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统绪虽绝,然而天南片土,还有保存着汉族的衣冠,和清朝相抗的,是为郑成功。***成功是芝龙的儿子,芝龙降清时,成功不肯顺从,退据厦门,练着海陆兵,屡攻沿海之地。清兵入滇时,成功大举入江以图牵制。破镇江,薄南京,清廷大震。旋为清兵所袭破,乃收军,出海而还。一六六〇年,成功攻取台湾。于是务农练兵,定法律,设学校,筑馆以招明之遗臣渡海,归之者如织。天南片土,俨然独立国的规模了。
即以闽、广、云南而论,实亦非清朝实力所及。清朝的定南方,原靠一班汉奸,为虎作伥。所以事定之后,仍不得不分封他们,以资镇摄。于是以尚可喜为平南王,镇广东;耿仲明为靖南王,镇福建;吴三桂为平西王,镇云南;是为三藩。三藩之中,三桂功最高,兵亦最强。他当时用钱用兵,户、兵二部,不能节制。用人亦不由吏部,谓之西选。西选之官半天下。清朝之于南方,简直是徒有其名,不但鞭长莫及而已。然而“债军之将,不可以勇;亡国之大夫,不足与图存”,既已靦颜事仇,忽又起而反抗,就不免有些进退失据:天下的人,未免要不直他,士气亦易沮丧,和始终以忠义激厉其下的,大不相同了。这是三藩之所以终于无成。尚可喜受封之时,年已老迈。乃将兵事交给其儿子之信。久之,遂为所制。乃请撤藩归老辽东。清廷许之。时耿仲明已死,传子继茂以及精忠,和吴三桂都不自安,亦请撤藩,以觇清朝的意向。当时明知许之必反,廷议莫敢主持。清圣祖独断许之。一六一七三年,三桂遂举兵反。三桂的意思,本想走到中原,突然举事的,而为清朝的巡抚朱国治所逼,以是不得不。既举兵之后,有人劝他弃滇北上。三桂也暮气深了,不能用。三桂举兵之后,贵州先响应。明年,攻下湖南。广西、四川和湖北的襄阳,亦都响应。福建、广东,更不必说了。于是三桂亲赴常、澧督战。派一支兵出江西,以应福建;一支兵出四川,以攻陕西。清朝的提督王辅臣,亦据宁夏以应三桂。三桂想亲出兵以应辅臣,不曾来得及,而清朝的兵,反从江西打入湖南。三桂虽然回兵,把他打退,然自此遂成相持之局。这是于三桂不利的。而耿、尚二藩,又因一和郑成功的儿子郑经相攻,一苦三桂征饷,复叛而降清,三桂势穷。乃于一六七八年,称帝于衡州,以图维系人心。未几而死。孙世璠立。诸将又互相乖离。一六八一年,清兵自湖南、广西、四川,分三道入滇,世璠自杀。尚可喜先已为清人所杀,至此又杀耿精忠。中国大陆之上,就真无汉族自立的寸土了。
然而海外的台湾,还非清朝兵力所及。郑成功以一六六二年卒,子经继立。和耿精忠相攻。曾略取漳、泉等地。后为清兵所败。并失金门、厦门,退归台湾。三藩平后,清廷想照琉球之例,听其不剃,不易衣冠,与之和,而闽督姚启圣不可。水军提督施琅,本是郑氏的降将,尤欲灭郑氏以为功。一六八一年,郑经卒。群小构成功之妻董氏,杀其长子克
。而立其次子克塽。郑氏内部乖离,一六八三年,施琅渡海入台湾,郑氏亡。汉族遂全被满人所征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