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皇后教女
爬上树的猪猪2019-05-31 14:282,133

  好在她还记得眼前的人是谁,那是她的母亲,大宋的凤位之尊高皇后,无论她心中有多少不甘与愤怒,也不能违逆自己的母亲。

  高皇后自然没有忽略女儿脸上透露出来的愤怒,但是她也明白这世界上就算是官家,也不是事事顺心的,更何况荣庆只是公主。虽然备受宠爱,但是公主毕竟就是公主,当年秦国长公主翻云覆雨,先帝爱如珍宝,连政事都会一定程度上听取秦国长公主的意见、饶是如此,也是始终没有逾矩,驸马的选择上也是先帝一手包办,没有过问秦国长公主的意思。

  高皇后听官家无意中说过,秦国长公主年轻的时候更喜爱高大勇武的少年,换句话说就是更喜欢武夫。可是当时先帝看中的驸马人选偏偏是一个文人,虽然风度翩翩仪容清秀,若是落在别家肯定欣喜若狂,但是却不合秦国长公主的口味。

  大宋重文轻武,无论如何先帝都不可能将公主下嫁给一个武夫,一是先帝更欣赏文人;二是公主的政治意义非凡,若是嫁到武将之家,先帝担心以后武将会多生事端,动摇国本,所以最后还是略过了秦国长公主本人的意愿,选择了周平。

  这么多年下来,秦国长公主与驸马相敬如宾,恩恩爱爱,这不就是很好么!高皇后虽然不喜秦国长公主,也不得不感叹这个人命实在是好,找了一个驸马虽然不合心意,但是却也一辈子过得圆满,还是先帝看人目光更高一筹。

  如今到了自己的女儿荣庆这里,秦国长公主的例子更坚定了高皇后给荣庆择婿的信心。刚强如秦国长公主,最后也能跟驸马和谐美满的生活,荣庆的性格可没有她姑妈那么难缠。而且她与官家的目光总不会比先帝还差,给荣庆挑一个清贵的读书人,以后自己分出去开府单过,想必也能过得十分美好。

  想到这里,高皇后心中熨帖了一些,她摸着荣庆的头低声道:“荣庆,你听阿娘的话,别再任性了。以前我们随你的心愿,也是想着如果周禛对你有情,我们也是乐见其成。如今看来是他有眼不识金镶玉,既然如此,你又何必要把自己赔进去呢?”

  荣庆默不作声。道理她都懂,可是让她放弃却是千难万难。她始终无法理解为什么周禛会喜欢上一个平平无奇的人,明明自己比对方优越太多。荣庆很清楚如果有人以后娶了自己,荣华富贵随之而来,而且一生轻松没有后顾之忧。大宋朝对公主向来格外优容,连带着驸马的日子也好过。她也知道自己性子难以相处,但是为了周禛,她都可以改的。

  见到女儿一脸难受的模样,高皇后叹了口气,将她搂在怀里慢慢拍着她的后背,算是一点抚慰。

  官家也早听说了这件事,青都圃的内侍宫娥都是宫中的人,官家派自己身边的总管随便去问一下,青都圃上发生的事情就都一清二楚了。

  自己的女儿受挫,官家的第一反应自然是十分不悦。荣庆虽然骄纵,可到底也是自己的女儿,理智上知道她做的过分,但是一旦她真受了委屈,官家的慈父之心还是忍不住怨怪上了别人,比如自己的外甥周禛。

  何必那么不给荣庆面子扭头就走?平平安安等到宴会结束不好么?官家虽然早就知道周禛不爱荣庆,但是拒绝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完全可以选择婉言拒绝,这样带给荣庆的伤害也就没有这么大了。

  至于那个赵栀赵娘子,官家还真没什么好说的。据内侍宫娥所言,人家对公主可是礼仪周全,没有以下犯上,但是嘴皮子伶俐了些,荣庆不是她的对手。一个知晓《女诫》与《宋刑统》的女子,多半也不是什么乡野无知之辈,荣庆这是小看了别人,反过来伤到了自己。

  至于荣庆本人么,官家虽然不高兴她受了委屈,但是对于荣庆的种种做法也不赞成。到底是一国公主呢,行事不够光明正大,过于阴损,总显得缺乏心胸。若不是知道荣庆现在正是伤心的时候,官家都忍不住想要亲自上阵好好跟荣庆说道说道这与人相处,到底该如何处理。

  但是想必高氏现在正在安抚荣庆,管家也就不忍心再过去了。平心而论,这件事荣庆有错,以后可不能由着她再胡来了;至于周禛……

  想到自己的外甥,官家心中感情复杂。这是他最喜欢的外甥,也最争气,官家自然是希望他们能够亲上加亲,奈何天不遂人愿,那也只能随他去吧。

  不过好一阵子,官家都没有私底下再召见周禛。周禛对此心知肚明但是不以为意,得了官家的青眼,是好事也是坏事。现在看来倒不如不得,只要自己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就可以了,官家的青睐不会无缘无故来的,这样也少给荣庆幻觉,省得让她觉得自己对她有意。

  那一日参加赏花宴的郎君娘子们,回去自然会对自己的父母好好讲述宴会之上发生的故事。所以京城之中才会那么快就知道了荣庆与赵栀交锋的全过程。

  早就了解过赵栀的杜夫人以及她的女儿阿瑶,自然对此毫不意外。瑶娘那一日也在宴会之中,她原本想要上前跟赵栀说说话,但是双方眼神交汇的时候,赵栀还是做了一个制止的眼神让她不要过来。更兼得赵栀跟荣庆斗得难舍难分,瑶娘扪心自问自己可没有那个水平,最终还是放弃了。

  不过虽然没有直接站出来力挺赵栀,在之后的聚会之上,瑶娘一直都在委婉地替赵栀说话,尽量为她正名。等到最后看见周禛跪地为赵栀换鞋的时候,瑶娘从内心羡慕赵栀。回去之后,瑶娘将这一切一五一十告诉了母亲江氏,脸生红晕。

  “阿娘,若是我以后也能找到这样的郎君,真是在如何吃苦也是心甘情愿的。”想想自己的姐姐淑媛在晋国公府过得日子,晋国公世子又是那么不着调的一个人儿,瑶娘原本以为这世界上的夫妻们,也就是这般互相煎熬了。

继续阅读:第二百七十四章 樊楼点心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宋女师爷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