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八章 逛元宵夫妇同乐 算将来元气大伤
翩然一鹤2019-06-24 17:067,341

  嵇康和曹莹留下银票,帮助臧启辰与孔丽衡夫妇,然后悄然离去。

  曹莹乐呵呵地陪着嵇康走在大街上,兴奋地说:“夫君,自从生了小瑶瑶,我两都难得出来游玩了!今日又逢元宵佳节,你陪我逛逛灯市如何?”

  嵇康高兴地说:“好呀!我每天忙着这事那事,确实是亏欠了你们母女不少,今日我就应应时节,陪你走百病吧!”

  曹莹噗哧一笑,说:“阿康,走百病是妇女与妇女结伴而行,敢问您是女的吗?”

  嵇康挠挠头,笑道:“阿莹,你不是没有女伴吗,我就客串一回吧,你就当我是女伴好了,呵呵。”

  曹莹坏笑道:“女伴,本长乐亭主过了不少元宵节,却不知道它的来历,你给本亭主讲讲。”

  嵇康笑道:“遵命!元宵节是中华的传统节日,早在秦朝就有了。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的‘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

  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说明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曹莹笑道:“可是本亭主没顾得上吃元宵,你请本亭主吃一顿!”

  嵇康笑道:“好的,大街上有不少卖元宵的,供游玩的客人食用。你看那边,热气腾腾,香味阵阵,应该是卖元宵的,你我去吃一顿吧。”

  曹莹欣然同意,蹦蹦跳跳地率先走了过去。

  过去一看,果然是座小吃摊子,周围张灯结彩,人来人往,除了元宵还有其他小吃。

  曹莹抢了张干净的桌子坐下,让嵇康点。

  嵇康点了几样,坐着等吃食上来,一边看看四周,人人兴高采烈,家家张灯结彩,平时难得出门的妇女,这一晚成群结队地出来游玩。

  小吃摊周围,不住地有人放鞭炮,喜庆的鞭炮声响起,人们也不避让空中掉下来的鞭炮纸屑,继续游玩。

  一会儿摊主先端来一盆各色年糕,曹莹惊喜地拿筷子夹起一块,说:“这是年糕吧?怎么有这么多花样?”

  嵇康笑道:“这是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燕京一带的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人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

  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姑苏一带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曹莹一边点头,一边尝了尝各样年糕;一会儿摊主又送来几种馅心的元宵。

  曹莹拿起调羹,在每种元宵碗里舀了一个,吃完连声称赞说:“味道还真是不错!我们府里过节也吃元宵,却没有这么多品种;我刚才吃到了桂花馅的、红糖馅的,还有赤豆馅的!阿康,我已经吃饱了,剩下的全赏给你了!”

  嵇康看了一桌子的小吃,苦笑道:“你不早点说?我已经吃过晚饭了,一下子点了这么多,吃不掉就是糟蹋粮食!”

  这时摊主恰好走过来,笑道:“客官,无碍的,吃不完我给你们大包带走。”

  曹莹拍手笑道:“好呀好呀,正好带回去让嵇瑶瑶那个馋丫头吃!”

  嵇康笑道:“她个小人儿能吃多少?带回去你掌握,不能让她吃太多了,胀食可不好!”

  曹莹笑着点点头,等后摊主打包,忽然看见旁边一桌人在吃饺子,拉了拉嵇康说:“你看,这里卖的饺子和我见过的饺子不同哎!”

  嵇康扭头看了一会,对曹莹说:“做法不同,其实是一样的饺子。饺子的做法都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却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

  此外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着团聚合欢。

  此外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吃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曹莹笑道:“怪不得我看吃饺子的,几个人围在一起,都像是一家人呢!”

  这时摊主笑呵呵地送来了打包好的元宵和年糕,嵇康识趣地接过来,对曹莹说:“走吧,我们赏灯去!”

  曹莹蹦蹦跳跳地走在了前面,拉着嵇康的手,笑道:“你看!这条大街家家都挂了花灯,酒肆店铺、寻常百姓,家家门口都有花灯,照得亮如白昼,真是好玩。”

  嵇康笑道:“自从秦朝元宵节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千百年来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这天晚上,游玩观灯的百姓不计其数,大家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

  曹莹忽然手指着前方说:“快看!那边聚着好多人,像是在猜灯谜哎!阿康,我们去猜几个玩玩?”

  嵇康沉吟道:“那些灯谜应该不难猜,猜灯谜的都是为了一点彩头,我们就不必去与民逐利了,继续往前走吧。”

  曹莹欣然同意,于是二人一路向北,走到了洛阳北部,里皇城不远了。

  忽然一阵锣鼓喧天,两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开来,为首一人手举一根长长的竹竿,竹竿顶端系着一个滚圆的球灯;后面两支队伍各举一条竹篾为骨、彩缎为表的灯龙,盘旋舞动着去抢那球灯!

  曹莹兴奋地说:“阿康快看,这两条龙不简单!龙身里面通明,是在竹篾做的龙骨上绑上一支支蜡烛,舞动起来要十分小心,一不留神,蜡烛的火焰能把彩缎烧着,那就是火烧龙肉了,嘻嘻!”

  嵇康笑道:“这叫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叫《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不过如你所说,这龙灯非常难舞,一不小心里面的蜡烛就把龙灯给烧了!龙灯出现,按照惯例皇帝要出来打赏,以示与民同乐!”

  话音刚落,前面的皇城上,一群带刀侍卫匆匆地走来,在城楼上各处警戒,接着一群太监和宫女,簇拥着皇帝曹芳和皇后,一起走上了城楼。

  曹莹拍手笑道:“皇上大哥也来了,我记得他每年都是登上这皇城最南边的朱雀门,接受百姓朝贺新春,打赏百姓。”

  话音刚落,朱雀门上就有几个侍卫,抬着一筐筐御制的崭新的铜钱,大把大把地往城楼下面洒。

  顿时龙灯也不舞了,人群一哄而上,去城楼下面捡皇帝赏的新钱,讨个彩头。

  闹嚷了一阵,龙灯队伍退去,又走来一队舞狮子的,三人一组,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还有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曹莹正看得高兴,忽然后面又来了一队踩高跷的,踩高跷的人脸上涂画成彩色,脚上绑着长长的竹竿,一步一步地走向皇城。

  忽然皇帝旁边一个人喊道:“不要让踩高跷的接近,保卫皇上!”

  这一说,侍卫们纷纷刀剑出鞘,当在皇上面前,喝令踩高跷的后退,生怕其中混有刺客。

  曹莹扫兴地一抬头,对嵇康说:“刚才拍马屁发话的人,似乎就是司马懿!真是扫兴,我们去别处玩吧,不看这个老贼!”

  嵇康笑道:“他为了皇上的安全着想,也是一片好意。好吧,我们继续走百病去吧?”

  于是嵇康夫妇离开了朱雀门往南走,踏上归途。

  路上曹莹看见许多人家把一碗粥放在门外,就好奇地问嵇康:“阿康,这些人家在门口放一碗粥做什么?是给谁吃吗?”

  嵇康笑道:“这是一项民俗,叫作‘逐鼠’。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给人们带来损失。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曹莹点点头,又指点路边,问:“那些人家在门口插柳枝是什么习俗?”

  嵇康笑道:“那叫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这是祭祀住所之神,以求居宅安宁,因此在民间根深蒂固,流传很广,并且逐渐演化为民俗。”

  夫妇二人一路游玩,一路往家里走去。

  走到半路,曹莹有点气喘吁吁,指着路边说:“相公,那边有座凉亭,我们进去歇息一会再走?”

  嵇康欣然同意,扶着曹莹缓步走进了路边凉亭。

  嵇康体贴地从怀里掏出手帕,把木凳子上的灰拂了拂,曹莹仍然嫌脏,又拿出自己带的一条手帕垫在凳子上,坐下休息。

  嵇康也坐在旁边,一看对面的木凳上已经倚着一个老者,似睡非睡,在闭目养神。

  嵇康打量打量他,老者额头皱纹很深,面容清秀,左颊有一块不小的黑色胎记,靠在凉亭的木柱上闭目养神,双眼似闭似开,眼神却十分睿智,看上去是个博学聪明之人!

  过了一会,老者忽然一惊,浑身一抖,醒了过来,打量打量对面坐着的嵇康和曹莹,面有惊悸之色。

  嵇康连忙拱手为礼,问:“在下嵇康,幸遇老丈,老丈贵姓?”

  那老者听见嵇康的名字,却面带喜色,说:“阁下就是大名鼎鼎的嵇康?竹林七贤之一?小老儿姓韩,自认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无奈时运不济,一直不得志,以教书为生,人称韩先生。”

  嵇康笑问:“久仰,韩先生也是在此小憩吧?为何面带惊骇之色?莫非遇上了什么怪事?”

  韩先生叹息道:“一言难尽!今日元宵佳节,我的一个学生李司文请我去他家里赴宴,等我酒足饭饱往回走,天已经很晚了,谁想在归途中我竟然遇到了去世多年的同窗好友赵保文!

  我这人向来有点疏狂胆大,遇到鬼魂朋友也不害怕,反而上前问道:“老朋友多年不见,一向可好,你这是要到哪里去?”

  赵保文也不隐瞒,回答说:“实不相瞒,我现在在阴曹地府做了一个小吏,李家庄的李司文阳寿已尽,我奉了阎王之命,今晚三更要去索取他的魂魄。”

  我听了之后大吃一惊,因为李司文是我最得意的学生,聪明过人,读书举一反三,我就指望这李司文出人头地,为我扬名!

  于是我急忙说:“赵兄,李司文是我的得意门生,年少好学,聪明绝伦,将来有经纶天下之才,他父亲正为他四处活动,请地方中的大小中正举荐他做官,怎么就要死了呢?”

  赵保文叹息道:“人的命数由天注定,阎王要他三更死,谁敢留他到五更?生死簿上记载得清清楚楚,李司文应殁于今夜三更。”

  我不住摇头叹息,随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苦苦哀求赵保文放过李司文。

  赵保文急忙把我扶起来,说道:“并不是我不肯帮你,放过李司文我无法向阎王交差,被阎王责罚不说,阎王还会派其他鬼差前来索命,你还是救不了李司文。”

  我一听老泪纵横,突然灵机一动,与赵保文商议说:“你看这样行不行?我教了一辈子书,也没什么出息,你将我的魂魄抓回去,让我顶替李司文受死!我自认是李司文,万一阎王察觉,你就说是不小心抓错了人;如果我能面见阎王,向他说明原委,苦苦哀求阎王法外开恩,也许他会放过李司文。”

  赵保文想了良久,叹息道:“没想到你如此惜才,不惜以身相替!看在我们多年交情的份上,我就帮你一把吧。”

  于是赵保文拿出一根绳索,往我脖子上一套,牵着我就走;我无意中回头一看,我那肉身还站在路边一动不动。

  赵保文将我的魂魄带到了阎王殿,阎王命判官拿来生死簿验明正身,发现赵保文抓错了人魂。

  阎王厉声喝道:“你怎地如此马虎,身为鬼差,却抓错了魂魄,该当何罪?!”

  赵保文辩解道:“大王,我到了李司文家,看到他家有一位老者正在灯下读书,我以为他就是李司文,于是就把他带来了。“

  阎王沉着连问我:”你是何人,深更半夜地不在自己家,在李司文家干什么?“

  我连忙辩解道:“大王,我是李司文的授课老师,李司文学而有成,且品行端庄,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我正在他家中给他温习功课,他去上了趟东厕,我就不明不白被带到了地府。”

  阎王生气地对赵保文说:“速速把老人家送回去,重新把李司文抓来。

  我一听大惊,“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苦苦哀求,说李司文如何品学兼优,如何才高八斗,并说自己愿意用自己一命换李司文一命。

  阎王也被感动了,他沉思良久,说道:“李司文有你这样一位恩师,真是他的福分;看在你怜惜人才舍身相救的义举上,本王也不让你顶替李司文了,放你回到阳间。我给李司文加寿五年,如果他做了官后,为官清廉,我就再给他加寿;如果他为官贪赃枉法,我不仅要治你偏袒之罪,还会随时派鬼差把他带入地府,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你可敢赌一把?”

  我心中大喜,信誓旦旦地做了保证,阎王频频点头,答应了我的所请。

  我为学生李司文求下了情,心中大喜,叩谢了阎王,阎王命故友赵保文送我还阳。

  赵保文领他出了阎王殿,却不走远,走了没几步就对我身后一指,说:“看!你的家人接你来了!”

  我顿时一愣,自己的家人怎会来阴曹地府?急忙回头一看,赵保文却趁机将我一推,我跌倒在地,却身子穿透地面,直往下坠。

  我急忙挣扎,忽然脚下一震,觉得自己站在了地上,低头看看自己,已然是灵魂入了自己肉体的窍!

  我还魂之后,觉得浑身乏力,看看不远处有座凉亭,就来这里休息一会,巧遇嵇康大人!

  我素闻大人法力深厚,能否请大人给我预测一下,我那学生李司文究竟前程如何?他将来会不会出事连累到我?”

  嵇康听韩先生说完,面露难色,沉吟道:“韩先生,非是我不肯帮你算,只是算命打卦预测的都有个规矩,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可以直言无忌讳;而未来的事尚不确定,存在着很多变数,很难算准,也不能算,那是泄漏天机,对推算的人自己不利!所以请恕我爱莫能助!”

  韩先生听完,悲伤地说:“看来我还是要面临学生李司文作恶的风险!目前李司文为人是不错,但他做官后,谁知道他会不会禁得起金钱和美女的诱惑,贪赃枉法?我已经在阎王面前下保,若他犯事,阎王不仅要治我偏袒之罪,还会随时派鬼差把我带入地府,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说完,韩先生越想越后怕,抽泣了起来。

  曹莹看了心中不忍,劝嵇康说:“夫君,素闻你法力高强,你就为韩先生算上一算,也好让他安心,我也想见识见识你的本事!”

  嵇康拗不过夫人曹莹,只好托词说:“非是我不肯推算,而是没有工具。”

  韩先生见嵇康说话松动,忙问:“大人,需要什么工具?”

  嵇康说:“其实也简单,准备一个脸盆,一盆清水即可。”

  韩先生左顾右盼,忽然看见凉亭旁边爬满了葫芦藤,坠挂着几个不小的成熟葫芦,葫芦外壳都已经枯黄了。

  韩先生连忙走过去,摘下其中一个最大的葫芦,从怀里掏出裁纸刀,把葫芦破成两半。

  然后韩先生捧着两个半片的葫芦走进凉亭,放在凉亭中间的石桌上,又从腰间取下盛水的整葫芦,把葫芦里的饮水注入两片葫芦,问嵇康说:“大人,这个可以替代脸盆用吧?好歹请大人帮我算一算。”

  嵇康转头看看曹莹,曹莹微笑着点点头,嵇康无奈,只好说:“你们都后退一些,不要和我说话,可以围着石桌看那两片葫芦里的清水,切记不要开口,不要碰那两片葫芦。”

  曹莹和韩先生兴奋地点点头,屏住气,就看嵇康怎么作法。

  嵇康盘膝坐在凉亭的木凳上打坐,调匀气息,气运大周天,运行了几周真气,忽然右手中指食指并举,指着石桌上的盛水葫芦,喃喃念咒。

  曹莹和韩先生静静地看着,不敢出声。

  两片葫芦中的水面上,忽然无风起了波澜,水波晃动了一阵,赫然有画面出现了!

  韩先生一看大喜,画中出现了一个青年男子,正是自己的爱徒李司文!

  李司文已经做了官,一身的服饰像是县丞一级的官员,白天勤勉办事,处理案牍,晚上在寓所里足不出户,闭门读书!

  李司文的寓所比较简陋,院子里的围墙都是破的,又破又矮。

  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那堵破围墙忽然有动静,一个风姿绰约的少妇越过围墙,偷偷地来到李司文读书的窗下,用舌头舔破窗纸偷看。

  李司文丝毫不知,秉烛夜读,其乐融融;那窗外偷窥的少妇脸却红了,显然是看上李司文的青春有为,人有帅气。

  李司文刚好读到诗经:关关雉鸠,在河之洲。那女子在窗外应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李司文一惊,以为遇到了妖怪,连忙喝问窗外是谁?

  那美艳少妇娇滴滴地说:“奴家是大人的邻居,比邻而居,家中丈夫新逝,却留下不少家财!奴家自问姿色过人,年纪也不大,若得大人垂怜,奴家愿意带着家财改嫁于大人,不敢希冀正室,做一小妾,朝夕伺奉大人,平生之愿足矣!”

  李司文沉吟半晌,怕当面拒绝扫了妇人的面子,就说:“今日夜已深沉,我困倦欲睡,夫人可以明日晚上来谈此事,切勿对外人泄漏,有损夫人名节。”

  那女子欣喜万分,还从破围墙上翻过去,回到家中安睡。

  第二天天色刚黑,那美艳寡妇就早早越墙来到李司文的书房外面,想见面细谈。

  谁知李司文的书房里灯火通明,却空无一人。

  美艳寡妇壮着胆子推开书房的门,进去一看,昨夜被自己舔破的窗纸已经被糊上,旁边还贴着一副对联:窗纸舔破容易补,损人阴德最难修。

  美艳寡妇羞得满脸通红,一腔欲望化为乌有,急匆匆地回家去了,第二天立刻请瓦匠修补加高了破损的围墙,再也不来纠缠李司文。

  李司文做下了积阴德之事,从此官运亨通,连连加官进爵,一直做到二品大员、持节都督。

  后来李司文儿孙满堂,且都发达,年寿九十,无疾而终!

  韩先生看到这里,葫芦中的清水连晃几晃,画面全无。

  韩先生大喜,一再拜谢嵇康的推算预测,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曹莹看看嵇康,却是满头大汗,脸上苍白,脸上黯淡无神。

  曹莹连忙扶住嵇康问怎么了?嵇康叹息道:“这等预测将来的法术最损真元,我虽然满足了韩先生的愿望,自己却要回去静养几天才能恢复。阿莹,你扶我回家,我此刻虚弱无力!”

  曹莹一惊,急忙乖乖地扶着嵇康回家,一同休息。

继续阅读:第五八九章 智破诬陷案中案 员外告状逼婚案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孤臣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