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将赵灵带到萧淮跟前,赵灵被绑的跟粽子一样,泪流满面,苦苦哀求道:“罪人冒犯大将军天威,以至于兵败国亡,实在是罪责难恕,但求大将军饶恕一命,苟安于世,再无他想。”说完,连连磕头,全然不像是一个当过大王的人。
萧淮笑了笑,心中十分不屑,说道:“暂行押下去,等候陈王发落。”
士兵又推着武安过来,萧淮见到是他,立刻起身,对着武安恭恭敬敬的深深一揖,说道:“君之大才,萧淮尽数知悉!赵灵不用君的谋略,乃是自取灭亡。萧淮佩服君之才干,我主陈王招贤若渴,还望君能归顺大陈,助我主,也助萧淮一臂之力!”
武安见萧淮态度恭敬,言辞恳切,不由得叹息了一声,说道:“大将军如此对待兵败之人,亡国之臣岂能不从?武安愿意诚心归降陈王,归降大将军!”
萧淮大喜,亲自为武安松绑,请为上宾,问道:“如今赵国平定,在下想要一鼓作气灭掉中山、代国,继而进军辽东,覆灭燕国,不知道君有什么高见可以指教在下的?”
武安沉吟了片刻,说道:“赵国与中山、代国临近,所以这两国的情形,在下还是颇为了解的。中山王赵天熙与代王慕容渊都是骁勇善战之人,深得军民之心,如今大将军以三万陈军力战,击败赵国二十万大军,士卒无不疲惫,正所谓:‘且彊弩之极,力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大将军要是继续劳师远征,怕会逼得赵天熙、慕容渊联兵对抗。昔年向宠亲自前来平叛,尚不能灭掉赵天熙与慕容渊,可见他们的势力。所以,依在下看来,大将军不如暂且在赵国安定局面,慰劳士卒,休养生息,以德政安抚人心,再辅以武力作为威慑,恩威并举,保证赵天熙与慕容渊心中不安。届时,大将军再派一舌辩之士,前往中山、代国,便能说的赵天熙、慕容渊前来归顺。赵天熙与慕容渊只要归顺,燕王冯厷地处偏僻,小国寡兵,外无强援,又何足道哉?”
萧淮深以为然,道:“君之大才高见,萧淮佩服!”
自此以后,萧淮在赵国用武安来代为施政,安定民心,他亲自*慰劳士卒,训练陈军,一时间,声势震动北国!数月之后,萧淮列兵六万于中山国境外,做出大举攻伐的态势,而后又派武安亲自前往中山劝降中山王赵天熙,赵天熙恐惧之下,果然送上了降表,自去王爵,表示愿意归顺陈王。
赵天熙既然投降,代王慕容渊势力孤危,也不敢顽抗,依样画葫芦,学赵天熙,给萧淮递上降表,也表示愿意对陈王称臣。
燕王冯厷闻言,惊骇难安,确实如武安所说,他燕国地处偏僻,兵少将少,又没有外援,根本无力对抗萧淮,所以,也不等萧淮派使者前来,冯厷便亲自前往称臣归顺。
至此,燕国、代国、中山国悉数归陈奇所有。
萧淮兵不血刃的又灭三国!
至此,萧淮完成了他灭国达十的惊世大功!
武安称之为:“功盖寰宇,震铄古今!”
可是当萧淮派人将赵灵解送到陈奇那里,并送上了燕王、代王、中山王的降表之后,陈奇的心中也不安到了极点。
他还在跟向宠对峙,而数月之间,萧淮竟然又平定了北方四国,这实在是太吓人了!
不用旁人来说,陈奇也知道,此时此刻,自己的威望怕是被萧淮碾压的连渣渣都不剩。
对此,陈奇万分忧虑,思来想去,将孙秀和黎百济招来商议,道:“丞相,黎老,你们两人都是孤王的心腹之臣,孤王有什么话便对你们二位直说了。现如今,萧淮的功劳太大,可是孤王却只能在这里跟向宠虚耗时日,长此下去,如何是好?届时,天下人都只知道有萧淮,而不知道有孤王,孤王何以自安?”
孙秀沉吟不语,没有吭声。
黎百济却说道:“大王何必忧虑,萧淮所灭的国,都是小国,数量虽然多,其实不值一哂。而大王对付的人可是向宠!若是大王能击败向宠,便能比得上萧淮灭国无数!所以,大王一定要沉下心来,谨慎对付向宠。一旦向宠覆灭,天下人才知道,大王才是真正的雄主,至于萧淮,不过是大王的爪牙而已。”
陈奇道:“话虽如此,可是萧淮在北若是脱离孤王,自立为主,那孤王该如何是好?”
孙秀摇头道:“大王多虑了,萧淮不是这样的人。”
陈奇目视孙秀道:“丞相,人心都是善变的。纵然萧淮不想这样,可是他身边已经笼络了一批文武能臣,赵天熙、慕容渊,都是勇冠三军之人,甘心为他驱使,武安、李源徽则怀有经天纬地之才,精通谋略,这些人不是孤王的心腹,对孤王没有什么好感,但他们对萧淮推崇备至,一旦他们拥立萧淮为主,与孤王分庭抗礼,岂不是大为糟糕?”
孙秀不由得愕然,心中暗暗忖道:“君臣相疑到了这样的地步,看来不是什么好事。”
黎百济却说道:“大王所虑极是。在老臣看来,萧淮积累的功劳已经足够了,也是时候让旁人立功了。现如今,东方还有齐国、胶东国没有被平定,齐王田纵与胶东王田横势同水火,一旦萧淮前去讨伐,恐怕又是易如反掌,这两国,大王可不能再让萧淮出兵去平定了,可以另派一人。这样,也好叫天下人知道,大王手底下的能臣多不胜数,不只是萧淮一人而已。”
陈奇登时来了精神,说道:“黎老说的有道理。不过,在黎老看来,谁能担当攻克齐国和胶东国的大任?”
黎百济笑道:“齐国与胶东国,微不足道,在老臣看来,何须派人率兵前去,只需派遣一能言善辩之人,保管说动他们来归顺大王。若是大王不嫌弃,老臣愿意充当这个舌辩之士,亲自前往齐国、胶东国,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叫他们弃暗投明!”
“哦?”陈奇笑道:“黎老如此有把握?”
孙秀已经预感到了有些不妙了,他心中明白,在陈奇的手底下,武,有萧淮,文,有自己。其余众臣,再没有谁能够超越自己和萧淮,而黎百济一直身为副军师,封爵文镶侯,可是功勋却远远比不上自己,甚至连许仲许瞎子都比不上,所以黎百济也急了,急着立功,急着表现自己——他本来也就是喜欢表现自己的人,当初以六旬高龄,亲自投奔陈奇,为的不就是在天下人跟前显露名声么?
但是孙秀知道,齐国和胶东国的形势,根本就没有黎百济说的那么乐观。
黎百济看到萧淮兵不血刃,派遣个武安就能招降中山国和代国,便以为自己也可以,其实是大错特错。
所以孙秀连忙说道:“黎老,田纵反复无常,田横凶悍残忍,这两人,可不同于赵天熙和慕容渊,劝降之事,须得慎重!”又对陈奇说道:“大王,微臣以为,对付齐国和胶东国,必须付诸武力,说降,难成大功!”
陈奇还没有吭声,黎百济便冷笑道:“丞相,你立的功劳也足够多了,何必再跟老朽争抢呢?老朽还能有几年活头?不趁着还能走动的时候,为大王出出力,更待何时?”
孙秀愕然道:“黎老,你我相识已久,彼此熟悉,我岂能是这个意思?我是担心你的安危啊!”
黎百济不理会孙秀,起身对陈奇跪拜道:“求大王恩准!此次劝降,老臣若是不能成功,情愿一死!”
陈奇赶紧把黎百济扶了起来,说道:“黎老言重了,既然黎老如此坚持,那孤王就拜你为特使,前往齐国、胶东劝降。如果真能成功,黎老则是不世之功!若是事情不成,孤王也不会怪罪黎老的。”
黎百济大喜,道:“多谢大王!”当即昂首而出。
孙秀呆了片刻,问陈奇道:“大王,你怎么就答应他了?此去万分凶险啊!”
“哎……”陈奇笑了笑,道:“丞相,也是时候分些功劳给旁人了。”
孙秀登时有些心凉,道:“连大王也这么看待微臣?”
陈奇道:“孤王怎么看待其实不重要,丞相身为百官之首,该顾虑一下旁人如何看待丞相。是不是?”
孙秀一时间无话可说,苦笑了两声,道:“大王,黎百济此去必死无疑,请拭目以待吧。”
陈奇狐疑道:“当真如此凶险?”
孙秀摇了摇头,也不再多说,道:“微臣先行告退了。”
陈奇“嗯”了一声,道:“去吧。”
眼看着孙秀离去的背影,陈奇喃喃说道:“连你,也要跟旁人争功了。咱们的关系,还用得着你争么?孤王也不能事事都只靠你和萧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