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刚过了未时,陈子良便从太医署出来,身后带着两人,不慌不忙地来到宝慈殿外。
有守门寺人瞧见陈子良到了,自是迎上前,笑着招呼道:“陈太医平日里皆早上过来,今日却晚了些。”
“惭愧,惭愧,昨晚醉酒,竟是一觉睡到日上三竿,这回倒被中官逮个正着。”陈子良呵呵地笑道。
“岂敢,奴不过跟陈太医开个玩笑,阖宫太医之中,唯您最叫奴打心底敬佩,着实是陈太医人品正直,这宝慈殿……如今也独有您还想着过来瞧瞧。”
寺人寒喧着,眼睛无意中落到跟在陈子良后头的两人身上。
这其中一人,二十来岁模样,着了太医官服,身量中等,虽瞧着面生,不过素日陈子良过来,偶尔会有人跟着,倒不足为奇;另外一个药童打扮的,显得有些瘦弱,背着瞧起来堆头不小的药箱,大约药箱太重,药童佝偻着身子,连头都低下来,瞧着挺够呛。
倒是陈子良咳了一声,回身冲那二人吩咐道:“走吧,随本官进去。”
寺人赶紧开了宝慈殿侧门,目送陈子良等人进到里头。
这宝慈殿外头有人守着,到了门里头,还站着四名寺人,谁都明白,这些人同外面那些差不多,并非为了侍候,其实与狱卒无甚区别。
陈子良大踏步往里走,没一会便站到正殿外,喊了一声:“内里可有人,太医署陈子良求见!”
那药童将药箱放到地上,终于抬起头来,那是一张女子精致脸庞,此时或是因为激动,粉面竟微微地放了光彩。
而跟过来的另一位太医,则上前一把提起药箱。
没一会,蒋顺娘从里头撩帘出来,先冲陈子良福了福身,便让到一旁,半句话不说,神色极是平淡。
只当目光掠过药童之时,蒋顺娘竟是一怔,却依然没有言语,只等着陈子良一行进去,才跟在后面,回到殿里。
一踏进正殿,药童便在四处张望,而那位跟来的太医,则身形矫健地走到门边,透过窗户,注意着外头动静。
反是陈子良并不着急,只回身瞧着蒋顺娘,笑道:“蒋内人瞧出谁来了?”
蒋顺娘冲陈子良感激地点点头,一把拉住扮做药童模样的杨攸宁,口中立时埋怨道:“四娘进来做甚,可不叫人担心死了!”
“蒋内人,今日乃受赵王所托,有要事而来,圣人和婆婆何在,我要见见她们。”杨攸宁望着蒋顺娘,一时悲喜交集,急着说了缘由。
蒋顺娘稍惊,也顾不得陈子良,直接带着杨攸宁进到寝殿。
踏过寝殿门槛,杨攸宁第一眼便瞧见正对着门而坐的大长公主,一时百感交集,眼圈红了起来。
一旁崔嬷嬷惊呼:“是四娘来了!”
“婆婆……”杨攸宁的泪珠儿滚落,抬步便走到大长公主身前,福过身后,便上去抱住大长公主的脖颈。
大长公主根本未料到杨攸宁会出现,一时竟有愣住。
这边蒋顺娘已然上前,将杨攸宁一把拉起,调笑道:“这丫头果然是岳门之后,胆量真不小,这种时候还敢进来,不过怎得见着大长公主,又撒起娇来。”
“可是四娘来了?”不远处凤床上,传来圣人的声音。
杨攸宁抹了抹泪,赶紧随蒋顺娘上前去见圣人。
这边杨攸宁正福着身,蒋顺娘已然扶圣人从床上坐起,忙不迭地报信:“圣人,竟是有好消息,四娘有咱们王爷的信儿。”
杨攸宁哽咽着点点头,一抬眼间看到圣人面庞,却发现那是一张瘦得脱了相的脸,再无当日的威严凛然,唯余一丝苍老与哀凄。
望着圣人,杨攸宁心酸难忍,上前抓住圣人伸过来的手,不一时,双眸又被泪水糊住。
“什么信,延儿如今可还平安?”圣人使劲要抓住杨攸宁,却已然没了多少力气,没一时,竟自个儿滑脱了。
杨攸宁掀开衣襟,从里头抽出一封信笺,亲自撕开封蜡,将里头的信展开在圣人面前:“赵王亲笔手书,说要交到圣人手上。”
大长公主已经上来,接过那信,坐到圣人旁边,扶着她一块看起来。
借这功夫,蒋顺娘拉拉杨攸宁,两人到了旁边说话,崔嬷嬷便也走过来。
“四娘今日专程为带信来的?”蒋顺娘低声问。
杨攸宁回道:“秦王应下赵王,今晚要救圣人出宫,赵王已在城外候着,准备护送圣人,一块离开这是非之地。”
“走?”崔嬷嬷不可置信瞧着杨攸宁。
杨攸宁点点头:“此事已然议定,外头秦王已然安排好,刚才随我进来的,除了陈太医,便有一位,乃是秦王手下江校尉,回头由他护着圣人和婆婆出宫。”
蒋顺娘思忖片刻,到底叹了口气:“能走自是好的,只秦王……到底可不可信?”
杨攸宁蓦地脸红起来,正要回答,却听大长公主在道:“阿敷,还不过来!”
听得呼唤,杨攸宁转过头,只见大长公主已然站起身,正瞧着她。
杨攸宁刚去到近前,谁人都未料到,大长公主突然伸手,狠狠地掴了杨攸宁一掌。
“啪”的一声脆响之后,寝殿里安静如无人一般。
“公主,莫要打孩子。”圣人先反应过来,急喊一声,便不停声地咳起来。
蒋顺娘瞧出不对,推了崔嬷嬷一下:“快去请陈太医进来!”随后,自个儿便跑去床边,扶住圣人。
大长公主这一掌到底用了力,竟是将杨攸宁打得往后踉跄了几步,幸亏崔嬷嬷正好折回,将将地扶住她。
此时陈子良已然提着药箱进来,先是到床边替圣人把脉,之后思忖片刻,对蒋顺娘道:“圣人本就心思郁结,这会急火攻心,不如让下官行针,泻了心火才最紧要。”
蒋顺娘稍有些愣怔,倒是大长公主走过去,吩咐:“便由陈太医做主。”
折腾半个时辰之后,圣人终于安稳一来,卧在床上,阖眼睡去。
大长公主听说圣人已无碍,转身便往外走,崔嬷嬷见状,不放心地看了杨攸宁一眼,赶紧跟上。
陈子良收拾好药箱,走到杨攸宁旁边,打量打量她,不免摇一摇头,到底是大长公主府的家事,他不好置喙。
没一会,崔嬷嬷又回来了,对杨攸宁道:“公主在暖阁,让四娘过去问话。”
杨攸宁自得跟着崔嬷嬷一块出了寝殿。
倒是陈子良在后面看看,便也跟了出去,到了正殿里,跟江成一块站在窗边,瞧着外头动静。
暖阁之中,大长公主盘腿坐到罗汉床上,从袖中取出李延那封信来,放到面前几案上,问对面站着的杨攸宁:“你先时可瞧过这信?”
杨攸宁摇了摇头。
“赵王那句‘成人之美’,真是心甘情愿,还是受人胁迫?”大长公主又问。
杨攸宁抬起头,立时明白过来,想到李延在信中提到退亲一事,事到如今,便只能说实话:“我……与秦王之事,赵王已然知晓,那日他们兄弟相见,赵王刺了秦王一剑,便说恩怨已消,要成全我……们,在此之前,他们已商量过,让秦王救出圣人。”
“所谓恩怨已消,就是将你拱手相让?这是你的主意,还是秦王当日根本贼心不死,故意拿你交换?”大长公主气哼哼地问道。
杨攸宁一时局促,却不忍李莫被如此指摘,少不得跪到大长公主面前:“婆婆,我与秦王……”
未想正在这时,有人撩开竹帘进了暖阁,径直跪到杨攸宁身边,朝大长公主道:“姑祖母,小王虽是不肖,只对阿敷,却是心怀诚意,如果舍得用她交易什么。”
屋中两人皆是惊诧,谁会想到,李莫会在这时进了宝慈殿。
“你可知,夺人妻室,绝非君子所为?”大长公主怒斥道。
方才大长公主瞧过李延书信,虽在信中,李延之意,是想成人之美,只大长公主心中却极愧疚。
须知这亲事乃圣人当日跟大长公主亲口议下,如今圣人落难,两家亲事竟是不成,无论如何,大长公主心里,过不得自己这关,深觉负了道义。
寝殿之中那一巴掌,既是大长公主心中有怒,更多是为做给圣人瞧的,只是这出手之后,大长公主不免又心疼,毕竟是自个儿一手养大的小娘子。
刚刚将杨攸宁叫到跟前,大长公主本意是想安慰她几句,无奈气一时未消下,倒是又将杨攸宁训斥起来。
不过这回既然李莫过来,大长公主当仁不让,要大骂他一通:“身为李氏子孙,做出这等背弃兄弟情义之事,你倒有脸跪在老身面前!”
李莫叹了一声:“回姑祖母,这‘夺人妻室’,小王实不敢当,到底阿敷与五哥还未正式成亲,且五哥自个儿亦坦诚,与阿敷不过兄妹之情,便是日后结为夫妻,未必会如小王这般善待于她。”
“你倒是巧舌如簧,可是觉着老身这孙女儿,除你兄弟二人,再无人可嫁?”大长公主冷笑一声。
这边杨攸宁猛地抬起头来,正要替李莫辩解,一只大掌伸过来,抓住杨攸宁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