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回屋,身为妻子应该起身相迎,这样才符合礼。然而杨铣进来的时候,李柔芸并没有起身,而是端坐在桌旁,看着杨铣,这就不符合礼。
杨铣这个时候可以训斥她,就算是不训斥也应该说几句。李柔芸也是这样想的,然而杨铣不以为忤,像平常坐到桌子另一边。
李柔芸有些愣住,一时不知如何应对。本来想借这个不守礼的问题,等杨铣训斥她的时候,再还过来说杨铣的不对。没想到,杨铣不接茬。
杨铣思维有一半是现代人的思维,根本是不把妻子迎接丈夫这个小问题,放在心上。
李柔芸看杨铣一脸无所谓的样子,误以为是杨铣理亏,更加心情不舒服。于是冷声道:“夫婿既然到了姐姐屋里,为何不在姐姐屋里休息,又到妾身屋里做什么?”
杨铣闻到了酸酸的味道,应该是女人吃醋的醋味儿。脑袋里飞速旋转,立刻拟好了说辞。故作紧张道:“哎,别提了,我去小湘屋里是为了躲人!”
“哦?”李柔芸不信。
“我在府里闲逛,无意中‘哐当’撞到根柱子,我就打算绕道走。谁知那根柱子还能说话,我一抬头,原来是撞到父亲大人。”杨铣绘声绘色的苦着脸诉说道,“哎哟~吓得我调头就走。被父亲逮住一顿训,训完放我离开。我就跑啊,偏屋正对院门,一时情急钻到小湘屋里。”
李柔芸被杨铣绘声绘色的说话,给逗乐了。忍不住只得捂着嘴笑,本来的小误会立刻烟消云散。
杨铣这一番解释,无意中还掩盖了自己为什么刚才不在意李柔芸不守礼。被父亲训斥吓的,当然忘了事情。
笑过之后,李柔芸又问道:“公公有没有和夫婿说事?”
“有有有,”杨铣想起来就头疼,“明天要我陪父亲去族兄府上,我和族兄说话的机会都很少,想想就尴尬。”
李柔芸听罢,趁机道:“夫婿早些休息,明天去族兄家之时不能显得精神不济。”
杨铣点头起身,有侍女领去屏风后面换衣。
李柔芸起身相送,等杨铣进入屏风后面,随即转身看向丫鬟宝桂。
宝桂吓得花容失色,低着头不敢看李柔芸。
“你刚才怎么对我说的?说郎君是欢天喜地进的霍氏屋里,还说郎君死活要留在霍氏屋里,不肯出来。”
话音未落,宝桂扑通一声跪在李柔芸面前认罪。
李柔芸抬头不看宝桂,思索如何处置这个乱嚼舌根的丫鬟。
这时,李柔芸另一个陪嫁丫鬟蘅儿进来了,见宝桂跪在郡主面前恳求恕罪。忙上前问原因。
李柔芸道:“这就是陪嫁出来的人呢,在男女主人之间挑拨离间。”
蘅儿求情道:“宝桂也是一心为郡主着想,请饶过她这回吧。”
李柔芸沉默不语。
蘅儿立刻向宝桂使眼色,宝桂立刻叩首谢恩。
“还愣在这里做什么!”
蘅儿明是训斥,暗是提醒宝桂离开。
宝桂再叩首谢恩,哭哭啼啼的出去了。
蘅儿忙扶着李柔芸坐下,又让屋内侍女去换热茶来。
这时,杨铣一身睡衣从屏风后面出来了。蘅儿是李柔芸的陪嫁丫鬟,在她面前穿漏点不算违礼。其实杨铣早就听到李柔芸训斥宝桂,本来想出来问究竟。转念一想,又不合适,直到宝桂走,才走了出来。
“郎君。”蘅儿福身道。
杨铣点头致意,坐到桌旁。
侍女端茶来,蘅儿先将第一杯茶放在杨铣身侧,第二杯茶才在李柔芸身侧。又让屋内的侍女们,全部都出去,最后她自己欠身行礼后,出去了。
杨铣点头道:“这个丫头倒是做事干净利落。”
李柔芸笑道:“夫婿喜欢,要不妾身把她给你?”
杨铣哈哈一笑,起身抱起李柔芸,笑道:“相比较而言,我更爱娘子啊。”
李柔芸从来没有被人这样过,秀得脸通红,只能任由杨铣为所欲为。
夜色宁静,秋风飒飒,吹落一地残叶。
月光姣姣,清寒瑟瑟,照亮鸳鸯风雨。
翌日,杨铣在蘅儿的伺候下着装整齐,早膳过后,出屋到前厅同父亲汇合,一同前往杨钊府。出屋时,向李柔芸和霍小湘一一道别,才转身离开。
杨钊,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奸相杨国忠。杨钊是他的本命,至于国忠二字,是后来的事情。杨钊表面上和杨铣同出弘农杨氏河中房,实际上假的。准确来说,杨钊不是杨氏的血统。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话说大周武皇有一面首,名叫张易之。武皇担心张易之红杏出墙,将他束之高阁。偏偏武皇是不可能为张易之诞生子嗣,张家又不能断根。怎么办呢?
张家很会变通,就买通侍卫,将貌美年轻的女子送到阁楼的夹层,等张易之回来,就可以成周公之礼。这女人怀孕后,偏偏遇到武皇驾崩,张易之被杀。走投无路之际,老实人登场了。
这个老实人叫杨珣,是宣州司士参军,掌河津及营造桥梁、廨宇等事,是不入流的官职。杨珣的父亲是杨友谅,杨友谅的弟弟杨志谦,又是杨玄璬的父亲。
杨钊出生后,杨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加上杨钊本人是个地痞,一直在市井厮混。这样的无赖,全因杨贵妃的受宠,从而平步青云,一路到现在身兼十五个职务。
杨钊不是直接讨好的杨贵妃,杨贵妃本人并不喜欢他。杨钊也知道,所以他讨好的对象是三姐虢国夫人。两人眉来眼去勾搭在一起,一点也不避讳旁人。
更有趣的是,杨家中和杨贵妃真正最亲近、最有能力的杨玄璬一家,至今官职低微。杨铣只不过是左龙武军中郎将,而大侄子杨暄居然做到了户部侍郎。
这就是帝王的心思啊。
早知道杨玄璬和杨铣要来,杨钊携子在府门前恭候。远远看到杨玄璬父子过来,立刻降阶亲迎。
“杨钊携子见过三叔父。”杨钊和他的儿子们躬身行礼。
“有劳,贤侄亲迎,实在愧不敢当。”杨玄璬还礼。
杨铣躬身向杨钊行礼:“小弟拜见兄长。”
杨钊忙还礼道:“不敢、不敢。”
杨铣见杨钊一身儒雅,很难和奸相挂钩,果然是人不可貌相。
“侄儿等,拜见小叔父。”杨暄等人躬身行礼。
“有劳。”杨铣还礼。
这时,杨铣注意到杨暄的身后站着一个器宇轩昂、文质彬彬的公子,似乎在婚礼上见过,但不记得他叫什么名字。
杨钊注意到杨铣一直盯着杨暄身后的人看,于是主动介绍道:“族弟出去这几年甚少回来,已经不认识我家二郎杨昢了。”
杨昢听到父亲念他的名字,忙上前道:“小叔父不认识小侄是应该,小叔父为大唐征战在外。记得叔父第一次出去,那时小侄还小呢。”
杨钊父子俩这样说,显然是为杨铣缓解尴尬。
杨铣尴尬一笑,顺着他们的话道:“确实好些年没见了,一时没认出来。”
众人随之一笑,一起入杨钊府。
杨铣走在府里面,发现相比自己家,杨钊府真是气派太多了。
走了有一会儿,终于到了前厅。
众人分长幼尊卑之礼,坐定。
双方又互相寒暄一阵,谈到归还毡席等事,自不必细说。
面对这位后世臭名昭著的大奸臣,杨铣从第一感觉就不好。遍观杨钊所有儿子,只有杨昢像个样子。
关于杨昢,后世还有个污蔑他的逸事。这事记载在《开元天宝遗事》上,作者是后来五代时期的重臣王仁裕。这位老兄怎么污蔑杨昢,他记载说有次杨国忠外出一年多,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子裴氏为他生下一子叫杨昢。杨国忠问这个孩子怎么来的,裴氏狡辩说是思念杨国忠太深,上苍感恩生的。
乍一看上去似乎没问题,但是作者搞错名字了。杨昢是日字旁,杨朏是月字旁。杨家下一代都是日字旁,比如杨铣的儿子杨昭。
就是这么回事。
交谈一直持续到下午,杨玄璬父子才从杨钊府内出来。然而刚到家,就见有家丁迎候,说宫里来人。
杨玄璬和杨铣慌忙下马,直奔正厅。
“奉圣人口谕:着左龙武军中郎将杨铣,即刻入宫见驾,不得有误。”传谕太监说完,杨玄璬一家叩首谢恩。
杨铣认为自己穿着这身衣服去见皇帝不妥,于是请传谕太监稍等。他立刻回正屋,在蘅儿的服侍下换了身衣服,挂上腰牌。随后同传谕太监一起,前往兴庆宫。
快靠近兴庆宫的时候,杨铣突然停住。于马上偷偷的给传谕太监塞钱,然后问道:“陛下传臣前往,是不是有什么事?”
太监收了钱,前后环顾后,小声道:“卑下并不知道具体何事,但有一个人今天觐见圣人。”
皇帝有很多称呼,比如圣人、陛下、亲昵点“大家”、更亲昵的三郎。
“谁?”杨铣急忙问。
“范阳节度使、大夫安禄山。”太监回道。
杨铣心里一颤,差点没从马上摔下来,心道:“竟然是这个大反贼!”
又道:“他在兴庆宫内,陛下召我去所为何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