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楼道后偷听的赵东风听得云里雾里:“玉米?大豆?棉花?”
蒋万时听到楼道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音,他匆匆挂了电话。从拐角处走出来时,发现楼道空无一人。他疑惑的看看四周,抬脚走进了观测场。
赵东风盯着依旧是白T恤黑运动裤的蒋万时,心中一直在想着他刚才的话,这位蒋老师,难不成是要去种地了吗?不对不对,他好像好还说到了干旱和气象什么的,难道,他是在用气象知识科学种地?
三位学员都到齐了,蒋万时扫了眼一直用怪异眼神盯着他的赵东风,赵东风这才若无其事的转开头去。
蒋万时不想跟她说话,怕一搭上话就是自找麻烦。他转头看了童升和衣秦天一眼:“今天我们要探空实验,我希望你们能认真对待,因为每次探空,都要花费大量的准备时间和不小的金钱支持。”
话还没说完,赵东风举手:“蒋老师,一次探空需要花多少钱?”
他不找她,她还自己找过来。蒋万时深吸一口气,耐心回答她这个偏离重心的问题:“一次一千五百块左右。”
赵东风暗暗盘算了一下,一次一千五,太贵了,不知道还有没有更便宜的方法来测试呢?
她再次提问:“蒋老师,探空气球的原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么贵?”
蒋万时把嘴里的话咽下去,耐着性子回答她:“制作气球的原料一般是天然橡胶乳胶,它在一个方向上的伸展可以超过500%。橡胶气球自重一般在几百克,探空仪重量一般也在1千克以内,单人手持就可升放。气球升放时的水平直径大约为1。5米,垂直高度约两米,在高空中的爆破直径达8米至9米。探空气球之所以这么贵,因为它与普通气球不是一个东西。而且探空仪不止是气球,探空气球下面悬挂的探空仪和地面测风雷达才是核心所在,他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探空仪。探空仪器可探测大气温度、湿度和大气压等参数,同时地面雷达根据探空仪器的位置计算高度、升速、水平风速风向等信息。”
蒋万时为了防止她再揪着“贵”这个问题说事,一口气详尽的把所有的点都说完。他以为她不会再有问题了,没想到她又举手:“蒋老师,既然放一次这么贵,为什么不用能回收利用的高空气球?”
蒋万时没想到她竟然这么执着,叹了口气,看了眼时间,还没到升空的时间点,他看了眼童升:“你告诉她气球升空是怎么回事。“
童升点点头,转头看向好奇宝宝赵东风,声音温和:“港城探空站每天升放两个探空气球,分别在7时15分和19时15分。在升放前,工作人员会根据气球及所有装备的重量计算好了所需氢气或许是氦气的用量,以保证气球能够每分钟上升大约400米。“
“充入气球的氢气或氦气量,决定气球探测的高度。充入的气体越多,气球升速越快,但达到膨胀极限的高度也越低。在破裂之前探测的高度也低。气象站对探测高度和升空速度有规定,需按照操作规范使用探空气球。“
“气球从离开工作人员手中的那一瞬间起,雷达实时跟踪气球。气球时而水平飘移,时而向上运动,飞越1万米、2万米,甚至3万米,最高可达4。5万米。在上升过程中,气球会穿越云层,遇到水滴、冰晶,也会穿越风区,所处位置的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也在不断地变化。每隔1秒,探空气球就把高空测得的气象要素数据反馈回地面雷达,雷达会将这些信息传送给气象站值班室内的电脑。“
“预报员根据这些要素就能判断出未来的天气状况或者重大天气过程,如风大小、降雨等天气过程的生成和发展趋势。气球的生命很短暂。随着高度的不断上升,周围空气越来越稀薄,气压不断减小,温度也持续降低。气球爆炸后,其残骸将与探空仪一起顺着气流方向自由下落,整个探测过程也就在爆炸的一瞬间结束了。所以没法重复回收利用。“
一直认真听的赵东风忽然说:“那如果我们想出一种方法,让气球快要到临界点的时候,让它自动放气,在放完气的时候,飘落下来,我们再去捡回来。“
三个男人一怔,蒋万时没好气说:“那你有没有算过,如果气球飘出几十甚至几百公里,先不说它掉到地上有没有损坏,即便没坏也没掉进水里,你要开车去拣回来,所花费的时间和油费,会比一次性的升空设备少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