家可是要当侍郎的人了,可不能受这份罪。”
“呦,我们家陆三是长大了啊,还会心疼老爷了。”陆庭芝欣慰地说道,“不错,不错,比你少爷懂事多了。回头到了长安,老爷给你买上一壶好酒,摆上一桌好菜,让你吃个爽快。”
“爹,我看是您自己酒瘾又犯了吧。”陆君实叹了口气,“陆三还小,你可别教坏他。美酒什么的,还是让我来代劳吧。”
“滚一边去!”陆庭芝怕了怕陆君实的脑门,“白鹿洞弟子什么时候可以饮酒了?书院那些清规戒律你背了没有?”
“哈哈哈。”陆君实摸着脑袋扬天大笑,“当年白鹿洞书院的酒中八仙,其中一位的大名就叫陆庭芝。也不知道这位陆前辈现在身处何处,让我这位后辈弟子恨不能早日相识啊。”
“你这位陆前辈,估计正在野外喝西北风呢。”陆庭芝摸了摸肚子说道,“什么酒中八仙,这时候来口热汤才是最靠谱的事情。”
“老爷,少爷,你们看。”书童陆三指着前方一座破落的建筑说道,“那里似乎有座山神庙,咱们晚上歇脚的地方有着落了!”
“还等什么?走啊,点上篝火,烧上热水,再吃两张大饼,怎么也能对付一晚了。”陆庭芝说完后一马当先向前方的山神庙走去,陆君实揉了揉陆三的脑袋,比了个大拇指也立马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