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夕之间皇上废掉皇后,又将元老大臣俞知行停职查办这两件大事,若是照往常来说一定是会引起轩然大波的。齐轩帝未尝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所以前去宣读圣旨的李青刚走,他便召来了齐延,让他附耳上前,支支吾吾的表述出自己的意思。
“延…儿,朕要动皇后和俞知行,你、你务必要安定好朝廷内的震动,一定要安抚所以朝臣的情绪!让他们不要…不要受到这件事的影响!”齐轩帝气若游丝的说出这一段话,像是用尽了所有的力气。
幸好齐延听懂了,他面色恭谨守孝,说道:“父皇,你放心!既然现在你将政事交给了我处理,这些事情不必多说儿臣义不容辞!您一定不要担心朝廷会因为这两件事情而产生动荡,儿臣绝对能够稳定局势,父皇您就放心处理您要处理的人吧!”
齐轩帝透过昏老的眼睛看着自己这个二儿子齐延,第一次见到他这般的样子,王者之气初成、锋芒初现俨然有君临天下之意。他却不再像往日那般忌惮着自己儿子有君主之气度,反而很是欣慰,或许也是因为在他生命弥留之际太子齐霆的生死难明,此时能眼看着另外一个儿子有帝王之才,自然是一件好事。
齐延也看出从来忽视他的父亲眼中的赞许,这是他等候多年曾经年幼时候无比期待的一幕,自己的父亲能够看到他的光芒才能,而母亲会站在一旁欣慰的微笑,那种画面贯穿了童年所有的美梦,但睁开眼后能看见的只是父皇对太子的期盼,将同为儿子的他忘在一旁。
呵呵,在他即将归天之年,终于实现了……可想象中的兴奋也寻不到了,齐延眼里情绪很平定的开口说道:“父皇,我会成为你最好的儿子。”也是唯一的儿子、储君。
齐轩帝脸上涌现无声的信任,同时又对他敲手指示意靠拢,然后用喉咙底部的声音说道:“还要替朕……找回凌贵妃。”
齐延脸色突变,自从凌栎音在清远寺的大火里消失以后,外界甚传她藏身火海,但由于一直都没有找到尸体,不能宣布死讯,只能当作宫中不明消失的妃嫔。而齐轩帝清醒以后从未去关注过这一事情,所以大家都认为他对昔日宠爱的凌贵妃已经失了兴趣,没想到这会单独召见齐延却给他提出了这个要求。齐延并不知这是对自己母亲爱得难舍,还是齐轩帝想要一个真相而已……
他琢磨片刻,说道:“父皇,母后的事情你会有所关注。事实上无须你的叮嘱,儿臣已经竭尽所能在京城以及周边全力搜捕母后的下落,一有消息一定第一时间跟你汇报。”
齐轩帝不再说什么了,不过听到这个答复,他明显更放心了。这时齐延也猜不透他内心对于凌栎音真正的想法是什么,带着满腹的疑惑退离了寝殿。
大齐朝廷这一个月内变化莫测,齐轩帝连续废掉皇后,停职元老大臣,在临王齐延的镇压下竭力维持住政局的动荡,让那些曾经是皇后、俞知行的人紧紧闭嘴不出来作乱。
皇后以前的势力是树倒猢狲散,可朝中还是有几人忠直之辈听说此事之后,想勇敢站出来为俞知行说话、求情。
俞知行早有预料,派人给这几个官员府中送上了信件,只写下一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勿要为老夫做无畏抗争,实则是落入了敌人圈中。”
所以第二日的早朝上,齐延让李青当众宣读这两道圣旨的时候,整个朝堂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发表意见。大家仿佛是约好了一般,统一跪下歌颂齐轩帝决定英明。
这样自然算是很好的状况,偏偏却让齐延盘算的某些事情落空,他还想趁机一一揪出俞知行和皇后在暗中的势力和支持者,没想到他们却都识得时务,隐藏在所有人中从众选择,让他无法下手。
所以齐延生了恼意,踱步在朝堂之上,话里引诱着暗中的人站出来:“如今所有大臣倒是很齐心协力啊!难道你们当中就真没有一个人对皇上这次的旨意有意见吗?要是真是如此也罢,本王便当你们忠心效力皇上,支持他一切决定。可本王分明听说这两日朝上有人对此抱有很大的意见啊!”
全体沉默着,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承认,或者为皇后、俞知行说情的。
齐延点着头,走过每一个垂头哈腰的朝臣,审视着他们之中谁是口是心非之辈。又放缓了神色,语重心长的说道:“何必敢私下传播而不能当朝讲出呢?本王今日又不是对你们问罪调查的,只是想听一些不同的意见或者更真实的情况承报给皇上,说不定能够让皇上动摇重新考虑对皇后或者俞大人的处置!”
他这样充满心机的劝说,无非就是想让他们按奈不住主动站出来,看着全场依然沉默着,本以为也不会有收获了,没曾想到还真等到了一个人站出来为俞知行说话。
“临王,皇上决定废后的事宜乃是明智!可是……臣认为,皇上对俞知行俞大人的处理有失妥当、有失人心啊!
俞大人乃是三朝元老,鞠躬尽瘁一生奉献给大齐,如今年迈掌政之时或许有所疏漏,但却从未为私,罪不至停职查办!这对一些老臣来说会彻底寒心,就算是你勉强压下这些异议,也会让天下百姓议论皇上糊涂,毕竟俞大人不仅是在朝廷上影响巨大,他更是老百姓交口称赞的好官。”
说话的是尚书院三品大臣沈从知,为人正良,是属于俞知行暗中保存的主要势力,昨日也收到过他派人送出去的书信,但是因为性情急躁嫉恶如仇,难忍齐延独裁朝堂,便忍不住站出来抗议想有一个面见皇上的机会。
齐延对沈从知始终保持着鼓励的微笑,是为了让他毫无顾忌的讲出,等着他说完之后才讲道:“沈大人满腔热忱,为皇上和百姓考虑的心情本王了然。不过这般斥责圣上,替俞大人辩护的言论深深让人怀疑啊!您这是不是因为与俞大人拉党结派,才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语呢?!”
他的语调蓦然拔高,让沈从知内心一寒,他不顾俞知行昨日书信上的劝告,就是不想忍受临王这样明显铲除异己的行为,以为只要站出来抵抗虽然不可能如愿救出俞知行,但至少能够让皇上明白不是所有人都认为他的决定是十分正确的。熟不知这样完全是毫无意义的牺牲、自取灭亡,一步步的踏入了齐延的处决圈内。
沈从知还想据理力争,说道:“临王,你不能这样误读我的意思!我也不想与你争辩,你让我见皇上我要让皇上知道所有朝臣真实的想法!”
“不必了,皇上身体负担重,见到你这样逆党只会更加生气。他已经全权交由我稳定朝纲,所以针对你这样的人,本王可以直接处理!来人定沈从知为结党营私之罪,收押天牢待审!”
齐延一给出这么严厉的惩罚让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临王直接处理三品大臣,没有什么比这更撼动人心,可正是如此更加没有人会在此时站出来为他还有俞知行说一句话了。
更多人醒悟过来原来齐延刚刚那和言善语鼓励大家提出异议的话语,只是为了将皇后和俞知行的余党引诱出来,一举歼灭的计策而已,有的人背后冒出了冷汗。
这时薛严启带领着众臣高呼一声:“临王处理英明,臣等拜服!”
随着这声呼喊结束,朝廷上百余名大臣齐声高呼着这一句话,此时壮观而默契的景象,仿佛大家都默认齐延为王了。这也让齐延感到权利带来的享受,人生空前的愉悦!
散朝之后,他来到李青面前,端着谦卑的样子说道:“李公公觉得刚刚我这般处理得如何?是否有疑问?不如我随你去跟父皇解释一下给沈从知降罪的原因。”
李青摇头表示不必,赞道:“临王做得十分有魄力,再说你掌政是皇上点头过了,此次要是不用一些强势的手段也镇压不住群臣。您这样做皇上一定能够理解,不会误会的!再说这次皇上让你完成的事情,你做得这般好,应该会嘉赏临王才对!”
谁不知道现在李青揣测圣意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他点头确认这般评价的话,也就意味着皇上的意思。明白了这一点后,齐延放心了一切,他知道今后是自己大刀阔斧改朝换代的时机了。
李青回到寝殿,叙述齐延的行为之后,他果然在齐轩帝的脸上看出赞扬的意思。现如今对于齐轩帝来说,有没有觊觎皇位之心的人似乎已经不再重要了,只要他听话办事得力似乎才最能得他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