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一路上浩浩荡荡,通行无阻。沿途城镇皆收到了左司马卫青将军,关于大军东征海寇的圣谕,各地官员也是安排周到。
到了东南地区,因为有不少来自海外异族的商人,精明的宋小梅和徐四儿,将所带的琉璃器均以高价卖给了这些商人。罗鑫看着那些商人如获至宝一般,心中暗自窃喜。等老子以后把琉璃生意扩展世界时,你们就慢慢抱着这些玩意哭吧!
眼看即将到达东海郡,在罗鑫所率的大军抵达丹阳时,突然接到先行军卫青送来的急报。两日前,广陵沿海发现大量由肃慎、夫余、鲜卑和乌恒四国组成的联军正在集结,广陵府此刻被被围。对方联军足有十万,卫青请求后军急行军前来救援。
罗鑫看完卫青的书信,对于所谓的四国联军,不过都是些乌合之众。不就是想借广陵守军薄弱,想要学习匈奴的方法,向大汉索要岁贡吗?也不想想,现在的匈奴都已经跑到什么地方了,居然还敢学跳梁小丑。
孙小郎看完卫青的书信,心中不免有些焦急:“罗兄弟,卫青既然急报,说明广陵已然危矣。我们是不是先行派出轻骑赶去救援?”
罗鑫反而微微一笑,提笔在纸上写下了八个字‘坚守不出,会稽包抄’。然后他让送信之人马上将书信送回广陵。而自己命令大军改道,急行军在两日之内必须赶到会稽。
孙小郎略一思索,明白了罗鑫的计谋。他自告奋勇作为先锋,先行带兵两万赶去会稽。罗鑫也并没阻拦,他让孙小郎带兵赶去会稽之后,大军埋伏在城外海礁崖附近,他先带数千人前去挑衅临近会稽的敌军。然后将他们引入会稽城下,趁深夜,将追击道城下的敌军全部歼灭,将敌军的衣服全部都留下,尸体用筏子送到海上。
孙小郎虽说不明白罗鑫此番用意,不过出于对他诡计的信任,便也没有追问。
在罗鑫急行军一天一夜之后,即将抵达会稽时,前方斥候突然发现在会稽城下与一群身着异族服饰的军队。他匆忙折返向罗鑫禀告,而罗鑫却满脸含笑,骑在马上啃着肉干,完全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等大军到了会稽城下,异族服饰军队中的一名年轻将领策马迎向罗鑫大军。所有军士此刻全副戒备,等来人近了之后,才发现居然是是孙小郎。
原来孙小郎连夜奔袭数百里,赶到会稽之时,东城正在遭受一群联军的攻打。他心下也就没有多做犹豫,直接让守城将士打开城门,将联军放入了城中。自己的士兵在城门前,一通狂少乱射,便将一万多人的联军全军歼灭在了东城门前。
罗鑫这时才催促大军加快脚步前进,同时召集了司徒恶等手下的诸位副将,让他们带着各自士兵,随孙小郎的部下前去换衣服。而自己带着五千人马,埋伏在海礁崖附近。
司徒恶生性粗狂率直,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而孙小郎已经明白了他的用意,拉着一脸茫然的司徒恶便赶去了会稽城中。
罗鑫也不敢耽误时间,带着五千精装步兵,直接赶去了海礁崖下。到了傍晚时分,斥候回报,孙小郎的人带着一群异族军队急行军赶到了会稽城下。罗鑫嘴角微微上翘,随着一枚红色的焰火弹升空,五千精装步兵立刻冲杀而出。联军见状,这才知晓自己上当,急忙回马折返,但是后路已经被罗鑫的五千人马截断。
对方将领转身寻找给自己通风报信之人时,却发现身后近一万名联合军,居然大笑着说起了中原话。方知遭受埋伏的异族将领,看了看已然胆怯的手下士兵,苦笑着将手中的弯刀扔在了地上。
“请问,率军统帅是何人?”一名头戴青铜盔,身披青铜铠的将领,下马看着所有汉军将士问道。
“是我!”罗鑫叼着一条又肥又大的鸡腿,从众人之后走了出来。
他打量了一番满脸胡茬的将领,轻蔑地问道:“我大汉可有犯你国之境?”
那将领摇摇头,罗鑫继续问道:“那握大汉可有杀你族人?”
将领依旧摇摇头。他此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此时大军全在广陵城下。自己想要等待救兵来救,看来是不可能了。如此天降奇兵,自己的手下已经被吓傻了。他犹豫了一下,这才将侵犯汉境的原因向罗鑫说了出来。
“这位将军,我等是和你们大汉皇子说好的。帮他拿下广陵会稽,他便会在边境为我等打开通商道路……”
罗鑫不等他把话说完,瞪眼问道:“皇子?哪位皇子?”
那将领一脸不解,说道:“他说是当今汉朝皇帝的大哥,因为遭受兄弟陷害,此刻无容身之地。”
“刘荣?”一时间所有大汉将军几乎同时惊呼出声。
罗鑫扔掉还有一半的鸡腿,拔出腰间长剑,上前架在他的脖子上问道:“他人此时在何处?”
将领此刻心中暗自叫苦,没想到大汉的内部纷争居然比自己国家的还要乱。此时看样子自己不说清楚,自己和手下这群士兵是难逃一死了。
他叹息道:“这个我等不知,他只是说广陵会稽破城之时,他自会带人前来履行诺言。”
罗鑫没想到,刘荣为了东山再起,居然不惜以出卖国家土地为代价,看来他现在真是疯了。若不是卫青提前赶到,此刻广陵会稽怕已经落入这群蛮子手中了。他沉思片刻之后命人拿出纸墨笔砚,让那名将军写下了供罪书,同时将一份永世归附大汉的和谈书让他带回广陵。
等将领离开之后,罗鑫立即命令所有人,换上俘虏来的联军军装,紧随其后赶去广陵。到时候以轻机枪为令,同卫青的军队,前后夹击,将侵犯之敌全数歼灭。若敌军有降意,便让他们签下归附大汉的和谈书,然后由最高将领写下供罪书。
孙小郎和司徒恶接令,急忙带人追了上去。罗鑫走在海边,拿出地图研究了起来。如果刘荣要第一时间知道广陵会稽被攻陷的消息,最近的只有丹阳,可是自己经过丹阳,可以确定刘荣并不在丹阳。
他手指在地图上沿着几座城市画着,突然手指停在了江夏。根据这张地图的区域来看,江夏之地,恰好是后世的江浙地区。难道刘荣躲在这里?他思索片刻之后,叫来了副将,让他乔装便服,沿着江夏之地,暗中打探刘荣的下落。一旦有消息,切莫轻举妄动,立即赶到东海郡报告。
就在这时,海风吹来,风中好似夹杂着罗鑫熟悉的枪声。看来卫青已经动手,而孙小郎也可能已经赶到。他召集虽有士兵,留下五千人马接管会稽之后,带着其余人马赶去了广陵。
到了广陵,卫青和孙小郎已经将所谓的我国联军将领活捉。而众将领皆以自己无权签订和谈书为由,拒绝签署。罗鑫也是不以为然。
“诸位将军,据我所知,你等国家军队皆不过数万,而此番出征用了如此之多的兵力,想必兵力也有不足。现在有你们作为将领的,带着和谈书回国,让你等主子签署,期限只有半月。若半月之后无音讯,这些士兵,每隔一天杀一百人,然后用竹筏让其漂流大海喂鱼。”
“你……”听闻罗鑫之言,将领中一名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指着罗鑫,用结结巴巴的汉语斥责道:“魔鬼,你就是魔鬼!”
罗鑫淡然一笑,半眯着眼盯着那人道:“魔鬼?我这只是小惩大诫。我此番前来是剿灭邪马台国,不想你等小国不思治国之道,反而听从小人之言,前来犯我边陲。你等不从可以,等我灭了邪马台国之后,必回前去尔等国土,到时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做魔鬼。”
四国联军的将领听罢,不由得浑身冒起一股寒意。他们望着眼前年纪轻轻的少年,气势居然远比自己在战场上所见的任何悍将都要摄人。从他那双似带玩掠的眼神中,他们知道,此人所言,定会言出必行。几人协商之下,带着和谈书驾马赶回了各自国家。
罗鑫留下了一万士兵驻守广陵,将俘虏的四国士兵全部关押。他自己为了避免东海郡生变,连夜带着众将士赶往东海郡。
一连两天时间,除了吃饭休息的两个时辰之外,全都是在急行军的路上。等到了东海郡,郡候刘默已经恭候在了城下。此人祖上,据说是高祖皇帝之舅父,因当年有恩与高祖,高祖称帝之后,将东海郡之地全部赏封给了他。
刘默一见罗鑫,急忙上前,哭丧着脸说道:“罗将军,您总算到了。前日,有一群手持大皇子,临江闵王刘荣令牌的军士前来,他们说圣上有令,要暂且接管东海郡。”
“什么?”罗鑫惊愕,急忙拉着落寞问道:“那你可答应?”
刘默连连摇头:“此处乃高祖封赏与我家,我怎能未见圣旨就将整座城拱手相让?而且大皇子之野心,朝廷之上谁人不知?当时我便派军士将他们赶出了郡城。不过,本侯认为,那大皇子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罗鑫点点头,打量了一番刘默。见他身材瘦弱,一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模样。也不知道这样一座边陲大城,他是怎么治理的。而且在邪马台国屡次侵扰之下还能坚守不失,看来智谋应该不错。
“郡候,此番圣上命我率军前来平定邪马台国对东海郡的侵扰,还有很多事情需要郡候的帮助啊!”罗鑫此时倒要看看,这个面黄肌瘦的书生到底有什么能耐。
刘默客套了几句,便急忙带着罗鑫等人进城。他命令士兵将大军带去东海边的营地扎营,自己则带着罗鑫等人现在城中视察一番。
“罗将军有所不知,别看我这是一座海边小城,但是靠着东海之产,地方百姓过的倒也富足。您看看这些海蚌。”刘默说着,走到一个贩卖各种海鲜的小摊前,挑选了一个足有六七岁小孩大小的海蚌,让卖海蚌的年轻人撬开蚌壳。
年轻人也不犹豫,拿出一把奇怪的薄片弯刀,沿着海蚌两壳之间的缝隙插入,然后沿着边缝一点点使劲敲着。不消片刻,海蚌巨大厚实的贝壳便被撬开。只见雪白的蚌肉中,有一块小孩牵头大小的突起。
“呀!郡候,您可是慧眼啊!”青年说着,抽出腰间的一柄青铜小刀,将那块突起之物割了下来。