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卡拉ok
拆多多2019-05-30 15:362,225

  现场人多,极易发生踩踏事件,主持人出于保险起见,将乒乓球打得既高既远,就想着假如谁都拿不到 最好。

  没曾想,倒是偏巧打到了二楼的观众席。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就聚集到这里。姜茉眨眨眼,微怔了两秒。

  徐钊松开姜茉,微扬起唇角,捡起了地上的乒乓球。

  他用指尖轻轻地转头着小球,一个红彤彤的“一等奖”字样赫然显露,台底下一片訾议袭来,议论纷纷。

  “不公平!”

  “怎么能打那么高啊!”

  主持人可不管那些,他只盼着早抽奖早收工,管它是谁拿的奖呢。

  “来来来,让我们一起恭喜这位二楼的帅哥同学!下面,马上就进行颁奖仪式,由咱们高歌KTV的副总经理付先生来给这位获奖者颁奖!”

  台底下,激情昂扬的颁奖音乐随之响起,一个肥头大耳的副经理走上了舞台,拉了拉西装领带,双手交叠着搭在啤酒肚前,一脸期待地等着给徐钊颁奖。

  徐钊眉梢微动,心道好笑。

  姜茉碰碰他手肘。

  “你去嘛。”

  “你想要?”徐钊可不想要。

  那个东西一拿回来,声音巨大,只要接上电源,这宿舍楼里以后就别想清净了。

  姜茉心知他不缺那个也不稀罕,但是体育馆里那么多人等着,总不能让人家下不来台吧。“快点去快点去,拿回来再说。”

  她推着他走到了楼梯口。

  徐钊走下了楼梯,又一路穿过人群,照相机又开始刷刷刷地拍个不停,似是全为了这一刻,等着给赞助商捧场做热闹呢。

  聚光灯下,他高高地站着,姜茉站在远处,脑海里浮现出他几十年后的模样。

  上辈子他是声名赫赫的检察官,一身深蓝色的制服,挺拔英俊,获得过无数锦旗、奖牌与勋章。这辈子他的命途似乎因为她而发生了一点变化,也不知道未来又会有什么样更深远的影响。但依徐钊的命格,他应该不会出错,是金子总会发光,不管是放到哪里,徐钊都不会被埋没。

  姜茉选择了徐钊,就像是选择了一支必会大涨的绩优股。

  闲暇时,有时候她不禁也会思考,她对徐钊,到底是单纯地喜欢,还是也受到他家世背景的影响了呢?

  她一直没有完全答应他,一方面是考虑到年龄问题,再一个,或许也是想再给彼此点时间想清楚吧。这高中三年的时间只是让她明白了她是喜欢他的,但两个人是否会有以后,又是否会有将来,前路漫漫,谁都说不准……人一辈子太长,她已经经历过很多年了,她活了几十年,不出意外,前面还有更漫长的几十年在等着她呢,她想找的是伴侣,能陪她度过余后一生的那样。

  徐钊接受了一等奖,合照结束,目光便一直定格在姜茉身上。

  姜茉微笑着看他,将心底的心绪全部都隐藏起来。

  主持人让他填写收货地址,他笔尖微顿,唇角噙着笑意,将东西寄到了姜茉那里。

  ……

  自那日起,南苑c栋的3005便变得极为热闹起来。

  不仅是姜茉那几个室友闹腾,而是整栋楼里的女生都跑到了她们宿舍闹腾,姜茉有麦克风啊,搭配上一张纯背景音的磁带,就能唱卡拉OK了啊。

  那年头,卡拉ok刚刚在内地流行,从日本流传过来的稀罕玩意儿,在九十年代还是极宝贝的。

  学校里罕见,宿舍楼里也还没实施对这东西的管控制度,宿管大妈都不管,那学生们就使劲儿唱了。除了军训,一整个冬天,只要是有电的时候,这南苑c栋3005宿舍的房间基本上就没安静过。

  冬日银装素裹,遍地白雪皑皑。姜茉不喜欢唱歌,她也没什么兴致。

  万玲和王春晓就整日抱着麦克风,承当起麦霸,还承担了整栋楼的消息通知工作。但凡是学院里有什么事情,直接把麦克风音量调到最大,大喊一声通知,连挨个屋敲门的时间都省了。

  同学们还很捧场,天天到这儿来点歌,简直是把这两个家伙当收音机电台用了。

  这一日,军训刚结束,一楼下女同学颠颠地跑了上来。扒在门边,探头进来道:“春晓,晚上八点十五,我想听一首张学友的《吻别》!”

  王春晓摘下军装帽,回头道:“八点十五有人点了郑智化的《水手》!”

  “那就再晚点儿改到八点半吧,我还想要一首陈百强的《偏偏喜欢你》!”

  “行,ok,没问题。”

  王春晓又称“中华小曲库”,对于各种通俗、流行、美声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万玲则主要是凑个热闹,她也喜欢唱歌,但由衷说,她唱得没王春晓唱得那么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姜茉之前教训过她的缘故,王春晓在这事儿上倒也十分豁达,完全不介意跟万玲配合,时间久了,两个人日益亲密,不再像以前那样互不顺眼,感情也竟都变好了。

  李丹则时不时地参与,帮大家抄个歌词之类的。

  真别看李丹人高马大,又高又壮,但字迹却极为清秀工整,整栋楼里,除了姜茉的字外,就数李丹的字是写得最好了。

  几个人分配着干活,每天都认认真真地,赵虹忍不住想调侃。

  “看你们这么来劲儿,咱们也别读大学了,要不要一起合伙开个电台栏目,以后就干这门营生得了?”

  室友们哈哈大笑,拍手不停,那年头广播大热,电台栏目也还完全都是广播电视台的专属,想开电台栏目,就得去报名当主持人,就她们几个的口才,谁也没想过要能当上个主持人啊。

  赵虹当然也是玩笑话说说,当不得真的。

  她没有那种先见之明。那时候九十年代的人们,又哪里能想到在几十年后的二十一世纪初期,广播已经不火了,人人也都可以自己开电台做节目了呢。

  姜茉安静地喝茶,思忖了片刻,实话说,如果不是这年头工作还包分配,她倒是觉得赵虹这主意可行。

  但是现在正值九十年代初期,当一个北漂比考大学都难。

  毕竟连最钟爱皮裤的汪峰都还在北京拉小提琴呢。

  就凭她们?算了吧。

继续阅读:第九十二章 硬板火车票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八零:极品俏冤家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