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倚着公交车站台的刘翠萍和陈玲,探着脖子张望,晚风把两人的头发吹得犹如一把把撑开的黑伞。
刘翠萍一边给陈玲搓手,一边说:“玲玲,你说你姐咋还没来?早做好的菜都快冷了。”
陈玲喊:“吃!”
刘翠萍接话说:“你姐和小王在外面吃东西了?不能够吧,外面吃多贵,中午他俩就知道做了好多好菜没吃完,晚饭完全可以继续吃那些好菜。”
陈玲还是喊吃。
刘翠萍恼了,“吃吃吃,就知道吃!这么大的人了,咋啥事也不懂?你姐和小王是去给你找学校读书,你脑子里净装着吃,蠢得跟猪一样,可别白费你姐的心血!”
陈玲委屈地说:“凶!”
刘翠萍说:“你说我凶?谁让你那么傻?你要跟瑶瑶一样聪明,就算没了你爹,我靠你姐妹两个,日子不也挺好的?偏偏你又痴又傻,啥事也不懂,啥活也不会干,这么大的人还老是尿床,你羞不羞的?”
陈玲双手捂脸,“羞!羞羞!”
刘翠萍追问:“你知道羞,为啥还要尿床?”
陈玲答不上来。
刘翠萍一肚子气无处发泄,坐了一夜的火车难受至极,还在火车上差点被人抢了包,住进了好房子里,可处处是花钱的地方,到现在还没买到石磨,怎么磨豆腐卖?不能磨豆腐卖,那在省城干点什么营生?总不能坐吃山空!反观陈玲,没心没肺不懂事,她再怎么焦躁甚至骂人,陈玲还是像个没事人一样。
刘翠萍急需找个人说话,捋捋这乱如麻的生活,嘴里呢喃着:“瑶瑶,快点回家啊!”
夜幕降临。
一辆公交车在站台边停下,陈瑶和王瑞华从后车门下车。
看见两人的那一霎那,耷拉着脑袋的刘翠萍犹如起死回生般弹了起来,“瑶瑶!小王!”
冷风把刘翠萍一头黑发吹得乱糟糟的,陈瑶估计亲妈一定吹了很久的冷风才这样,“妈,你干嘛在这里等?还不如回家照顾玲玲。”
刘翠萍答道:“原本玲玲也跟我一起等的,后来她困了要睡觉,我送她回家睡觉后再来等你们的。你们还没吃饭吧?家里有热的饭菜,马上就能吃。对了,你俩出去这一下午,干成啥事了?”
“阿姨,陈玲有学上了!”王瑞华没憋住,把好消息给抖了出来。
刘翠萍对陈玲上学这事根本不抱希望,乍一听到好消息,就跟做梦似的,“小王,你说话可当真?陈玲真的有书读了?”
“是啊,阿姨,我一点也没骗你。”
“那可真是太好了。”
“妈,你别高兴得太早,玲玲上学的事能不能成,还得带玲玲去给学校老师看过后下结论。”
王瑞华不那么想,“陈瑶,你忘了校长说培智学校招生原则是随到随收?也就是说,有符合条件的学生到了培智学校,一定会被收为学生的。校长要求家长带玲玲去给老师看,我估计可能是测智力,好给她安排合适的课程。”
“测智力?”刘翠萍大感不妙,“据我在村子里观察那么多小孩来看,玲玲的智力还不如机灵的三四岁孩子,这么大年纪说话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顶多就跟两岁孩子一样。就她这么不聪明的劲,读书肯定也是坐飞机一样,啥也学不到,可别浪费那么多钱。”
“妈,玲玲还没去测试,你就不看好?如果咱们做家人的都不看好她,想放弃她,更别说学校和社会会把她抛弃。咱们不说拔苗助长,好歹也给她有学上,当她身处学校那片知识的海洋中,说不定就会进步飞快了。退一万步来讲,玲玲啥也没学到,起码跟外面的人接触了,你白天不用两只眼睛盯着她,可以有点自己的时间,放松自己。还有,去培智学校读书不算贵,一学期四百伙食费就够了,我出钱,你只要早晚接送就行。”
“一学期四百还不贵?”刘翠萍觉着要是少掉一个零,那才算不贵!
饭桌上,陈瑶和王瑞华一起给刘翠萍做思想工作,最后她总算答应第二天带陈玲去。王瑞华没好意思跟陈家人同住,吃完饭后拉着行李箱拦了辆人力三轮车回学校寝室睡觉。
翌日早上七点半,王瑞华拎着买好的油条、包子、豆腐脑敲开文安新寓302的门。可巧陈家三母女围着茶几准备吃早饭,他顺其自然地加入队伍,吃饱早饭后再出发去培智学校。
八点五十分,四人出现在校长室门口。
校长室的门开着,但蒋振华不在里面。
刘翠萍问:“瑶瑶,是不是咱们来得太早了?”
“离约好的九点钟也就还差十分钟,咱们再等等。”
陈瑶话音刚落,就听见楼梯里传来男女交谈的声音。
原来是校长蒋振华和一男一女两个老师。
陈家人和校长、老师们寒暄完毕,便是陈玲接受智力测试。女老师问问题,男老师做记录。
女老师和陈玲面对面坐着,“请指给我看,眼睛在哪。”
陈玲用手指了眼睛。
第一个问题太小儿科,好在答对了也算开了个好头。
老师一连问了嘴巴、耳朵、肚子、脚等身体部位在哪,陈玲全都指对了。接着,老师命令陈玲扣扣子、穿鞋、倒着走路,在这几个问题上,陈玲表现不好,扣子左右没对齐,最后多出一粒,鞋也穿反了,倒着走路绊了自己的脚,摔了个大跟头。
然后,老师拿出一叠卡片,卡片上是简单的动物、蔬菜、水果和数字,在乡下常见的动物和蔬菜,陈玲都能答对,没见过的答不出来。至于一只鸡、两只鸭这类含数字的东西,陈玲一个数字都不认识。
最后,老师说了几个短篇小故事,再提问,陈玲表现依然不佳。
男老师算出分数后,断定陈玲智商偏低,入读一年级。
陈家人千恩万谢,约定好正月十六来报名。
离开教学楼,陈玲飞奔到乒乓球桌上滚来滚去。
刘翠萍眼含热泪,“瑶瑶,真没想到,我有生之年能把玲玲送来读书。总算要兑现你爸当初说两女儿都要上学的承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