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晴天告诉许丽颖,他请机械系的一位研究生,搞了一个定时装置,能定时给小黑和小黄供应狗粮。
狗粮其实是从饲料厂买来的猪饲料,再添加一些狗喜欢吃的食品,装在狗舍边上的一个铁箱子里。
每天五顿狗食,只要时间一到,会有闹钟响起,通知小黑和小黄。
与此同时,铁箱子的小门会自动打开,倒出定量的狗食,直接落在木制的食槽里。
小黑和小黄都是警犬的后代,智商高于一般的同类,自我管理能力较强,不用李晴天额外照顾。
许丽颖听罢,这才放心,但她又嘱咐了几句,主要是关于如何照顾小黄的问题。
李晴天认真聆听,一一记下,小黑和小黄是伍教授的宝贝疙瘩,地位不比他低,他得照顾好了,不然非挨骂不可。
钱鹤笑道:“晴天,你要好好的当爸爸哦。”
又有点讽刺,李晴天听得直翻白眼,拿脚飞踹钱鹤。
送走钱鹤和许丽颖夫妇俩,李晴天带着钱鹤送的两瓶酒,骑着自行车上街,在商店里又买了两条烟和一些花布及饼干糖果之类的零食,来到东城区的二叔李荣轩家。
吃过晚饭,李荣轩把两个缠着李晴天的孩子打发去做作业,自己拿着茶杯,和李晴天一起来到书房。
李荣轩是区里的领导,平时工作很忙,但喜欢读书,书房里的书少说也有上千本。
“二叔,你脱下军装转业后,倒是越来越像个读书人了。”
“你小子少来讽刺我。”李荣轩道:“倒是你自己,离开远帆公司这么大的事,竟然草率的做出了决定。”
李晴天瞅瞅书房门的方向,小声问道:“小姑和小姑夫都告诉你了?”
“别神神道道了。”李荣轩道:“你二婶也知道了,你当爹了,可喜可贺嘛。”
李晴天红起了脸,“二叔,你还讽刺我,我正烦着呢。”
李荣轩问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你是有自己想法的人,我说了也没用。我只想知道,你接下来打算做些什么。”
李晴天道:“我有想法,但还没确定。二叔,我想先把户口落实下来,现在我的户口在东江大学,你看能不能转到东江大学所在的南城区。”
“我帮你想想办法。”李荣轩道:“按照政策,你现在还是在校生,户口是不能转的。不过,我想问题不大。对了,你走这一步是什么意思?”
李晴天道:“为了以后做事方便么。有了户口,可以买个房子,想做事办营业执照,等等,没有户口不好办啊。”
“我懂了。”李荣轩点着头道:“晴天,我帮你办了。”
“二叔,我还有一事。”李晴天道:“我想抽空到你工作的地方参观参观,这个忙也能帮吧。”
李荣轩好奇地瞅着李晴天,问道:“你想干什么?”
“暂时保密。”李晴天笑道。
“臭小子,就你花样多。”
还别说,星期一那天,李晴天真的去了东城区政府所在地,里里外外的参观了一遍。
接着,凭二叔的关系,李晴天又去市政府转了一圈。
李晴天还找美女警察苏杭杭,经他软磨硬泡,苏杭杭带他参观了市公安局大楼。
后来的几天,李晴天又把自己的母校参观了一遍,包括行政楼、教务楼和科研楼,连校里的三个部属研究所,他都设法进去转了转。
谁也不知道李晴天想干什么,反正他那个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的诺言,早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
十二月的最后十天,李晴天出没于校计算机系,天天去大教室听课。
李晴天也特有意思,去计算机系大教室听课的时候,比去在经济系上课还要认真,不仅每次都早到五分钟,还固定座位,抢占那个最显眼的位置。
终于,李晴天的出现,在第六天引起了几个同学的注意。
上午第三节课结束,大教室里只剩下李晴天一人,他正要起身,却发现三位男同学走回来,并朝他走来。
其中的高个子同学开口问道:“你好,请问你是经济系的李晴天学长吗?”
李晴天急忙起身,“是的,我叫李晴天,请问三位同学是?”
高个子道:“计算机系八三级三班王长庆。”
另两位同学也分别做了自我介绍。
“计算机系八三级三班刘海峰。”
“计算机系八三级四班马永康。”
三位同学的年龄都与李晴天相仿,只有王长庆的看上去稍微显老。
李晴天习惯性地拿出香烟,还别说,王长庆会吸,看起来还能吸,接过烟点上火,那动作不像一个新烟民。
“三位同学,我有几个问题请教。第一个问题,你们怎么会认识我的?”
王长庆笑道:“咱们东大的大名人大英雄,照片就贴在荣誉栏上,校刊也有你的照片,我们要是不认识,那我们的眼睛岂不是近视一万度了。”
刘海峰笑道:“三年时间内跳读到博士研究生,东大校史上的第一个,我们怎么可能不认识呢。”
“第二个问题,你们是三年级吗?今天上的课叫什么课?”
三位同学都笑了起来。
马永康笑着说道:“学长,你连续来了好几天,看你也很认真的样子,怎么可能不知道上的是什么课呢。”
李晴天也笑了,“我问完了,现在轮到你们问了。”
马永康问道:“学长,你为什么来我们计算机系听课?”
“赚钱。”
马永康又问道:“怎么赚钱?”
“天机暂不泄露。”
刘海峰问道:“学长,你连什么课都不知道,这能叫听课吗?”
“其实我不是来听课的,我是来交朋友的。”
刘海峰追问道:“我不明白,学长能否解释一下?”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交朋友并不去强求,就像现在。你们主动找我搭讪,我们就有了成为朋友的基础。”
王长庆问道:“学长想找什么样的朋友?”
“志同道合。”
王长庆追问道:“如何才是志同道合?”
“很简单。咱们现在用的微机,基本上都是外国产品。让微机国产化,让微机走进千家万户,这就是志和道。”
说罢,李晴天看着王刘马三人。
王长庆先伸出右手,“学长,你找到了一个了。”
刘海峰和马永康异口同声道:“算我一个。”
四只右手叠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