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昨夜星辰昨夜风(四)
所谓象征着皇权气数的半月珏就这样给了她,负责照顾她的侍女甚至帮她找来一条细细的链子,将半月珏串起来挂在她的脖颈上。
她的日子明显好过了许多,不需要再去做那些粗活,花白胡子的老医师每日过来给她把脉,煎出一碗碗苦的让人难以下咽的汤药,每次必要看着她喝完才肯离去。
汤药虽然苦的要命,效果还是不错的,她的风寒很快就好了起来,身子也在药汤和膳食的滋润下,一日比一日养的好了。
负责照看她的侍婢名唤阿静,将她照顾的细致又妥帖,她甚至得到允许,每日可以在庭院里晒晒太阳,甚至在阿静的陪同下到花园里走一走。周围的人对她的态度变得好了许多,那些长舌婢女们一改往日的欺凌辱骂,转而一见到她便闪躲到一边,模样颇为畏惧。
甚至她有一次在花园里遇到盛装打扮的瑶夫人,对方略略惊讶后,对她露出一个善意的微笑。
她倒真像个被优待的俘虏一样,不仅没有人将她送回原来的石洞,反倒经常有人给她送来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东西,有甘甜可口的果子,软糯喷香的小点心,还有雨前的明前茶,毫无规律的东西。倒像是有人吃到了或者喝到了什么不错的东西,顺便让人给她送了一份。
只是她再也没见过贺桢,一次也没有。
他在有意躲着她,霍宛华明白,她同他一样,如非必要,并不想和他打照面。她如今已经有了视死如归的准备,无论他因着什么对她有所缓和,霍宛华却很清楚,如今的贺桢,和三年前的贺桢早已截然不同。从前的他在她面前是温柔的,现在的他整个人却如一只已在弦上的箭,虽时都会挟着疾风雷霆般的射出。
他们现在的关系,除了仇人,不再有其他。
静安阁。
老夫人正围着一群新出生的小狗崽忙前忙后的,倒是把来给她请安的贺桢晾到了一边。
贺桢静静的坐在那里,眸光淡淡的瞥过老夫人手里小孩巴掌大的小狗崽,还没睁开眼的小狗哼哼唧唧的,看上去分外招人疼爱。
他同老夫人母子关系一直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他从小就不在母亲身边,是在乳母和婢女们的照料下长大的。老夫人早早失宠于吴侯,对唯一的独生子贺桢也不上心,每日里只顾得上自己吃斋念佛,对吴侯府里乌烟瘴气的局面丝毫不以为忤。当初贺桢同几位异母兄弟斗的最惨烈的时候,这位当时的吴侯夫人依旧对亲生儿子不闻不问,只顾得上伺候菩萨礼敬佛祖。
本以为老夫人对先吴侯感情一般,所以多年以来才毫不在意家中豢养的宠妾美姬们,而选择了常伴青灯古佛。谁知先吴侯死后,老夫人竟是大病了一场,哭的眼睛都差点瞎了。
贺桢对母亲很是不以为然,原本以为母亲是对父亲彻底失望才会淡泊至此,谁知母亲竟然深爱着父亲。既然如此,为什么当初要表现的那样冷淡,为什么容忍了一个有一个女人进门?
所以他名为请安,实则不过走个过场便快速离开,母子间一个月也说不上几句话。今日因着这些小狗的缘故,母子俩倒是还多聊了几句。
老夫人正忙着给小狗们喂奶,不知道是不是因着给母狗接生时沾上了生人的气息,母狗竟然把所有的小狗崽都扔出了窝,也不给小狗们喂奶。小狗们饿的呜呜直叫唤,这可让老夫人心疼坏了,连忙让人取了温热的牛乳来,用勺子吹凉了一点一点喂给小狗。
“乖乖,慢点喝……”小狗崽昂着脑袋喝的津津有味,老夫人面上露出心疼的表情。
贺桢脸上露出一点笑容:“母亲对这些小东西倒是疼爱的紧……”
老夫人叹道:“可不是……可怜兮兮的,自己的孩子都不愿喂……这畜生委实也太狠心了……”
贺桢笑了笑,心情不错的跟老夫人玩笑:“我小时候也没见母亲这么疼爱过……”
老夫人扭头望了儿子一眼:“所以说孩子都是没良心的……对你再好你也记不住。你小时候可是最得宠的,你父亲最爱将你抱到膝盖上,教你读千字文……”
父亲?贺桢微微恍惚,记忆里的父亲从来都只是大哥二哥的慈父,却从来不是他的慈父。
母子俩一时间也没更多话说,贺桢照旧坐了不到一刻钟便起身离开,走了几步心念一动,对一旁的赵太监吩咐道:“去跟老夫人要一只。”
赵太监哪里敢多问,连忙对贺桢屈膝行礼后朝殿内走去。
老夫人颇为意外的瞧了赵太监一眼:“桢儿不是从小就不喜欢猫猫狗狗的吗?怎么如今倒想养起这个来?”赵太监哪里敢揣摩贺桢的心思,只对着老夫人略尴尬的笑了笑。老夫人瞬间明白过来:“你们主子是打算拿着这小东西去讨别人欢心吧?”
赵太监脸上更尴尬了。
老夫人一面嘀咕着,一面让人挑了一最壮实的黑白相间的小狗崽给了赵太监,口中还疑惑道:“这孩子从来都不是个细心的?怎么现在倒变得体贴了……”
对自己亲生儿子的心思,老夫人从来都不懂。她年轻时极爱贺桢的父亲,可先吴侯却是个风流花心的主儿,两人过了几年和和美美的日子后,老夫人便被前赴后继进门的宠妾们和府里一个个新生的孩子们刺激的几乎要疯了。她倒也没想过同这些贱女人们一较高下,只封闭了自己的居所,过了二十几年青灯古佛的生活。她连自己都顾不过来,更顾不上桢儿这孩子。所幸这孩子倒是个极聪明极有心的,倒也顺顺利利的长大成人。可没想到安生日子没过几年,先吴侯却又过世了。
老夫人几乎心丧欲死,她虽然恨先吴侯的薄情寡义,心底却一直都未能对他忘情。他死了,她也不想活了。
老夫人几乎哭瞎了眼睛,若不是贺桢让婢女们看着她,她一定会随先吴侯一道离去。她恨透了害死吴侯的霍家人,嘱咐桢儿一定要为父亲报仇,有朝一日定然攻陷长安,让霍氏满门为先吴侯殉葬!
靠着这个念头,老夫人才活了下来,这两年在身边人的劝慰下,终于不再想着寻死觅活了。
也不知是不是受了影响,桢儿一直不愿娶妻,身边甚至连个通房婢女都没有。直到三年前,桢儿莫名其妙的病了一场,醒来之后也不知如何开了窍,先后往府里纳了不少妾室宠姬,对名门世家和吴国重臣们送上来的女人们来者不拒。其中最得宠的便是瑶夫人,桢儿大约更喜欢她一些,不过她倒也算不上专宠,更不可能让贺桢待她如此体贴。
“你们主子最近纳了哪家女儿吗?”老夫人心念一动,对赵太监追问道。
赵太监如实回答:“君侯近来事物繁忙,没有新纳夫人。”
没有新夫人,那便是老人了。老夫人掰着手指头把她知道的几个人想了一遍,也没猜出到底是哪个女人让桢儿如此上心,只得悻悻道下次看见这小狗便知道是哪个女人了。
天气很好,霍宛华独自在门外晒了一会儿太阳,回来便看到桌子上放着一个精美的篮子,篮子里探出一个小小的脑袋。
她微微一怔,阿静正好从屋子里出来,瞧见她便笑了:“姑娘快看,这小东西多可爱啊!”
一只黑白相间的小狗怯生生的从篮子里探出脑袋,口中还奶声奶气的“呜呜”叫着,看上前十分惹人怜惜。
“从哪儿找来的?”霍宛华在椅子上坐下,轻轻摸了摸小狗的脑袋。
阿静忙着替小狗热牛奶喝,一面随口答道:“是赵太监送来的……他是君侯身边的老人……”
霍宛华默默的看了小狗一眼,收回了手:“送回去。”
阿静一愣,犹豫着望向可怜兮兮的小狗:“姑娘,这……”
“好端端的,为什么要送这个过来?”霍宛华淡淡道。
阿静倒是觉得姑娘多心了,她虽然看上去木讷,心思却也通透。自从知道君侯连半月玦都舍得送给姑娘之后,她便猜测君侯对这姑娘感情定然不一般,所以伺候霍宛华十分尽心。如今君侯送了这么只小狗来给姑娘玩,阿静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君侯何时对女人这么上心过?就是最得宠的瑶夫人,也不曾如此。
只是姑娘的反应,倒让她始料未及。
阿静犹豫了一下,语气弱弱的对霍宛华道:“姑娘,你看这小东西多可怜……君侯送它来定然是给姑娘解闷儿的,姑娘若是不喜欢,君侯定然会迁怒于这小东西,说不定会让人直接丢了它……”
霍宛华仍旧面无表情,心下却微微动了一点恻隐之心。贺桢倒不会迁怒于这无辜的小东西,可他身边的奴才们可就不一定了。到底也是一条活生生的小生命,她淡淡的望了那小东西一眼,随即收回视线道:“你既然留下它,从今日起,便由你来照顾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