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蒨丫头刚刚回屋去了。”周大叔解释道。
说完,周大叔转头对一旁正在帮忙收拾东西的周斓山道:“大山子,午饭做好了,你去帮刘伯和谢大哥打水洗手,剩下的事吃完饭再做。”
“知道了。”听到周大叔的话,周斓山随口应了一声,放下手里的东西,转身去打水。
听到周大叔父子的对话,谢老末和刘老秀才相识一眼,就要告辞离开,李氏却在两人开口之前,笑着说道:“今天真是多谢有刘叔和谢大哥帮忙,若非有你们帮忙我们根本没办法收购这么多草药。午饭都已经做好了,你们务必在这里吃完饭再离开。”
“这本就是我们份内之事,哪里还需要如此客气?”刘老秀才不好意思的婉拒道。
“刘爷爷,谢伯,紫蒨姑娘说等下还有事要和您们说,这一来一回太麻烦了。
现在村里的草药基本都收回来了,等下吃完饭我们正好谈一谈接下来的事情。”周斓山见两人执意要走,笑着说道。
听到周斓山的话,谢老末看了一眼堆在地上的各种草药,隐约猜到一些顾紫蒨的心思,笑着对刘老秀才道:“既是顾姑娘有事,那我们就在这里叨扰一顿午饭了。”
身为一个医者,谢老末自认在医术上比不过顾紫蒨,可是在对草药的了解上自认还有些心得。
顾紫蒨之所以收购如此多的新鲜草药,不过是因为大斓岭这些村民不懂的如何将其制作成能够供人食用的药材。这样一想,顾紫蒨找他们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
刘老秀才以前一心只读圣贤书,虽不明白顾紫蒨找自己的原因,却也知道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道理。自己一个给人做工的,自然是东家说什么是什么。
很快刘老秀才和谢老末净手后,在周大叔父子的陪伴下来到前厅用饭。
身为女眷,在家里有外男的情况下,顾紫蒨和李氏带着她们的一份饭菜来到顾紫蒨房里用饭。
“紫蒨丫头,咱家今天收购了这么多的草药,要找多少人过来帮忙处理比较合适?”
听到李氏的话,顾紫蒨手中的筷子停了一下,低头思索了一下,这才说道:“也不用太规定人数,左右就这么多事,做完也就没了,没必要为了这一点小钱让村里人不高兴。”
李氏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后关心的问道:“对了,你打算给这些人一天多少工钱?”
说到工钱,顾紫蒨迟疑了一下道:“这些都是普通事情,真正受累的人是谢老末,您只要将他照顾好,其他人一天几个或者十几个铜板婶子自己看着斟酌吧!”
“这我可不知道该如何算。”一听要自己给那些人算工钱,李氏立刻用力摇头道。
见李氏为难,顾紫蒨简单搜索了一下道:“婶子和大叔也不能天天呆在村子里看着那些人做事,不若找两个老实可靠的管事,让他们完全听谢老末和刘老秀才的安排,这两个人每月五钱银子。至于其他做工的,只要愿意好好做事的每天十文钱,月底那天统一发工钱。”
有了准确的工钱数目,李氏一颗心算是安定下来,不过她很快又问道:“要将院子里那些草药全部处理好,大概需要找多少人?”
“大家都在一个村里住着,也不好不不让谁做,只要十五岁以上,又手脚麻利的我们都用。”
听到顾紫蒨这话,李氏原本提着的一颗心,瞬间落了下来。
大斓岭这个村子真的很小,总共也不过二三十户,一百人左右。如今年轻的妇人要在家里做绣活,那个可比处理这些药材活轻松赚的还多。
村里那些年轻力壮的男人们也都上山挖草药了。除去十五岁以下幼子,只剩下那些老人和孩子,现在她不担心招来的人太多,反而要担心这些人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些材料处理好了。
一边吃着饭,顾紫蒨一边和李氏商量着接下来要做的事。
一切才刚刚开始,就算顾紫蒨要做的都是一些简单生意,她却不得不处处留心。
就算顾紫蒨能够百分百信任李氏和周大叔,却不得不因为两人对生意上的懵懂,而将所有事情交代得一清二楚。
一顿饭吃了许久,顾紫蒨和李氏终于听到周大叔那边全都吃好了,两人才一起过去收拾饭桌。
“顾姑娘,在家吗?”
刚刚将空盘子端到厨房放下,赵大叔欢快的声音就从院子里传进来。
“婶子,我出去看一下。”
想到上午和赵大叔说的事,顾紫蒨只和李氏说了一声,就向厨房外走去。
知道顾紫蒨要做的是正事,李氏自然不会阻止。
来到院子里,顾紫蒨这才发现和赵大叔一起来的还有另外两个中年男人。
看到顾紫蒨从厨房里出来,赵大叔笑着对顾紫蒨介绍道:“顾姑娘,这两位就是我和你说过的石头村村长石大郎和他弟弟石二郎。
他们听说我们村要找他们修路,两人一刻都等不得,顶着大太阳就赶过来了。”
“两位大叔好!”顾紫蒨笑着向石大郎兄弟打了声招呼,一边招呼着两人在院子里阴凉处坐下,帮两人倒了杯茶水,一边关心问道:“两位大叔一路过来可吃过午饭?”
“顾姑娘有心了,我们是吃过午饭过来的。”石大郎憨厚一笑说道。
今天中午为了感谢赵大叔帮他们曾介绍活做,他们兄弟可是将家里仅有的一点肉都拿出来招待客人了。
大斓岭是财庄镇有名的贫困村庄,若不是碍于自家表弟赵大叔的面子他们不会走这一趟。
在来大斓岭的路上,石大郎兄弟虽然陪着笑脸,心里却一直在打鼓,就怕白跑这一趟。
直到进了周家大门,看到放了半院子的草药再看到气度不凡的顾紫蒨,石家兄弟这才对修路这件事多了两分信心。只是进出大斓岭这条路可不短,想要修好更不是小数目,对方真的愿意出那么多银子来修这条路吗?
“姑娘,听说你要找人修路?”双方落座后,石大郎直接问道
“嗯!”顾紫蒨微笑着应了一声,随后认真问道:“石大叔,你们来的时候已经看到这一路上的情况,这条路要如何修,需要多少时间,多少银子,你们心里可有数了?”
听到顾紫蒨的话,石大郎低头思索了一下后认真说道:“我这多少有些成算,不过还要听过姑娘的具体要求才能最后定案。”
顾紫蒨开门见山的直接问出对方对修这条路的看法,其实心里并不是没有打算,只是想要趁机试探一下石大郎两人。
看到石大郎听到自己的话后并没有直接夸夸而谈这条路要如何修,修好这条路要花多少银子,而是先询问自己的意见,忍不住暗暗点头。
“路修出来是给人走的,第一要求就是平稳安全。第二,这条路要够宽,最少能通过一个半的马车通行。第三,这一路上每隔百丈还要有一个用来避让马车和给马车调头的地方,以免对面来车堵在那里无法同行。
还有就是,我这条路并不只修这一段,而是要一直修到山外。所以石大叔要考虑清楚才行。”
听过顾紫蒨的要求,石家兄弟心激动不已,却并未急着应承,反而轻轻皱起双眉。
“姑娘,要将这条路修到山外,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更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好一会儿后,石大郎才为难道。
明白石大郎在担心什么,顾紫蒨微微一笑道:“只要两位大叔能够将这条路修好,自不会少了你们的银子。”
说到这里,顾紫蒨思索了一下,认真道:“我知道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本来我想着等这条路修好了,再给两位大叔结算银子。
后来想想,工钱时间拖得太久,不仅两位大叔为难,其他帮着修路的乡亲家里也会需要钱花。所以修这条路的银钱,我们不一起结算,也不是每天给你们工钱,而是按照修一丈路多少钱算钱。”
“按照修出来的路程长短算工钱,这还是第一次听说,不过这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姑娘打算多少钱一丈?又多久给我们结算一次工钱?”听过顾紫蒨的提议,石二郎皱眉问道。
“从大斓岭到山外一共有五里左右,一里路是一百八十丈,五里路就是九百丈,两位大叔一丈路一钱银子,我们一百丈路一结算如何?”顾紫蒨简单思索了一下说道。
石大郎和石二郎原本以为这次过来能赚个跑腿钱就不错了,没成对方是要将整条路都修下来,这可就是上百两银子的收入。
虽然这些银子不全是自家的,石家兄弟依然激动不已。
“顾姑娘既然如此信任我们兄弟,我们也没什么要求,您就只管等着走路就是了。”
“好!”
见石大郎同意了自己的提议,顾紫蒨微笑着为两人倒了杯茶,三人一起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算是以茶代酒庆祝双方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