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事情可做,连呈松也不急着离开了,整天就在花园里看着几个小孩在那里互相讲课。
通过几天的观察,连呈松这才发现不仅小石头和丫丫很厉害,就连那对看起来年纪最小的礼儿兄弟对学问的认知也一点都不比他这个刚刚参加过科举的人差。
如果说一开始连呈松只是感激周家人对自己的照顾,那么在这一刻,他发自内心想要和这一家人打好关系。只可惜他现在身无长物,只怕就算有心想要结交人家,也未必看得上自己。
日子一天天过去,不知不觉就到了发榜的日子,这天一大早,顾紫蒨一家人以及周斓书那些同窗就来到发榜处,紧张的等待着。
十年寒窗苦读等的就是这一刻,众人迫不及待想要知道自己的这次考试成绩。
等啊等,一直等到临近中午的时候,才有五个衙役从拿着榜文走过来。
随着那些衙役的出现,所有人都紧张的盯着那几个负责贴榜的衙役。
终于等所有名次都贴出来了,不论是那些应考的学子还是他们的家人,全都第一时间跑过去,双眼从头至尾开始找起。
“我……中了……”
“我终于考中了……”
“爹,娘,儿子这次又辜负了您老人家的期望……”
“爹娘,孩儿无颜面对你们啊……”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看完榜单上的名次,不时有人发出惊呼声和痛苦的哀嚎声,喜怒哀乐各种表情可以说在这一方小天地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顾紫蒨等人虽然也着急知道周斓书的这次考试成绩,却没急着过去,直到榜文之前的人越来越少,这才和周斓书一起走过去。
连呈松虽然也着急知道自己的成绩如何,却从始至终都跟在周家人身边,在顾紫蒨等人过去后,这才跟着走过去。
随着距离榜单越来越近,周斓书那些一早就跑过来查看榜单的同窗,同时脸色有些不好的向周斓书和连呈松道贺。
看着几人那皮笑肉不笑的别扭表情,顾紫蒨对周斓书那几个同窗就有些不喜,不过当着众人的面,她也没说什么,只是和周斓书分开寻找他的名字。
周斓书这次考了第三十四名,顾紫蒨很快就找到他的名字,同时还在第四十八名处找到连呈松的名字。
周斓书和连呈松的名次都很不错,顾紫蒨也就不去计较那些心有嫉妒的人,开心的领着众人回家,准备好好庆祝一翻。
周大叔和李氏不识字,虽然跟着大家一起过来了却没去看榜单上的名字,这会儿听说周斓书真的考中了举人激动的都不知说什么好了。
周家在省城没有亲戚,能庆祝的只有周斓书这些同窗和连呈松。
周斓书能一举考中举人,顾紫蒨太过开心,没办法和那些下人们一起庆祝,就直接下令给所有人多发一个月的工钱做为赏钱。
主家小公子考中举人,周家所有人又都拿了赏钱,做起事来自然更加用心。
省城这边的生意已经上了轨道,顾紫蒨在大肆庆祝一翻,又送走坚持亲自回乡报喜的连呈松后,不顾周斓书那些同窗还想留下来住些日子的想法,直接带着一家人去了京城。
当然,顾紫蒨并不是那种莽撞的人,在他们一家人来京城之前,福伯三人和寇叔就已经先去了京城,并在那里买好了一处三进两院的宅子。
东碁国最有钱的人也许不住在京城,这里却住着最有权利的人。
京城的水太深,若不是周斓山这边赚了军功,用不了多久就会来到京城,顾紫蒨就算手里有再多钱也不准备来这边做生意的。
当然,就算现在住在这里,顾紫蒨也只让福伯他们先买了这处宅子,打算先看看这边的情况再决定要做什么生意。
京城距离财庄镇几千里远,对于从未出过远门的周家人来说这是一段长达两个多月的漫长旅程。
当终于看到京城城门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经过层层检查,顾紫蒨一行人这才赶着马车进城与一早就等在城门口的福伯汇合。
知道周斓山这次立了军功,以后少不得要来往朝堂和家里,福伯等人特意将院子买在距离皇宫不远的地方。
仔细看过新宅之后,顾紫蒨除了让人将大门口的牌匾换成周府外,并未对这处院子做出改动。
当然,东西没动,她却将原主人留下来的那些下人全都换了。
京城很是繁华,做好一切,顾紫蒨就带着一家人四处游玩,一点都没有要在这里做生意的意思。
相比周大叔一家人和几个小孩对京城充满好奇,张氏在来到这里后就一直心事重重,连门都没出过两次。
张氏的反常不仅几个大人注意到了,就连几个小孩都发觉到她的异常。
相比于张氏,顾紫蒨心里也隐隐有些不对,总觉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一时间又想不出到底哪里不对。
天气一天天转冷,顾紫蒨直接买了十多个手艺不错的绣娘回来给全家人做新衣。
若是别的人,顾紫蒨也不会如此大手笔,只因外面做的那些成衣样式太过普通,与其花大价钱去买那些自己并不太喜欢的衣服,还不如自己买人来做。
更何况,她本来就是做成衣生意的,等哪天她想要在这京城开铺子的话,也省得再买人回来了。
绣娘买好了,这天顾紫蒨领着一家人出门是去逛布庄,看到挂着吕记布庄的牌子就不由自主走了进去。
通过多年做生意的经验,顾紫蒨发现所有布庄的布置都大同小异,她也没太在意,直到在这里看到十多件出自周记的成衣,这才知道这里居然是吕天慕家里的产业。
一直都知道吕家的生意做的很大,顾紫蒨却没想到他们居然将生意做到了京城,而且看这家店铺占地面积不小,生意还很不错,想来背景并不低。
难得出门这么远,还能遇到熟悉的地方,顾紫蒨也不打算再去其他布庄了,招呼着一家人开始挑选自己喜欢的布料。
顾紫蒨这次出门不仅带了周大叔夫妻,更将家里几个小孩也都带来了。
周斓书生性沉稳,妮子今年十二岁,已经是个大姑娘了,做事也很是稳重,有他们照顾几个小孩,顾紫蒨一点都不担心。
陪着李氏选了两匹青色和深蓝色丝绸,顾紫蒨就听着丫丫吵着要一匹桃红色布料。
丫丫大概是对顾紫蒨第一次给她做的拿件桃红色衣服情有独钟,以后只要有机会让她自己挑选布料的颜色,肯定要选这个颜色。
小丫头长得漂亮,这几年又养的好,穿着桃红色衣服很是漂亮,对她的选择顾紫蒨一点反对的意思都没有。
在店伙计询问的目光看过来后,顾紫蒨轻轻向他点了点头。
得到大人的同意,店伙计这才将那匹价值不菲的蜀锦放在丫丫面前。
丫丫虽然聪明,只凭手感也能明白布料的好坏,不过她毕竟才九岁,对布料的价钱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更不知道一匹蜀锦价值几何。
顾紫蒨一开始离得远,也没太在意,等走进了才发现这匹布料的珍贵,不过看丫丫如此喜欢,也就不再阻止,只招呼着其他人挑选自己喜欢的布料。
丫丫挑好了自己喜欢的布料,就在一旁帮着礼儿兄弟挑选。
礼儿兄弟已经八岁,虽然三人从小一起长大,选择东西的眼光却不同,对丫丫挑选的布料都不喜欢。
对这样的情况大家都早已见惯,周斓书招呼着妮子去挑选自己喜欢的布料,他则和小石头在这里看着三个小家伙。
“你是哪来的野丫头,没长眼睛是不是?”
顺着一声轻喝,顾紫蒨等人这才发现店里不知何时多了另外一波客人,而刚刚被训斥的人居然是妮子。
怕妮子吃亏,顾紫蒨来到妮子身边,目光平静的看着眼前就算一身华服,脸上画着精致妆容依然无法隐藏其尖酸性格的年轻女子和她身边昂头望天的两个丫鬟。
“不知家妹如何得罪姑娘,还请您大人不计小人过,莫要和一个小丫头计较。”
顾紫蒨并不想在这个处处都是权贵的地方得罪人,因此态度放的很低,就希望对方能大度一些不和妮子计较。却不想那个小姐看也不看她一眼,而她身边的小丫鬟却嘲讽道:“你是什么东西居然敢这么和我家小姐说话,真是不知所谓的乡下土包子。”
一见顾紫蒨被骂,李氏的火气立刻上来了,撸起袖子指着那小姐的鼻子骂道:“你这人是怎么说话的?我们是乡下来的又怎么了?刚刚你们三个人撞了我家丫头,我们还没找你们要说法,你们耀武扬威个什么劲?”
“你……”
那位小姐大概从未被人如此骂过一时间羞怒交加,瞪着李氏的方向,却骂不出一句话。
“妮子,别理那些不讲理的人,我们去旁边选……”
说着,李氏拉着妮子就要离开,只是她的话还没说完,那位小姐就一巴掌向李氏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