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晃晃走出巡检衙门,李云霓只觉得头皮有些发麻。点儿迎了上来,看到李云霓发髻上的玉簪,先是一愣,随后笑道:“小姐,还有别的事情吗?”
李云霓摇摇头,点儿忙又道:“我们回去吧,这个时候了,估计他们已经收拾好行囊,准备出发了。”
李云霓叹了口气道:“不是只有我俩吗?”
点儿笑道:“怎么会?是和院中所有人一同回去,严大人交代过,一定要保证小姐平安回到京都。”
李云霓微微蹙眉道:“点儿,我总有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
点儿不解道:“小姐怎么这样觉得?奴婢觉得小姐多有福气。”
李云霓闻言,不住苦笑道:“福气?在哪里?”
点儿眨眨眼间,笑意更深道:“若是严大人肯多跟奴婢说一句话,奴婢都觉得那是福分。”
李云霓只觉得心情更是沉重,不住叹息道:“走吧,别让他们等太久。”
点儿嗯了一声,跟在李云霓身后,看着她头上的发簪,不住揉了揉眼睛。
骑着马,回到别院,只见已经有两辆马车上装了行李,李云霓和点儿下马,车夫忙将马前走,又在马身上架起车辕。李云霓见行礼已经如数收好,便往院中走,却见院中有一火盆,一个小丫头则将江霁玥缝制的殓衣一件件放到火盆中,火苗蹿起,顷刻间一件殓衣便化为灰烬,小丫头又放入第二件。
李云霓见状,更觉心惊,见一个仆从将一个木箱从正屋中搬出,那仆从忙道:“小姐,东西已经全部搬完,您要不要进去看看,万一还有遗漏。”
李云霓低下头,大步走进正屋,只见屋里已经一空,只有床和桌椅是搬不走的。李云霓眼尖,只见墙角有一方丝帕,便走了过去,捡起丝帕仔细端详。
忽然间已是泪流满面,那丝帕正是当年清婉所绣,顿时间只觉得过去的一幕幕皆在眼前。点儿进屋,看到李云霓正在抹泪,不觉大惊,忙走了过去道:“小姐,你怎么了?”
李云霓不住擦泪,无奈心头酸涩,泪水似乎也抹不尽一般,不住蹲下身去,低低的抽泣。
点儿忙扶李云霓起身,走到桌前坐下,这才道:“小姐,发生什么事了?刚才你还好好的!”
李云霓将丝帕贴身放好,这才又擦了擦眼泪道:“没事,我只是一时想到一些伤心事罢了。”
点儿安慰道:“小姐,没事的,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你看,我们这不是要回京都了吗?严大人安排了宅子,小姐可还记得?”
李云霓抬起头道:“自然记得,我一直想去看看,他说的是否属实。”
点儿见李云霓略放松心神,笑道:“嗯,奴婢陪您去看!”
李云霓叹了口气,又看了看整个屋子,却是无所遗漏,这才缓缓出屋,车夫与一众仆从早已准备好,点儿扶李云霓上了第二辆马车,然后笑道:“小姐,他们坐第一辆,后面那辆则是我们的行礼,奴婢保护你。”
李云霓无奈一笑,点点头,点儿忙对车夫摆摆手,才放下车帘。马车缓缓而行,李云霓握紧袖中的手,闭上了眼睛。
马车缓缓驶出街口,忽然一个刹车,晃的李云霓几乎一跌,点儿眼疾手快,扶住李云霓。马上换了脸色,掀起车帘怒道:“怎么了?小姐险些摔倒!”
只听得一阵马蹄声到了马车外,一柄长剑掀起车帘,李云霓一愣,不住抬眼去看,正撞上一双明亮的眼睛,那人也是一愣,随后对车夫道:“她就是严军师的说的家眷?”
车夫忙恭谨道:“是,就是她!严军师的家眷。”
那少年冷冷一笑道:“耍诈!玉乔小姨那么好,怎么可能无端来个女人就是他的家眷。”
车夫忙解释道:“严大人就是这么交代的,老奴也不敢有疑啊!”
少年一挑眉头,又看向李云霓,执剑指向李云霓道:“你!是什么东西?”
李云霓微微皱眉,道:“你是谁?”
少年微微抬起下巴高傲道:“我是镇国将军的次子!你自称是严军师的家眷,难道不知道他是我小叔?”
李云霓叹了口气道:“我一向不喜多问,你说你他侄子,那正好。帮我把这个还给他,反正回到京都再也不见。”说完将发髻上的白玉簪拔下递到少年面前。
少年看到玉簪,先是一愣,随后将长剑放入剑鞘,骑马又近一步,接过玉簪。不住眯起眼睛,又打量了李云霓一翻,随后将玉簪扔到李云霓怀中道:“走吧,接下来凉州该乱一阵子了。”
李云霓眨眨眼,将玉簪插回发髻微微一笑道:“多谢周二公子提醒!”
少年忽然面色一红,不住道:“快走快走,最讨厌你们这种人!”
车帘放下的一瞬,点儿不住扑哧一笑,李云霓扭头,点儿看到李云霓目中似有凉水一般,不住一个哆嗦,低下头小声道:“奴婢失仪,请小姐责罚。”
李云霓叹了口气,淡淡道:“无妨,此行回京都,一路行程可以放缓些,我想看看路上的风景,不愿意再错过什么。”
点儿见李云霓话里有话,不敢点破,忙点点头道:“是,奴婢知道了,一会到驿站,奴婢就会交代下去。此时正是春暖花开,路上风景自然是很美。”
李云霓点点头,闭上眼睛道:“我乏了,昨夜睡得不好,休息一会,到驿站叫我。”
点儿忙道:“是,小姐安心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