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并没有想象中那般车马喧天,说来也怪,别国入夜路旁酒肆都会极其热闹,连郑国一个小小国家也不例外,为何函谷关内的秦国夜晚如此萧条。
郑倾寒记得书上曾经记载过,秦孝公从栎阳迁都咸阳,是因为当时秦国受到魏国和诸侯国的威胁,栎阳城没有函谷关那样的天堑隔开。咸阳在渭泾之间,易于休养生息。
她原本以为,秦国是从未受过欺压的,看到秦孝公迁都这一段,她都不觉潇然泪下,从祖宗休养生息的土地上拔根离去,那不止是背井离乡,更是一个国家的耻辱。
马车驶入夯土大道的时候,她就听到了铠甲声音,继而是兵器碰撞的声音。
蒙恬抬手示意身后马车和侍卫都停下,高声说:“臣蒙恬奉丞相之命,迎接郑国帝姬归秦。”她自小是个不喜喧哗的帝姬,只单单是入函谷关这一条路上,就被盘问了两次,心里没由来的一阵憋屈。仿佛是别人不相信她是个帝姬。
车帘被掀起,莞尔上前递上一卷竹牍,长髯男子看过之后朝车外一干人等点头。便有宦官欢天喜地的上前扶郑倾寒下马车。惨白的月光衬着她惨白的一张脸,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的陌生人。早有步辇恭候多时,宦官忙跪在地上。步辇略高了些,她又是十三岁的孩童,上去难免要吃力些,宦官这样做也不无道理,况且她在郑国宫中也时常看到诸位帝姬姐姐踩着宦官的背部上步辇。她突然想起临行前父王说的那句话“咸阳宫不比我们郑国宫,一步一句都要小心再小心。”
刚迈出去的脚突然收了回来,她伸手抓住步辇扶手,用了很大的力气才坐上步辇,端坐在步辇上看着呆愣在原地的秦国人,她懵懂的说道:“怎么还不启程?”
长髯男子反应过来,笑着说:“启程。”
步辇便被抬了起来,莞尔抱着花盆紧跟在她身后。没人看到长髯男子眼里闪过的一丝笑意,蒙恬恭敬地问道:“丞相大人觉得郑国帝姬如何?”
长髯男子正是大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大人——————吕不韦。
他商贾出身,精明的很,此刻却不言语。
蒙恬讨了个没趣,只能告辞上马。宫中禁夜之后,前朝大臣是不许逗留在宫中的,这点,蒙恬虽然位卑,爷爷蒙敖与父亲蒙武都有教导他。
他离开前往宫门内看了一眼,希望这个帝姬与其她的不一样吧,这样君上便能安心除掉丞相了。若是后宫的女子都被丞相收买了,那君上此生难以亲手掌握大权了。
蒙恬,蒙毅,秦王政都是年龄相仿的青少年,彼此知根知底,臣子自然懂君主的忧愁,他们陪着君主坐冷板凳,只为有一天,能把朝堂上的吕不韦给赶下去,他们大秦的国政,哪里需要一个姓吕的的插手。终究有一天,羽翼丰满的君上会亲手将吕不韦杀个灰飞烟灭片甲不留,不久的将来,一定能看到秦王政君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