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过后。
无边的喧闹骤然响起,你一言我一语,整个会议室就像初入菜市场那样,周丽玲见怪不怪,只是轻微的皱眉还是表示出她内心的不悦,李道茹使劲掏掏耳朵,难以置信的看着苏武,在她眼中沉重寡言的苏武居然也敢说出这般胆大包天的话来,让她着实有些震惊,不过她心底瞬间又紧张起来,因为她不清楚苏武敢这般肆意豪言的信心来源那里,偷偷看了眼周丽玲,见她脸色如常,顿时也松了一口气。
而对准苏武脸的摄像头那一边,李闻声却一脸平静,根本就看不出他任何心理变化,难怪李道茹经常说他爸是个有心思的木头,因为外表根本就看不出他内心到底在想什么,如果苏武站在他身边就会明白,李闻声这类人最忌讳的就是把内心所有想法都表现出来,商场如战场,不但需要一双慧眼去识别人心,更需要像‘刀尖虎’一样时刻保持冷静,以不变应万变。
咚咚咚!
办公室的门被人敲响,李闻声合上电脑道:“进。”
只见有个身穿职业装的年轻女性慌慌张张走进门,手中还拿着一封信,刚递给李闻声后就急忙开口:“李总,隔壁地昌集团董事长写了一封信给您。”
李闻声挥手让这人离开。
而后把信封放在桌上,手指敲打着信封,他的眼神也在此刻变得很深邃,似乎很奇怪地昌集团董事长秦虎为何会写信给他,虽然他们没有任何交情,甚至连生意都算不上有合作,可是越是这样李闻声就越奇怪,明明打个电话就行,为何要亲笔写信,他知道秦虎有这种爱好,但他们两个公司就在隔壁,实在没有必要这样做,犹豫片刻,他还是拆开信封。
信纸上只有一句潦草的话。
李闻声把信纸折好放回信封,表情有些凝重,毕竟秦虎的亲笔来信,就说明他有意向与他交谈,至于到底约见他有什么事,李闻声尚且不知,但也明白秦虎不会无聊到开他玩笑,于是拿起电话对这着门外的秘书道:“我下午有什么工作。”
门外的秘书老老实实的汇报,李闻声又道:“全部推掉,会议往后移,我下午有事。”
挂掉电话后,又打开电脑,注视着楼下会议室内的情况,苏武神情脸色毫无异样,金全与王翔宇等几人同样如此,不愧都是经历过风雨的人,对苏武的话有些吃惊的同时,也抱着冷静的态度去对待,但是他们的眼神都闪烁着光芒,因为他们相信苏武不会无故放矢,他们想苏武能说的详细些,制定标准,这四个字,足够让他们疯狂。
苏武也知道这四个字的力量有多大,试想一下,不管是主流行业还是其余行业,只要能拔得头筹,能制定规则,这个吸引力该有多大,根本就不用他明说。
王翔宇压压手,办公室这才恢复平静,他又看着笑容满脸的苏武,沉声道:“这是个诱人的成果,不过再摘取成果之前,如何让这颗幼苗汲取营养茁壮成长呢?”
话音刚落。
办公室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苏武身上,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苏武到底是纸上谈兵还是真的有本事,就看他接下来所说的话。
苏武早就把众人的面目变化给收入眼底,说实话,他有些悲哀,其中有半数以上的人嘴角都挂着淡淡的鄙夷,还有眼睛中那毫不掩饰的讥讽眼色,然后便是迷茫居多,这类人恰恰说明他们的格局不大,听到如雷贯耳的话后就会瞠目结舌,最后就是如李道茹漠不关心的神态,以及周丽玲的似懂非懂,还有金全王翔宇等领导人若有深思的表情,苏武最怕与他们打交道,因为金全心思很深,什么事都藏在心底,而王翔宇锋芒毕露,完全不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巧言善辩说的就是他。
和他们多打交道,肯定会短命。
李道茹突然放下手机,眼神玩味的盯着苏武,她很喜欢和苏武抬杠顶嘴,当然她每次都能说的苏武哑口无言,在她的世界中,凡是看不过的事都要去说,凡是能用嘴说的事,她绝对不会用脑去说,尽管有些时候会伤害到别人,但她依然如此,用她的话说,这是态度问题,所以苏武说她性情很真,李道茹才会问他到底是夸她还是骂她。
但是眼下她没有向上次那样与苏武抬杠。
倒是很期待苏武接下来的演讲,是否能振奋人心,是否能获得圣恩集团的最终合同,就看苏武这一次有没有那个本事在合同书上签下名字。
苏武不知道李道茹的心思,就算知道也会无视,他环顾一圈,才沉声道:“要想摘取成果,就要看这颗幼苗汲取的营养是否足够多,是否能衍生出更多的果实,王总这句话算是说到点子上,我不久前也在想,该如何让这颗幼苗能茁壮成长,后来我想到了。”
“那就是营养的成份,是临终患者的心思。”
周丽玲默不作声。
王翔宇笑问道:“仔细说说。”
苏武沉吟片刻,道:“临终患者,分为几种,孩童,成年人,老人,首当其冲的就是老人临终关怀,国内老人占据全部人口的数据比太高,而老龄化社会会给每个有老人的家庭造成家庭结构变化,从而让直系亲属关系成为“4-2-1”家庭,不仅对家庭方面构成影响,日益突出的还有养老问题,教子问题,以及收入支出高低问题,如果与老人分开住,那又会产生更多的问题,比如老人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问题,还会存在代购问题,而我项目中,大家可以看到,我的计划书描述的很详细,临终关怀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老人临终,尤其是患病老人。”
办公室无人作声,全部人都默默想着这个问题,将心比心,每个家庭都有老人,就算现在没有,也会明白自己也有老的一天,老话常说老有所依,现在却变成老有所医,都知道事实无奈,在现实面前没有人能够忤逆这个规则,子女能善待老人最好,如果不能善待,老人们又该如何自处,所以他们都看着苏武,期待苏武能给他们解释一下。
“那么该如何解决患病老人临终问题。”苏武讲到关键,也没有吊胃口,直接道:“如何让患病老人能够安详舒服的离世,这就体现在临终医院人性化服务的“人”上,都知道人有思想,那么患病老人的思想绝对会比正常人多很多,临终医院人性化服务人员她们该怎么服务,第一,根据老人入院前的工作经历去了解他们的过往,培养语言,不至于出现语言障碍和语言不通的情况,这也是接近患病老人最快打一步,第二,根据患病老人的要求自我调整,不管是身体亦或是心理都要去调整,当然这个调整绝非逢场作戏,而是真正的根据老人想法去改变自己,第三,与家属沟通好,这是最重要的环节,相关沟通的事宜我附在后面,大家可以看下,第四,老有所依,适当性的与家属沟通好时间,轮番到医院陪伴老人,从专业角度来讲,这样能缓解老人的疼痛感,至于后面的关于服务项目,医护人员培训上岗,护理职工培训等,都可以缓慢进行。”
苏武看着李道茹有些迷茫的眼神,知道她根本就不想听这些话,不过他还是详细的说了,因为这是对接会议,要尽量精简与详细,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他是说给李闻声听的,所以王翔宇等老看的明白的人都知道,因而没有任何不耐烦的眼色。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老有所医。”苏武说完,身后屏幕上出现这几个大字,不过医字打了括号,办公室内人所有人都精神一震。
老有所依。
老有所医。
苏武看着这几个字,叹息道:“生儿育女,更多的是老有所依,都说你养我小,我养你老,但不代表全部家庭都是这样,许多老人已经从老有所依变成老有所医,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当他们真的需要就医住院的时候,医院又能给予什么给他们,服务,关心,关切,嘘寒问暖?”
苏武摇头:“都不是,而是家的温暖。”
李道茹疑惑问道:“医院与家如何相同,又哪里不同。”
“李小姐,家是什么,那是精神的来源,那是踏实的床榻,那也是无忧无虑可以释放真我的场所,而临终医院同样需要这样,人在哪,家在哪,这才是临终医院该有的样子。”苏武叹息道:“现在的老人很多患病,也有很多患病老人无法治疗,进去临终医院是个很好的选择,可是临终医院凭什么让老人愿意住下去,是姑息治疗,还是住院消费低,其实都不是,而是家的温度,如果医院护理人员都把老人当做亲人,试问,他们如何会感觉不到家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